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溪的世界之中。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摘编自袁行霈《境与象》)
材料二:
很多人都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这种解释大概是从清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另一个概念,那就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而“意象”的基本规定就是情景交融。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但是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情景交融)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的规定性。
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追求“美”。中国古代艺术不太重视“美”。他们受老子哲学影响,追求的是“妙”。“美”和“妙”有什么不同呢?“美”的着眼点是一个具体的有限的对象,就是要把一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完美。而“妙”的着眼点是整个人生,是整个造化自然。他们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刻画得很完美。相反他们要突破这个有限的对象,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抒发他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比如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望远,屈原、阮籍、李白都写过登高望远的诗,也是为了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苏东坡就比较过吴道子的画和王维的画。他认为王维的画有意境而吴道子的画比较缺乏意境。王夫之也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杜甫写诗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广摄四旁,圜中自显”,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 下列关于“意境”的表述,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西方文论里很难找到一个与“意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可见“意境”为中国古典美学所独有。
B. “意境”不是一个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后形成的新的审美境界。
C.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这一解释最早可追溯至清代,由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
D. “意境”具有“意象”的特殊规定性和一般规定性,它的内涵大于“意象”,它的外延小于“意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意境超出于具体的意象之上,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进入“象外之象”。
B. 材料一认为境生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但由象生成的境,却是一种新的质。
C. 材料二认为西方古代艺术家追求“美”,要在作品中重现具体物象,这与中国古代艺术家的追求不同。
D. 材料二认为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是否能够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先对“意境”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重点论述了“意象”和“意境”的关系,论述层次清晰。
B. 材料一最后一段运用比喻,突出“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化抽象的道理为具体的形象,语言生动。
C. 材料二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中西方古代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追求,突出中国古代艺术的优越性。
D. 材料二层层递进,先提出“‘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进行解释分析,有理有据。
4.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中都提到了杜甫的诗歌,其目的有何不同?
5. 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分析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境。
【答案】1. C 2. D 3. C
4. ①材料一提到了杜甫的诗歌“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写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目的是证明“境超乎象”。
②材料二提到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杜甫写诗太逼真了,杜甫是“工”,缺乏意境,目的是证明“有意境的作品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达到艺术家追求的“妙”。
5. ①这首词中描写了雕栏、玉砌、朱颜、春水等意象。
②而词超越了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这些意象,只有“雕栏玉砌”是长时间存在的,让人感到人生的境遇是变化的,为读者营造了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意境,从而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生发愁苦绵延的感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C.“这一解释最早可追溯至清代”错误,由原文“这种解释大概是从清代开始的”可知,这种追溯到清代的说法并不确定。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
