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中的“雅”与“俗”是一对所指不断变动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系统中,“雅”指处于文学正统地位的诗和文;“俗”指戏曲、小说及其他以俗语写作、演绎的文本,如弹词、宝卷、民间故事等。
在小说、戏曲这类中国传统的通俗文学中,也存在雅俗之分。清代的“花雅之争”,就是戏曲内部作为雅乐正声的昆曲与京腔等花部乱弹之间的竞争。而笔记体小说的文言叙事与话本、章回小说的白话叙事之间也有雅俗的不同,《世说新语》往往就不会被视为通俗小说。可见,雅俗之间可变通,而文体不是划分雅俗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小说而言,《三国演义》《红楼梦》是传统通俗小说,但当代读者只把它们当经典读。经典即“正”,也就是“雅”。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雅俗,在诗、文、戏剧领域几乎不存在问题,而小说确有雅俗之分,并且从现代到当代,小说的雅俗所指同样发生了变化。20世纪上半叶的雅俗文学之分主要指新文学和被命名为“鸳鸯蝴蝶派文学”亦即当代学者所称的“通俗文学”之间的差异与关联。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通俗文学”已不再是“鸳鸯蝴蝶派”的了,或者置换成通俗文艺、大众文化、畅销小说、网络文学等其他词汇更能切合当代潮流。在这些词汇中,“类型文学”是当下讨论小说雅俗之别的一个较为突出的概念。
何谓“类型文学”?这不仅是一种创作类型,更是一种文学阅读或研究的方法。“类型文学”构成一种写作潮流,相当数量的作品遵循相似的叙事语法,有一些甚至模仿因袭。但最初的文本不应被看成是写“类型”的自觉行动,当与之类似的文本形成一定的写作规模时,才可作类型学的界定。类型学方法十分适合小说研究,故“类型文学”通常即指“类型小说”。
当代中国的类型文学研究,则基本是依题材对小说进行分类,特别表现于网络文学,玄幻、灵异、历史、悬疑、仙侠等都只是题材分类。当代对类型小说的讨论,一般认为是从2000年《大家》杂志刊登《关于类型小说的对话》开始的,至今谈及“类型小说”主要指的依然是题材类型。这种分类方法当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表率,既简明清晰,又能兼及小说类型的纵向历史变迁与横向特征描述。当代学者在研究现代通俗小说时,参用鲁迅的研究方法,用社会、言情、历史、武侠、侦探等题材类型来梳理现代通俗小说,而这些小说在发表时,已被报纸杂志的编辑归属于某一题材栏目之中。网络小说的发表与此有些类似,网站分门别类地刊布小说,这样网络小说便被人为地作出了类型区分。如此来看,通俗小说、网络小说、类型小说仿佛就成了可以互通的概念。然而,网站或现代期刊的小说归类比较粗糙随意,学理化不足,基于此而生出的“类型小说”话题本身就应该得到辨析。从结构、叙事、话语等方面进行分类,当然也能区分出不同的“类型小说”,而这样的“类型小说”能突破所谓雅俗的限制。
如果题材可以区分不同的类型小说,那么在新文学或雅文学中,乡土小说、社会剖析小说就俨然可以成为“类型”。如果叙事结构能作为类型归纳的依据,那么对小说深层结构的解析,可以突破雅俗之界,通俗小说和严肃文学能够共享某一深层叙事结构。另一方面,一部通俗小说或网络小说不一定就只属于某个类型,“跨类型”的小说文本比比皆是。一则由于题材分类相互之间本就有重叠含混之处,玄幻与奇幻、都市与现实等类型的分界并不明确;二则由于类型本就是一种人为归类法,小说写作是具体的个人行为,往往会突破一般或抽象的成规。网络文学的研究者已指出当下小说“后类型化”的写作趋势,是互联网世代新经验的“先锋性”表达。当代小说面临的不再是雅俗对立的问题,因为新文学对“鸳鸯蝴蝶派”的批判语境早已不复存在。在数字媒体、网络消费、人工智能不断升级的当今世界,中国小说需要怀揣人类共同体的忧患与希冀,陪伴、引导与塑造更广大的阅读者。文学创作诉诸读者,大众读者的成长促进了文学发展,也推动了社会文化进步。当代文学需要超越雅俗之辨,在大众主体及其精神潮流中创造与成就最优秀的价值。
(摘编自张蕾、孟亮《雅俗之辨、类型文学与大众读者》)
材料二:
文学从一开始,似乎就有雅俗之分,甚或雅俗之争,但却从来没有分开过,也没有争出什么高低。分或争的结果,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雅俗握手言和,然后雅俗同体,皆大欢喜,最终,呈现为一种新的文学景观:雅中添加了俗的成分,使得作品更具趣味性和传播力;俗中注入了雅的底气,作品的艺术性和传承性都获得了提高。
在这方面,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榜样,也可以说,为几千年的文艺及文学格局和审美标准,编订了一部基本的秩序册。《诗经》中的三大板块,以土风歌谣为主的“风”,以正声雅乐为主的“雅”,以宗庙音乐为主的“颂”,题材不同,风格相异,价值指向各自有别,却同在一册,安然相处,而且共同为“经”,联手成为几千年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源头。以漫长的文学史的眼光去看,几乎可以断定,凡是有重要文学建树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必然是雅俗并包的;凡是有杰出文学创造力的作家,这位作家必然是雅俗同体的;凡是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作品,这件作品必然是雅俗共赏的。其中的区别仅在于,有的时代,在对待雅俗问题上有某种轻重,有某种倾斜,体现在具体作家或作品上,有的偏雅,有的则偏俗。在对待雅俗问题上,各个时代也会有分歧,有争论,但却从来没有真正达到水火不容的境地。这种雅俗一家现象,从先秦,到汉魏,到盛唐,到宋元,到明清,贯穿了整个古代文学史。即便到了民国,文学面临大幅度的文白决裂,其“分”也彻底,其“争”也激烈,但其结果却是培育了现代文学的繁荣之花,代表性的作家,无一例外,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雅中有俗、俗中见雅的品格。
