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全卷满分 100分 , 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
1. 答题前 , 先将 自 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 目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 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选择题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 整 , 笔迹清楚。
4. 考试结束后 , 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6小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光学天文观测台址是稀缺资源 , 世界上大型光学望远镜几乎都集中在西半球。 我国青海省 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观测条件可以媲美国际公认的三个最佳光学天文观测基地(分别位于 智利北部山 区 、夏威夷莫纳克亚峰和南极内陆冰穹) , 填补了 国 际级天文台址的“ 空 白 区”, 为我 国光学天文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 下图示意冷湖地理位置。 读图 , 完成 1~2题 。
1. 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台填补了国际级天文台址的“空白区”是指
A. 可以观测到南半球天空 B. 纬度低 ' 观测星空范围大
C. 高海拔地区观测条件好 D. 更好地观测东半球天空
2. 视宁度是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 ' 下列属于冷湖天文观测基地视宁度好的原因有
①晴天多 ②昼夜温差小 ③空气稀薄 ④地表植被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高三地理 第 1 页(共 6 页)】
足迹化石可反映造迹生物的习性及其生活的古环境。 下图示意某地区部分代表性足迹化 石形态。 其中 , 甲足迹化石反映了造迹生物利用前肢或后肢触底推动身体在水下撑行的行进方 式 , 说明与其他化石的造迹生物生活环境迥异。 读图 , 完成 3~4题 。
3. 把足迹化石按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 ' 应依照
A. 足迹化石的分布高度 B. 足迹化石的埋藏深度
C. 造迹生物的演化阶段 D. 造迹生物的活动范围
4. 若地壳稳定 ' 根据足迹化石特征可推知该地
A. 三叠纪至侏罗纪气候变干 B. 侏罗纪至白垩纪气候变干
C. 三叠纪至侏罗纪气候变湿 D. 侏罗纪至白垩纪气候变湿
当地时间 2024 年 7 月 26 日 19 时 30 分 , 第 33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 巴黎 (48。52I N, 2。25I E)塞纳河上举行 , 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体育场外举办开幕式的奥运会。 当地时间 8 月 11 日 闭幕。 据此完成 5~6题 。
5.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当天
A. 巴黎西南方向 日落 B. 巴黎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56。
C. 巴黎比北京白昼短 D. 南极点附近有极昼现象 6. 巴黎奥运会开幕到闭幕期间 ' 晨昏圈和地轴的夹角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变大 C. 变小 D. 不变
霜冻是指生长季节内 因土壤表面和植株体温度降到 0℃ 以下而 引起植 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 按成因 可分为平流型霜冻 、辐射型霜冻和平 流辐射型(混合型)霜冻。 为 了 降低霜冻的危害 , 一些果园采用右图所示的 防霜机 , 此装置的防霜原理主要是利用“ 逆温现象”, 采用风机搅动气流的 方式来提升果园地面温度 , 从而减轻霜冻的危害。 读图 , 完成7~8题 。
7. 防霜机工作的最佳时段为
A. 8:00~12:00 B. 13:00~17:00
C. 19:00~23:00 D. 2:00~6:00
【高三地理 第 2 页(共 6 页)】
8. 防霜机
A. 架设的高度越高越好 B. 只适用于平流型霜冻
C. 启动时 ' 一般多为晴朗天气 D. 启动时 ' 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赤道辐合带是南 、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 、气流汇合的地带,其位置的季节性移 动会影响区域降水状况。 下图示意非洲部分区域 7 月赤道辐合带位置。 读图,完成 9~10题 。
9. 7 月赤道辐合带南北两侧的气流分别是
A. 西北风 、东南风 B. 西南风 、东北风 C. 东南风 、东北风 D. 西南风 、西北风
10. 与图示地区辐合带多雨成因相关性较弱的一项是
A. 大范围的空气对流 B. 向岸风携充足水汽
C. 附近洋流增温增湿 D. 台风带来丰沛降水
读某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左图)及某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右图),完成 11~12题。
11. 为该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气压带或风带是
A. ① — 赤道低压带 B. ② — 东北信风带
C. ③ — 副热带高压带 D. ④ — 盛行西风带
12. 右图所示季节 ' 福建的气候特征为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少雨 D. 寒冷干燥
【高三地理 第 3 页(共 6 页)】 FJ
2024年 4 月 30 日 上午 ,“ 强对流刺客”— 飕线扫过福建 , 受其影响 , 福州 出现雷雨大风 、 短时强降水 。飕线是指范围小 、生命史短 、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 。 飕线多发 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 , 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气团相互碰撞 , 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不 稳定层结 , 是飕线形成的必要条件 。 下图示意该 日 某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单位: 百帕) , 图 中 阴 影区为飕线 , 粗线为锋面 。读图 , 完成 13~14题 。
