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高阳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高阳县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已知,若当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1,则a的值为( )
A.B.C.2D.3
2、(4分)如图,在△ABC中,BF平分∠ABC,过A点作AF⊥BF,垂足为F并延长交BC于点G,D为AB中点,连接DF延长交AC于点E。若AB=12,BC=20,则线段EF的长为( )
A.2B.3C.4D.5
3、(4分)设函数(≠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可能为( )
A.B.C.D.
4、(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y=3x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是( )
A.y=3x+2B.y=3x﹣2C.y=3x+6D.y=3x﹣6
5、(4分)若,则( )
A.7B.-7C.5D.-5
6、(4分)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 )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7、(4分)课间操时,小明、小丽、小亮的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对小亮说:如果我的位置用表示,小丽的位置用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B.C.D.
8、(4分)下列各式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一个问题:一根竹子高1丈,折断后竹子顶端落在离竹子底端3尺处,1丈=10尺,那么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__尺.
10、(4分)如图,过正五边形ABCDE的顶点A作直线l∥BE,则∠1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11、(4分)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019x+1=0的两实根,则代数式(α﹣2019)(β﹣2019)=_____.
12、(4分)已知a﹣2b=10,则代数式a2﹣4ab+4b2的值为___.
13、(4分)直线y=2x+6经过点(0,a),则a=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图1,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6×6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长方形的边长为1,所求的图形各顶点也在格点上.
(1)在图1中画一个以点,为顶点的菱形(不是正方形),并求菱形周长;
(2)在图2中画一个以点为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且面积为6,求此平行四边形周长.
15、(8分)解方程:(用公式法解).
16、(8分)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再解决问题:
问题:对于形如这样的二次三项式,可以用公式法将它分解成的形式. 但对于二次三项式,就不能直接运用公式了. 此时,我们可以在二次三项式中先加上一项,使它与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再减去,整个式子的值不变,于是有:
像这样,先添一适当项,使式中出现完全平方式,再减去这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的方法称为“配方法”. 利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分解因式:______;
(2)若△ABC的三边长是a,b,c,且满足,c边的长为奇数,求△ABC的周长的最小值;
(3)当x为何值时,多项式有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7、(10分)解下列方程式:
(1)x2﹣3x+1=1.
(2)x2+x﹣12=1.
18、(10分)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ACP∽△PDB,
(1)请你说明CD2=AC•BD;
(2)求∠APB的度数.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周长为______.
20、(4分)某校对n名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图所示,则n=_____人.
21、(4分)如图,在中,为边上一点,以为边作矩形.若,,则的大小为______度.
22、(4分)已知一组数据6,x,3,3,5,1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
23、(4分)某学校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统计表,如下表.已知该校学生人数为1200人,由此可以估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有_________人.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在正方形中,已知于.
(1)求证:;
(2)若,求的长.
25、(10分)如图,已知中,,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向运动,同时点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向方向运动,到达点后,点也停止运动,设点运动的时间为秒.
(1)求点停止运动时,的长;
(2) 两点在运动过程中,点是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否存在时间,使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两点在运动过程中,求使与相似的时间的值.
26、(12分)如图1,已知∠DAC=90°,△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为射线AD上任意一点(点P与点A不重合),连结CP,将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连结QB并延长交直线AD于点E.
(1)如图1,猜想∠QEP= °;
(2)如图2,3,若当∠DAC是锐角或钝角时,其它条件不变,猜想∠QEP的度数,选取一种情况加以证明;
(3)如图3,若∠DAC=135°,∠ACP=15°,且AC=4,求BQ的长.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可以求得a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当时,
函数中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1≤x≤2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1,
∴,得a=-2(舍去),
当a>0时,
函数中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1≤x≤2时,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1,
∴,得a=2,
故选择:C.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解答.
2、C
【解析】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DF=BD= AB,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DE∥BC,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求得DE的长,则可求得EF的长.
【详解】
解:∵AF⊥BF,D为AB的中点,
∴DF=DB=AB=6,
∴∠DBF=∠DFB,
∵BF平分∠ABC,
∴∠DBF=∠CBF,
∴∠DFB=∠CBF,
∴DE∥BC,
∴DE为△ABC的中位线,
∴DE=BC=10,
∴EF=DE−DF=10−6=4,
故选:C.
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是斜边的一半可得△DBF为等腰三角形,通过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角对等边可得DF//BC,即DE为△ABC的中位线,从而计算出DE,继而求出EF.
3、D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即可找出z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可得出k>1,结合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k≠1,x>1),
∴(k≠1,x>1).
∵反比例函数(k≠1,x>1)的图象在第一象限,
∴k>1,
∴>1.
∴z关于x的函数图象为第一象限内,且不包括原点的正比例的函数图象.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以及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找出z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分式的变换找出z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关键.
4、C
【解析】
根据“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由“左加右减”的原则可知,把直线y=3x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3(x+2)=3x+1.即y=3x+1,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左加右减”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D
【解析】
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确定出p、q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因为,所以,
所以
故答案选D.
本题考查的是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能够准确计算解题的关键.
