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01
    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02
    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蕴含中国人的认知方式、哲学观念、价值取向与审美风尚,而且有着自身独特的术语表达、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及完善的演进、生长轨迹。
    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闪耀着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传统文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高度重视文艺的伦理教化功能,强调作家的伦理修养与德艺双馨,推崇作家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精神境界。元代戏剧家高明呼吁“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刘熙载提出“诗品出于人品”,强调作品的精神品格源于作者的道德品性,而作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性。王国维指出,“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认为作者高尚伟大的人格是创造高尚伟大文学的先决条件,屈原、陶渊明、杜甫与苏东坡正是这方面榜样。明朝李贽提出“童心说”,认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把作家的赤子情怀视为创作的基础性要求。
    源于中国史学的发达,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积极汲取中国历史的叙事经验。清代章学诚主张文史相通,提出“六经皆史”,并且认为“古文必推叙事,叙事实出史学”,揭示出中国文化的“史学”品性、中国史学的发达与历史叙事的深厚渊源。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里写道:“考虑到中国作为史学大国,从《春秋》,尤其是《左传》开始的史学作为‘小说之祖’的身份,是不应该忽略的。小说家多从史籍中讨教叙事的章法,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的重要传统。”诚哉是言。
    传统文论包含着由中国术语、范畴与原理构建的话语系统,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无邪、比兴、风骨、隐秀、意境、意象、兴味、性灵、教化等,都是传统文论的基本术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兴观群怨、立象尽意与情景交融等,构成传统文论的基本原理。齐梁时期的钟嵘《诗品》等以诗性语言表达文学鉴赏,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标举雄浑、典雅、洗炼、自然、含蓄、豪放、飘逸、旷达等风格,是对中国人思维观念和审美方式灵动而精确的把脉。严羽认为:“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情性也。”话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自觉,令人想到黑格尔说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王国维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凸显中华民族独到的审美观察和艺术眼光。
    (摘编自吴道毅、吴行健《传统文论照亮当代文艺实践》)
    材料二
    在明晰传统文论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在如何贯通古今、让传统文论焕发当代活力上下功夫,让传统文论以新的面貌真正走进当代、融入当代,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创新创造因素。
    贯通古今要站在当代的立场上打破古今的界限,从当代的理论眼光和视野去阐释和开发传统文论的当代意义。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传统文论并非只是固态的文化遗产,而是可以通过当代阐释使其意义通向现代文明,在现代文明中获得新的意义,焕发出当代活力。比如传统文论中的诗教传统,其文化价值取向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诗教传统强调文学艺术的政治、道德和育人成人的作用,以及“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在今天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不仅要继续沿袭而且要发扬光大。又比如“知人论世”和“知音”的批评理论,从作家与接受者两个方面切入,其理论价值是可以直接进入当代文论的。“知人论世”讲的是以作家为中心,了解作家的身世、家世、经历、个性、学识、情趣等,也了解他与社会、时代的联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他所创造的文本,这比西方新批评以文本为中心、割断文本与作家与社会的关系要来得更为全面。“知音”则是从接受者角度,在审美的层面接通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联系,说的就是接受者在欣赏和批评时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问题,涉及接受者的艺术修养和理解。“知音”在传统文论中早已不限于听琴者和操琴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艺术欣赏与批评的美学术语,而“高山流水”也成为“知音”的代名词。
    贯通古今要在接通今人与传统文论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从术语、概念的转化和在当代文论中的运用上下功夫。传统文论所面对的文学类型与当代有差别,传统文论理论表述的方式和语言与当代也有差别,如果硬搬传统文论的概念、术语来评论当代文艺,显然有刻舟求剑之愚。但是,传统文论的某些概念和术语在今天依然有效,并得到广泛运用,那就应该让它焕发当代活力,使之在当代文论中继续发挥作用。比如“以形写神”“传神”“意境”“以虚写实”“有无相生”“情趣”“自然”等。而另一些术语和理论命题,通过阐发它的现代价值和意义,能为当代文论的构建提供理论参照,比如言、象、意之间的关系,从当代符号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现代阐发,可以找到许多丰富的理论启示。这一类理论命题的阐发还有很多,需要研究者多去探索。