(摘编自马步升《雅俗从来是一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通俗小说《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在当代被读者视为经典文学作品,属于雅文学。
B. “类型文学”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小说,也适用于其他文学形式,只是在小说中最为突出。
C. 文学自诞生以来,雅俗之分和雅俗之争一直存在,但从未分出或者争出什么最终结果。
D. 民国时期的文白决裂导致雅俗文学的完全分离,文学界对雅俗问题的争议达到了顶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小说在发表时,通常会被网站按照其题材类型进行分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缺乏严谨性。
B. “跨类型小说”的出现表明,小说的类型边界越来越模糊,一部小说可能同时融合多种类型元素。
C. 中国当代小说需要关注并表达人类共同体的忧患与希冀,陪伴、引导与塑造更广大的阅读者。
D. 《诗经》的三个板块虽然风格不同,但其价值指向相同,并共同构成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源头。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对文学中“雅”与“俗”的概念和关系进行了剖析,为读者理解“雅俗之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B. 材料一结尾部分提出了“跨类型小说”的概念,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旨在揭示当代小说发展的单一趋势。
C. 材料二从文学史的角度出发,并以《诗经》为例,深入探讨了文学中雅俗共存的现象,并对其予以解析和肯定。
D. 材料二在论证过程中,指出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对待雅俗问题的态度和表现的共性,使文章的论述更加全面。
4. 中国古代文学系统中的“雅”和“俗”分别指什么?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
5. 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当代文学创作中“雅”与“俗”关系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1. A 2. D
3. B 4. ①在中国古代文学系统中,“雅”指处于文学正统地位的诗和文;“俗”指戏曲、小说及其他以俗语写作、演绎的文本,如弹词、宝卷、民间故事等。
②在中国传统的通俗文学的小说、戏曲中也存在雅俗之分。
5. ①“类型小说”能突破所谓雅俗的限制。当下讨论小说雅俗之别的突出概念可以突破雅俗之界,通俗小说和严肃文学能够共享某一深层叙事结构。
②当代文学创作中应雅俗并包、雅俗同体、雅俗共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文学的繁荣之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B.“只是在小说中最为突出”错误,原文的表述为“类型学方法十分适合小说研究”,“最”与“十分”两者的程度不同。
C.“文学自诞生以来,雅俗之分和雅俗之争一直存在”错误,原文表述为“文学从一开始,似乎就有雅俗之分,甚或雅俗之争”,“似乎”表示不确定,并不是确切的。
D.“民国时期的文白决裂导致雅俗文学的完全分离”错误,原为表述为“即便到了民国,文学面临大幅度的文白决裂,其‘分’也彻底,其‘争’也激烈,但其结果却是培育了现代文学的繁荣之花,代表性的作家,无一例外,在他们的作品中都体现了雅中有俗、俗中见雅的品格”,也就是说即便是民国时期文白决裂,但雅俗文学还是相互融合,并没有完全分离。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但其价值指向相同”错误,原文表述为“题材不同,风格相异,价值指向各自有别,却同在一册,安然相处”,《诗经》三大板块的价值指向各不相同。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旨在揭示当代小说发展的单一趋势”错误,材料一结尾提出“跨类型小说”旨在说明小说的类型边界越来越模糊,当代小说发展的“后类型化”趋势。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由材料一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系统中,“雅”指处于文学正统地位的诗和文;“俗”指戏曲、小说及其他以俗语写作、演绎的文本,如弹词、宝卷、民间故事等。”可知“雅”与“俗”的具体内涵。
