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水的运动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
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
湖水中溶解性的有机物,主要来自湖泊浮游生物排放、降解和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下图所示湖泊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因有淮河注入而泥沙沉积较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主要是因为夏季( )
①工业生产排放废弃物多
②浮游生物繁盛降解物多
③地表径流汇入腐殖质多
④水产养殖投放有机物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滞后于图示其它湖泊,主要原因是( )
A.水位较高,向其它水域泄洪B.水位较高,库容量持续增大
C.水位较低,周边有机物汇入D.水位较低,出库量持续减少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
6.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7.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A.大陆岛B.珊瑚岛C.冲积岛D.火山岛
读世界局部地区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甲洋流性质相同的是( )
A.乙B.丙C.丁D.M
9.图示洋流( )
A.甲增温增湿B.乙利于形成渔场
C.丙加速航行D.丁利于形成逆温
10.图中N处的自然带类型为( )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季雨林带D.热带荒漠带
凡湖是土耳其最大的湖泊,3713km2,湖面海拔1648m。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后来内姆鲁特火山喷发出的熔岩阻塞了河道,凡湖由外流湖逐渐演变为内陆咸水湖,冬季湖泊南半部不封冻。1960—2015年,凡湖年降水量与地表径流流入量之和小于年实际蒸发量,但总体水位上升。图为凡湖及其周边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按成因分类,凡湖属于( )
A.堰塞湖B.火山口湖C.冰川湖D.构造湖
12.与北部湖区相比,南部湖区冬季不易结冰的原因是( )
①南部湖区面积大,湖水较深
②南部湖区河流注入少,盐度高
③南部地区山地多,阻挡冷空气
④南部湖区靠近火山,地热丰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推测凡湖总体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实际蒸发量小B.地表径流流出少
C.地下水补给多D.湖水渗漏损失小
图为不同陆地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4.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
15.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B.地下水C.雨水D.海洋水
16.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长江丰水期a变小,长江枯水期b变大
B.长江丰水期a变小,长江枯水期b变小
C.长江丰水期a变大,长江枯水期b变小
D.长江丰水期a变大,长江枯水期b变大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河曲发育,水草丰美,有“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原”的美誉,图为若尔盖湿地与甲处地层剖面及其物质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从水循环角度,若尔盖湿地形成的原因有( )
①积雪融水丰富,水量来源多
②海拔高,蒸发弱
③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④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8.具有较快流速沉积环境的地层及判断依据是( )
A.古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沉积物粒径最大
B.古深湖相沉积层沉积物粒径最小
C.风成沙层沉积物厚度最大
D.古滨浅湖相沉积层沉积物厚度最小
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兴都库什山脉中部,河流下游汇入哈蒙—萨巴里湖、哈蒙—赫尔曼德湖和哈蒙—普扎克湖,形成罕见的内陆淡水湖,合称为哈蒙湿地,连接哈蒙湿地与盐沼的甲河为季节性河流。图左为哈蒙湿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右为赫尔曼德河源头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哈蒙—萨巴里湖、哈蒙—赫尔曼德湖和哈蒙—普扎克湖水域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
A.2月B.5月C.7月D.10月
20.推测甲河流的流向是( )
A.哈蒙湿地流向盐沼B.盐沼流向哈蒙湿地
C.春季哈蒙湿地流向盐沼,夏季反之D.夏季哈蒙湿地流向盐沼,春季反之
21.该区域形成罕见的内陆淡水湖主要原因是( )
A.降水丰富B.蒸发量小C.盐分排出D.下渗量大
小明多次随老师赴内蒙古草原上的达里诺尔湖流域开展研学考察。他发现:湖泊北部湖畔为达里诺尔火山群熔岩台地,湖盆南侧较高处存在浪蚀线。湖泊盐度较高,但湖中多为淡水鱼类。继续向东,有一条名为耗来河的极窄河流,河道终年有水,流量稳定。下图为该地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耗来河水的主要来源是( )
A.达里诺尔湖水B.地下水C.大气降水D.积雪融水
23.依据小明研学发现,针对达里诺尔湖,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湖泊堰塞形成B.湖盆地壳下沉C.湖水曾经外流D.湖区气候变干
