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在《论语·雍也》中,我们能看到传世文献中最早关于“儒”的讲法。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君子求义,小人重利。孔子告诫子夏,做“儒”就要做成有君子品格的儒,以义为尚。可见这里的“儒”应该是表示一种职业身份。君子、小人是对从业者道德水平的评价。
那么儒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说文解字》中讲:“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许慎认为“儒”是术士。所谓术士是指法术之士,和鬼神相结交,类似于巫婆、神汉、萨满、道士、和尚等。事实上“儒”字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我们能看到的原始的儒字。甲骨文中的儒字,“”,从大从水,大指人,人身上有水。金文中的儒字,“”,水在人上,水变成了雨字,演变成“需”,可以理解为沐浴濡身的样子。沐浴濡身为什么和儒有关系呢?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仪式,在与鬼神等结交前必须斋戒沐浴以示尊重。《礼记·儒行》中“儒有澡身而浴德”,《孟子·离娄》中也讲“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所以“儒”作为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孔子三十岁,以知礼而闻名,曾经从事这种工作。“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从未吃饱过。有人去世,作为襄礼的儒却大吃大喝,是无德的表现,孔子显然不会如此,并且他于当日不再唱歌。孔子是位音乐素养很高的人,弦乐不断,但当有人离世,身为襄礼,孔子心有戚戚焉,推己及人,不再歌咏。
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多次提到一位人物,名为“子需”,其主要职责是为王室主持宾祭典礼,祭祀人鬼,也就是祖先,是商王武丁重要的臣属。根据徐中舒先生的考证,“子需”,在其氏族中的名字为“父辛”,因为从事“儒”这个职业而位高权重,所以职业的称谓取代了原有的名字,被称为“子需”。可见当时的“儒”还是有很高的地位。但到了春秋时期,儒的地位已经下降了,《礼记·儒行》讲到“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人们对从事“儒”这个职业的人轻慢无礼,并讽刺挖苦,直到“孔子至舍,哀公馆之,不敢以儒为戏”。也就是鲁哀公认可了孔子“儒”的身份后,人们才改变了对儒者的态度。
可见,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儒”还是指处理丧葬等祭祀事务的神职人员,是术士之称。但至孔子始,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成为对孔子所开立学派的特称。我们现在使用“儒”字,已经不再将它与术士相关联,而更多意味着诗书礼乐等人文传统。
(摘编自史怀刚《人文的世界·说“儒”释义》)
材料二:
在周代社会中,“胥”是极其重要的乡族基层官吏。《周礼·地官司徒》论闾胥之职称:“闾胥各掌其闾之政令。以岁时,各数其闾之众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法,书其勤敏任恤者。”由此可见,“胥”乃是在乡间主持礼乐、祭祀、行政、教育、文化的重要人物。
孔子年轻时,正是从“胥”出身。《史记》记孔子幼时“年少好礼”,“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稍长,又尝为季氏族任小吏以及助祭和傧相。这正是孔子出身于“胥”这个阶层的确切证据。又孔子一生,以博学多知、诲人不倦著称于当世,而这又符合“胥”的另一个语义:“胥,有才智之称也。”《论语·宪问》记孔子言论谓:“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孔子一生事业,所务在“克己复礼”,“唯礼乐之用所先”。儒家之学,独传在六经六艺,而重点则在礼乐。胥是商周时的礼官、乐师,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由此可见,孔子所创的儒家,所继承的其实正是古代“胥”的文化。所谓“儒”,实来自“胥”,亦即“需”。
需在商代乃是一种礼官和祭师。而在周代则是礼官、乐官、祭师,又兼学师。在《周礼》中,需以近声字被假借作“胥”。而在春秋以后的文字变迁中,需增“人”旁,又书为儒。所以商代的需、周代的胥,就是春秋以后“儒”与“儒家”的前身。他们在社会中有特殊的地位。其职业的特殊使他们沿袭有特殊的装束,亦即所谓“儒冠、儒服”。其特征是“逢衣浅带,解果其冠”。即宽大恢宏的衣袍与崔嵬高耸的礼帽。