    (摘编自蒋述卓《传统文论富有鲜活而深刻的现代价值》)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传统文论经历了长期的演进、生长过程,已具有自身独特的术语表达和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
    B. 高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呼吁和刘熙载“诗品出于人品”的观点,体现了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的特点。
    C. 传统文论中风骨、意境、意象等基本术语和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等基本原理,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D. “知人论世”从作家角度,强调深入理解文本须了解作家身世等;“知音”从听众角度,强调听众需具有“音乐的耳朵”。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二段引用王国维之语,揭示了作家人格与作品品格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了传统文论强调作家的伦理修养与德艺双馨。
    B. 严羽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而王国维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两个迥然不同的观点显示出诗与词在审美上有根本区别。
    C. 传统文论中的诗教传统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及教育方法与途径,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文化强国仍有积极作用,需要继承并发扬光大。
    D. 对待传统文论中的概念、术语,不能生搬硬套,但部分术语和理论命题可通过阐发它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以利于构建当代文论。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庄子·人间世》云:“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B. 《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
    C. 清代金圣叹指出:“《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D. 刘熙载称赞《左传》的叙事经验:“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4.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论述传统文论,两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文以载道”是传统文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原理的认识。
    【答案】1. D 2. B 3. D
    4. ①材料一立足于传统,侧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传统文论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②材料二立足于当代,侧重从两个方面论述如何贯通古今、让传统文论焕发当代活力。
    5. ①“文以载道”强调用文章来说明道理,体现了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的特点。②今天要用当代理论眼光和视野来阐释这一原理:古代的“道”指儒家思想学说,今天则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③经过概念转化、贯通古今后,这一原理可焕发出当代活力,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知音’从听众角度,强调听众需具有‘音乐的耳朵’”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二,“知音”在传统文论中早已不限于听琴者和操琴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艺术欣赏与批评的美学术语,故材料中说的是“接受者”而非“听众”。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B.“迥然不同”“在审美上有根本区别”错。根据材料一,两个观点都属于传统文论的话语系统,都“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三段观点为: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积极汲取中国历史的叙事经验。
    A.说明做事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
    B.说明文与史不能混淆,不可替代,否则容易使人惑乱。
    C.说明《水浒》叙述艺术高超。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材料一,根据“传统文论是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圈中形成的一个自足的话语体系,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闪耀着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传统文论注重文史哲贯通,积极汲取中国历史的叙事经验”“传统文论包含着由中国术语、范畴与原理构建的话语系统,折射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思维与审美情趣”可知,立足于传统,侧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传统文论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材料二,根据“我们应该在如何贯通古今、让传统文论焕发当代活力上下功夫,让传统文论以新的面貌真正走进当代、融入当代,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创新创造因素”“贯通古今要站在当代的立场上打破古今的界限,从当代的理论眼光和视野去阐释和开发传统文论的当代意义”“贯通古今要在接通今人与传统文论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从术语、概念的转化和在当代文论中的运用上下功夫”可知,立足于当代,侧重从两个方面论述如何贯通古今、让传统文论焕发当代活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一“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闪耀着道德理想主义的情怀”可知,“文以载道”强调用文章来说明道理,体现了传统文论注重文艺教化功能的特点。
