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专题01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练习试卷考题猜想(75题20大类型)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14199/0-172793377163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专题01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练习试卷考题猜想(75题20大类型)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14199/0-1727933771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专题01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练习试卷考题猜想(75题20大类型)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14199/0-1727933771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专题01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练习试卷考题猜想(75题20大类型)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专题01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练习试卷考题猜想(75题20大类型)原卷版,共20页。
\l "_Tc16452" 【题型1 动能】1
\l "_Tc5338" 【题型2 重力势与弹性势能】2
\l "_Tc31833" 【题型3 机械能】4
\l "_Tc846" 【题型4 机械能其及转化】6
\l "_Tc846" 【题型5 分子永不停地运动及扩散现象】8
\l "_Tc846" 【题型6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0
\l "_Tc846" 【题型7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11
\l "_Tc16452" 【题型8 内能】12
\l "_Tc5338" 【题型9 改变内能的方式】13
\l "_Tc31833" 【题型10 物体的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16
\l "_Tc846" 【题型11 比热容及其应用】18
\l "_Tc846" 【题型12 与比热容有关的计算】19
\l "_Tc846" 【题型13 热机的四冲程】21
\l "_Tc846" 【题型14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23
\l "_Tc846" 【题型15 火箭】24
\l "_Tc846" 【题型16 热值】26
\l "_Tc846" 【题型17 燃料的利用率】27
\l "_Tc846" 【题型18 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29
\l "_Tc846" 【题型19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32
\l "_Tc846" 【题型20 比热容、热值与效率的综合计算】34
\l "_Tc16452" 【题型1 动能】
1.(2024春•福建泉州德化县期末)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
A.停止在站台上的火车 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
C.在空中飞行的飞机 D.被拉开的弹弓
2.(2023秋•江苏仪征市期末)如图是物体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是( )
A.斜向上投掷出去的铅球 B.一松手由静止下落的乒乓球
C.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 D.离开脚后在地上滚动的足球
3.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是越跳越低。如图所示为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B处动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处的动能,理由是 。
\l "_Tc16452" 【题型2 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在生活中,我们要杜绝“高空抛物”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高空抛物”危害性大的原因是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重力势能B.弹性势能C.动能D.内能
5.如图所示,金属小球从光滑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经过B点,到达最低点C后,再沿轨道向上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选填“能”或“不能”)沿轨道向上运动到E点,小球到达D点时的重力势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到达B点时的重力势能。
6.如图几个物体中,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 跳水的跳板 B. 拉开的弓
C. 手压着的弹簧 D. 飞流直下的瀑布
7.(2024春•成都期末)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从B点到C点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增大
B.运动员在C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
C.运动员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在做减速运动
D.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到达A点时速度最大
\l "_Tc16452" 【题型3 机械能】
8.(2024•呼和浩特)如图所示,海天同学将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小球在管道内沿abcd运动,ab段和bc段内壁光滑,cd段内壁粗糙,a点略高于c点,b点与d点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c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不变
B.小球在c、d两点的动能可能相等
C.从a到d的过程中,小球运动到d点时,动能最大
D.从a到d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9.新兴的无人机快递能提高配送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如图所示是快递员操作快递无人机配送快递箱的过程,将重20N的快递箱固定在无人机上,并控制无人机完成以3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空中悬停、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三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速上升阶段,快递箱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匀速上升阶段,快递箱的机械能不变
C.匀速下降阶段,快递箱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匀速下降阶段,快递箱的机械能减小
10.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投掷的过程中,小明 (选填“有”或“没有”)对实心球做功,实心球在最高点时 (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动能。球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航天员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航天员的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l "_Tc16452" 【题型4 机械能其及转化】
12.如图所示,把滚摆从一定高度放下,可以观察到滚摆在上下滚动,下列说法正确的( D )
A.滚摆上升时,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滚摆下降时,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滚摆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机械能相等
D.滚摆在滚动过程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其他能量
13.如图所示,甲图是简易儿童蹦极装置,蹦极前给儿童绑上安全带并固定拉长的弹性绳,先拉住儿童停留在蹦床上,撤去外力后儿童冲向高空。乙图为其简化示意图,A为儿童蹦床过程中的最低点,B为弹性绳原长点,C为运动的最高点。儿童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且忽略绳重及空气阻力等,则儿童从A点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到B的过程中儿童的动能一直增大
B.从A到B的过程中儿童的动能一直减小
C.从A到C的过程中儿童的机械能守恒
D.到达C点时绳的弹性势能已全部转化为儿童的重力势能
14.如图甲所示,为了探究机械能量的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如图乙所示,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铁罐上下滚动几次后最终停了下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B )
A.铁罐从斜面上最高处滚下时,会先由慢到快、后由快到慢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是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化
C.铁罐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的过程中,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滚上滚下的过程中,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15.如图甲所示,游乐场过山车是比较惊险刺激的项目,小明游玩后对此项目比较感兴趣,准备对过山车到达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的顶端而不会掉下来的情况进行研究。他从网上购买如图乙所示的离心轨道。小明把钢球从斜轨较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到达轨道最低点C处后,再沿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经最高处D点,走完圆形轨道,再爬上斜轨到达E处停下。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发现。
(1)从A处由静止释放钢球,到达轨道最低点C处,此过程中钢球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均选填“增加”或“减小”或“不变”);
(2)小球在E处时机械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C处时的机械能,小球经过D点时轨道对钢球的支持力的方向是竖直 (选填“向上”“向下”);
(3)把钢球放在与D处等高点B处由静止释放,钢球 (选填“能”或“不能”)到达圆轨内侧最高点D处。
\l "_Tc16452" 【题型5 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及扩散现象】
16.(2024•宜宾)下列描述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桂花花香四溢B.雪花漫天飘舞
C.灰尘空中飞扬D.江面雾气弥漫
1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诗词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成都为官期间,曾在《梅花绝句》中写道“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句中的“香不断”说明( )
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分子间有间隙
18.如图所示是气体的扩散实验,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充满空气的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种气体会在两个瓶子内均匀混合。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气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两个瓶子的位置对换也能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
D.当两瓶中颜色均匀后,气体分子就停止运动