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左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右图示意该内流区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湖的湖泊水位变化(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湖泊及其水位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湖—①、乙湖—③、丙湖—②B.甲湖—②、乙湖—③、丙湖—①
C.甲湖—①、乙湖—②、丙湖—③D.甲湖—②、乙湖—①、丙湖—③
25.关于水系重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组前甲湖湖水汇入乙湖B.重组前乙湖湖水汇入丙湖
C.重组后甲湖流域面积扩大D.重组后乙湖湖盆容积缩小
26.随着气候暖湿化,该区域湖泊盐度变化最不明显的是( )
A.甲湖B.乙湖C.丙湖D.不好确定
科学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如图)的海冰进退影响海峡水流通量,继而对洋流产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威德尔海每年8月比2月( )
A.温度较低、盐度较高B.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C.温度较低、盐度较低D.温度较高、盐度较高
28.当南极洲及其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偏低时( )
A.甲、乙洋流流量均增大B.甲洋流流量增大,乙洋流流量减小
C.甲、乙洋流流量均减小D.甲洋流流量减小,乙洋流流量增大
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长期的高温干旱天气,水量锐减。下图为长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局部微循环
30.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较正常年份水循环过程中( )
A.⑥多B.①少C.④多D.②少
31.长江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卡普阿斯河(见下图)发源于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交界处的山脉,自东向西流,在坤甸(庞提纳克)西南的一大片沼泽三角洲处分为两条支流注入海洋。卡普阿斯河全长1000多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流域内地形以平原、沼泽为主,降雨丰富,其干支流上修建了一些大坝工程,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都相当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卡普阿斯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B.湖沼水C.地下水D.冰川融水
33.卡普阿斯河干支流上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养殖B.蓄水灌溉C.防御洪涝D.发展旅游
34.卡普阿斯河流域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起伏较大B.自然环境恶劣C.河流落差较小D.冻土发育广泛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城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其选址通常会受到水深、流速、海底沉积物、水质、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影响。山东某公司拟建一处海洋牧场,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为拟选址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夏秋季节最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区域是( )
A.①B.②C.③D.④
36.关于四个海洋牧场拟选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靠近海滨浴场,水质好B.②处海水较浅,光照条件好
C.③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D.④处水质好,海水流速小
二、材料分析题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最初称为“风暴角”。这里除风暴为害外,冬季还常常有前部犹如悬崖峭壁,后部则像缓缓山坡的“杀人浪”出现。再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海况就更加恶劣,因此,好望角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材料二:下图为好望角附近区域图。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可与秘鲁渔场相媲美。
(1)根据图文信息,请分析好望角“杀人浪”常常在冬季出现的原因。
(2)Q海域鱼类资源丰富,请说明其原因。
(3)航行到好望角的船只进入Q海域后,除海上风暴外还有可能遇上哪种不利于航行的海上气象,请分析原因。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平均厚达2300米的大陆冰川。这里有壮观的冰山、深邃的峡湾。2017年7月,某科考协会组织上海中学生赴格陵兰岛研学旅行。为确保旅行体验与安全性,此次研学旅行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
材料二:格陵兰岛是北极熊理想的家园,北极熊主要以捕食海豹为主。海冰是北极熊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憩的主要场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冰山融化速度惊人,给北极熊的生存带来巨大影响。
(1)分析此次研学旅行选择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的原因。
(2)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原理,说明冰山大幅减少导致周围海区气温升高的过程。
(3)推测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对生活在格陵兰北极熊的不利影响。