    (2)根据“传统文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高度重视文艺的伦理教化功能”“贯通古今要站在当代的立场上打破古今的界限,从当代的理论眼光和视野去阐释和开发传统文论的当代意义”“诗教传统强调文学艺术的政治、道德和育人成人的作用,以及‘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在今天的文化强国建设中不仅要继续沿袭而且要发扬光大”可知,今天要用当代理论眼光和视野来阐释这一原理:古代的“道”指儒家思想学说,今天则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3)根据“传统文论中的诗教传统,其文化价值取向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传统文论的某些概念和术语在今天依然有效,并得到广泛运用,那就应该让它焕发当代活力,使之在当代文论中继续发挥作用”“贯通古今要在接通今人与传统文论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从术语、概念的转化和在当代文论中的运用上下功夫。……传统文论的某些概念和术语在今天依然有效,并得到广泛运用,那就应该让它焕发当代活力,使之在当代文论中继续发挥作用”可知,经过概念转化、贯通古今后,这一原理可焕发出当代活力,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酱油王
    孟宪岐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个酱字,指的是大酱,酱油即是由大酱演变而来的。大酱家家会做,可酿造酱油者却寥寥无几。
    民国时期,热河有三王:一是酱油王,二是陈醋王,三是香油王。
    说白了,就是做酱油的姓王,做陈醋的姓王,做香油的姓王。先说酱油王。
    其实,热河做酱油的不止一家,但味道好的只此一家。啥叫味道好?人有百口,味有百家。八成人都说好吃,就是味道好了,没啥统一标准。
    人的舌头就是唯一的标准。
    酱油王的店铺临街,门面只一间小屋,屋里放着一口大缸,缸盖木制,厚有寸许,里面用棉花和布蒙上,盖上后严丝合缝,蝇子进不去。蝇子进去就糟了,下了蛆,酱油就完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一个小铁架,架上挂着三个打酱油用的提子,提子有一斤装的,有半斤装的,还有一两装的。一般人家买酱油,也就是一斤半斤的,多了一时吃不完,就变质了,只有饭馆买得多一些。
    门面后院有三间房子,就是酿造酱油的地方。
    酱油这东西,做多了不行。时间长了就长白酸,长了白酸的酱油虽说味道差不多,但颜色变了。本来是纯酱紫色的,夹杂了些许白点点,一看就恶心人没来买,这酱油就白搭了。做少了,又不够卖,这其中如何拿捏,就全靠酱油师傅了。
    酱油王少年时流浪在山东平原县一家酱油铺当学徒。他忠诚老实,跟着师傅做酱油,累活脏活抢着干,很得师傅喜爱。师傅只有一个女儿,见酱油王虚心好学,为人厚道,就把女儿许配给了酱油王,同时也把酿造酱油的秘方传授给了酱油王。
    后来,酱油王偕妻儿回到热河,也开了一家酱油铺。
    酿造酱油,主要原料是大豆饼和麦子及麦麸混合制曲发酵而成。
    热河这地方很少有麦子,但大豆谷子的质量相当好。酱油王摸索着用小米代替小麦,酿出的酱油味道与众不同。后来,酱油王又将松蘑晒干后混在豆饼和小米里发酵,酿出的酱油棕褐色,有光泽,用于给红烧菜肴上色最好。
    此独家绝技,秘不外传。
    酱油王的小店开了很多年,房子还是那么旧,丝毫看不出酱油王发达了。
    有人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酱油王是装穷。
    有人说酱油王这些年应该挣了不少大洋。
    ①酱油王就抿嘴笑:“包子有肉是不在褶上,可我不是包子啊!”
    酱油王乐呵呵地说:“我挣了不少这个!”他扬扬手里的记账簿。
    大家都知道,来酱油王这里记账的人多,以物抵顶酱油账的人也多。
    附近来酱油王这里买酱油的,有时钱不凑手,便说一声:“记账,年底一并算清。”
    酱油王就说:“好!记账!”
    有的记了好几年,人都没了,酱油王还记啥账,一笔勾销了。
    有的人买了酱油,记账,等秋后送来一升大豆或一串松蘑。酱油王也不计较多少,随便就把账目清了。
    老张头吃饭离不开酱油王的酱油。他喜欢用酱油泡饭,还喜欢用酱油腌大葱,反正,餐餐必有酱油王的酱油佐饭。
    ②老张头每年腊月初五来结账,许多年都是这样。
    这年腊月初五,老张头没有来。酱油王看看账簿,老张头也只有三块大洋的账,他皱皱眉头,看看窗外飘飘的大雪,就往棉袍里塞了两块大洋,推门踏着大雪去了老张头家。果然,老张头躺在炕上,脸色蜡黄,眼窝深陷。见酱油王来了,挣扎着坐起来,给他作揖:“多有得罪了,王掌柜的,这厢赔礼了!”
    酱油王忙还礼:“大哥何罪之有?”
    老张头说:“今天是我还账的日子,可惜,不能前往。”
    老张头从褥子底下摸出三块大洋:“嗯,早就准备好了!让你跑了一趟!”
    酱油王没有收。酱油王从棉袍里掏出两块大洋:“大哥,不知你有病,过来看看,一点心意!”
    老张头高低不肯收。酱油王扔下便走了。没过五天,老张头撒手西归。
    ③酱油王叹一声:“人间又少一知己啊!”流着眼泪把老张头的账勾了,几滴眼泪洇湿了账簿。
    酱油王在热河有二三知己。老张头算头一个。老张头几十年如一日,只吃酱油王的酱油。他曾说过,酱油王的酱油,是用心酿造出来的,从不勾兑水掺假,没有一点儿邪味儿。人们闹不清老张头说的邪味指的是什么。
    陈醋王算第二个。陈醋王也只吃酱油王的酱油,他说酱油王的酱油地道。
    陈醋王走南闯北,是见过世面的人,他说的话,很有分量。不过,酱油王的酱油怎么地道?人们却说不出来。酱油王也只吃陈醋王的醋,他也说陈醋王的陈醋地道。可人们也说不出陈醋王的陈醋怎么地道。
    香油王是第三个。香油王吃酱油王的酱油,吃陈醋王的醋。酱油王不但吃香油王的香油,还抽香油王亲自种出来的旱烟。
    酱油王说,香油王的旱烟都有一股子清香。酱油王做了一件事,令热河人刮目相看。
    1933年3月,长城抗战打响,酱油王请朱铁匠打五十把大砍刀,要亲自送往古北口。
    见此,④朱铁匠也慷慨地说:“保家卫国,人人有份,我只收你铁钱,工夫白送!”
    五十把大砍刀,被抗战勇士挥舞着,寒光闪闪,势不可挡。
    热河人都对酱油王竖大拇指:“真爷们也!”
