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27343/0-17283425670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27343/0-17283425670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27343/0-17283425670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识图,实验题,简答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dm
B.播放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0min
C.一本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6cm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1.2m
2.(2分)下列图象能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
3.(2分)下面诗词中蕴含的声学的知识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和鸟发出的是超声波
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依据响度辨别出是“笛声”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传到人耳不需要任何介质
4.(2分)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雪拥蓝关马不前”,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5.(2分)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C.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汽化
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6.(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不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B.手影
C.“拐弯镜”D.日全食
二、填空题(本题9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7.(1分)单位换算:54km/h= m/s。
8.(2分)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9.(2分)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处减弱噪声。
10.(2分)北方寒冷冬天的清晨,玻璃窗户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通常出现在窗户的 侧(选填“内”或“外”)。
11.(2分)五一假期,小军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军看到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小车是 的,卡车是 的。(均填“静止”或“运动”)
12.(4分)将湿衣服摊开,放在有阳光且通风的地方,干的快。这是因为:将衣服摊开 ;阳光能 (填“提高”或“降低”)液体温度,通风能加快液体 ,这些措施都能加快 ,所以衣服干的快。
13.(2分)一条光线和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60°时,反射角是 ;当入射角增加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
14.(2分)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像(选填“虚”或“实”)。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到被测者的距离是 m。
15.(2分)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 原理形成的,如果光源是圆形,小孔是三角形 (选填“三角形”或“圆形”)。
三、识图、作图题(本题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16.(2分)如图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cm。
17.(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8.(2分)如图所示,M是苹果上的一点,N是人眼的位置
四、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9分)
19.(7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取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 ;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20.(1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使试管内物质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BC段是 状态,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 分钟。
五、简答与计算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计14分)
21.(2分)夏天,人们常常喜欢吃冰棍,当售货员打开冰柜的门时,请你说说“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22.(6分)用激光器向一个星球发射激光信号,8.6s后接收到从该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0×108m/s。
问:(1)该星球距离地球有多少千米?
(2)如果一辆赛车以6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23.(6分)一运动物体,在前2min内通过了360m,后3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求:
(1)物体在前2min内的平均速度;
(2)物体在后3min内通过的路程;
(3)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三中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dm
B.播放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0min
C.一本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6cm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1.2m
【答案】C
【解答】解: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16dm,故A不符合实际;
B.播放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7min,故B不符合实际;
C.一本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6cm,故C符合实际;
D.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0.8m,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2分)下列图象能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
【答案】B
【解答】解:甲图中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速度为零;
丙图中的图线的斜率代表的速度,斜率没有发生改变且不为零,是匀速直线运动;
乙图中的图线表示速度的大小,由于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没有发生改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丁图中的图线代表速度的大小,因为速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增大。
故选:B。
3.(2分)下面诗词中蕴含的声学的知识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和鸟发出的是超声波
B.“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依据响度辨别出是“笛声”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狗的叫声传到人耳不需要任何介质
【答案】C
【解答】解:A.蝉和鸟是人耳听得见的声音,故A错误;
B.发声的材料不同,即音色不同,故B错误;
C.“高声”是指声音的强弱,故C正确;
D.狗的叫声传到人耳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C。
4.(2分)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雪拥蓝关马不前”,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D
【解答】解:A.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变成的小水滴,液化放出热量;
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变成的小冰晶,凝华放出热量;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变成的小水滴,液化放出热量。
故选:D。
5.(2分)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C.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汽化
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答案】B
【解答】解:A、在标准大气压下,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任何温度都可以蒸发;
D、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6.(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不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B.手影
C.“拐弯镜”D.日全食
【答案】C
【解答】解:A、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倒立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光被手遮挡后,叫做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拐弯镜”属于凸面镜,故C符合题意。