同时,胥又是周代社会中广义的有才智之士,即知识分子的美称。所以春秋以后形成的诸子百家,凡有道术者,皆可在这一意义上称为“儒”,即“术士”。但是儒的本义则始终是礼乐之师。“儒以道得民”,“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古之儒者,博学于六艺之文”,乃是正统意义上的“儒”。孔子所开创的以礼乐为教的儒家,正沿循着“儒”的这一语义发展而来。
(摘编自何新《诸子的真相·儒的由来与演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子夏的告诫以及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时的表现,说明儒对从业者有道德要求。B.儒在殷商时地位崇高,春秋时却成为人们嘲弄的对象,直至孔子出现,才重新赢得人们的敬重。
C.儒因为地位、职业特殊,商周以来,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装束:衣袍宽大恢宏,礼帽崔嵬高耸。
D.儒也曾经是对知识分子的美称,春秋以后形成的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都可以称为儒。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古文字的字形推演以及前人考古成果的引用来考释“儒”的涵义。
B.材料二从“近声假借”“文字变迁”的角度梳理了“需”“胥”与“儒”的关系。C.“儒”为“术士之称”,然而,材料一、材料二对“术士”的理解并不相同。
D.从“需”到“胥”再到“儒”的发展变化可见古人在文字使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3.下列孔子的言论中,最能体现“儒”职业特点的一项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两则材料对“儒”内涵的演变有不同认识,请分别简要分析。(6分)
5.《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根据材料,试找出能够证明这一学说的依据。(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那年的芦苇席
李汤波
李家坳集市上人很多,很热闹。
已是深冬,天很冷。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
毛子爹脚下有一捆芦苇席,几十来张,有一张被作为样品展开着。席子很大,做工很精巧的席面上,红、蓝、绿、青等颜色的篾子相互交错,纹络分明。席篾子穿插点缀成大红双喜,五谷丰登,蓝天碧叶,还有别具匠心的鸳鸯戏水,红荷映日。
看芦苇席,毛子爹古铜色的脸上绽出一阵阵的骄傲,李家坳这一带十里八村只有他编得这么好,自己年轻那会儿谁不竖大拇指,谁家结婚不用,那时……这几年买席的人明显少了。
今天的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毛子爹这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思忖再三,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如今又是半天无人问津,毛子爹手里的旱烟熄了又点,点了又熄,表情越来越凝重。终于,有位姑娘停下看席了,且不住地称赞。她后面的小伙子也随声附和着。
毛子爹忙应声解捆,热情地问他们是否办喜事用。姑娘脸一红说:“我们不买,只是看编得好,现在都没人用了!”说完拉小伙子走了,毛子爹的手僵住了,愣了好大一会儿,下意识地说:“没人用了!”之后,便扛着原封未动的芦苇席步履蹒跚地回家了。
临近春节,毛子办喜事。毛子爹想,自己这下可以一展身手了,于是花了几天工夫给儿子编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芦苇席。他把席子亲手交给儿子,很郑重地说:“孩儿啊,穷人家办喜事,能省点儿就省点儿,爹给你编个席子,拿去用吧!
毛子没吭声,接过席子就进自己屋布置新房了。
晚上,毛子爹想再看看自己的作品,要知道,天这么冷,编得不易啊!他想毛子一定很满意。进了新房,他往床上一看,并没有见到芦苇席,只看到不知儿子什么时候买的床垫,坐上去软乎乎的。毛子爹找遍了屋子,发现自己编的芦苇席可怜地躺在床下。毛子爹不禁气得大骂,骂后气呼呼地抽席便走。
夜已经很深了,可毛子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于是就问老伴:“毛子他娘,还记不记得咱俩当初咋结的婚?