    (选自《作品》,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标题“酱油王”一语双关:既指“做酱油的姓王”,又指他做酱油技艺高超,做出来的酱油味道地道,堪称业界之“王”。
    B. 小说较为细致地描写酱油王店铺以及其中的陈设、器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读后使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C. 脸色蜡黄、眼窝深陷的老张头躺在炕上,但见到酱油王仍挣扎着坐起来,给他作揖,赔礼道歉,可见老张头是一个诚信知礼之人。
    D. 酱油王和陈醋王都互相称赞对方产品“地道”,而人们却说不出来“怎么地道”,这是因为两人的制作方法都是独家绝技,秘不外传。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酱油王的动作和语言,含有几许轻蔑之意,软中带硬,巧妙地回应了“装穷”说法。
    B. 句子②表明老张头是酱油王的酱油的忠实客户,既照应前文,也为下文他没有来埋下伏笔。
    C. 句子③借助酱油王叹息和流泪的细节,真实地表现出他对于失去知己老张头的痛惜与悲伤。
    D. 句子④中朱铁匠的慷慨话语是在酱油王感召下说出的,凸显了人物形象,拓展了小说境界。
    8. 小说题为“酱油王”,为什么还写了陈醋王和香油王?
    9. 酱油王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A
    8. ①借陈醋王和香油王吃酱油王的酱油,称赞他的酱油“地道”,从侧面衬托酱油王技艺精湛,为人厚道,有助于突出其美好形象;
    ②以三“王”互敬互信、成为知己,弘扬诚信营商、诚实为人的良善风气,深化小说主旨。
    9. ①忠诚老实,为人厚道:跟着师傅做酱油时累活脏活抢着干,自己开铺时用心酿造酱油,从不兑水掺假。
    ②虚心好学,善于创新:学会师傅的秘方后,自己摸索用小米代替小麦,将松蘑晒干后混在豆饼和小米里发酵酿酱油,形成独家绝技。
    ③慷慨善良,有情有义:穷人买酱油可以记账、以物抵账甚至将账一笔勾销;冒雪探望卧病的老张头,不但不收他钱还送钱给他,为他的去世而流泪。
    ④富有爱国精神:长城抗战打响,他请朱铁匠打五十把大砍刀亲自送往古北口。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这是因为两人的制作方法都是独家绝技,秘不外传”错。这主要是因为“地道”是一种感觉,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此外,陈醋王“独家绝技,秘不外传”于文无据。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要语句的分析鉴赏能力。
    A.“含有几许轻蔑之意,软中带硬”错。酱油王对别人说他“装穷”一笑置之,“可我不是包子啊”是温和的反驳,也是诙谐的自嘲。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①结合“陈醋王算第二个。陈醋王也只吃酱油王的酱油,他说酱油王的酱油地道”“香油王是第三个。香油王吃酱油王的酱油,吃陈醋王的醋”可知,陈醋王是见过世面的人,他说的话,很有分量,此处借陈醋王和香油王吃酱油王的酱油,称赞酱油王的酱油“地道”,起到了衬托主人公酱油王美好形象的作用,从侧面衬托了酱油王技艺精湛,为人厚道的形象。
    ②结合“陈醋王算第二个。陈醋王也只吃酱油王的酱油,他说酱油王的酱油地道”“香油王是第三个。香油王吃酱油王的酱油,吃陈醋王的醋”“香油王是第三个。香油王吃酱油王的酱油,吃陈醋王的醋。酱油王不但吃香油王的香油,还抽香油王亲自种出来的旱烟”可知,以三“王”互相称赞、互敬互信、成为知己,表现了他们的生产的酱、醋和油品质优良,值得信赖,弘扬了他们诚信营商、诚实为人的美好形象和良善风气,深化小说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忠诚老实,为人厚道:结合“酱油王少年时流浪在山东平原县一家酱油铺当学徒。他忠诚老实,跟着师傅做酱油,累活脏活抢着干,很得师傅喜爱。师傅只有一个女儿,见酱油王虚心好学,为人厚道,就把女儿许配给了酱油王,同时也把酿造酱油的秘方传授给了酱油王”“老张头几十年如一日,只吃酱油王的酱油。他曾说过,酱油王的酱油,是用心酿造出来的,从不勾兑水掺假,没有一点儿邪味儿”可知,跟着师傅做酱油时累活脏活抢着干,忠诚老实,为人厚道,师傅把女儿许配给了酱油王,同时也把酿造酱油的秘方传授给了酱油王;自己开铺时用心酿造酱油,从不兑水掺假,深得顾客称赞。