D.“……在于它是否能够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错误,由原文“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可知,此项断章取义。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突出中国古代艺术的优越性”错误,由原文“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追求‘美’。中国古代艺术不太重视‘美’。他们受老子哲学影响,追求的是‘妙’”可知,其目的是突出双方各自的特点,西方艺术家追求“美”,中国古代的艺术家追求“妙”。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由原文“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多的想象余地。……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可知,材料一提到了杜甫的诗歌“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写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目的是证明“境超乎象”。
由原文“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杜甫写诗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广摄四旁,圜中自显’,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可知,材料二提到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杜甫写诗太逼真了,杜甫是“工”,缺乏意境,目的是证明“有意境的作品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达到艺术家追求的“妙”。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观点和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由原文“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象外之象’)”可知,首先应当找出“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知,这首词中描写了雕栏、玉砌、朱颜、春水等意象。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写“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这些“象”的结合,则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读者营造了生命无常、人生短暂的意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出来了,从而上升为对于整个人生的感受,生发愁苦绵延的感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晚饭花
汪曾祺
晚饭花就是野茉莉。因为在黄昏时开花,晚饭前后开得最为热闹,故又名晚饭花。野茉莉,处处有之,极易繁衍。高二三尺,枝叶披纷,肥者可荫五六尺。花如茉莉而长大,其色多种易变。子如豆,深黑有细纹,中有瓤,白色,可作粉,故又名粉豆花。曝干作蔬,与马兰头相类。根大者如拳、黑硬,俚医以治吐血。
——吴其潜:《植物名实图考》
(1)李小龙的家在李家巷。
(2)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巷子,相当宽,可以并排走两辆黄包车。但是不长,巷子里只有几户人家。
(3)西边的北口一家姓陈。这家好像特别的潮湿,门口总飘出一股湿布的气味,人的身上也带着这种气味。他家有好几棵大石榴,比房檐还高,开花的时候,一院子都是红通通的。结的石榴很大,垂在树枝上,一直到过年下雪时才剪下来。陈家往南,直到巷子的南口,都是李家的房子。
(4)东边,靠北是一个油坊的堆栈,粉白的照壁上黑漆八个大字:双窨香油,照庄发客。
(5)靠南一家姓夏。这家进门就是锅灶,往里是一个不小的院子。这家特别重视过中秋。每年的中秋节,附近的孩子就上他们家去玩,去看院子里还在开着的荷花,几盆大桂花,缸里养的鱼;看他家在院子里摆好了的矮脚的方桌,放了毛豆、芋头、月饼、酒壶,准备一家赏月。
(6)在油坊堆栈和夏家之间,是王玉英的家。
(7)王家人很少,一共三口。王玉英的父亲在县政府当录事,每天一早便提着一个蓝布笔袋,一个铜墨盒去上班。王玉英的弟弟上小学。王玉英整天一个人在家。她老是在她家的门道里做针线。
(8)王玉英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门道。三面是墙:一面是油坊堆栈的墙,一面是夏家的墙,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墙。南墙尽头有一个小房门,里面才是她家的房屋。从外面是看不见她家的房屋的。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一年四季,照不进太阳。夏天很凉快,上面是高高的蓝天,正面的山墙脚下密密地长了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就坐在这个狭长的天井里,坐在晚饭花前面做针线。
(9)李小龙每天放学,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他看了陈家的石榴,又看了“双窨香油,照庄发客”,还会看看夏家的花木)。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
(10)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11)李小龙很喜欢看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身段儿很好看。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
(12)王玉英一边做针线,一边等着她父亲。她已经焖好饭了,等父亲一进门就炒菜。
(13)王玉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大家都叫他钱老五。不叫他的名字,而叫钱老五,有轻视之意。老人们说他不学好。人很聪明,会画两笔画,也能刻刻图章,但做事没有长性。教两天小学,又到报馆里当两天记者。他手头并不宽裕,却打扮得像个阔少爷,穿着细毛料子的衣裳,梳着油光光的分头,还戴了一副金丝眼镜。他交了许多三朋四友,风流浪荡,不务正业。都传说他和一个寡妇相好,有时就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
(14)这些事也传到了王玉英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王玉英还能不知道?不过王玉英倒不怎么难过,她有点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她看见过钱老五,她很喜欢他的人才。
(15)钱老五不跟他哥哥住。他有一所小房,在臭河边。他成天不在家,门老是锁着。
(16)李小龙知道钱老五在哪里住。他放学每天经过。他有时扒在门缝上往里看:里面有三间房,一个小院子,有几棵树。王玉英也知道钱老五的住处。她路过时,看看两边没有人,也曾经扒在门缝上往里看过。
(17)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从此,这条巷子里就看不见王玉英了。