毛子娘说:“咋会忘呢,那年头你芦苇席编得好,爹让我学,席没学会编,倒有了咱的毛子,后来咱就结了婚呗!”毛子娘沉醉在年轻的甜蜜里。
唉,现在也不知咋的啦,别人不用咱的席子,毛子这兔崽子也不用。咱们年轻的时候要的人多着哩!不光咱李家坳几个村的用,连搭界的县也有不少人用,想用好席子,谁不提前打招呼,谁不好言好语地讲!”毛子爹思绪停留在昔日的辉煌中。
从此,毛子爹不再编席。偶尔手痒,便把席篾子批得又细又薄,然后精心去编,编了好多花样,只是席子小,像枕巾那么大。毛子爹编后就随手一撂,点上旱烟,欣赏一番,之后便缓缓踱出家门。
久而久之,家里的柜子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有毛子爹编的小席子,遇到小孩子拿着去玩,他也不加制止。
有一天,毛子爹正在家批席篾子,乡里来了两个人,送给他一张奖状和一千元现金,说是他的芦苇席在全市民间工艺展览会上获了奖,为乡里争了光。
来人还专门拉他一起合影。
毛子爹一愣,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人又补充说是毛子把他编的各式各样的小席子拿去参展经评比获奖了。看看奖状,望着镜头,毛子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12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从人很多很热闹的李家坳集市写起,为毛子爹出售所编苇席提供了背景,更强化了无人问津的伤感意味。
B.姑娘与小伙子对毛子爹所编苇席赞不绝口,这给毛子爹带来了希望,没想到他们只是看看而已,毛子爹深受打击。
C.毛子爹将所精心编织的苇席郑重交给办喜事的儿子,主要原因是想节约钱财,但毛子认为其父抠门,并不理解父亲。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毛子爹所编苇席无人理睬但后来获奖的事情,揭示了民间工艺需要保护与传承的大主题。
7.对文中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席篾子穿插点缀成大红双喜,五谷丰登,蓝天碧叶,还有别具匠心的鸳鸯戏水,红荷映日。”寄托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毛子爹在集市上看到自己被人冷落,于是“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个字”,原因是他没有自信。
C.“唉,现在也不知咋的啦,别人不用咱的席子,毛子这兔患子也不用”,很符合毛子爹的形象,表达了毛子爹对儿子的不满。
D.“看看奖状,望着镜头,毛子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这样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8.本文运用了多重对比,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两例进行分析。(4分)
9.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说:“艺术在细节中形成”,请结合文本分析细节在小说中的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甲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①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①蹞,同跬 (节选自荀子《劝学》)
乙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亦圣人之徒欤!
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藉藉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
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氏者也。考其辞,时若不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抑犹在轲、雄之间乎?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余欲削荀氏之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韩愈《读荀》)
根据语段,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D.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句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五色、五声、五味: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也泛指各种色彩。五声,又叫“五音”,古代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五味,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
六经、百家:六经指《诗经》《尚书》《仪礼》《易经》《乐经》和《左传》六部儒家经典。百家:指战国诸子百家。
“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一句中的“然后”“学者”,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蹞,同跬。跬在古代称跨出一脚,与现在的“步”相同。
D. “火于秦”在句式上与《师说》中“而耻学于师”相同,与“句读之不知”不同。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提出“性恶说”,主张通过教化使人为善。甲文第二段“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体现了荀子对“性恶”的警觉。
甲文第一段善用类比、对比的手法,阐明君子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仁义的主张。
韩愈认为孔子之后,称得上圣人的只有孟子一人而已,荀子、扬雄都谈不上是圣人,因为他们思想不纯粹,修养上还都有瑕疵。