19.盈盈同学设计一组实验(如图),请同学们一齐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选填“上”或“下”)方。
(3)根据 瓶(填“上”或“下”)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4)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5)如图3所示,盈盈同学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 ,离开水面后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了 。
\l "_Tc16452" 【题型6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0.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例如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测力计的最大示数为F2,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B.F1=F2C.F1≥F2D.F1<F2
2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能吊起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柱没有被拉开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斥力
B.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
C.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这个实验要将铅柱底面削平并紧压在一起,是为了排除空气,利用大气压强
\l "_Tc16452" 【题型7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22.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之间无法发生扩散现象
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23.(2024春•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期末)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柳絮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空气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24.(2024春•肇庆期末)研究表明分子会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现象;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有 力;小朋友们吹泡泡时,阳光下看到极薄的肥皂泡有一定弹性,不易破,这是分子间的 力起了作用。
\l "_Tc16452" 【题型8 内能】
25.(2023秋•湖南常德市澧县期中)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零摄氏度的物体没有内能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6.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的内能大
B.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C.质量相同的0℃的冰和水所具有的内能相同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27.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这样的记载。下列关于“铁化如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熔化现象B.该过程中铁的温度不断升高
C.该过程中铁的内能先增加后不变D.该过程中铁不断放热
28.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冬天用暖水袋取暖,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9.冰糖葫芦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山楂的内能将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l "_Tc16452" 【题型9 改变内能的方式】
30.关于热量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是表示物体含热的多少
B.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C.物体温度升高了,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31.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内能转化来的
32.如图所示,活塞和厚玻璃筒里密闭着一段空气柱,在玻璃筒内放有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燃烧起来。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能被压缩,说明空气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活塞向下运动时,筒内空气内能变大
C.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压缩活塞时,能量转化方式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
33.下列四个情景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砂轮磨菜刀,菜刀温度升高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温度升高
C.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D.在炉子上烧开水,水温升高
34.(2023秋•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D.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35.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古老的医疗技法——刮痧和艾灸。当刮痧板在身体上刮动时,身体会感觉到热,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身体的内能;艾灸时用艾条熏烤患者的穴位,局部有温热感,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3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时做了两个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棉花燃烧的现象,说明内部气体的 升高,内能增大。
(2)如图乙所示,广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
①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 (填字母)。
A.打气过程 B.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
C.瓶塞跳起的现象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
②在你认为应当观察的这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了 。
\l "_Tc16452" 【题型10 物体的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37.(2023秋•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期末)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大
C.物体的内能增大了,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放出了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38.(2023秋•安徽亳州利辛县期末)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能少的物体可以向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热量
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多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9.(2023秋•安徽安庆期中)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C.碘蒸气在凝华过程中内能减小
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40.(2024•湖南邵阳期末)如图是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
\l "_Tc16452" 【题型11 比热容及其应用】
41.(2024•连云港)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 )
A.质量大B.温度高C.密度大D.比热容大
42.(2023秋•四川巴中市期末)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的是( )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43.(2023秋•四川成都青羊区期中)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铜和铝,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已知c铜<c铝,则它们之间( )
A.不发生热传递B.热量由铝传给铜
C.温度由铜传给铝D.热量由铜传给铝
44.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B.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C.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铝传给铜
\l "_Tc16452" 【题型12 与比热容有关的计算】
45.(2023秋•陕西西安高新区期中)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和水分别倒入两个完全一样的试管中,然后将这两个试管同时放入温度较高的热水中,如图所示,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试管中的煤油和水从热水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Q2,温度升高分别为Δt1、Δt2( )
A.Q1=Q2,Δt1>Δt2B.Q1=Q2,Δt1=Δt2
C.Q1<Q2,Δt1=Δt2D.Q1<Q2,Δt1>Δt2
46.(2024•四川成都)某固态物体的质量为m,其物质的比热容为c,用稳定的热源对它加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到t3时刻停止加热,然后让其冷却。上述过程中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最后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t2时间段,该物体吸收的热量为cm(T2﹣T1)
B.在t2~t4时间段,该物质的比热容先增大后减小
C.在t4~t5时间段,该物体放出的热量为
D.该物质在t5~t6时间段的比热容等于在0~t1时间段的比热容
47.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温度降低20℃、乙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的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 )
A.3:8B.3:2C.8:3D.4:3
48.(2024•安徽)一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为200g,温度为25℃的水。将一个质量为100g、温度为100℃的金属块放入杯中,一段时间后杯内水和金属块的温度稳定在30℃,假设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该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J/(kg•℃)。
49.(2023秋•江苏宿迁期末)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水的比热容大于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 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l "_Tc16452" 【题型13 热机的四冲程】
50.(2024•临沂)2024年4月20日,我国研制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达53.09%的柴油机正式亮相世界内燃机大会,刷新了柴油机热效率的世界纪录。如图所示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最小的是( )
A.B.C.D.