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海海域分布着几支著名的太平洋洋流,日本暖流(即黑潮)在我国台湾东侧回流北上至日本群岛。现代海洋科学研究发现,该暖流还有一分支即台湾暖流,在东南部巴士海峡进入台湾海峡后北上进入东海海域;而另一分支即黄海暖流,进入东海北部后,则影响到了黄海海域,其冬季势力强,夏季势力弱。我国东海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春夏季节东海海平面多形成平流冷却雾(暖气流受海面冷却后水汽凝结形成,夜晚频率高,白天频率低)。下面为我国东海、黄海海域洋流分布图。
(1)指出影响东海海面平流冷却雾日变化的因素。
(2)描述我国东部海域洋流的性质与运动特征。
(3)推测我国东部海域的黄海暖流在冬季较强的原因。
4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曼杰湖地处加蓬南部,面积约40平方千米,湖水较深,表层和深层水温差异较大。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导致曼杰湖表层增温显著,1987~2017年三十年间上升约2°C。曼杰湖表层水温上升具有时空分异,8月因气压带、风带移动曼杰湖表层升温幅度最小,湖区不同方位差异较大。曼杰湖表层水温上升导致水质下降,透明度降低,威胁当地生态安全。下图示意曼杰湖的位置。
(1)指出曼杰湖表层水温的影响因素。
(2)说明气候变暖导致曼杰湖表层增温显著的原因。
(3)推测曼杰湖表层升温幅度最大的方位,并简述理由。
(4)说明表层水温上升导致曼杰湖透明度降低的机制。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发育,雨水下渗快,图中显示,没有明显河流注入奥赫里德湖,因此雨水和河流水直接补给湖泊较少,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A、B不符合题意;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发育,当地雨水大多转化为地下水,又因湖泊沿断层分布,地下水易沿断层出露,补给湖泊,地下水补给水源含沙量小,使得湖水透明度高,因此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C符合题意;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几乎没有终年积雪冰川,因此冰雪融水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D
解析:由图文信息可知,两湖的纬度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水温差异不大,故A错。奥赫里德湖面积更大,水深更深,水量更大,应该渔业资源更丰富,但实际渔产不如普雷斯帕湖丰富,因此水深和水量不是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故BC错。影响渔业资源主要因素是饵料,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水质好,营养盐类少,饵料不足,渔产不丰,故D对。故选D。
3.答案:B
解析:洪泽湖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汇入湖泊;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进而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增强,②③对;根据湖泊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可推知,工业生产排放废弃物和水产养殖投放有机物与之无关,①④错。故选B。
4.答案:A
解析: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洪泽湖为地上湖,湖水水位较高,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出补给其它水体,只有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由此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故选A。
5.答案:D
解析:首先亚得里亚海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由此可知,亚得里亚海南部在北纬40度左右,受副高控制时间长;其北部接近北纬45度,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图中丙地在四地中纬度最低,受副高控制时间最长,晴天多,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最高。甲地北部有大量河流注入,而且其在四地中纬度最高,受副高控制时间短,所以甲地盐度最低。乙地和丁地处于同纬度地区,气候影响相似,但是乙地有河流注入,所以乙地比丁地盐度更低。综上所述,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丙丁乙甲。故选D。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大气环流与气候的相关知识。首先,该地位于北纬40度以北,风向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显著。在西南风的作用下,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海水自南向北逆时针进入海湾,然后经过亚得里亚海西岸由北向南出海湾。所以亚得里亚海东岸是暖流。其次,由图可知,丙处位于亚得里亚海与地中海交界位置附近,此处呈喇叭口状,洋流经过此处会受狭管效应的影响,所以丙处洋流比丁处流速更快。故选C。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貌的相关知识。A项,由图可知,M海域处岛屿多呈长条状,海岸线趋势与地质构造线大致平行。此处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有明显的山脊与谷地,海水淹没谷地后露出山脊,形成的岛屿,所以M海域多数岛屿是大陆岛。故A项正确,珊瑚岛多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例如澳洲大堡礁。故B项错误;冲积岛多为河流泥沙堆积而形成,多位于河流河口处。故C项错误;火山岛由火山喷发冷却而形成,其形态多呈圆形,而此处岛屿多呈长条状。故D项错误。故选A。