乙文在写荀子之前,先写孟子,继写扬雄,层层铺垫,笔法摇荡,既体现出韩愈为文善于平中造奇的高超技艺,又隐含着韩愈自居于孔孟荀扬之后,是儒家的正统继承者。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
(2)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菊
丘逢甲
入眼惊看秋气新,孤芳难掩出丛榛。
英华岂复关培植,烂熳依然见本真。
淡极君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
陶潜死后无知己,沦落天涯为怆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吟咏的是野菊,但全诗正文并未出现“菊”字,这种安排颇具匠心。
B.诗歌写于早秋时节,首联中“惊”字表现了诗人觉察出秋天到来时的心理感受。
C.颈联由花联想到人,诗人用一组工整的对仗表达了对野菊高洁品格的赞美。
D.尾联说陶渊明也要为野菊的“沦落天涯”而黯然神伤,给全诗蒙上了伤感色彩。
15.尾联中诗人从野菊联想到陶渊明,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本题共1小题,14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像陶渊明高呼“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那样,发出“,”的激越之音。《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贾母回忆幼时在史府的“枕霞阁”玩耍,“枕霞”二字印象深刻,有人认为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两句。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顶真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的修辞手法,《琵琶行》中“ ,”两句就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 ”印证了这句话。文中荀子用雕刻反面设喻,说明学习中坚持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4)《师说》中韩愈指出从师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超出一般人很远却 “”,之后用“ ,”两句凝练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错误观念,指出了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反映。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下列括号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 (磨刀石)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老师的道理)
B.驽马十驾 (驾驭) 君子不齿(看不起)
C.用心一也 (一致、一样)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老师)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省察)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18.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 则群聚而笑之
B.风雨兴焉 或师焉,或不焉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其可怪也欤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9. 下列选项中既有通假字又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术业有专攻
B.圣人之所以为圣 小学而大遗
C.古之学者必有师 孰能无惑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年十七,好古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本题共2小题,6分)
从已灭绝的古人类中提取DNA,这样的想法在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实现之前几乎被认为是 ① 。由于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现代DNA污染是古人类以及其他古生物研究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在研究从佛罗里达州发掘出来的一个7000年前的美洲土著的大脑时,帕博提取并修复了一段看似 ② 的线粒体DNA序列片段,发现它此前没有在美洲土著身上出现过,而只在亚洲人身上存在。为解决DNA污染的问题,帕博及其团队一直在 ③ 地克服技术困难,他们不仅搭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古DNA研究超净室,还设计出它的工作规则,又利用诸多重要手段获取了古人类DNA序列。
带领同事完成了古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帕博利用分子生物学研究古人类和其他古生物的方法使得古人类学研究增加了一个全新而重要的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古遗传学。帕博是这个新领域 ④ 的专家,归功于他的发现,我们才了解到,来自人类已灭绝的亲戚的古老基因序列影响着当今人类的生理机能。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稽之谈 非同小可 坚持不懈 首屈一指
B.天方夜谭 非同寻常 坚持不懈 无与伦比
C.无稽之谈 非同寻常 奋不顾身 首屈一指
