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展开课 型
新 授
日 期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举出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说出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基本成像特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模型照相机、模型幻灯机的过程,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法设计
教学重点: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手中的器材制作照相机、投影仪
仪器材料:实物投影仪、凸透镜、照相机模型、投影仪模型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
学情分析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本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介绍生活中的透镜,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在头脑中获得初步的、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并为下一节的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在知识与技能上也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必要的准备,以减少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声视频。如图1所示。
图1 相声剪辑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内容,思考相声中蕴含了哪些物理光学知识。
教师活动:
设置问题:“相声里的玻璃盒子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为什么糕点放在里面很大拿出来就很小了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透镜。
(板书)§3.2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些。
(设计意图: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相声作为新课的引入,在上课伊始给课堂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直入主题,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奠定了生活基础,有助于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体现了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教学环节2:照相机的原理及应用
教师活动1:
利用PPT,让学生观察图片11:
并提问:同样是水滴放大镜,为什么所成的像与刚才不同呢?
教师活动2:
利用PPT,展示相机的基本结构和照相机发展的历史
观察照相机的结构,初步体会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教师活动3:
讲解照相机的基本成像原理,提供实验器材:F光源1个,凸透镜(f=10cm)1个、长短相同直径不同的圆筒2个,半透明塑料膜1张,皮筋1~2根、光屏1个;模拟照相机。组织引导学生自制模型照相机或利用模拟照相机。
学生活动3:
自制模型照相机或利用模拟照相机观察物体。学生展示自制照相机或利用模型照相机观察物体,如图13、图14所示。
图13 用自制照相机观察物体 图14 用模拟照相机观察物体
教师活动4:
提问:“用自制照相机观察到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一边实验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找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学生活动4:
小组实验并讨论,尝试回答出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教师板书:二、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倒立、缩小、实像。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可以生动直观地将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打消学生先前对其复杂性的神秘感,进而激发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将枯燥乏味的教师讲解变为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操作,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提供实验器材时,不仅准备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器材,还准备了一个现成的模拟照相机,学生在选择时,既可以选择省时省力的模拟照相机,也可以选择费时费力的自制器材。在这个时刻,是不容易看出选择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但到了做模型幻灯机时,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此处不仅渗透了科学方法教育,也为后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奠定了基础。)
教师活动5:
引申提问:如果将透镜遮住一半,半透明膜上还会成像吗?
学生尝试回答:屏幕上会出现像,就是有所变暗。
放大镜的原理及应用教学环节3:幻灯机的原理及应用
教师活动1:
追问:“照相机是大物成小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光学器材是利用小物成的大像,并还能被光屏承接到呢?”
学生活动1:自主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
图19 用台灯模拟幻灯机成像,展示小物成大像,通过不断调整凸透镜到物体之间的距离,则可在光屏上呈现出灯丝以及灯泡上数据清晰的像。
学生活动2:
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能够看清楚灯丝以及灯泡上的文字。
学生活动3:
观察投影仪,体会投影仪成放大像的特点。
教师活动4:
讲解幻灯机的基本成像原理,提供实验器材:凸透镜(f=10cm)1个、长短相同直径不同的圆筒2个、透明塑料膜1张、皮筋1~2根、手电筒1个、白板笔1支,组织引导学生自制模型幻灯机。
学生活动4:
自制并展示模型幻灯机。如图21、图22所示。
图21 制作模型幻灯机所需器材
图22 用模型幻灯机成像
教师活动5:
提问:“用自制幻灯机观察到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一边实验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找出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学生活动5:
师生共同总结出幻灯机的成像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教师板书:二、幻灯机成像特点:倒立、放大、实像。
放大镜的实验原理
布置学生活动,观察玻璃盒里的文字。
学生活动1:
回到开始的视频,回忆刚才的实验现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回答: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槽糕比实际要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玻璃盒内的文字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放大镜作用的初步体验印象深刻,为下一个活动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3:
引导学生认识放大镜的形状特点,利用烧杯、烧瓶、滴管、试管、玻璃片等器材制作水放大镜。
教师活动4:
追问:“怎样能使放大镜成的像变大些?”
学生活动4:
小组思考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用自制水滴放大镜观察报纸上的字,字变大了;将自制水滴放大镜稍微远离报纸,发现报纸上的字更大了。如图8、图9所示。
教师活动5:
提出问题:“放大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学生活动5:
讨论形成共识:放大镜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教师活动6: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放大镜成虚像的原理,如图10所示。
放大镜成虚像的原理
学生活动7:
师生共同总结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板书:一、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正立、放大、虚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水放大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这段环节中的提问与追问,让学生在明确自己所做的是放大镜的同时,又更进一步地去思考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以及成虚像的原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从浅显的了解提升为深刻的理解。最后师生的共同总结恰到好处地给出了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模式。)
教师活动8: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结合刚才学习的内容,思考作答。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设计,符合物理新课标所倡导的“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通过图片了解放大镜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有露水的叶子体会自然界中的天然放大镜,再通过家庭生活中长辈所用的放大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放大镜在生活中不仅无处不在而且很有用,提升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布置作业
回家制作投影仪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符合物理新课标所倡导的“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照相机,老师制作投影仪的模型,更加直观的了解到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更加符合现在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理念,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凸透镜的应用在生活中不仅无处不在而且很有用,提升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1节 透镜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5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透镜教案</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透镜的分类,透镜的光学性质,透镜的应用,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2024)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设计</a>,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践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