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6242391/0-17286974123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案
- 第6讲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7讲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9讲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0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第11讲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第8讲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8讲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教案,共2页。
第8讲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一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德不可空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当代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其集中体现,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明白道德不能只停留在空谈,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识到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 2.难点 如何让学生将抽象的中国精神和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1.播放一段展示中国在奥运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中国在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图片。 2.提问学生:从这些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1.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10 分钟) 讲解什么是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举例说明民族精神在历史上的表现,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抵抗、长征精神等;以及时代精神在当代的体现,如科技创新中的探索精神、抗疫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等。 重点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采用故事、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价值观的含义,例如讲述诚信的故事,如曾子杀猪教子,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身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例,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 2.德不可空谈(15 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道德的含义和作用,通过讲述一些道德缺失导致不良后果的案例,如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诚信经营导致企业倒闭等,让学生明白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强调道德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道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如尊敬师长、关爱同学、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等。 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设置一个在公交车上的场景,有老人上车,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如让座、帮助老人提东西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10 分钟)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填空练习,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填写对应的价值观内容,如(富__)(主)(文)等,以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记忆。 2.案例分析:给出一些具体的行为案例,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并说明理由。例如,小明在考试中作弊,小红主动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等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德不可空谈的重要性。 2.强调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3.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共同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1.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并记录下来。 2.要求学生在本周内至少做一件践行道德的好事,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料。 2.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卡片,方便学生记忆和学习。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通过实际案例和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道德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感受中国精神和道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