D.天方夜谭 非同小可 奋不顾身 无与伦比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B.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C.由于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然而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D.痕量、污染、年久变质等问题,让古DNA分子的提取和测序几乎不可能实现,然而帕博成功地为几十万年前的DNA创造了一艘“时光机”。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对“玩”有各种不同的阐释和态度。“玩”字最早出现于《尚书·旅獒》的“玩物丧志”,意指迷恋于所喜好的事物而丧失进取向上的志气。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意为学业由于玩乐而容易荒废。清朝的王豫则直接说:“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但是鲁迅先生对于“玩”相当看重,认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常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龙应台则把“玩”看作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玩”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B 2.D 3.D
4.材料一、殷商时期,儒是一种术士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至孔子始,成为儒家学派的特称。现在的“儒”,意指诗书礼乐等人文传统。材料二、“儒”,实来自“胥”、“需”,是礼官、乐师,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儒的本义是礼乐之师。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沿循着“儒”的本义发展而来。
5.儒在周代即是胥,《周礼·地官司徒》明确了它的职责,因此可以说“出于司徒之官”。儒在商代即是需,代表人物“子需”,是商王武丁的重要的臣属,因此可以说“助人君”。儒在商周时,既是祭师,可以结交鬼神,又是襄礼,可以助成人事,因此可以说“顺阴阳”。儒的本义是礼乐之师(或者说“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因此可以说“明教化”。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直至孔子出现,才重新赢得人们的敬重”错误,原文是“也就是鲁哀公认可了孔子‘儒’的身份后,人们才改变了对儒者的态度”。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可见古人在文字使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错误,根据“需在商代乃是一种礼官和祭师。而在周代则是礼官、乐官、祭师,又兼学师。在《周礼》中,需以近声字被假借作‘胥’。而在春秋以后的文字变迁中,需增‘人’旁,又书为儒。所以商代的需、周代的胥,就是春秋以后‘儒’与‘儒家’前身。他们在社会中有特殊的地位。其职业的特殊使他们沿袭有特殊的装束,亦即所谓‘儒冠、儒服’”可知,从“需”到“胥”再到“儒”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儒家发展兴起的过程。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但是儒的本义则始终是礼乐之师”“孔子所开创的以礼乐为教的儒家,正沿循着‘儒’”的这一语义发展而来”可知,“儒”这一职业强调礼乐。
A.意思是“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强调仁。
B.意思是“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强调义。
C.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强调文、质双修。
D.意思是“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强调礼。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事实上‘儒’字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可以理解为沐浴濡身的样子。沐浴濡身为什么和儒有关系呢?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仪式,在与鬼神等结交前必须斋戒沐浴以示尊重……所以‘儒’作为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但至孔子始,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成为对孔子所开立学派的特称。我们现在使用‘儒’字,已经不再将它与术士相关联,而更多意味着诗书礼乐等人文传统”可知,材料一认为,殷商时期,儒是一种术士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至孔子始,成为儒家学派的特称。现在的“儒”,意指诗书礼乐等人文传统。
根据“胥是商周时的礼官、乐师,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由此可见,孔子所创的儒家,所继承的其实正是古代‘胥’的文化。所谓‘儒’,实来自‘胥’,亦即‘需’”“但是儒的本义则始终是礼乐之师……孔子所开创的以礼乐为教的儒家,正沿循着‘儒’的这一语义发展而来”可知,材料二认为,“儒”来自“胥”、“需”,是礼官、乐师,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儒的本义是礼乐之师。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沿循着“儒”的本义发展而来。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所谓‘儒’,实来自‘胥’,亦即‘需’”“在周代社会中,‘胥’是极其重要的乡族基层官吏。《周礼·地官司徒》论闾胥之职称:‘闾胥各掌其闾之政令。以岁时,各数其闾之众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法,书其勤敏任恤者。’”可知,儒在周代即是胥,《周礼·地官司徒》明确了它的职责,因此可以说“出于司徒之官”。
