![《化学》 - 常考题训练卷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14(原卷版+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1026/16247182/1-17288132943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 - 常考题训练卷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14(原卷版+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1026/16247182/1-17288132943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 - 常考题训练卷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14(原卷版+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1026/16247182/0-172881329297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 - 常考题训练卷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14(原卷版+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1026/16247182/0-17288132930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 - 常考题训练卷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14(原卷版+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4/1026/16247182/0-172881329305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 - 常考题训练卷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14(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常考题训练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
B.已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热,则等量的石墨与金刚石相比总键能大
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
D.稀有气体一般难于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分子中键能较大
【答案】D
【详解】A.一般情况下,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物质的化学性质就越稳定,故A正确;
B.吸热反应是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的过程中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的过程中放出的总能量,即反应物总的键能大于生成物总的键能,故已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热,则等量的石墨与金刚石相比总键能大,故B正确;
C.热稳定性是指化学键断裂时的难易程度,断裂时越容易,说明热稳定越差,即对应的共价键的键能越小,故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故C正确;
D.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任何化学键,一般难于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原子结构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与化学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2.反应可用于除去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B.电子式:
C.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中子数为18的原子:
【答案】C
【详解】A.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且没有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A错误;
B.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NH中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
D.中子数为18的原子质量数为18+17=35,表示为,故D错误;
故选C。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溶液:
B.的溶液:
C.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
D.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
【答案】A
【详解】A.在溶液中四种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正确;
B.与发生反应生成特征蓝色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且Fe2+与高锰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在酸、碱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4.离子方程式中,代表的物质可以是( )
A.BaB.BaO
C.D.
【答案】C
【详解】表示可溶性的硫酸盐和可溶性的钡盐之间发生反应只有一种难电离物质硫酸钡沉淀生成,代表的物质可以是,故选C。
5.下列反应中,只作为氧化剂的是( )
A.B.
C.D.
【答案】D
【详解】A.F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中上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为还原剂,A错误;
B.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错误;
C.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D正确;
故选D。
6.下列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木炭不完全燃烧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C.石灰石分解D.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
【答案】D
【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说明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
【详解】A.木炭不完全燃烧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石灰石分解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制氢气和氧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是吸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7.现代通信以光作为信息的载体,让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大大提高了通信效率。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
A.硅B.铜C.二氧化硅D.纤维素
【答案】C
【详解】A.硅可以导电,可用作半导体材料,A不选;
B.铜是金属单质,可用于金属材料,B不选;
C.二氧化硅可以传递光信号,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C选;
D.纤维素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制造光导纤维,D不选;
答案选C。
8.下列氯化物既可以由氯气与金属反应制得,又可以由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AlCl3B.FeCl2C.FeCl3D.CuCl2
【答案】A
【详解】A. AlCl3由可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故A正确;
B. FeCl2只能由Fe和盐酸反应生成,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故B错误;
C. FeCl3只能由Fe和氯气反应生成,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C错误;
D. Cu为不活泼金属,与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9.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规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眼睛溅进酸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废弃药品中含有的少量金属钠可用乙醇处理
C.开启盛装易挥发液体的试剂瓶前,应反复摇动
D.加热制备并用排水法收集,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导管上的橡皮管
【答案】C
【详解】A.眼睛溅进酸液,立即用大量水冲洗,防止腐蚀眼睛,A正确;
B.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H2,则废弃药品中含有的少量金属钠可用乙醇处理,B正确;
C.开启装有易挥发液体试剂瓶前,反复摇动可能会产生大量气体,导致瓶内压强增大,开启时可能造成实验事故,可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C错误;
D.加热KClO3制备O2并用排水法收集,出现倒吸现象,应立即松开导管上的橡皮管,使倒吸停止,防止水倒吸至试管发生炸裂,D正确;
故选C。
10.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为气态的是( )
A.甲醇B.甲醛C.甲酸D.水
【答案】B
【详解】A.常温常压下,甲醇为液态,A不符合;
B.常温常压下,甲醛为气态,B符合;
C.常温常压下,甲酸为液态,C不符合;
D.常温常压下,水为液态,D不符合;
答案选B。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水解产生葡萄糖B.油脂的水解反应可用于生产甘油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是天然高分子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答案】C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均可水解产生葡萄糖,A正确;
B.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水解反应生产甘油,B正确;
C.淀粉、纤维素均是天然高分子,而油脂不是高分子物质,C错误;
D.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氨基酸通过肽键可以形成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12.《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面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造纸的原料是竹子,竹子含有纤维素B.豆油是一种油脂,具有助燃性
C.金能制成金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乌金纸”的“乌”可能是炭黑
【答案】B
【详解】A.造纸的原料是竹子,竹子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故A正确;
B.豆油是一种油脂,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能制成金箔,故C正确;
D.“乌金纸”的“乌”即黑色,由火熏染烟光而成,可能是炭黑,故D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不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脂肪B.无机盐C.葡萄糖D.水
【答案】BD
【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故答案为:BD。
2.现代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三大合成材料是( )
A.合成洗涤剂B.合成纤维C.合成橡胶D.塑料
【答案】BCD