(18)晚饭花还在开着。
(19)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她头上戴着红花。
(20)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他很气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文本二
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的“世间小儿女”。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人世间有许多事,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扑哧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卖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在寂寞的羁旅之中看到这几片绿叶,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喜欢。这几片绿叶使我欣慰,并且,并不夸张地说,使我获得一点生活的勇气。我能切切实实地体会到:这是生活!
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们,用平平常常的方法表现他们。这结果就是淡。中国的古代作家里,我最喜欢归有光,归有光以极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他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流疏淡,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格。
(选自《汪曾祺先生的话》)
6. 下列对两则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狭长的门道”“三面是墙”“长方形的天井”,王玉英家逼仄、封闭的环境,造成了她保守传统、安于现状的性格。
B. 王玉英出嫁前,她和李小龙都曾扒在钱老五家的门缝上往里面看,他们的做法虽然相同,反映出的内心活动却不相同。
C. 小说语言具有远远丰富于文字的审美蕴涵,比如第(8)段“晚饭花还在开着”,寥寥几字,写出了人去院空的寂然悲情。
D. 汪曾祺认为小说是谈生活,而不是编故事;他追求疏朗清淡的风格而不喜欢浓重繁复。小说《晚饭花》即此类作品。
7. 下列对本文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前对晚饭花的说明交代了开花时间及常见、实用等诸多特点,为表现王玉英的平凡质朴做铺垫。
B. 小说从第(9)段开始转换了叙述视角,由之前的全知视角转换为第三人称(李小龙)限知视角来叙述。
C.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晚饭花盛放的姿态及旺盛蓬勃的生命力。
D. 在李小龙看来,如果没有了王玉英的存在,生活也就不那么美好了,侧面烘托了王玉英的美好形象。
8. 小说中,李小龙认为“王玉英不该出嫁”;《红楼梦》中,贾宝玉对女孩子出嫁也表达过如下看法:“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李小龙和贾宝玉的心理有何异同?请结合本文及《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9. 请结合两则文本谈谈《晚饭花》这篇小说“淡”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6. A 7. B
8. 同:两者都对年轻的女孩子有爱慕之情。
异:
①李小龙不希望王玉英出嫁,是因为他感觉如果没有王玉英的存在,生活也就不美好了;且王玉英嫁给浪荡子钱老五之后,她曾经恬静美好的形象就不复存在了,对此有失望、惋惜之意。
②贾宝玉讨厌男人。他觉得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是“渣滓浊沫”。贾宝玉担心女儿一旦嫁给男人,就难免被男人影响,失去少女的纯真善良。他觉得女人之所以变得面目可憎,完全是因为嫁人了,被须眉浊物影响了。贾宝玉沉醉于青春的世界,不愿意面对成长,而女性的嫁人意味着女人的成长。贾宝玉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与世无争,为人淡泊,不愿意过积极入世的生活,甚至也不愿意看到女性变得务实。可是,女人一旦嫁人,就要面对生活的压力。
9. ①淡在人物,小说只描写了李家巷的两个人物,一个待嫁的王玉英,一个上学的李小龙。
②淡在情节,小说描写了李家巷的布局及王玉英和李小龙的普通生活,一个在家口的门道里做针线,后来嫁了人;一个放学回家后在巷子里到处看,到处走,后来因王玉英的出嫁而失落。
③淡在语言,文中没有使用多种修辞和表达技巧来描写人物或事物,用最普通的生活语言讲述平常的人物和叙述平常的生活。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
A.“王玉英家逼仄、封闭的环境,造成了她保守传统、安于现状的性格”分析不当,王玉英这种接受平淡生活的态度与家里的自然环境没有关系,文中并没有涉及环境的作用。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由之前的全知视角转换为第三人称(李小龙)限知视角来叙述”分析错误,全知视角,是在小说创作中常用的叙述形式,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限知视角通常涉及第一人称的使用,叙述者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是故事的见证者、讲述者或者参与者,但他们只能看到、听到或者感受到他们自己直接经历或者观察到的东西。此选项没有分清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写作特点。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意理解人物情感及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题目要求结合本文及《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谈谈李小龙和贾宝玉的心理有何异同。
相同点:从文中“李小龙很喜欢看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身段很好看的。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可看出李小龙对王玉英的爱慕。贾宝玉喜欢女儿,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不同点:李小龙不希望王玉英出嫁,从原文“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可知,是因为他感觉如果没有王玉英的存在,生活也就不美好了;
从文中“老人们说他不学好。人很聪明,会画两笔画,也能刻刻图章,但做事没有长性。教两天小学,又到报馆里当两天记者。他手头并不宽裕,却打扮得像个阔少爷,穿着细毛料子的衣裳,梳着油光光的分头,还戴了一副金丝眼镜。他交了许多三朋四友,风流浪荡,不务正业。都传说他和一个寡妇相好,有时就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可知,王玉英的丈夫是一个浪荡子,她要是嫁过去,生活就会有很多的不如意,曾经恬静美好的形象就不复存在了,对此李小龙有些失望、惋惜之意。