“在小说、戏曲这类中国传统的通俗文学中,也存在雅俗之分”,在小说这类通俗文学中还存在雅俗之分,并且雅俗之间可以变通。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类型文学”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概念,“类型文学”通常即指“类型小说”,“而这样的‘类型小说’能突破所谓雅俗的限制”,所以在当下文学创作中可以突出雅俗之界,能够共享某一深层叙事结构,雅俗共用。
根据材料二,从古至今,不管哪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凡是有重要文学建树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必然是雅俗并包的;凡是有杰出文学创造力的作家,这位作家必然是雅俗同体的;凡是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作品,这件作品必然是雅俗共赏的。”所以当代文学创作也应如此,雅俗并包、雅俗同体、雅俗共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在他的壮年,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后来,他看见了清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接续不断的内战。一会儿九城的城门紧闭,枪声与炮声日夜不绝;一会儿城门开了,马路上又飞驰着得胜的军阀的高车大马。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兴。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地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办法:最值得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够全家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这样,即使炮弹在空中飞,兵在街上乱跑,他也会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难。
为什么祁老太爷只预备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呢?这是因为在他的心理上,他总以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么灾难,到三个月必定灾消难满,而后诸事大吉。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不信,你看吧,祁老太爷会屈指算计:直皖战争有几个月?直奉战争又有好久?啊!听我的,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
七七抗战那一年,祁老太爷已经七十五岁。对家务,他早已不再操心。可是,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他老人家便没法不稍微操点心了,谁教他是四世同堂的老太爷呢。
儿子已经是过了五十岁的人,而儿媳的身体又老那么病歪歪的,所以祁老太爷把长孙媳妇叫过来。老人家最喜欢长孙媳妇,因为第一,她已给祁家生了儿女,叫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第二,她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一点也不像二孙媳妇那样把头发烫得烂鸡窝似的,看着心里就闹得慌;第三,儿子不常住在家里,媳妇又多病,所以事实上是长孙与长孙媳妇当家,而长孙终日在外教书,晚上还要预备功课与改卷子,那么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便差不多都由长孙媳妇一手操持了;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老人天公地道地得偏疼点她。
长孙媳妇没入过学校,所以没有学名。出嫁以后,才由她的丈夫像赠送博士学位似的送给她一个名字——韵梅。韵梅两个字仿佛不甚走运,始终没能在祁家通行得开。公婆和老太爷自然没有喊她名字的习惯与必要,别人呢又觉得她只是个主妇,和“韵”与“梅”似乎都没多少关系。况且,老太爷以为“韵梅”和“运煤”既然同音,也就应该同一个意思,“好嘛,她一天忙到晚,你们还忍心叫她去运煤吗?”这样一来,连她的丈夫也不好意思叫她了,于是她除了“大嫂”“妈妈”等应得的称呼外,便成了“小顺儿的妈”——小顺儿是她的小男孩。
小顺儿的妈长得不难看,中等身材,圆脸,两只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她走路,说话,吃饭,做事,都是快的,可是快得并不发慌。她梳头洗脸擦粉也全是快的,所以有时候碰巧了把粉擦得很匀,她就好看一些;有时候没有擦匀,她就不大顺眼。当她没有把粉擦好而被人家嘲笑的时候,她仍旧一点也不发急,而随着人家笑自己。她是天生的好脾气。
祁老太爷把白须梳够,又用手掌轻轻擦了两把,才对小顺儿的妈说:“咱们的粮食还有多少啊?”小顺儿的妈又大又水灵的眼很快地转动了两下,已经猜到老太爷的心意,很脆很快地回答:“还够吃三个月的呢!”