    ②虚心好学,善于创新:结合“热河这地方很少有麦子,但大豆谷子的质量相当好。酱油王摸索着用小米代替小麦,酿出的酱油味道与众不同。后来,酱油王又将松蘑晒干后混在豆饼和小米里发酵,酿出的酱油棕褐色,有光泽,用于给红烧菜肴上色最好”可知,学会师傅的秘方后,酱油王结合当地很少有麦子,而大豆谷子的质量相当好的实际情况,自己摸索用小米代替小麦,将松蘑晒干后混在豆饼和小米里发酵酿出富有光泽的棕褐色酱油,形成独家绝技。
    ③慷慨善良,有情有义:结合“大家都知道,来酱油王这里记账的人多,以物抵顶酱油账的人也多”“有的记了好几年,人都没了,酱油王还记啥账,一笔勾销了”“有的人买了酱油,记账,等秋后送来一升大豆或一串松蘑。酱油王也不计较多少,随便就把账目清了”可知,酱油王慷慨善良,穷人买酱油可以记账、以物抵账不计较多少,随便就把账目清了甚至有的记了好几年,人都没了将账一笔勾销。结合“这年腊月初五,老张头没有来。酱油王看看账簿,老张头也只有三块大洋的账,他皱皱眉头,看看窗外飘飘的大雪,就往棉袍里塞了两块大洋,推门踏着大雪去了老张头家”,老张头从褥子底下摸出三块大洋,酱油王没有收。酱油王还从棉袍里掏出两块大洋便走了可知,酱油王有情有义,冒雪探望卧病的老张头,不但不收他钱还送钱给他,为他的去世而流泪。
    ④富有爱国精神:结合“1933年3月,长城抗战打响,酱油王请朱铁匠打五十把大砍刀,要亲自送往古北口”可知,酱油王富有爱国精神,长城抗战打响,为保家卫国,他个人出资请朱铁匠打五十把大砍刀亲自送往古北口,支援抗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从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伐赵,赵求救于齐,齐欲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愿见,后盛气而揖之入,知其必用此事来也。左师徐坐,问后体所苦,继乞以少子补黑衣之缺。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曰:“甚于妇人。”然后及其女燕后,乃极论赵王三世之子孙无功而为侯者,祸及其身。后既寤,则言:“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于是后曰:“恣君之所使。”长安君遂出质。范雎见疏于秦,蔡泽入秦,使人宣言感怒雎,曰:“燕客蔡泽天下辨士也彼一见秦王必夺君位。”雎曰:“百家之说,吾既知之,众口之辩,吾皆摧之,是恶能夺我位乎?”使人召泽,谓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有之乎?”对曰:“然。”即引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事。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泽以身名俱全之说诱之,劝其归相印以让贤。雎竦然失其宿怒,忘其故辩,敬受命,延入为上客。卒之代为秦相者泽也。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
    (节选自《容斋随笔·谏说之难》)
    材料二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燕客A蔡泽B天下C辨士D也E彼一见F秦王G必夺H君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恶,指何、怎么,与《齐桓晋文之事》“彼恶知之”中的“恶”含义相同。
    B. 故,指原来的、从前的,与《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中的“故”含义相同。
    C. 遽,指就、竟然,与《促织》“遽扑之,入石穴中”中的“遽”含义不同。
    D. 事情,指事物的真相、实情,与现代汉语“出了事情”中的“事情”含义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要让长安君当人质,但赵太后不愿意,表示谁再劝说就往谁脸上吐唾沫。触龙求见时,赵太后仍气呼呼的。
    B. 触龙坐下后,先询问太后身体状况,再请求为自己少子谋个差事,然后谈及太后女儿燕后,进而指出赵王子孙无功封侯反遭灾祸,令太后醒悟。
    C. 蔡泽入秦后派人散布谣言以激怒范雌,范雌虽不以为然但仍召见蔡泽,蔡泽引用史实,诱导他生命、名声都要保全,规劝他归还相印,让出相位。
    D. 韩非子认为,如谏说对象追求美名就不能用厚利去说服他,否则会适得其反,反之亦然;但要注意的是,有人心口不一,这时就要用厚利打动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雎知泽欲困己以说,谬曰:“杀身成名,何为不可?”