贾宝玉不想女孩子出嫁,他讨厌男人。他觉得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是“渣滓浊沫”。贾宝玉甚至觉得女人一旦“沾染了男人气息”,就“比男人更可杀”了。最典型的是贾宝玉在看到周瑞家的欺负司棋的时候,感到很疑惑,很愤怒,就发出了女人一旦“沾染了男人气息”就“比男人更可杀”的感叹。再如邢岫烟要嫁的薛蝌是斯文儒雅,形容俊秀,给贾宝玉的印象很好。可是,贾宝玉也觉得邢岫烟一旦嫁给薛蝌,世上就少了一个好女儿。
贾宝玉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与世无争,为人淡泊,他甚至劝贾探春安富尊荣,说自己和姐妹们在一起过一天算一天,死了就一了百了了。贾宝玉不愿意过积极入世的生活,甚至也不愿意看到女性变得务实。林黛玉说贾府有后手不接的经济危机,贾宝玉却安慰林黛玉说反正短不了你我二人的。可见,贾宝玉天真到何种地步。如此天真的贾宝玉,如此拒绝成人世界的贾宝玉,看到未出嫁的女性变得务实都不支持,自然不愿意看到女性因为嫁人之后变得不那么天真烂漫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指定写作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这篇小说“淡”的特点可从人物、情节和语言三方面来具体解析。
①淡在人物,小说只描写了李家巷的两个人物,一个待嫁的王玉英,一个上学的李小龙。他们住在同一个巷子里。李小龙暗恋着王玉英。每天放学,他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看看傍晚开得很旺盛的晚饭花,看看“坐在晚饭花前做针线”的王玉瑛。“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为黄昏了”“李小龙很喜欢看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身段儿很好看。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
②淡在情节,此文没有一般小说的令人震撼的矛盾冲突、曲折离奇的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更没有任何悬念与出人意料的结局。李小龙喜欢玉英,暗恋玉英,他的这种单恋并不执着,并不热烈,既没有语言上的表白或者暗示,也没有付诸任何的行动,他只是每天放学路过时看看那静坐在天井里的他喜欢的女孩子,若无其事地默默地度过一个又一个黄昏。被暗恋的王玉英呢,她丝毫也末察觉日日从她门前经过的男孩的心事,也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针线,在晚饭花前打发着平静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她知道自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她明明知道钱老五名声不好,人家的议论也传到了她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可她没有表示反抗,而是默许了这门亲事,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结婚后,她似乎是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③淡在语言,文中没有使用多种修辞和表达技巧来描写人物或事物,用最普通的生活语言讲述平常的人物和叙述平常的生活。简洁得如同一匹白布,连一个小小的花边都非常吝惜。如介绍李家巷,“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巷子,相当宽,可以并排走两辆黄包车”;介绍几户人家,“西边的北口一家姓陈”“东边,靠北是一个油坊的堆栈”“靠南一家姓夏”说是在唠家常;如“李小龙很喜欢看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很直白地描写人物的态度和长相。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成汭,淮西人。少年任侠,乘醉杀人,为仇家所捕,因落发为僧,冒姓郭氏。亡匿久之,及贵,方复本姓。唐僖宗朝,为蔡州军校领本郡兵戍荆南帅以其凶暴欲害之,遂弃本军奔于秭归。一夕,巨蛇绕其身,几至于殒,乃祝曰:“苟有所负,死生惟命。”逡巡,蛇亦解去。后据归州,招辑流亡,练士伍,得兵千余人,沿流以袭荆南,遂据其地,朝廷即以旄钺授之。是时荆州经巨盗之后,居民才一十七家,汭抚辑凋残,励精为理,通商训农,勤于惠养,比及末年,仅及万户。汭性豪暴,事皆意断,又好自矜伐。骋辩凌人,深为识者所鄙。
初,澧、朗二州,本属荆南,乾宁中,为土豪雷满所据。汭奏请割隶,唐宰相徐彦若执而不行,汭由是衔之。及彦若出镇南海,路过江陵,汭虽加延接,而犹快怏。尝因对酒,语及其事,彦若曰:“令公位尊方面,自比桓、文。雷满者,偏州一草贼尔,令公盍不加兵,而反怨朝廷乎!”汭赧然而屈。累官至检校太尉,封上谷郡王。杨行密以兵围鄂州,汭出师以援鄂,淮寇乘之,以火焚其舰,汭投江而死。天祐三年夏,太祖①以汭没于王事,上表于唐帝,请为汭立庙于荆门,优诏可之。
——《旧五代史·成汭传》
【注】①太祖:此处指后梁开国皇帝朱温。
材料二:
华州韩建,荆渚成汭,勤王奉国,识有可嘉,于时号为“北韩南郭”,士大夫可以依赖也。古者奉霸主,尊本朝,德义小亏,诸侯不至,葵丘之会是也。成、韩位居王辅,荷宠于唐,朱公有无君之心,露问鼎之意。建等不能效藏洪泣血,纠率同盟,亦可以结约亲邻,共张声势。而乃助桀作孽,画匹成蛇,舍我善邻,陈诚伪室。华阴失守,既无力以枝梧;鄂渚丧师,乃无名而陷没。非忠非义,吾所谓二公始终谬也。向使成令睦汉南诸侯,结淮甸雄援,汴人篡逆,亦恐未暇。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为蔡州A军校B领C本郡D兵戍荆南E帅F以其凶暴G欲害之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文中意为“于是”,与贾谊《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的“因”意义、用法都相同。
B. 负,文中意思是“辜负、对不起”,与《苏武传》中“见犯乃死,重负国”的“负”意思相同。
C. 旄钺,指的是白旄和黄钺。白旄是古代的军旗,黄钺是古代的兵器;文中用旄钺来借指军权。
D. 比,文中意为“及、等到”,与常用成语“比翼齐飞”和“鳞次栉比”中的“比”意思都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汭年轻时候因为喝醉酒杀了人,后来落发为僧,改换姓氏,是为了逃避仇家追捕。直到后来身份显贵,才恢复了本姓。
B. 占据归州后,成汭招募流亡的百姓,得到士兵千余人,后袭击荆南地区并占据那里。乾宁年间,荆南又被土豪雷满占据。
C. 杨行密围困鄂州时,成汭带兵援助鄂州,但被淮军放火烧船,最后投江而死。后来太祖上表希望给成汭立庙,得到允许。
D. 孙光宪对韩建和成汭持否定态度,认为即使不能够仿效臧洪歃血结盟的勤王行为,也可以约集其他勤王势力,壮大声势。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汭性豪暴,事皆意断,又好自矜伐,骋辩凌人,深为识者所鄙。
(2)成、韩位居王辅,荷宠于唐,朱公有无君之心,露问鼎之意。
14. 结合两则材料,试分析成汭被称为“南郭”原因有哪些?