其实,家中的粮食并没有那么多。她不愿因说了实话,而惹起老人的啰嗦。对老人和儿童,她很会运用善意的欺骗。“咸菜呢?”老人提出第二个重要事项来。她回答得更快当:“也够吃的!干疙疸,老咸萝卜,全还有呢!”她知道,即使老人真的要亲自点验,她也能马上去买些来。
“好!”老人满意了。有了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就是天塌下来,祁家也会抵抗的。可是老人并不想就这么结束了关切,他必须给长孙媳妇说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日本鬼子又闹事哪!哼!闹去吧!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连皇上都跑了,也没把我的脑袋掰了去呀!八国都不行,单是几个日本小鬼还能有什么蹦儿?咱们这是宝地,多大的乱子也过不去三个月!咱们可也别太粗心大胆,起码得有窝头和咸菜吃!”
老人说一句,小顺儿的妈点一次头,或说一声“是”。老人的话,她已经听过起码有五十次,但是还当作新的听。老人一见有人欣赏自己的话,不由得提高了一点噪音,以便增高感动的力量:“你公公,别看他五十多了,论操持家务还差得多呢!你婆婆,简直是个病包儿,你跟她商量点事儿,她光会哼哼!这一家,我告诉你,就仗着你跟我!咱们俩要是不操心,一家子连裤子都穿不上!你信不信?”
小顺儿的妈不好意思说“信”,也不好意思说“不信”,只好低着眼皮笑了一下。
“小三儿呢?”小三儿是瑞全,因为还没有结婚,所以老人还叫他小三儿,事实上,他已快大学毕业了。
“老三带着妞子出去了。”妞子是小顺儿的妹妹。
“他怎么不上学呢?”
“老三刚才跟我讲了好半天,说咱们要再不打日本,连北平都要保不住!”小顺儿的妈说得很快,可是也很清楚。“说的时候,他把脸都气红了,又是搓拳,又是磨掌的!我就直劝他,反正咱们姓祁的人没得罪东洋人,他们一定不能欺侮到咱们头上来!我是好意这么跟他说,好教他消消气。喝,哪知道他跟我瞪了眼,好像我和日本人串通一气似的!我不敢再言语了,他气哼哼地扯起妞子就出去了!您瞧,我招了谁啦?”
老人愣了一小会儿,然后感慨着说:“我很不放心小三儿,怕他早晚要惹出祸来!”
正说到这里,院里小顺儿撒娇地喊着:“爷爷!爷爷!你回来啦?给我买桃子来没有?怎么,没有?连一个也没有?爷爷你真没出息!”
小顺儿的妈在屋中答了言:“顺儿!不准和爷爷讪脸!再胡说,我就打你去!”
小顺儿不再出声,爷爷走了进来。小顺儿的妈赶紧去倒茶。爷爷(祁天佑)是位五十多岁的黑胡子小老头儿。中等身材,相当的富泰,圆脸,重眉毛,大眼睛,头发和胡子都很重很黑,很配做个体面的铺店的掌柜的——事实上,他现在确是一家三间门面的布铺掌柜。他的脚步很重,每走一步,他的脸上的肉就颤动一下。做惯了生意,他的脸上永远是一团和气,鼻子上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今天,他的神气可有些不对。他还要勉强地笑,可是眼睛里并没有笑时那点光,鼻子上的一旋笑纹也好像不能拧紧;笑的时候,他几乎不敢大大方方地抬起头来。
“怎样?老大!”祁老太爷用手指轻轻地抓着白胡子,就手儿看了看儿子的黑胡子,心中不知怎的有点不安似的。黑胡子小老头很不自然地坐下,好像白胡子老头给了他一些什么精神上的压迫。看了父亲一眼,他低下头去,低声地说:“时局不大好呢!”
“打得起来吗?”小顺儿的妈以长媳的资格大胆地问。
“人心很不安呢!”
祁老人慢慢地立起来:“小顺儿的妈,把顶大门的破缸预备好!”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祁老太爷特别关心家中的粮食和咸菜储备,是因为他经历过多次动荡,深知在乱世中储备食物的重要性。
B. 虽然韵梅的名字没能在祁家通行,但她的地位和作用却不容忽视,她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祁老太爷的看重。
C. 小顺儿说爷爷“没出息”,韵梅仅在屋中训斥,而并未出去当面制止,侧面体现出祁天佑在家中没有地位。
D. 祁天佑回到家时的脚步和神态,展现了他对时局的不安与担忧,也体现了他与父亲祁老太爷的性格差异。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本以祁家为缩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B. 文本中的一些细节如韵梅的走路、说话都是快的,以及她梳头洗脸的速度等,展现了人物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
C. 文本通过祁老太爷与韵梅的对话,既交代了时代背景和祁家的境况,又以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 文本通过“脸都气红了”“搓拳”“磨掌”“气哼哼地”等描写,正面刻画了瑞全的形象,突出他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
8. 文本开头第一段的描述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同为当家媳妇,文中的韵梅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具有相似点,请结合文本和《红楼梦》简要分析。
【答案】6. C 7. D
8. ①第一段主要描述了祁老太爷的战乱经历和应对办法。
②交代故事背景:枪炮不断,兵荒马乱;
③表现人物形象:祁老太爷一生经历多次战乱,但从不关心时事,只求消停过自己小日子,表现他安分守己,闭塞落后,不见世面,保守苟安。
④引出下文:七七抗战开始,祁老太爷又照战乱惯例嘱咐长孙媳妇做好存粮准备。
⑤暗含了作者的情感:对国人不谙时事,落后苟安的批判与担忧。
9.