【详解】石油化工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化学科技工作者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含二个、三个、四个碳原子等的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农药、炸药、化肥等等,其中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为三大合成材料,
BCD正确,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石油的用途,注意乙烯与石油产品、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3.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H2B.CO2C.COD.SO2
【答案】BD
【详解】CO2、SO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H2、CO不与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
故选BD。
4.50 ℃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4的醋酸中:c平(H+)=4.0 m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平(Na+)>c平(HCO)
C.饱和食盐水中:c平(Na+)+c平(H+)=c平(Cl-)+c平(OH-)
D.pH=12的纯碱溶液中,c平(OH-)=1.0×10-2 ml·L-1
【答案】BC
【详解】A.pH=-lgc(H+)=4,则c(H+)=10-pH =10-4ml/L,故A错误;
B.小苏打溶液中溶质碳酸氢钠,其中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平(Na+)>c平(HCO),故B正确;
C.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l-)+c(OH-),故C正确;
D.溶液的温度常温,水的离子积常数不是10-14,则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l•L-1,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空2分,共20分)
1.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的混合物粉末,另一种金属可能是镁、铁、锌中的一种,欲测定其组成。现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14.0%的稀硫酸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
(2)该混合物粉末中另一金属是 。
(3)求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 (取三位有效数字,并有计算过程)。
【答案】(1)52.5%
(2)镁/Mg
(3)第四次中镁完全反应,反应镁质量为8.0g-4.2g=3.8g,,则生成氢气,质量为g
【详解】(1)铜与硫酸不反应,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4.2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2)三种可能的金属与硫酸反应均生成+2金属阳离子,取第一次反应的数据,反应硫酸的物质的量为,则金属的摩尔质量为,故为镁;
(3)由图可知,第四次中镁完全反应,反应镁质量为8.0g-4.2g=3.8g,,则生成氢气,质量为。
2.用粮食制备乙醇的方法称为 法,该法是我国目前生产乙醇的主要方法之一。
【答案】发酵
【详解】用粮食制备乙醇的方法通常被称为发酵法。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粮食中的淀粉等多糖物质转化为乙醇的过程。
3.根据 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答案】膜孔大小
【详解】分离膜根据膜孔大小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可用于分离不同的物质。
4.制备陶瓷是以 为原料,经过 而成。
【答案】 黏土 高温烧结
【详解】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故制备陶瓷是以黏土[主要成分Al2Si2O3(OH)4]为原料,经过高温烧结而成,故答案为:黏土;高温烧结。
5.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食醋浸泡去除水垢,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 ,反应中醋酸与碳酸钙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详解】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微弱电离,电离方程式:;酸性:醋酸大于碳酸,离子方程式:
6.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瓶浓度约为0.10ml/L的NaOH溶液。现欲测定其准确浓度,用准确称取的0.4080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20mL水所得的溶液与该NaOH溶液反应,测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该NaOH溶液的体积为18.20mL。试计算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已知:)
【答案】0.1099ml/L
【详解】0.4080g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的原理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邻苯二甲酸氢钾(KHA表示)的物质的量,则有n(KHA) =c(NaOH) V(NaOH)可知,c(NaOH)= 。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题,每空2分,共计24分)
1.利用含多糖淀粉的物质可以生产醋酸。下面是生产醋酸的流程,根据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
(1)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填字母)。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氧化反应D.还原反应
(3)实验室可由B可制备气体D,该气体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写出将足量气体D通入溴水中出现的现象: 。
(4)醋酸与B可制备一种有香味的液体,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羟基
(2)C
(3)溴水褪色,溶液分层
(4)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分析】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水解生成乙醇,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醛,乙醛被氧化为乙酸(醋酸);
【详解】(1)B为葡萄糖水解生成的乙醇,其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2)B→C为乙醇中羟基被氧化为醛基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C;
(3)乙烯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可以作催熟剂;实验室制取乙烯使用乙醇和浓硫酸迅速加热到170°C生成乙烯,乙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双键,和溴单质会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1,2-二溴乙烷,故气体通入溴水中出现的现象:溴水溶液褪色,溶液分层;
(4)醋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可制备一种有香味的液体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2.图是氮循环的一部分:
(1)通常状况下,NO2的颜色是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红棕色
(2)2NO+O2=2NO2
【分析】N2、O2在雷电作用下反应生成NO,NO遇O2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据此作答。
【详解】(1)通常状况下,NO2的颜色是红棕色,故答案为:红棕色;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故答案为:2NO+O2=2NO2;
3.石油裂解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H2=CH2),有关乙烯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分子式为 。
(2)乙二醇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3)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为 。
(4)1,2-二溴乙烷生成乙二醇的反应类型是 。
(5)与环氧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6)由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C2H4
(2)羟基
(3)
(4)取代反应
(5)
(6)
【分析】环氧乙烷在和氧气在银作用下生成乙烯,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和水取代生成乙二醇;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
【详解】(1)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2)乙二醇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3)1,2-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为。
(4)1,2-二溴乙烷生成乙二醇的反应为羟基取代了溴原子,属于取代反应。
(5)与环氧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则其结构中含有醛基,为乙醛,结构简式为。
(6)由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35.0
35.0
35.0
3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8
5.6
4.4
4.2
《化学》 - 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07(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 - 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07(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第7卷原卷版docx、《化学》-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第7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 - 滴定分析法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06(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 - 滴定分析法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06(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滴定分析法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第6卷原卷版docx、《化学》-滴定分析法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第6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 - 滴定分析法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05(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 - 滴定分析法 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 05(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化学》-滴定分析法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第5卷原卷版docx、《化学》-滴定分析法中职《农林牧渔类》对口考试一轮复习第5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