根据材料一“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多次提到一位人物,名为‘子需’,其主要职责是为王室主持宾祭典礼,祭祀人鬼,也就是祖先,是商王武丁重要的臣属。根据徐中舒先生的考证,‘子需’,在其氏族中的名字为‘父辛’,因为从事‘儒’这个职业而位高权重,所以职业的称谓取代了原有的名字,被称为‘子需’”可知,儒在商代即是需,代表人物“子需”,是商王武丁的重要的臣属,因此可以说“助人君”。
根据材料一“所以‘儒’作为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材料二“需在商代乃是一种礼官和祭师。而在周代则是礼官、乐官、祭师,又兼学师”可知,儒在商周时,既是祭师,可以结交鬼神,又是,可以助成人事,因此可以说“顺阴阳”。
根据材料二“儒的本义则始终是礼乐之师”“胥是商周时的礼官、乐师,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可知,儒的本义是礼乐之师(或者说“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因此可以说“明教化”。
C 7.B
①用“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喧闹情景与毛子爹摊位前无人问津进行对比,反衬出毛子爹内心的伤感。②用毛子爹以前所编芦苇席的供不应求与现在只得编一些小玩艺让孩子玩也不感到可惜进行对比,一是体现了毛子爹的技艺高超,二是反衬出毛子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伤。③将毛子爹因编芦苇席娶了媳妇与毛子办喜事不用其父亲所编芦苇席形成对比,反衬出毛子爹因时代变化连儿子都不理解他的失落。
9.①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刻画了毛子爹内心的悲凉;②细节展现小说环境,如“姑娘脸一红说'我们不买,只是看编得好,现在都没人用了””展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使用传统芦苇席的现实;③细节推动情节发展,如“家里的柜子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有毛子爹编的小席子”这一细节刻画,为后面儿子拿这些去评比获奖但毛子爹浑然不知作了铺垫。④细节揭示小说主旨,如“毛子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揭示了新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发展面临困境,该何去何从,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主要原因是想节约钱财,但毛子认为其父抠门,并不理解父亲”分析错误,虽然文中有“孩儿啊,穷人家办喜事,能省点儿就省点儿”的信息,但从后面“晚上,毛子爹想再看看自己的作品,要知道,天这么冷,编得不易啊!他想毛子一定很满意”的信息可知,主要原因是毛子爹想让其手艺得到儿子的认可,体现出来的应是对民间工艺的肯定与关注。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B.“原因是他没有自信”分析错误,从文中“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的信息可看出其失望、难过,羞于叫卖。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今天的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毛子爹这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把集市的喧闹情景与毛子爹摊位前无人问津进行对比;结合“毛子爹手里的旱烟熄了又点,点了又熄,表情越来越凝重”可知反衬出毛子爹内心的伤感。
“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不光咱李家坳几个村的用,连搭界的县也有不少人用,想用好席子,谁不提前打招呼,谁不好言好语地讲”“家里的柜子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有毛子爹编的小席子,遇到小孩子拿着去玩,他也不加制止”用毛子爹以前所编芦苇席的供不应求与现在只得编一些小玩艺让孩子玩也不感到可惜进行对比,一是体现了毛子爹的技艺高超,二是反衬出毛子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伤。
“毛子爹想,自己这下可以一展身手了,于是花了几天工夫给儿子编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芦苇席”写毛子爹因为儿子办喜事编芦苇席的热情,“毛子没吭声,接过席子就进自己屋布置新房了”“发现自己编的芦苇席可怜地躺在床下”写儿子对席子的冷淡,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结合“毛子爹不禁气得大骂,骂后气呼呼地抽席便走”可知,突出了毛子爹因时代变化连儿子都不理解他的失落。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①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描写,刻画了毛子爹内心的悲凉;
②细节展现小说环境,如“姑娘脸一红说‘我们不买,只是看编得好,现在都没人用了’”运用语言描写,姑娘的话展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使用传统芦苇席的现实;
③细节推动情节发展,如“家里的柜子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有毛子爹编的小席子”这一细节刻画,表现了毛子爹编席子特别多,为后面儿子拿这些去评比获奖但毛子爹浑然不知作了铺垫。