    (2)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14. 关于谏说之难,材料一、二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10. BEG
    11. B 12. D
    13. (1)范雎知道蔡泽想要用游说来难为自己,就欺骗说:“牺牲生命来成就名声,为什么不可以呢?”(2)所进说的对象暗中追求厚利而表面上追求美名的,如果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任用而实际上疏远进说者。
    14. 同:两者都承认谏说很难。异:材料一认为,谏说难在如何在自己的建议被拒绝后,最终却使国君言听计从;材料二认为,谏说难在如何了解国君的心理,以便用自己的说法去适应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
    句意:从燕国来的客人蔡泽是天下能言善辩的人,他一旦见到了秦王,一定会夺走范雎的相位。
    “燕客蔡泽”在句中作主语;“天下辨士也”是陈述主语蔡泽的 ,前后两句构成判断句,故应在BE处断开。
    “秦王”是“彼一见”的宾语,其中“彼”指代蔡泽;“必夺君位”的主语也是蔡泽,故在“秦王”后断开,即在G处断开。
    故选B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A.正确。“恶”,何、怎么。句意:这样怎么能夺走我的相位呢?/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B.错误。两个“故”不同,前者是“原来的、从前的”,后者是“故意、有意”。句意:(范雎)打消了原有的辩论想法。/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
    C.正确。第一个“遽”,就、竟然;第二个“遽”,立刻、马上。句意:为什么竟然不如蔡泽了呢?/(成名)急忙用手一扑,蟋蟀钻进石洞中。
    D.正确。第一个“事情”,真相、实情;第二个“事情”,问题、麻烦。句意:就会显得没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情况。/出了问题。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这时就要用厚利打动他”的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对于“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韩非只是列举了“说之以名高”“说之以厚利”两种情况及其结果,并没有断言“这时就要用厚利打动他”。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1)“困”,使……困,引申为“为难”;“谬”,形作动,说谎话、欺骗;“何为不可”,宾语前置,即“为何不可”。
    (2)“阴”,暗中;“显”,表面上;“说之以名高”,介宾后置,即“以名高说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
    先看二者相同点。从材料一“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看出在说进谏言说的困难;从材料二第一句话“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也可以看出在探讨进言的困难。
    再看二者观点的不同处:
    材料一通过举左师触龙向赵太后进言和燕客蔡泽对范雎的谏说为例,侧重于表达在对方知道自己要谏说他的意图时,如何成功地达到成功说服的目的。
    材料二主要从揣摩被谏说的对象的喜恶和表里情况去分析。以名和利为喻说明,当对方喜欢美名时,就不要拿厚利游说他,反之亦然。但如果被谏说的对象表里不一、心口不一时,你要把握他内心的真实意图(心理),然后去游说他,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非作《说难》,却因为劝谏君王而死于非命,看来进谏劝说是件很难的事情,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有时国君心里明白臣子想要进谏规劝的内容,召见了他却拒绝了他的建议,然而最终使国君言听计从,这虽然极其困难但却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秦国讨伐赵国,赵国请求齐国援救。齐国想要让长安君做人质。赵太后不愿意,说:“再有人劝说我,老妇一定要在他脸上吐唾沫!”左师触龙希望晋见太后,太后气呼呼地请他进来,她知道左师触龙必定是因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事而来的。左师触龙慢慢地坐下,问了一下赵太后的身体有无病状,然后请求赵太后让自己的小儿子在宫廷中当个黑衣卫士。赵太后问:“男子汉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左师触龙回答说:“比女人们更疼爱啊。”后来慢慢地谈到了赵太后的女儿燕后,于是又深入探讨赵王三代以下的子孙没有功绩也被封侯,结果遭遇灾祸的事情。赵太后明白了左师触龙的话,左师触龙又问:“长安君凭什么来统治赵国呢?”赵太后说:“任凭您支派他吧!”于是长安君被派到齐国当了人质。范雎被秦王疏远,蔡泽来到秦国,派人散布了一些能够激怒范雎的话,说:“从燕国来的客人蔡泽是天下能言善辩的人,他一旦见到了秦王,一定会夺走范雎的相位。”范雎听了之后说道:“诸子百家的学说,我已都知道;很多人的辩论,我都挫败过他们。这样怎么能夺走我的相位呢?”然后派人召来蔡泽,问蔡泽说:“您扬言要取代我任相国,有这事吗?”蔡泽答道:“是的。”接着又引据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事例。范雎知道蔡泽想要用游说之词难为自己,就虚妄地说:“牺牲性命来成就名声,有什么不可以的?”蔡泽拿生命、名声都要保全的道理诱导他,劝说他归还相印,把相位让给有贤才的人。范雎顿时对蔡泽肃然起敬没有了原先的恼怒,打消了原有的辩论想法,恭恭敬敬听他的意见,把他请到家中如上宾一样对待他。最终蔡泽取代范雎做了秦国的宰相。左师触龙的计谋发挥于爱,蔡泽的劝说激发于情理。范雎曾亲手使穰侯遭受困厄,从而夺取了他的相位,为什么竟然不如蔡泽了呢?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啊!