【答案】10. BEG
11. A 12. B
13. (1)成汭性格粗豪凶暴,凡事都凭主观臆断,又喜好自我夸耀,炫耀辩才盛气凌人,很被有见识的人看不起。
(2)成汭、韩建位居于唐王辅臣的位置,蒙受唐王朝的宠信,朱温有不臣之心,流露出图谋王位的意图。
14. ①治理有方,保境安民,使大难之后的荆州人口增至万户。
②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肯于起兵救援,为国牺牲。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担任蔡州军校,统领本郡的士兵戍守荆南,荆南统帅认为他为人凶狠残暴,想要加害他。
“为蔡州军校”,动宾短语后断开,故B处断开;
“领本郡兵戍荆南”中,“兵”为“领”的宾语,“戍荆南”为“领本郡兵”的目的,中间不断开,故在E处断开;
“帅”为名词,作主语,其谓语为“以”,“认为”的意思,宾语为“其凶暴”,故应在G处断开。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
A.“意义、用法都相同”错,副词,于是/动词,因袭,沿袭。句意:于是落发为僧/沿袭原来的政策。
B.都为“辜负、对不起”。句意:如果我辜负了你/被侮辱才死,深深地辜负了国家。
C.正确。
D.等到,及/挨着。句意:等到唐朝末年的时候/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B. “荆南又被土豪雷满占据”错,原文是“初,澧、朗二州,本属荆南,乾宁中,为土豪雷满所据”,可见,雷蒙只是占据了荆南地区的澧、朗二州,而不是占据了荆南地区。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意”,通“臆”,凭主观判断;“矜伐”,自我夸耀;“骋辩”,炫耀辩才;“为……所”,被。
(2)“荷”,承受;“无君之心”,不臣之心,不臣服的心,犯上做乱的野心;“问鼎之意”,图谋王位的意图。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一“汭抚辑凋残,励精为理,通商训农,勤于惠养,比及末年,仅及万户”可知,成汭安抚凋残的百姓,励精图治,通商务农,勤政爱民,等到唐朝末年的时候,人口将近一万户,成汭被称为“南郭”是因为他治理地方能够勤政有方,安抚爱护百姓,使人口大量增加;
由材料一“杨行密以兵围鄂州,汭出师以援鄂,淮寇乘之,以火焚其舰,汭投江而死”可知,杨行密带兵围困鄂州,成汭出兵援助鄂州,淮军趁机用火烧他的船,汭投江而死,成汭在鄂州被围困之时,能够勇敢出兵,并为此而牺牲,所以成汭被称为“南郭”。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成汭,是淮西人。年轻的时候以侠义自任,因喝醉酒杀了人,被仇家追捕,于是落发为僧,改姓郭,逃跑藏匿了很久,等到显贵之后,才恢复了本来的姓氏。唐僖宗年间,担任蔡州军校,统领本郡的士兵戍守荆南,荆南统帅认为他为人凶狠残暴,想要加害他,于是舍弃自己的军队跑到了秭归。一天晚上,一条巨蛇缠绕住他的身体,使他差点死掉,于是祝祷说:“如果我辜负了你,那我的生死就听你说了算吧!”顷刻之后,蛇也放开他离开了。后来占据归州,召集流亡的百姓,训练军队,得到了士兵一千多人,顺着江流而下袭击荆南,于是占据了那里,朝廷就把荆南的军权授予他。这个时候,荆州经过兵灾之后,人口只剩下十七户,成汭安抚凋残的百姓,励精图治,通商务农,勤政爱民,等到唐朝末年的时候,人口将近一万户。成汭性情强横凶暴,做事都主观武断,又喜好自我夸耀,和人辩论时盛气凌人,很被有见识的人看不起。
当初,澧、朗二州本属于荆南地界,乾宁年间,被当地豪绅雷满占据。成汭上奏请求划分归属自己,唐宰相徐彦若坚持不肯,成汭因此怀恨在心。等到彦若离京镇守南海,路过江陵的时候,成汭虽然加以接纳款待,但仍然闷闷不乐。于是趁着喝酒,谈及这件事。彦若说:“您任一方要职,可以比照齐桓公和晋文公了,雷满,只是偏远地方的一个草寇罢了。你为什么不武力进攻,反而怨恨朝廷呢!”成汭羞愧地屈服顺从。多次升官到检校太尉,被封为上谷郡王。杨行密带兵围困鄂州,成汭出兵援助鄂州,淮军趁机用火烧他的船,汭投江而死。天佑三年夏,梁太祖朱温认为成汭为国事而死,向唐朝皇帝上表,请求在荆门替成汭设立宗庙,唐昭宗特地下诏允许。
材料二