④细节揭示小说主旨,如“毛子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这是神态描写,面对得奖,毛子爹没有兴奋激动,而是表现出尴尬和无奈,揭示了新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发展面临困境,该何去何从,引发读者思考。
10.A 11.B 12.C
13. 因此,权势利益不能使他屈服,人多势众也不能使他改变,天下万物都不能使他动摇。
我认为,孔子的弟子去世后,尊崇孔子的人只有孟轲罢了。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生乎由是”与“死乎由是”结构对称,中间断开,排除BD;“德操”前一个作“谓”的宾语,后一个作下句的主语,中间要断开,排除C。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左传》不是六经之一,应该是《春秋》。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荀子、扬雄都谈不上是圣人,因为他们思想不纯粹,修养上还都有瑕疵”错误,文中说“荀与扬,大醇而小疵”,是讲二人儒家思想大体纯粹,不过还有瑕疵。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是故”,因此;“倾”,使……屈服;“移”,改变;“荡”,使……动摇。
“以为”,认为;“没”去世;“尊”,尊崇;“而已”,罢了。
参考译文:
甲
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盗跖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因此,权势利益不能使他屈服,人多势众也不能使他改变,天下万物都不能使他动摇。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乙
我开始读孟轲的著作《孟子》,这之后才知道孔子倡导的儒家学说值得尊崇,圣人的学说容易施行,王道思想容易统一天下,霸道思想可以称霸诸侯。我认为,孔子的弟子去世后,尊崇孔子的人只有孟轲罢了。晚年读到扬雄的著作,更加尊崇相信孟子。借助扬雄的著作,孟子更加受到尊崇,那么像扬雄这样的人也可以说是圣人之徒吧?圣人的学说,没有传于后世。周代衰弱,好事的人各自以其学说向当时的君主求售,纷纷扰扰,十分混乱,六经和诸子百家的学说相互混杂,然而此时还有一些名师大儒在世(可以传授圣人的学说)。儒家经典在秦朝遭到大火焚毁,汉朝初年则又尊奉黄老之学,留存于世的纯粹儒家文献,只有孟轲的著作和扬雄的著作了。等看到荀子的书,于是才知道还有一个叫荀卿的人。考察其文辞似乎还不够纯粹。概括其主旨则不同于孔子的地方很少。大概应在孟子和扬雄之间吧?孔子删削《诗》和《书》,抄录改定《春秋》,合乎道义的保留下来,背离道义的就删掉它,所以,《诗》《书》和《春秋》没有失当之处。我想删除荀子著作中那些不合乎道义的内容,附着在圣人典籍之后,这大概也是孔子删《诗》《书》、削《春秋》的意思吧!孟子的著作醇之又醇。荀子和扬雄的著作,则是大旨纯粹而小处有瑕疵。14.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
15.①都有着出众的才华;
②生活中都表现出本真的性情;
③都身有傲骨,不屈从于权势。
【解析】
14.“尾联说陶渊明也要为野菊的‘沦落天涯’而黯然神伤”理解错误。诗的尾联“陶潜死后无知己,沦落天涯为怆神”是说菊花因为陶潜的逝去而失去了知己,自己黯然神伤。故选D。
15.诗的首联,“孤芳难掩出丛榛”一句写出了菊花从丛榛中脱颖而出,即使在丛榛的掩映下,也能展现出自己的芳姿。而陶渊明富有才华,诗艺高超,即使归隐于田园,依然受到后人的崇拜。所以,野菊和陶渊明都有着出众的才华。
其次,颔联“英华岂复关培植,烂熳依然见本真”中,作者赞美菊花之美是出自自身的品质,是本真之美。而陶渊明也具有本真之美,他的诗质朴自然。所以二者都表现出本真的性情。
最后,诗的颈联“淡极君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中,作者写到菊花身有傲骨,生长于旷野,不向人们低头。而陶渊明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现出铮铮的傲骨。同时,陶渊明厌倦官场,最后归隐田园。所以,两者都身有傲骨,不屈从于权势。
16.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3)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4)犹且从师而问焉;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7.D 18.A 19.D
20.B 21.D
【解析】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天方夜谭:多用来比喻虚诞荒诞的言论,或形容事情不可能成功。无稽之谈:无从查考,毫无根据的话。语境形容想法不可能实现,应选“天方夜谭”。
非同寻常: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非同小可: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能轻视。语境强调不一般,应选“非同寻常”。
坚持不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侧重长时间的努力。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语境有“一直在”,强调做事持之以恒,应选“坚持不懈”。
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位居第一。主语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侧重同类事物中或所给范围内的对比时为第一。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只能形容事物,强调极致完美,且无法比较。语境强调帕博的发现在这个新领域没有人能比得上,应选“无与伦比”。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成分残缺,“由于……让……”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应去掉“由于”;