8.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陆地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图中乙为本格拉寒流,与甲洋流性相同,A正确;丙和M是南赤道暖流、丁为巴西暖流,BCD错。故选A。
9.答案:B
解析:图中甲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甲降温减湿,A错;乙处受东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利于形成渔场,B正确;顺丙洋流加速航行,逆洋流航行,速度减慢,C错;丁为暖流,增温增湿,不利于形成逆温,D错。故选B。
10.答案:D
解析:图中N处位于20°~30°附近的大陆西岸,且受寒流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D正确、ABC错。故选D。
11.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凡湖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后来成为因为熔岩阻塞河道,变为内陆成水湖,所以按照成因分类,凡湖为构造湖,A错误,D正确。火山口湖分布在火山喷发后的火山口处,B错误;当地没有冰川分布,材料也没有体现历史上有冰川分布,C错误。故选D。
12.答案:B
解析:冬季湖泊结冰与温度、面积、盐度等有关。由图可知,南部湖区面积大,湖水较深,流动性大,不易结冰,①正确;北部有两条河流注入,且面积小,说明虎皮盐度低,而南部湖水盐度高,不易结冰,②正确;由图可以看出,山地分布在湖泊在北部,对湖泊南北部都有阻挡作用,③错误;南部湖区靠近火山,地壳活跃,地热丰富,湖水温度高,④正确。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凡湖年降水量与地表径流流入量之和小于年实际蒸发量,湖泊为内陆咸水湖,无地表径流流出,所以湖水水位上升是因为有额外的补给来源,ABD错误;湖区原为高原、山地环抱的构造盆地,地势低,有断层分布,说明地下水补给多,使得湖水总体水位上升,C正确。故选C。
14.答案:C
解析:洞庭湖是长江流域的湖泊,能够对长江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长江水和洞庭湖水的补给关系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差异,长江水位变化大,洞庭湖水位变化小,夏秋季节长江是丰水期,水位高于洞庭湖水位,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箭头表示长江水补给湖泊水,长江处于丰水期,即6-7月份,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5.答案:B
解析:甲水体和长江水、洞庭湖水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地下水与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之间可以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B正确;冰川水可以补给长江水,但是长江水不能直接补给冰小水,A错误;雨水能补给长江水和湖泊水,但是长江水和洞庭湖水不能直接补给雨水,C错误;长江水可以补给海洋水,但是海洋水不能直接补给长江水,D错误。故选B。
16.答案:D
解析: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洞庭湖的面积增大,蓄水能力增强。丰水期湖泊能容纳更多的江水,则丰水期:补给增大;枯水期b补给也增大,D正确,排除ABC。故选D。
17.答案:C
解析: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高,蒸发弱,②正确;读图可知,湿地内河流河道弯曲,排水不畅,③正确;海拔较高,气温低,冻土发育,不易下渗,④正确;该地降水量较小,水量来源不多,①错误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故选C。
1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沉积物的颗粒越粗,因此具有较快流速沉积环境的地层古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沉积物粒径最大,A正确,B错误;较快流速沉积环境说明水量较大,气候相对湿润,风力作用较弱,风成沙层沉积物厚度较薄,C错误;读图可知,较快流速沉积环境搬运能力越强,河流挟带更多的物质在湖滨堆积,古滨浅湖相沉积层的沉积物厚度较大,D错误。故选A。
19.答案:B
解析:据图推测可知,赫尔曼德河源头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降雪量较大,形成较厚的积雪,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水通过河流汇入湿地且春季降水量较多、为赫尔曼德河提供较丰富的雨水补给,故哈蒙-萨巴里湖、哈蒙一赫尔曼德湖和哈蒙一普扎克湖水域面积最大的月份是5月,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答案:A
解析:春季时哈蒙湿地水域面积增大,三个湖泊连成一片,湖泊水位上涨,湖水顺着甲河流向盐沼,而夏季时积雪融水消失,哈蒙湿地面积减少,甲河流会出现断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月最大降水量70多毫米,月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的有8个月,降水稀少,A错误;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蒸发量大,故B错误;春季降水多,积雪融化多,使哈蒙湿地水域面积扩大,让三个湖泊连成一片,成为一个连片的湿地,水位升高,湖水沿着甲河流向盐沼,排出湖泊的盐分,因此哈蒙湿地的盐度降低,形成内陆淡水湖,C正确;下渗量大不是影响含盐量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择C。
22.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达里诺尔湖盐度较高,说明其湖水只进不出,应该在河流下游,不会是耗来河的水源地,A错误;河道终年有水,流量稳定,由此说明其水源不受温度和降水的影响,应该是地下水,从图中可知多伦诺尔湖中有泉眼,证明地下水是其主要来源,B正确;河流所在位置是内蒙古地区,降水稀少,而且不稳定,与河流流量稳定的水文特征不符,C错误;积雪融水不会形成稳定的水源,D错误。故选B。
23.答案:B