51.(2024•辽宁鞍山市铁东区期中)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600r/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in内燃机对外做了600次功 B.1s内完成了10个工作循环
C.燃气做一次功的时间间隔是0.2s D.1s内活塞共来回20次
52.(2023秋•陕西宝鸡市陇县期中)如图所示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
A.①做功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压缩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①压缩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3.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某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在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C.通过技术改进,可以将汽油机的效率提高到100%
D.若汽油机在1s内完成了15个工作循环,则该汽油机工作时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
\l "_Tc16452" 【题型14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54.下列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
B.汽油机适用于小型汽车,柴油机适用于载重汽车
C.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
D.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
55.(2024•扬州)家用燃油汽车的发动机主要是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的效率能达到100%
B.汽油机燃烧汽油会造成环境污染
C.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4次
D.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只吸入汽油
56.(2023秋•湖北武汉期末)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柴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为乙、丁、甲、丙
B.该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和燃料的混合物
C.丁冲程中气缸内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的内能减小
D.使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更充分,柴油机的效率会更高,燃料的热值会更大
\l "_Tc16452" 【题型15 火箭】
57.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载着三位航天员叩问苍穹。火箭从发射到升空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搭载的卫星相对于火箭是静止的
C.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发动机推力和火箭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火箭升空过程中航天员质量减小
58.2023年5月21日,武汉大学牵头研制的“珞珈二号01星”随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升空,成功入轨。如图甲所示是卫星在随火箭加速上升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沿椭圆轨道绕地运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卫星随火箭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一直增大
C.图乙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机械能不守恒
D.卫星从近地点运动到远地点,势能转化为动能
\l "_Tc16452" 【题型16 热值】
59.(2023秋•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期末)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的越充分,热值越大
B.2kg煤的热值等于1kg煤的热值
C.1kg煤燃烧放出4×105J的热量,则煤的热值为4×105J/kg
D.燃料燃烧时,用的燃料越多,获得的热值越大
60.(2023秋•江苏南京建邺区期末)如图甲、乙所示,相同烧杯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分别用a、b两种燃料进行加热,直至杯内水沸腾1min后停止加热,测得消耗a、b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甲、乙烧杯中水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若同一杯水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不计热量损失和水的质量变化,a、b两种燃料的热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沸腾前,乙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B.甲、乙两杯水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C.整个过程,甲杯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更多
D.a燃料的热值qa一定大于b燃料的热值qb
\l "_Tc16452" 【题型17 燃料的利用率】
61.(2023秋•四川内江期末)两台热机,甲的热机效率比乙的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热机消耗的燃料多
B.甲热机的功率比乙热机的小
C.甲热机比乙热机做功少
D.做相同的有用功,甲损失的能量比乙损失的少
62.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仪器就能判断一些问题,在相同条件下,下列经验之谈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越节能
B.尾气的柴油味越浓,柴油机越节能
C.尾气的颜色越发黑,柴油的热值越高
D.定时保养及时更换润滑油,能提高柴油机的效率
63.(2023秋•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期末)汽车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如图甲、乙分别是某汽油机的某冲程及能量流向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压缩冲程,活塞对气缸内的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
B.由乙图可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30%
C.汽车尾气中的“汽油味”越浓燃料燃烧得越不充分,这会降低燃料的热值
D.增加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
64.(2023秋•河北邯郸市永年区期末)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热机的制造工艺,热机效率可以达到100%
B.若汽油机甲的热机效率高于汽油机乙的热机效率,则甲消耗的汽油比乙消耗少
C.柴油机的热机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D.保持汽油机转动部分良好的润滑可以提高汽油机的热机效率
\l "_Tc16452" 【题型18 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65.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将A、B两球(mA<m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 ,且两球的速度跟 无关。
(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C、C'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 球将木块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3)将同一小球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使小球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 ,先后撞击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同一木块。这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66.(7分)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让钢球从斜面某一高度处由静止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如图所示是三次实验的情景。
(1)小明由“十次车祸九次快”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跟物体的 有关;小华由“安全驾驶莫超载”猜想:物体的动能可能跟物体的 有关。