    材料二:
    大凡进说的困难:不是难在我的才智能够用来向君主进说,也不是难在我的口才能够阐明我的意见,也不是难在我敢毫无顾忌地把看法全部表达出来。大凡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说法适应他。进说对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节操低下而得到卑贱待遇,必然受到抛弃和疏远。进说对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却用美名去说服他,就会显得没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情况,必定不会被接受和录用。进说对象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的,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录用而实际上疏远进说者;用厚利向他进说,他就会暗地采纳进说者的主张而表面疏远进说者。这是不能不明察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参与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本诗即作于此。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将梅花置于高远碧绿的楚天这个大背景之下,突出早梅的不同凡响。
    B. 颔联描写早梅开放的恶劣环境,从嗅觉和视觉两个方面表现早梅的芳香与色泽。
    C. 颈联中“万里”与“杳杳”相呼应,极言距离遥远,因而无法获得远客的馈赠。
    D. 全诗以质朴的语言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然绽放的形象,物人合一,含蓄蕴藉。
    1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5. C 16. ①对早梅敢为人先、不同流俗、凌寒傲霜、芬芳高洁的品质的赞美与追求;②对远在万里之外亲友的思念以及希冀折梅相赠而不得的无奈与怅惘;③以早梅早开早落自比,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抑郁不平及理想不能实现的忧虑与痛苦。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因而无法获得远客的馈赠”错。颈联中“欲为万里赠”指的是诗人欲折早梅赠送给远方的亲友。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首联,“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意为: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
    颔联,“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意为: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清晨浓霜增添洁白一片。前两联中,诗人表达了对早梅敢为人先、不同流俗、凌寒傲霜、芬芳高洁的品质的赞美与追求;
    颈联,“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意为: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山重水复阻隔遥远。诗人极想攀折一枝寒梅,赠与友人聊以表达慰勉的情意。可是转念一想,千里迢迢,山水阻隔,这是无法如愿的,表现了诗人对亲友们的无限思念之情。
    尾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意为: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用什么安慰远方友人的思念?时日过久,梅花势将枯萎凋零,以早梅早开早落自比,借梅花的销落抒发自身遭遇的抑郁不平之情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追求饮食的温饱和居住的安逸,而应“________, ________”,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离别时的凄清景象,为琵琶声的出现做铺垫。
    (3)放学途中,小刚忽然听到天空中传来几声雁鸣,不禁想到古诗词中常用鸿雁或雁来表达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①. 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 就有道而正焉 ③. 醉不成欢惨将别 ④. 别时茫茫江浸月 ⑤. 鸿雁长飞光不度 ⑥. 鱼龙潜跃水成文(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慎”“惨”“浸”“度”“潜跃”“文”“衡”“蓬”“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 ① 、死生不问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做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 ② ,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冬日农村,一层白雨细得同粉,一层背景淡得几不成墨,真够悠闲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0. 在选文第二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的( )
    A.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
    B.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C.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D.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答案】18. 示例:①得失俱亡(得失两忘、宠辱偕忘)②直截了当(恰到好处)
    19. ①原句以“再洒上……”“加上……”描写想象中的江南农村冬景,动词使用准确生动,且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风格更一致;②原句运用比喻,把冬日农村比作一幅画图,生动形象,更具美感;③原句中“你说还够不够悠闲?”采用第二人称商量语气,委婉亲切,引入共鸣。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语境说的“死生不问了”分析,此处是说人到了这境界,自然胸襟洒脱,最终到了什么都忘记的程度,故选用“得失俱亡”“得失两忘”“宠辱偕忘”。得失俱亡:得到的、失去的,一切的一切都不见了。比喻失去了所有。得失两忘:指一个人不把得到的和失去的东西放在心上,不计较、不在乎利害得失。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
    第二空,语境说的是用诗人写出的诗来代替我写的散文,这样更干脆、直接、合适,故选用“直截了当”“恰到好处”。直截了当:形容说话或做事爽快、干脆,不绕弯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直爽。恰到好处:指说话做事正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精彩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把原句和改句比较,从两者的不同之处分析表达效果。
    (1)从词语使用分析
    原句以“再洒上……,加上……”描写想象中的江南农村冬景,动词“洒”“加”使用准确生动,且与前后文衔接更紧密,风格更一致;改句删去了原句中“洒”“加”两个动词,直接说成“一层白雨细得同粉,一层背景淡得几不成墨”,与前后文衔接不紧密,风格也不一致。
    (2)从修辞手法分析
    原句“冬日农村的图上”运用比喻,把冬日农村比作一幅画图,生动形象,更具美感;而改句说成“冬日农村”,只是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没有运用比喻,和原句相比,缺少画面感和美感。
    (3)从句子的语气分析
    原句中“你说还够不够悠闲?”采用第二人称商量语气,委婉亲切,引入共鸣。而改句说成“真够悠闲的”,采用一般陈述语气,不能像原句的问句给人委婉商量的语气。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本题中的补写内容为诗句,所以首先要了解诗句内容,然后再结合语境进项选择。