华州的韩建,荆州的成汭,起兵救援君王献身为国,这种思想值得称赞嘉许,在当时号称“北韩南郭”,士大夫是可以依赖他们的。古代尊奉霸主,尊崇本朝,在德义方面稍有欠缺,诸侯不到,葵丘会盟就是这样的。成汭、韩建位居于唐王辅臣的位置,蒙受唐王朝的宠信,朱温有不臣之心,流露出问鼎天下的想法。韩建等人不能效仿臧洪歃血而盟,纠集统率结成同盟共同讨逆,也可以联系约集其他勤王力量,一同扩大声势。但他们却助桀为虐,为虎作伥,放弃自己身边的好帮手,向忤逆的臣子表达忠诚。华阴失守,是无力来对抗;鄂州战败,是出师无名而败殁。不够忠诚又不坚持正义,我认为这两个人始终是错的。假使可以让汉南的诸侯互相亲近,结交淮水郊外豪强的援助,就算朱温想要忤逆篡位,恐怕也没有时间顾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思
谢脁
茹溪发春水,阰山起朝日。兰色望已同,萍际转如一。巢燕声上下,黄鸟弄俦匹。
边郊阻游衍,故人盈契阔。梦寐借假簧①,思归赖倚瑟②。幽念渐郁陶,山楹永为室③。
【注】①假簧,汉刘向《九叹·惜贤》中有“愿假簧以舒忧兮”的句子。②倚瑟,语出《史记》,汉文帝指着“新丰道”对慎夫人说:“这是通向你故乡邯郸的路。”慎夫人便拿起瑟来弹奏,“意惨凄悲怀”。③山楹永为室,汉代严忌在其诗《哀时命》中有言:愿退身而穷处,凿山楹而为室,于水边浣衣。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始两句写春日清晨美景:阰山上太阳升起,茹溪水涨。“起”“发”两字引人联想,有“平字见奇”的艺术效果。
B. 五六句写动态之景。新燕上下追逐飞鸣,黄鸟雌雄逗趣交颈,视听结合,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和乐融融的画面。
C. 七八句写诗人陶醉于边郊美景,流连忘返;又得与分别已久、不顾路途险阻前来探望的故人畅叙友情,倍感欣慰。
D. 这首五言诗构思精巧,前六句描绘春日美景,有全景有特写,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后六句触景生思,委婉含蓄。
16. 本诗题为“春思”,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思?又是如何抒发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以“茹溪”“春山”“阰山”“朝日”“兰”“萍”密集静态的景物,用“发”“起”“望”“转”四个动词联络贯通,表现雨后春日景象,山、水、萍、兰尽沐春晖,令人感到格外真切可爱。②“巢燕声上下,黄鸟弄俦匹”,这两句写的耳边声、眼前景,而实隐含着思归故里恋念亲人之意。“边郊阻游衍,故人盈契阔”,诗人离家时久,远在边郊,旅行艰难,与故人长久不见,时临春日,思念尤深。③最后四句,诗人连用了三个典故,诗人把自己隐忍而难以启齿的心里话,借用古人古事古语来委婉曲折地透露于笔端,让读者能读其诗而会其意、览其表而知其里,其忧惧怀归之情,终于溢于言外了。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诗人陶醉于边郊美景,流连忘返”错误,“边郊阻游衍”,诗人离家时久,远在边郊,旅行艰难;“得与分别已久、不顾路途险阻前来探望的故人畅叙友情,倍感欣慰”错误,这两句的是诗人与故人长久不见,时临春日,思念尤深。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情感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诗题为“春思”,前六句写“春”。首联点明地点“茹溪”“阰山”,交代季节为春季,时间是在早晨。“发”字既然暗示夜间春雨之盛。我们脑海便不由得浮现出这样一幅图景:那山上的丛丛兰花,在鲜丽朝日的映照下,显得光彩流动,整个阰山也似乎披上了春兰的色彩;那原本密密地布满水面的浮萍,在春水的推动下,渐渐地被挤向两岸,远远望去,宛如“一”字。这里以“茹溪”“春山”“阰山”“朝日”“兰”“萍”密集静态的景物,用“发”“起”“望”“转”四个动词联络贯通,表现雨后春日景象,山、水、萍、兰尽沐春晖,令人感到格外真切可爱。
“巢燕声上下,黄鸟弄俦匹”,前句写耳闻,新燕在低空上下追逐飞鸣,会使你产生儿童嬉戏玩耍的联想。后句写目睹,黄莺雌雄逗趣交颈,又何尝不给人以夫妇和乐偎依的想象。这两句写的耳边声、眼前景,而实隐含着思归故里恋念亲人之意。
下六句,诗人触景生“思”,抒发对“故人”故乡的思念之情。“边郊阻游衍,故人盈契阔”,诗人离家时久,远在边郊,旅行艰难,与故人长久不见,时临春日,思念尤深。最后四句,诗人连用了三个典故,“梦寐借假簧”是说:即便人梦里,我亦是忧思不已,唯有拿来簧管吹了几句乐曲,排遣一下,方可入睡。“思归赖倚瑟”,诗人引此史事是说:自己欲归故国家而不得,唯有弹瑟唱歌聊抒忧怀。末句“幽念渐郁陶,山楹永为室”是说:我的忧愁愈积愈深,唯愿早日退出官场,隐居山林,洁身自好,以永天年。诗人把自己隐忍而难以启齿的心里话,借用古人古事古语来委婉曲折地透露于笔端,让读者能读其诗而会其意、览其表而知其里,其忧惧怀归之情,终于溢于言外了!