6、C
【解析】
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260°.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如果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边数的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
【详解】
根据题意,得
(n-2)•180=1260,
解得n=9,
∴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9-3=6条,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7、C
【解析】
以小明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知小亮的坐标.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以小明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小亮的位置为.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位置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8、C
【解析】
根据公式法有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
A、x2-9,可用平方差公式,故A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B、-a2+6ab-9 b2能用完全平方公式,故B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C、-x2-y2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故C正确;
D、x2-1可用平方差公式,故D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熟记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1
【解析】
竹子折断后刚好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x尺,则斜边为(10-x)尺.利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
【详解】
解:1丈=10尺,
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斜边为(10-x)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x2+32=(10-x)2
解得:x=4.1.
答: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4.1尺.
故答案为:4.1.
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信息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运用勾股定理解题.
10、36°
【解析】
∵多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BAE==108°,
∴∠1=∠2=(180°-∠BAE),
即2∠1=180°-108°,
∴∠1=36°.
11、1
【解析】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α+β=2019,αβ=1,将其代入(α﹣2019)(β﹣2019)=αβ-2019(α+β)+ 中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2019x+1=0的两实根,
∴α+β=2019,αβ=1,
∴(α﹣2019)(β﹣2019)=αβ-2019(α+β)+=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1.
【解析】
将a2﹣4ab+4b2进行因式分解变形为(a﹣2b)2,再把a﹣2b=10,代入即可.
【详解】
∵a﹣2b=10,∴a2﹣4ab+4b2=(a﹣2b)2=102=1,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求出相应的式子的值.
13、6
【解析】
直接将点(0,a)代入直线y=2x+6,即可得出a=6.
【详解】
解:∵直线y=2x+6经过点(0,a),将其代入解析式
∴a=6.
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性质,熟练掌握即可得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图见解析;菱形周长为;(2)图见解析;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6+2.
【解析】
(1)以AB为一边,根据菱形的四条边相等进行作图即可,求出AB的长,即可得到菱形的周长;
(2)根据点A为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且面积为6进行作图即可,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
解:(1)如图所示,菱形ABCD即为所求,
∵AB=,
∴菱形ABCD的周长=;
(2)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BCDE即为所求,
∵BC=3,CD=,
∴平行四边形BCDE的周长=2×(3+)=6+2.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时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
15、
【解析】
先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
【详解】
解:3x2-4x+2=0,
∵a=3,b=-4,c=2,
∴△=b2-4ac=(-4)2-4×3×2=24,
∴x==,
则.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熟记公式x=是解题的关键.
16、(1)(a−3)(a−1);(2)当a=7,b=4,c=1时,△ABC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7+4+1=16;(3)当x=−1时,多项式−2x2−4x+3有最大值,最大值是1.
【解析】
(1)根据题目中的例子,可以对题目中的式子配方后分解因式;
(2)根据题目中的式子,利用配方法可以求得a、b的值,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确定c的值,由三角形周长可得结论;
(3)根据配方法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1)a2−8a+11=(a2−8a+16)−1=(a−4)2−12=(a−3)(a−1),
故答案为:(a−3)(a−1);
(2)∵a2+b2−14a−8b+61=0,
∴(a2−14a+49)+(b2−8b+16)=0,
∴(a−7)2+(b−4)2=0,
∴a−7=0,b−4=0,
解得,a=7,b=4,
∵△ABC的三边长是a,b,c,
∴3<c<11,
又∵c边的长为奇数,
∴c=1,7,9,
当a=7,b=4,c=1时,△ABC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7+4+1=16;
(3)−2x2−4x+3,
=−2(x2+2x+1−1)+3,
=−2(x+1)2+1,
∴当x=−1时,多项式−2x2−4x+3有最大值,最大值是1.
本题考查配方法,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给出的方法,解决问题,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7、(1)x=;(2)x=﹣4或x=3.
【解析】
(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
【详解】
(1)∵x2﹣3x+1=1,
∴x2﹣3x=﹣1,
∴x2﹣3x+=,
∴(x﹣)2=,
∴x=;
(2)∵x2+x﹣12=1,
∴(x+4)(x﹣3)=1,
∴x=﹣4或x=3;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据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1)见解析;(2)∠APB=120°.
【解析】
(1)由△ACP∽△PD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AC:PD=PC:BD,又由△PCD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证得CD2=AC•BD;
(2)由△ACP∽△PDB,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PD,又由△PCD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得∠APB的度数.
【详解】
(1)证明:∵△ACP∽△PDB,
∴AC:PD=PC:BD,
∴PD•PC=AC•BD,
∵△PCD是等边三角形,
∴PC=CD=PD,
∴CD2=AC•BD;
(2)解:∵△ACP∽△PDB,
∴∠A=∠BPD,
∵△PCD是等边三角形,
∴∠PCD=∠CPD=60°,
∴∠PCD=∠A+∠APC=60°,
∴∠APC+∠BPD=60°,
∴∠APB=∠APC+∠CPD+∠BPD=120°.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24 cm2 20 cm
【解析】
分析: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构建直角三角形后,用勾股定理求.
