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感悟苏轼的情怀。
2.感受苏轼胸怀旷达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揣摩苏轼心境。
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 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一、学习月下抒怀部分
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
明确: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尽在其中。(此处深入品味语言,渗透入对当时景象的想象和借景抒情技巧的了解。)
2.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1)(自嘲)清闲的人,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
(2)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3.从作者的心情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人生态度?(此处加入写作背景的介绍,以深化作者形象。)
苏轼被贬,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4. 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
二、小结
作者写下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也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6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记承天寺夜游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6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引趣,导入新课,知人论世,了解背景,诵读品析,深入理解,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67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读出作者,读出情感,细读品悟,有味地赏析,有味的体悟,回味内化,点拨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