全诗前文写景、后文写情。景中隐情,为情而设。极写茹溪、阰山景色,正为说明:此处景色虽确实美好,然而这里不是我的故土,再好也不足以使我稍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屈原行为正直、忠君爱国的优秀品质。
(2)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适《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对举的方式,对敌我双方进行描写,突出战事紧张。
【答案】 ①. 屈平正道直行 ②.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③. 见贤思齐焉 ④.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⑤. 校尉羽书飞瀚海 ⑥. 单于猎火照狼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竭、校、尉、瀚、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学者陈寅恪年轻时曾拜访一位历史学家,老先生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估计很多读者乍一看到这个说法,会感到 ①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谁敢说自己能够穷尽?这个说法不啻一个挑战,一种对于常识的颠覆。但一个对阅读饶有心得的人,不会认为这是 ② ,为了吸引眼球而故作惊人之论。这种反应,来自他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的认识。
书籍固然浩如烟海,但其轻重分量不同,不可 ③ 。大量的书实际上可有可无,不读也没有明显损失。只有极少数才真正具有原创意义,是那种被称为经典的书籍,是书中之书。这类书籍,在每种文化中,也不过几十种。围绕着这些书,又会产生很多注解和阐释,然后是注解之注解、阐释之阐释。后者都是依附之书,数量成倍地增加,仿佛水面上一圈圈扩散的涟漪,这种就构成了一种“古书间的关系”。老学者显然是看出了“古书间的关系”,发现了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密码本”。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下列各句的引号,与文中画线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B. 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故事,是激烈的战火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C.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市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 后者都是依附之书,数量成倍地增加,仿佛水面上一圈圈扩散涟漪,这种就构成了一种“古书间的关系”。
【答案】18. (1)不可思议 (2)哗众取宠 (3)等量齐观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1)依据前文“估计很多读者乍一看到这个说法”可知,此空强调是很多读者突然看到“这个说法”会很难理解。所以应填“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2)依据后文“为了吸引眼球而故作惊人之论”可知,此空强调的是为了吸引眼球,用浮夸的言词去迎合。所以应填“哗众取宠”。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词或做作的行动去迎合群众,以博取好感和支持。
(3)依据前文“书籍固然浩如烟海,但其轻重分量不同”可知,关联词“固然……但……”表示转折,强调虽种类多,但各有各的分量,我们不能有差别的看待。所以应填“等量齐观”。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句表示特殊含义。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反语;
D.表示强调。
故选B。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季由于光照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人体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不少人日常会选择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维生素该怎么补?_____?专家表示,要避免陷入“多多益善”的误区,①据介绍,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果摄入过多,②可能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③例如长期大量摄入维生素A和D可能会促使肝脏不适,④还可能产生乏力、骨痛、精神差。⑤补充维生素D过多还容易引起血钙升高甚至部分器官钙化。水溶性维生素可溶解于水,一般不会带来中毒问题,_______,例如摄入维生素C过多可造成腹泻,如果补充超过500毫克/天,有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专家提醒,想要补充维生素, 。如果通过膳食仍不能满足维生素需求,建议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
一些小技巧有助于保留食物中的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1来自粗粮、酵母、鸡蛋等。食物精加工的过程会造成维生素B1大量流失。建议淘米时不要过度淘洗,通常洗一次即可,这样能保留更多B族维生素。烹饪蔬菜的方式也会影响其中的维生素含量。建议蔬菜先洗后切,减少维生素流失。烹饪时间过长也会导致维生素流失,推荐急火快炒、迅速加热,而不是长时间炖煮。烹饪后应尽快食用,蔬菜放置时间过长也会使维生素流失量增加。
20. 文中画波浪线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要求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 从营养学角度考虑,该如何减少食物中维生素的流失?请用四个肯定句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0. ②将“和”改为“或”;③“促使”改为“出现”;④在“精神差”后面加上“症状”。
21.