13. 在垂直方向上 ' 有利于飓线形成的气团分布是
A. 高空暖湿 ' 低空干冷 B. 高空干冷 ' 低空暖湿
C. 高空冷湿 ' 低空干暖 D. 高空干暖 ' 低空冷湿 14. 夏季午后“飓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 ' 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A. 湖面摩擦力小 B. 水汽得到补充 C. 热量加强 D. 热量减弱
深积云是由空气强烈上升和下沉运动组成的复杂云体 , 水汽较为充沛 , 条件合适时可触发 阵性降水 。 大气气溶胶指悬浮在大气中的液态或固 态粒子 , 沙尘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其加热效应能促进深积云的发展 。据此完成 15~16题 。
15. 沙尘气溶胶能加热深积云促使其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
①大气向上的长波辐射增强 ②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增强
③大气对短波辐射反射增强 ④凝结核增加促使水汽凝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沙尘气溶胶通过该机制增大降水量较常见于
A. 内蒙古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东南丘陵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17. 下图为某地理竞赛组织收集到的世界两地区地理实践小组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图片展示 ' 阅 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10分)
材料 一 我国厦门(118. 04。E, 24。26I N)某中学暑假期间进行了旧楼翻修和新楼竣 工 启 用仪 式 。 下图为该校新 、旧教学楼示意图 。
【高三地理 第 4 页(共 6 页)】 FJ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中学生观测的当地二 分 二 至 日 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
(1)该校旧教学楼楼高为 20m ' 为保证新楼一层全年正午都有太阳照射 ' 算出新旧教学楼的 楼间距最小值并说明原因 。 (tan48。=1. 1; tan42。=0. 9)(4分)
(2)指出材料二中该地区中学生观测太阳视运动时当地的纬度位置并描述 ③节气北半球的 昼夜长短状况 。 (6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20分)
美国圣华金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 , 内华达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 。 下图示意圣华金 河位置 。 吐尔雾是美国圣华金谷盆地在每年 11 月 到次年 3 月 , 晴朗的夜晚 , 由于昼夜温差 比较大 , 加上夜晚比较漫长 , 水汽在林间草场上凝结而形成的雾 。 吐尔雾的特点是浓 , 而且 一般都聚集在地表上 , 通常大雾中心 地带能见度都不足 500米 , 气温也随之降低 , 户 外感觉 格外阴冷 。 旧金山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的港 口城市 , 位于旧金山半岛的最北端 , 夏季经常出现浓雾 。 下图示意圣华金河及旧金山位置 。
【高三地理 第 5 页(共 6 页)】 FJ
(1)分析吐尔雾发生的有利自然条件 。 (6分)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 分析吐尔雾形成后户外感觉格外阴冷的原因 。 (6分)
(3)分析旧金山夏季多浓雾的原因 。 (8分)
19. 阅读图文资料 ' 完成下列要求 。 (22分)
材料 一 国 家气象中心评估数据显示 , 7 月 10~26 日 , 南方高温范围覆盖 13省 ( 自 治 区 、直 辖市) , 面积达 138. 2 万平方千米 , 40℃以上高温面积 6. 5 万平方千米 。 江淮大部 、江南大部 及湖北西北部 、重庆等地 日 最高气温普遍达到 38~40℃ , 其中上海 、浙江等多地突破历史极 值 。此外浙 、苏 、皖 、沪 、闽 、湘 、赣 、鄂等地最长连续高温 日数达 5~10天 , 浙江多地和福建局 部最长连续高温 日数 14天以上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 , 南方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 下 面左图为 7 月 26 日 全国高温区预报图 。
材料二 武汉别称“ 江城”, 素有“ 百湖之城”的美誉 。 汉江 、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 , 且市区郊 区湖泊众多 , 现有大小湖泊 140余个 。 武汉由于 7 月 夜间气温高被评为“ 夜间火炉王”。 下 面右图为武汉位置图 。
(1)据材料一 ' 说出我国南方持续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 。 (6分)
(2)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 ' 新疆吐鲁番盆地通常夏季气温更高 。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 (6分)
(3)结合材料二 ' 分析武汉 7月夜间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 (6分)
(4)说明高温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 。 (4分)
【高三地理 第 6 页(共 6 页)】 FJ
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共7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百校联考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西氢东送”有助于京津冀地区, 图中海水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月质量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