解析:湖泊北部湖畔为达里诺尔火山群熔岩台地,湖盆南侧较高处存在浪蚀线,说明湖盆相对下沉,而且湖泊所在位置四周高中间低,说明不是原有河流堰塞形成,A错误;由题干湖盆南侧较高处存在浪蚀线,得出湖盆下沉,B正确;湖泊盐度高说明所在位置地势低,不会外流,C错误;没有湖区气候变干的依据,D错误。故选B。
2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湖泊总体呈快速扩张趋势,部分湖泊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可知,湖泊水位上升,但是水位增加不同,形成水系重组,结合图中湖泊之间水流流向可知,甲湖湖水流向乙湖,甲湖湖泊水位增加较多,形成外溢,因此甲湖对应为①,乙湖湖水又流向丙湖,因此丙湖湖水水位上涨且与甲湖变化趋势类似,因此丙湖对应为②;乙湖位于甲湖和丙湖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湖泊变化较小,因此乙湖对应为③,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水系重组主要原因在于气候暖湿化,重组后甲湖流向乙湖,主要原因在于甲湖海拔较高,气候暖湿化后,甲湖补给增多,湖泊水位上升,形成外溢,甲湖流域面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湖水位变化较小,湖盆容积变化小,D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湖和丙湖水位变化趋势相近,因此重组后甲湖变化较大,影响丙湖水位,重组前后乙湖对丙湖影响相差不大,因此重组前乙湖流向丙湖,甲湖未流向乙湖,A错误,B正确;故选B。
26.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湖和丙湖水位明显上升,水量增加,盐度降低,乙湖重组前后均有湖水流出,盐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7.答案:A
解析:海水的盐度和结冰融冰的关系:结冰就是海水结成冰,融冰就是冰融化掉,因为冰块里是没有盐的,所以结冰会析出盐分,从而加大未结冰的海水的盐度。威德尔海每年8月为冬季,2月为夏季,8月时,海水的温度低,海水结冰。故每年8月比2月温度较低、盐度较高,故A正确,故排除B、C、D,选择A。
28.答案:B
解析:甲为秘鲁寒流、乙为西风漂流。当南极洲及其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偏低,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阻塞了西风漂流的通道。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故B正确,排除A、C、D,选择B。
29.答案:A
解析:长江为外流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脉,最终在上海市崇明岛附近汇入东海,因此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0.答案:B
解析: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长期高温干旱天气,较正常年份水循环过程中①水汽输送较少,B正确;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④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⑥减少,AC错误;高温下海洋蒸发较多,海洋降水②应该也较多,②错误,D错误;故选B。
31.答案:B
解析:长江流域主要是季风气候,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长江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卡普阿斯河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极为丰富,所以卡普阿斯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故A正确;湖沼水、地下水、冰川融水都不是其主要补给水源,BCD错误。所以选A。
33.答案:C
解析:卡普阿斯河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极为丰富,卡普阿斯河干支流上修建大坝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御洪涝,故C正确。发展养殖、蓄水灌溉、发展旅游都不是其主要目的,ABD错误。所以选C。
34.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卡普阿斯河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候炎热潮湿,所以导致卡普阿斯河流域水电及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故B正确。流域内地形以平原、沼泽为主,地势起伏较小,A错误;河流落差小不是影响矿产资源开发程度的主要因素,C错误;图示区域纬度位置较低,没有冻土,D错误。所以选B。
35.答案:A
解析:夏秋季节,海水温度高,浮游生物生长快;夏秋季节,降水多,入海径流量大,海水盐度低;①②③④四处中①处纬度最低,且靠近城区,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盐类入海;位于海湾内部,海水流速缓慢,水体交换差,海水富营养化严重。故答案选A。
36.答案:B
解析:①位于海湾内部,海水流速缓慢,水体交换差,水质差,A错误;该地处于山东半岛北部,无寒暖流交汇,③错误;④处远离陆地,海水摩擦力小,流速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水质好,④错误;②处于海湾海水较浅,光照条件好,②正确。故答案选B。
37.答案:(1)受盛行风带的影响,风力强,风浪大;自西向东的洋流突遇陆地阻挡,形成巨浪;同时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加剧海浪的形成。
(2)东南信风作用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海水上泛(上涌),带来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增多,形成渔场。
(3)海雾沿岸寒流流经,对海域有降温的作用;暖气流经过冷海面,水汽饱和容易凝结成雾。
解析:(1)好望角地处30°S以南,属于盛行西风带的影响范围,盛行西风冬季较强,引发巨浪;因盛行西风形成的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材料中“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盛行西风引起的巨浪,“杀人浪”更容易形成。