是否补得越多越好 但是补充过多也会造成身体不适 首先建议从日常饮食入手
22. 多吃天然食物 蔬菜先洗后切 炒菜急火快炒 烹饪后尽快食用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和”不合逻辑。“急性”“慢性”是并列的两种症状,非此即彼,所以应将“和”改为“或”。
③“促使肝脏不适”搭配不当。“促使”和“肝脏不适”搭配不当,可将“促使”改为“出现”;
④“还可能产生乏力、骨痛、精神差”成分残缺。缺少和“产生”相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可在“精神差”后面加上“症状”。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专家表示,要避免陷入‘多多益善’的误区,据介绍,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果摄入过多,可能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可知,这里询问的是是不是补得越多越好,可填“是否补得越多越好”。
第二处,根据“摄入维生素C过多可造成腹泻,如果补充超过500毫克/天,有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可是,这里面列举的事例是为了说明补充过多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可填“但是补充过多也会造成身体不适”。
第三处,根据“如果通过膳食仍不能满足维生素需求,建议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可知,这是在说补充维生素的方法,第一步应是从日常饮食入手,可填“首先建议从日常饮食入手”。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维生素B1来自粗粮、酵母、鸡蛋等。食物精加工的过程会造成维生素B1大量流失。建议淘米时不要过度淘洗,通常洗一次即可,这样能保留更多B族维生素”可知,这是在说要少吃精加工的食物,用肯定句概括就是多吃天然食物。
由原文“烹饪蔬菜的方式也会影响其中的维生素含量。建议蔬菜先洗后切,减少维生素流失”可知,蔬菜要先洗后切,从而减少维生素流失。
由原文“烹饪时间过长也会导致维生素流失,推荐急火快炒、迅速加热,而不是长时间炖煮”可知,炒菜时要急火快炒、迅速加热。
由原文“烹饪后应尽快食用,蔬菜放置时间过长也会使维生素流失量增加”可知,烹饪后不能放置时间过长,要尽快食用。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春节走向世界,世界拥抱春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联系实际,表达你的观点。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共生共荣,双赢之道
日前,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决议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作为联合国假日。这一决定,既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国力、彰显文化自信,也充分展现了当今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同生共荣的广阔胸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日益密切,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成为共同的追求。这也启示我们在倡导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必须呼吁文明互鉴,促进文化的多元共荣,实现共生共荣的双赢之道。
文化自信,顾名思义,即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自豪。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考验,而倡导文化自信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儒家的“仁爱”“礼义”,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法制”理念……这些独特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历时久远,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更不能忽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更应坚定思想文化自信,以全球视野,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思想文化。一个有自信的文化,不仅能够赋予本国人民精神力量,更能吸引他国人民前来交流学习,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然而,文化自信并不等于文化封闭。单一文化的自恋与孤立只会导致文明的僵化与衰败。文明互鉴不仅仅是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外来文化,更是在交流中产生碰撞、融合与创新的双向互动。仅以中国来说,中国既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借助古丝绸之路,佛教、阿拉伯数字、各种农作物等就从印度、西域、东南亚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瓷器等则传至亚洲各地。如今,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这条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中国。沿线各国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通过文明互鉴,我们可以借鉴他国先进的文化成果,开拓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
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为双赢。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双翼;倡导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守自己文化的传统与精髓,展现出文化的自信与魅力;呼吁文明互鉴,我们则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学习其他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共荣。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有底气去迎接外来文明的冲击;只有开放包容,才能让文明互鉴的火花进发出耀眼的光芒。
现代社会,信息与人员的流动日益便利,文化交流的机遇空前增多,只有在文化自信与文明互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前行,我们才能共谋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首先借助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的热门新闻引出话题。材料第二段则由此生发,从春节这一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拓展到广阔深远的中华文明与全世界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不仅仅只是因为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是因为春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本身就具有无比丰富的内涵。而从材料对春节丰富内涵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不仅仅对于中国本身有益,更可以将和平、和睦等有助于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精髓贡献给全人类,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还是中国国际影响力增长的标志。所以,我们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我们就必须守护好自己的历史源头、文化根基,否则,中华文化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堪一击。但这也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关锁国,时代在发展,也在不断地进步,我们必须加强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文明的新时代内涵,树立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才能为中国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累深厚底蕴与力量,行稳致远。
从“联想和思考”可知,文体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议论文,首先可以从材料中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一热点新闻展开话题,说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说明继承才是我们稳稳立足、树立文化自信的根基。此后,可借助清朝闭关锁国导致历史剧变等史实转换话题,说明我们不能只做到传承,更应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融入新时代,更要加强与世界其他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互鉴,从而为中华文化赋予更丰厚的内涵。若写记叙文,可以讲述一个中国文明对外国友人巨大吸引力的故事,运用多种手法来呈现中国文明的魅力。
立意:
1.具备开放心胸,学会有容乃大。
2.传承、开放、变革,青年勇立潮头。
3.打好传承基础,开放勇毅前行。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6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9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pdf、辽宁省丹东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