    ①处后的“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点明了所写的对象与时间:江南雪景,晚上。能体现这几个因素的诗句为: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②处后的“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则点明了雪月梅与酒姑娘。包含这些内容的无疑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句。
    ③句后的具体语境是“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而“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诗人风雪夜归,犬吠以动写静,又显示了夜深。故应填此句。
    ④处后的“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交代了“第二天早上”这个时间点,所以与之相符的为“昨夜一枝开”,故应填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然界中,沙尘天气的出现并不是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随心所欲,__①__。监测数据显示,春季是我国沙尘天气最为频发的季节。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沙尘天气的形成需要沙源、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对于我国而言,蒙古国东南部、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的荒漠为沙尘天气的形成产生了沙源。当大气处于层结不稳定的状态时,大气的上下对流也比较旺盛,沙尘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低空进入高空,然后借助大风的力量前往下游。
    在冬季,荒漠中的沙尘常常被冰雪所覆盖,或者因为气温很低而处于冻结状态,此时虽然常有凛冽的西北风呼啸而过,但很难将沙尘吹离地面,再加上冬季的空气对流不太旺盛,所以__②__。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回升,冰雪消融,荒漠中冻结的土壤逐渐融化,变得松动起来,一旦遇到强冷空气入侵,沙尘便会离开大地的怀抱,开启一次遥远的旅行。随着时令的推移,春季向夏季渐次过渡,西北地区的雨季到来后,冷空气已成强弩之末,__③__,沙尘天气便渐渐消失了。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 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②很难产生大范围沙尘天气 ③沙源地气候也不再干燥
    22. 对于我国而言,蒙古国东南部、哈萨克斯坦东部以及我国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荒漠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沙尘天气的出现并不是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随心所欲”可知,此处是说沙尘天气的出现是有规律的,故补写内容为“而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二空,根据本句中的“所以”可知补写句和前句是因果关系;再根据“在冬季,荒漠中的沙尘常常被冰雪所覆盖,或者因为气温很低而处于冻结状态,此时虽然常有凛冽随着的西北风呼啸而过,但很难将沙尘吹离地面,再加上冬季的空气对流不太旺盛”分析,此处是说冬季冰雪覆盖沙尘,所以很难产生大范围沙尘天气,故补写内容为“很难产生大范围沙尘天气”。
    第三空,由前句中“春季向夏季渐次过渡,西北地区的雨季到来后,冷空气已成强弩之末”和后句“沙尘天气便渐渐消失了”分析,此处是说雨季到来后,沙源地气候就不再干燥,故补写内容为“沙源地气候也不再干燥”。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部分语病有二:
    一是表意不明,“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有歧义,应改为“内蒙古和新疆等地”;
    二“为……产生了沙源”搭配不当,可将“产生”改为“提供”。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心理学三元关系是指人际关系中的三个要素:自我、他人和环境。这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础,决定了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发展。其实,不仅仅是人际关系上,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这三个要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青年学子,你对于“自我·他人·环境”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试题材料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介绍心理学三元关系,即人际关系中的三个要素——自我、他人和环境,引出写作话题;第二句揭示这三个要素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第三句进行拓展延伸,指出这三个要素“在更为广泛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材料的核心在于“自我、他人和环境”,试题中也明确要求表达考生对于“自我·他人·环境”的思考和感悟。
    写作本题,关键是正确把握“自我·他人·环境”三者的辩证关系。仔细审视三者关系,不难发现:“自我”是基础,“他人”是辅助,“环境”是条件;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重自我认知和提升,积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以及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在其他领域诸如企业、科技、社会、国际等方面也是如此。
    提示语部分“自我·他人·环境”为考生指明了写作方向,“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则明确了写作要求。写作时,考生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体验,从自身出发,由小见大。
    本则材料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因此,在文体方面,更适合写成议论文。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结合材料内容提出中心论点,如我们应努力提升自我,善于借鉴他人,积极借助环境,赢得最终成功。文章主体部分先阐述“自我·他人·环境”各自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自我”是基础,“他人”是辅助,“环境”是条件;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再论述“自我·他人·环境”三者的适用领域,可从人际交往、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国际关系等角度切入,论证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最后,立足当下,从“怎么做”的角度重点论述我们该如何正确把握“自我·他人·环境”的关系,以发挥最大价值,促成最终的成功。
    立意:
    1.坚持自我,尊重他人,顺应环境。
    2.提升自我,借鉴他人,借助环境,赢得成功。
    3.学习他人,利用环境,成就更好的自我。
    4.发挥自我,带动他人,创造更美的环境。
    相关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pdf、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pdf、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九江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pdf、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