(2)Q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可以参考秘鲁渔场的成因。Q海域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导致深层海水上泛,将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
(3)Q海域位于低纬度海域,且有本格拉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来自陆地的暖气流流经温度较低的冷海面,水汽易凝结成雾。
38.答案:
(1)西海岸峡湾众多,自然景观丰富;西海岸浮冰较少,航行安全性高;沿岸居民点多,人文景观丰富多样,考察价值高;居民点多,住宿与物资补给条件好。
(2)冰山减少,反射率下降;海洋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水温升高;海洋通过潜热输送、辐射等环节传给大气的热量增多,导致气温升高。
(3)结冰期缩短,北极熊捕食海豹的日期减少,食物缺乏;海冰面积减小,北极熊栖息地减少,北极熊数量减少;气候变暖北极熊向较高纬浮冰区迁移;不适应变暖的气候,北极熊发生变异、退化乃至灭绝。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格陵兰岛西海岸峡湾众多地貌特征更多更典型,考察价值更高;陵兰岛东海岸受寒流影响浮冰较多,而西海岸浮冰较少,航行安全性更高,有利于保证研学团队的安全;格陵兰岛西海岸多居民点,方便研学队伍进行物资补给和住宿。
(2)冰山大幅减少,周围海区。温将升高,冰山减少,冰山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下降,海洋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水温升高;海洋温度高,辐射的热量多,大气吸收海面放出的辐射,大气温度也将会升高。
(3)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将升高,海冰存在的时间将变短,海水结冰速度慢,海冰出现时间推迟,北极熊北迁时间延迟;海冰融化速度快,海冰消退时间提前,北极熊南迁时间提前;海冰期短北极熊在陆地上栖息的时间变长,在海冰上栖息的时间变短。
39.答案:(1)海陆间热力环流;太阳辐射
(2)我国东部海域洋流流向整体与海岸线平行,以暖流为主;暖流向北流动,主要为日本暖流的分支;寒流沿岸由北向南流动,具有补偿流性质。
(3)我国东部海域的黄海暖流向西北流入黄海和渤海,然后沿海岸向南流出;冬季西北风势力强,沿岸流向南流动快,黄海暖流向西北方向流动快,流量大,势力强。
解析:(1)东海海面的平流冷却雾夜晚频率高,白天频率低。夜晚海面温度高于陆地,水汽蒸发量大,并且形成了海陆间的热力环流,流经温度较低的陆地地面时,水汽易凝结成雾。白天太阳辐射强,下垫面升温快,大气易对流,加上太阳辐射使雾中水汽蒸发,导致雾逐渐消散。综上所述,影响东海海面平流冷却雾日变化的因素主要为海陆间热力环流和太阳辐射。
(2)由图可知,我国东部海域洋流流向整体与海岸线平行,有南海暖流、台湾暖流、黄海暖流、沿岸流等,以暖流为主;暖流的流向为向北流动,由低纬流向高纬,主要为日本暖流的分支;寒流为沿岸流,沿海岸线由北向南流动,具有补偿流性质。
(3)黄海暖流在冬季势力较强的原因主要从盛行风向以及海陆轮廓对洋流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我国东部海域受季风影响较大,夏季盛行偏南风,黄海暖流向西北流入黄海和渤海,然后沿海岸流出;冬季西北风势力强,不利于北上的暖流运动,但利于向南流的沿岸流流动,北部沿海表层的海水在风力推动下流走,便于黄海暖流向西北方向流动,因此冬季黄海暖流流量大,势力强。
40.答案:(1)太阳辐射、湖泊热容量(比热容)、湖水运动(入湖及出湖径流、上下对流)。
(2)地处热带地区,表层水温高,湖水较深,中下层水温较低,形成稳定的水体垂直分层,上下交换弱。湖水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首先加热表层湖水,气候变暖能使湖泊从阳光和空气中吸收更多的热量,表层升温显著。
(3)东北方。理由:受入湖、出湖径流影响最小,湖水流动性弱,热量不易扩散。
(4)升温促进浮游生物繁殖,降低透明度;浮游生物死亡后的残骸分解不完全,悬浮在湖中进一步降低透明度。
解析:(1)影响水温的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从热源即太阳辐射的角度分析,内因主要从湖水的运动(入湖及出湖径流、上下对流)和性质角度(湖水比热容)分析。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湖水的热量来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该地纬度位置较低,表层湖水接收到太阳辐射增温,热带地区较深的湖泊由于增温主要发生在表层,表层的水温较高;湖水的深度较深,中下层的水温较低,形成上暖下冷的相对稳定的水体垂直封层,上下对流交换弱,所以表层水温增温显著;全球气候变暖使得表层湖水从大气河太阳辐射中吸收的热量更多,表层升温更加显著。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湖泊东北方没有径流注入,受入湖、出湖径流影响小,水体稳定,热量不易扩散、增温快。其它方位都有径流注入,增温幅度较小。
(4)主要从浮游生物过量繁殖与降解的角度分析。升温能够改善湖水的热量条件,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湖水中浮游生物增多,导致透明度降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之后,湖水中浮游生物含量增多,浮游生物死亡之后,遗体不能被完全分解,导致湖水中悬浮的浮游生物残体增多,湖水透明度进一步降低。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变化的效应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变化的效应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与环境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与环境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与发展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环境与发展 专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