详解:根据题意得,菱形的面积为×6×8=24cm2;
菱形的周长为4×=4×5=20cm.
故答案为24cm2;20cm.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菱形中常常根据对角线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
20、1
【解析】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n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由统计图可得,
n=20+30+10=1(人),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提取统计图中的有效信息解答.
21、
【解析】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的度数,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解:在矩形AEFG中,∠AEF=90°
∵∠AEB+∠AEF+∠CEF=180°,
∠CEF=15°
∴∠AEB=75°
∵∠BAE+∠B+∠AEB=180°
∠BAE=40°
∴∠B=65°
∵∠D=∠B
∴∠D=65°
故答案为65°
考察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1
【解析】
【分析】先根据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
【详解】∵数据6,x,3,3,5,1的众数是3和5,
∴x=5,
则这组数据为1、3、3、5、5、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熟练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3、1
【解析】
试题分析:先求出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全校的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根据题意得:
1200×=1(人),
答:估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有1人;
故答案为1.
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见解析;(2)
【解析】
(1)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C=CD,∠B=∠BCD=90°,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以及垂直的定义证明∠BEC=∠CFD即可证明:△BCE≌△CDF;
(2)由(1)可知:△BCE≌△CDF,所以CF=BE=2,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知:△BCE∽HC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即可求出HF的长.
【详解】
(1)证明:在正方形中,
∴,
∵,
∴,
又∵,
∴,
∴;
(2)解:∵
∴,
∵,
∴,
∴,
在Rt△BCE中,BC=AB=6,BE=2,
∴,
∴;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但难度不大.
25、(1)(2)(3)或
【解析】
(1)求出点Q的从B到A的运动时间,再求出AP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1中,当四边形PQCE是菱形时,连接QE交AC于K,作QD⊥BC于D.根据DQ=CK,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两种情形:如图3-1中,当∠APQ=90°时,如图3-2中,当∠AQP=90°时,分别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在Rt△ABC中,∵∠C=90°,AC=6,BC=8,
∴AB==10,
点Q运动到点A时,t==5,
∴AP=5,PC=1,
在Rt△PBC中,PB=.
(2)如图1中,当四边形PQCE是菱形时,连接QE交AC于K,作QD⊥BC于D.
∵四边形PQCE是菱形,
∴PC⊥EQ,PK=KC,
∵∠QKC=∠QDC=∠DCK=90°,
∴四边形QDCK是矩形,
∴DQ=CK,
∴,
解得t=.
∴t=s时,四边形PQCE是菱形.
(3)如图2中,当∠APQ=90°时,
∵∠APQ=∠C=90°,
∴PQ∥BC,
∴,
∴,
∴.
如图3中,当∠AQP=90°时,
∵△AQP∽△ACB,
∴,
∴,
∴,
综上所述,或s时,△APQ是直角三角形.
本题属于相似形综合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26、(1)∠QEP=60°;(2)∠QEP=60°,证明详见解析;(3)
【解析】
(1)如图1,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PCA=∠QCB,进而可利用SAS证明△CQB≌△CPA,进而得∠CQB=∠CPA,再在△PEM和△CQM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QEP=∠QCP,从而完成猜想;
(2)以∠DAC是锐角为例,如图2,仿(1)的证明思路利用SAS证明△ACP≌△BCQ,可得∠APC=∠Q,进一步即可证得结论;
(3)仿(2)可证明△ACP≌△BCQ,于是AP=BQ,再求出AP的长即可,作CH⊥AD于H,如图3,易证∠APC=30°,△A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AC=4可求得CH、PH的长,于是AP可得,问题即得解决.
【详解】
解:(1)∠QEP=60°;
证明:连接PQ,如图1,由题意得:PC=CQ,且∠PCQ=60°,
∵△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PCA=∠QCB,
则在△CPA和△CQB中,
,
∴△CQB≌△CPA(SAS),
∴∠CQB=∠CPA,
又因为△PEM和△CQM中,∠EMP=∠CMQ,
∴∠QEP=∠QCP=60°.
故答案为60;
(2)∠QEP=60°.以∠DAC是锐角为例.
证明:如图2,∵△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C,∠ACB=60°,
∵线段CP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Q,
∴CP=CQ,∠PCQ=60°,
∴∠ACB+∠BCP=∠BCP+∠PCQ,
即∠ACP=∠BCQ,
在△ACP和△BCQ中,
,
∴△ACP≌△BCQ(SAS),
∴∠APC=∠Q,
∵∠1=∠2,
∴∠QEP=∠PCQ=60°;
(3)连结CQ,作CH⊥AD于H,如图3,
与(2)一样可证明△ACP≌△BCQ,∴AP=BQ,
∵∠DAC=135°,∠ACP=15°,
∴∠APC=30°,∠CAH=45°,
∴△A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H=CH=AC=×4=,
在Rt△PHC中,PH=CH=,
∴PA=PH−AH=-,
∴BQ=−.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有关计算、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和相关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小时)
0~1
1~2(不含1)
2~3(不含2)
超过3
人 数
7
10
14
1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沧州任丘市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名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