不合逻辑,第一句话与第二句话,构成转折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所以”应改为“然而”。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2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玩”作为人的行为,放诸社会学领域进行价值判断,则肯定和否定两种态度均无可厚非。《尚书·旅獒》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王豫的“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显然都取其贬义,是警醒之戒,持否定态度。他们之所以批判“玩物丧志”的危害,一是因为玩物丧志,沉迷于某事某物确实会使人丧失进取向上的志气,终将使人虚掷光阴,碌碌无为。所以这里意在告诫、提醒那些醉心于玩的人,不要因此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而鲁迅对于“玩”的看重,龙应台把“玩”看作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则是从儿童与玩伴、社群、世界的互动对于其成长的重要性角度来讲的,持肯定态度。从儿童成长的角度来说,爱玩的孩子对世界更有好奇心、更有创意、更具探索精神,同时在性格上也一般更阳光、更乐群,心态更积极,更能协调人际关系。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在玩中可以发现天赋、激发潜能,更易找到自己的擅长之所,也更能激发人的主动性,是一种体验式、沉浸式的学习模式。而且善于玩味(品玩)的人,更具有审美体验,对于某事某物玩到一定境界,就是玩家,就是专家。因此,作为此次论述的话题,这里隐含了对多元价值的包容,或只取一端,或兼顾两极,只要言之成理,都应该被允许。
写作时,考生可以展开辩证分析,即两种观点都兼顾,但要有侧重,比如所玩之物不同,所玩的方式不同,结果就不同,但最终的立意可以归结为:善于“玩”,且“玩”积极向上的事物能催人长志,促进人的成长;而沉迷于消极错误的事物并且索“玩”无度会使人丧志甚至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玩”需要讲求方式方法,也需要有自制力加持,唯有如此才能在“玩”的道路上获取有益的经验教育,促进成长,同时还能保持清醒,不迷失自我,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立意:
1.玩物未必丧志,兴趣导向成功。
2.“玩”要有度,也要有方。
3.“玩”与“不玩”都不如“善玩”。
例文:
说“玩”
何谓“玩”?有人说是“玩物丧志”“嬉笑打闹”之玩。那是一种缺乏目的,纯粹为了娱乐和消遣的玩,固然不能成就大事。这是“小玩”。若是“会玩”之人,做“大玩”,结果则全然不同。
“大玩”之玩,看似透露着一股随意和不屑之气,其实反倒是在某一领域深入进去,深挖其中的奥秘,钻研其中。“业精于勤,荒于嬉”,就是这样的道理。若真能把某一件事“玩勤”“玩透”,其实便也是“玩精”了,那是一种极其熟练、信手拈来的程度,是做一件事的最高境界。这是极不易的。易的呢?那便是“嬉”,是小玩,是浅尝即止,是半途而废。小玩而不大玩,浅玩而不深玩,是必成不了大事的。可见,玩的程度深浅是极为重要的,也是这种深浅程度决定了能否成大事。“荒”的本质原因并不在于“玩”本身。
“玩”能成大事,还因为它有着一个无法替代的优势——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玩中更能激发人的主动性,进行体验性、沉浸式的学习。俗语说,牛不喝水强按头,一个人不愿意干的事,外界的强逼往往会适得其反。只有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才有可能激发出自己的主动性,全身心投入,完成一次华美的蜕变。爱迪生在学校里被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学生,他却在课外的玩乐中成就了发明大王的美名。列文虎克喜欢玩磨玻璃,在玩乐中他发明了打开微观世界的钥匙——显微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爱迪生到列文虎克,在玩中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这个过程或许枯燥,但它们以玩的心态对待,乐在其中,始终保持盎然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谁还敢说他们玩物丧志?
另外,“玩”一词其实也传达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既是“玩”,便不计结果与得失,不计功利与他言,像孩童一样,以最平和而纯粹的态度对待一个事物,只为过程中的风景和发自内心的喜悦。“玩”其实颇有“无问西东”的意思在其中,只问初心,一意孤行,这恰是做精、做好、做成一件事所必需的。
可见,“玩”是可以成大事的,在于“怎么玩”,在于“会玩”。而当下的中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盛世再现,今日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玩”呢?
我们要玩出品味。有的人宅家,整天抱着电脑手机玩游戏,这是沉迷在别人设定程序中的废物。而有的人则活跃在球场,高高跃起的身姿,是怒放的青春活力;有的人融入社会,用脚步丈量美景,用心灵感知生活——这才是玩的品味,这才是乐的真谛。
玩,是人的天性;责任,是青年的使命。不必纠结于天性还是使命,以兴趣为引领,勇于担当使命,这就是我们的成才之路!
福建省泉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2023_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共11页。
湖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大同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pdf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pdf含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