(2)实验中研究的是 (选填“钢球”或“木块”)的动能大小,其动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3)分析图中的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 相同时,物体的 越大,动能越大。
(4)如图丁是某段道路上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速度,用 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67.某校实验小组对力学实验进行如下单元化设计:如图所示,将木块C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摆线的长度L相同,小球A、B的质量mA<mB,悬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θ1<θ2。
(1)图甲、乙中,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任一时刻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小强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球按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恰好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碰撞后小球静止,木块C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本实验中通过比较 反映小球撞击木块C前的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请在甲图中画出小球A与木块C碰撞瞬间所受力的示意图;
(4)根据乙、丙所示的探究过程,他观察到图丙中木块C撞得更远,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选填“速度”、“高度”或“质量”);
(5)在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有同学提议可以在水平面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质量不同的小球去撞击木块,撞击木块时小球的动能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该方案 (选填“正确”或“错误”)。
68.张明俊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和李铭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 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 有关。
【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物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 。
【分析论证】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
【实践应用】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更大的原因。
【评估交流】
(1)如果水平面光滑,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2)他们由此实验还联想到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让同一小车沿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向下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表面运动直至停止。在水平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小车在玻璃、毛巾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P1 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l "_Tc16452" 【题型19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69.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 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吸热多少可以通过 来反映(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如果甲物质是水,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乙物质的比热为 J/(kg•℃);
(3)图中①是绘制的乙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将初温相同的乙物质,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考虑热损失,用相同加热器加热,再绘制出一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曲线为图中的第 条。
70.(2024•广西北部湾期中)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小组利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乙所示,他们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
(1)在烧杯中加入两种液体时,要控制他们的初温和 相同。
(2)实验中通过比较 (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变化”)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若让水和煤油加热时间相同,水的温度上升少,说明水的吸热能力 (选填“弱”或“强”)。
(3)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小明做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c水=4.2×103J/(kg•℃)]
(4)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冷却效果更好。
\l "_Tc16452" 【题型20 比热容、热值与效率的综合计算】
71.(2024•辽宁本溪期末)某拖拉机耕地时行驶一公里消耗柴油1kg,若此柴油机的效率为30%,则这些柴油完全燃烧输出的有用功为 J;柴油机的水箱中装有100kg的水,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为 J。【柴油的热值为4.6×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72.(2023秋•江苏南京玄武区期末)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每分钟转2400转,则每秒对外做功 次,每次对外做功115J,该汽油机的效率为25%,则工作1小时需消耗汽油 kg。为了提高汽油机的效率,需要在 冲程让燃料充分燃烧。(q汽油=4.6×107J/kg)
73.某汽油机工作时的能量损失情况是:汽缸散热损失30%,废气带走35%,机械摩擦及其它损耗总和为10%。已知汽油热值为4.6×107J/kg。则该汽油机工作时汽油燃烧释放能量的 %转化为机械能;若该汽油机消耗2kg汽油,获得的机械能为 J;经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汽油机的效率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可以提高到100%。
74.今年上初三的小雨同学对物理非常感兴趣,在学习了效率相关知识后她想测量家用燃气灶效率,上周末她和爸爸在家对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展开研究。通过测量发现:将2kg的水,从25℃加热到75℃的过程中,消耗天燃气0.01m3,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求:
(1)此次消耗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此次实验中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3)实验后爸爸提出,高效燃气灶不仅可以节约燃料,还可以减少气体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小雨想通过技术改进来提高燃气灶的热效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她提供一些建议。
75.(2024•山西)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从平遥古城自驾前往五台山,进行古建筑研学旅行。平遥古城到五台山全程约360km,驾车前往大约需要4h。(汽油的热值q取4.5×107J/kg,汽油的密度ρ取0.8×103kg/m3)
(1)求汽车的平均速度。
(2)汽车全程消耗汽油25L,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3)若汽车发动机全程的平均功率为25kW,求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专题01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练习试卷考题猜想(75题20大类型)解析版,共37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专题02 简单电路考题猜想练习试卷(83题20大类型)原卷版,共26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点专题02 简单电路考题猜想练习试卷(83题20大类型)解析版,共3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