D、日食是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事例。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9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7.(1分)单位换算:54km/h= 15 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54km/h=54×1km/h=54×=15m/s。
故答案为:15。
8.(2分)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信息 。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能量 。
【答案】信息;能量。
【解答】解: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9.(2分)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 空气 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声源 处减弱噪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声音靠介质传播,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2)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故答案为:空气;声源。
10.(2分)北方寒冷冬天的清晨,玻璃窗户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华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通常出现在窗户的 内 侧(选填“内”或“外”)。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冰花”出现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窗凝华形成的。
由于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玻璃窗形成的,不是室外的水蒸气形成的。
故答案为:凝华;内。
11.(2分)五一假期,小军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军看到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小车是 静止 的,卡车是 运动 的。(均填“静止”或“运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卡车的位置在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12.(4分)将湿衣服摊开,放在有阳光且通风的地方,干的快。这是因为:将衣服摊开 液体的表面积 ;阳光能 提高 (填“提高”或“降低”)液体温度,通风能加快液体 上方气体的流速 ,这些措施都能加快 蒸发 ,所以衣服干的快。
【答案】液体的表面积;提高;上方气体的流速;蒸发。
【解答】解:将湿衣服摊开,放在有阳光且通风的地方。这是因为:将衣服摊开;阳光能提高液体温度,这些措施都能加快蒸发。
故答案为:液体的表面积;提高;蒸发。
13.(2分)一条光线和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60°时,反射角是 30° ;当入射角增加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80°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因此入射角是90°﹣60°=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角和入射角始终相等,当入射角增大10°。
故答案为:30°;80°。
14.(2分)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虚 像(选填“虚”或“实”)。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到被测者的距离是 5.4 m。
【答案】虚;5.4。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3.4m=2.5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9m,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9m+2.7m=5.4m。
故答案为:虚;7.4。
15.(2分)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 光沿直线传播 原理形成的,如果光源是圆形,小孔是三角形 圆形 (选填“三角形”或“圆形”)。
【答案】光沿直线传播;圆形。
【解答】解:(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2)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光沿直线传播;圆形。
三、识图、作图题(本题3小题,每题2分,共6分)
16.(2分)如图所示,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2.35 cm。
【答案】2.35。
【解答】解: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右侧与12.35cm对齐。
故答案为:7.35。
17.(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答案】见解答图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用虚线连接A′,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8.(2分)如图所示,M是苹果上的一点,N是人眼的位置
【答案】见解答图
【解答】解:作出M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M′,即为M的像点,O点就是入射点,连接MO即为入射光线
。
四、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9分)
19.(7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取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重合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在光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2)重合;垂直;相等;(3)不能;虚。
【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取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无论怎样。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垂直;(3)不能;虚。
20.(12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使试管内物质 受热均匀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2 ℃;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丙所示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0 ℃,BC段是 固液共存 状态,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 3 分钟。
【答案】(1)受热均匀;(2)2; (3)晶体;0;固液共存;3。
【解答】解:(1)采用水浴法,固体受热比较均匀,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由图乙可知,温度在0℃以上,故示数为2℃;
(3)由图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4℃;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故该物质是晶体;
由图象知:该物质从第2min开始熔化,到5min熔化完成,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2min=3min。
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2)7; ;0;固液共存;3。
五、简答与计算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计14分)
21.(2分)夏天,人们常常喜欢吃冰棍,当售货员打开冰柜的门时,请你说说“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夏天,当售货员打开冰柜的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柜中冷的空气,马上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解答】答:夏天,当售货员打开冰柜的门时,马上放热液化成小水滴。
22.(6分)用激光器向一个星球发射激光信号,8.6s后接收到从该球返回的信号,光速c=3.0×108m/s。
问:(1)该星球距离地球有多少千米?
(2)如果一辆赛车以600km/h的速度不停地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答案】(1)该星球距离地球有千米;
(2)要经过2150小时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解答】解:(1)由题可知,光从地球到星球的时间:t=,
由v=可知该星球离地球的距离:s=vt=3.0×106m/s×4.3s=4.29×109m=1.29×103km;
(2)由v=可知赛车跑完这段路程的时间:t′==。
答:(1)该星球距离地球有1.29×107千米;
(2)要经过2150小时才能跑完这段路程。
23.(6分)一运动物体,在前2min内通过了360m,后3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m/s。求:
(1)物体在前2min内的平均速度;
(2)物体在后3min内通过的路程;
(3)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物体在前2min内的平均速度:
v1===7m/s;
(2)根据v=可得物体在后3min内通过的路程:
s2=v3t2=4m/s×4×60s=720m;
(3)全程的总路程:s=s1+s2=360m+720m=1080m,
总时间:t=t2+t2=120s+180s=300s,
全程的平均速度:
v===3.8m/s。
答:(1)物体在前2min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2)物体在后2min内通过的路程为720m;
(3)物体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3.6 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实验探究题,简答及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物理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下列体育运动说法正确的是,古希腊物理学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五月月考物理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实验探究题,简答及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