二人的相似处:
①大家庭的实际管理者:韵梅是祁家长孙媳妇,为祁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实际管理着整个祁家,祁老太爷偏疼这个长孙媳妇;《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同样是孙媳妇,贾府的实际大管家,被贾母偏爱。
②勤劳能干,会持家理事:祁家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差不多都由韵梅一手操持;荣国府更是一个一百多口人的大宅子,既有挥金如土的耗费,又有豪奴悍仆的差遗约束;既有外面的侯门府弟、世谊通家,又有亲朋故旧间的婚丧嫁娶、喜庆寿诞,各种排场,各种应酬;这么多事被王熙凤管的是井井有条,妥妥当当。
③孝敬老人:韵梅很有耐心,老人说过多次的话还当作新的听,顺着老人的意思不让其操心;王熙凤也是事事以贾母为先,她深知贾母的各种喜好,总能哄着贾母开心。
⑤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具备中国女性善良、美好的一面:韵梅尽心照顾孩子,忍让、友善小叔和弟妹,好脾气对待所有人;王熙凤对宝玉、黛玉、迎春等人处处关照;对探春庶出身份同情;对大观园里寺庙资助;对窘困的邢抽烟怜惜与帮扶;对限于资格不能晋升但还有点办事能力丫环小红提拔等等,虽然有笼络人心的成分,但也都体现了她性格中美的、善的一面。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C.“韵梅仅在屋中训斥,而并未出去当面制止,侧面体现出祁天佑在家中没有地位”错误,韵梅不出去当面制止,主要是因为祁老太爷还在屋里和自己说话,祁天佑回家后也要先到屋里见过长辈,表现对长辈的尊重;而且下文“爷爷走了进来。小顺儿的妈赶紧去倒茶”可知,韵梅对祁天佑很尊重,因此“祁天佑在家中没有地位”曲解文意。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
D.“正面刻画了瑞全的形象”错误,原文“说的时候,他把脸都气红了,又是搓拳,又是磨掌的!我就直劝他,反正咱们姓祁的人没得罪东洋人,他们一定不能欺侮到咱们头上来!我是好意这么跟他说,好教他消消气。喝,哪知道他跟我瞪了眼,好像我和日本人串通一气似的!我不敢再言语了,他气哼哼地扯起妞子就出去了”可知,是韵梅转述瑞全面对日本侵略的神情、动作等,是通过他人侧面描述,不是正面描写。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先概括第一段的描述重点:祁老太爷对战争的应对方法。
然后结合首段的段落作用分析:
首段在内容上,分析是否为交代背景、渲染氛围、塑造人物、表达情感、表现主题服务。
文本“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清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接续不断的内战。一会儿九城的城门紧闭,枪声与炮声日夜不绝;一会儿城门开了,马路上又飞驰着得胜的军阀的高车大马”等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及社会现实;
面对这样的现实,文中说“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兴。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地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办法……即使炮弹在空中飞,兵在街上乱跑,他也会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难”,可见祁老太爷不关心时事和国家,只想着自己的小家能消灾避难,按照老方法家门一关,消消停停不愁吃穿。塑造了祁老太爷保守落后、苟安麻木的老北平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饱含作者的担忧。
在结构上,看是否有呼应标题、统领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下文集中描写七七事变后,祁老太爷叫长孙媳妇存粮应对战争。很明显,是由第一段的应对方法自然引出来下文的谈话、嘱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并对同类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二人都是当家媳妇。
①文本中:因为公公教书很忙,婆婆身体不好,韵梅作为长孙媳是祁家的实际当家人;韵梅善于理家,为祁家生儿育女,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差不多都由她一手操持; 她懂得家族中的规矩,不像祁家二孙媳妇那样惹老人生气,而是很有耐心,老人说过多次的话还当作新的听;她天生的好脾气,别人笑她没有擦好粉她也不会急;她对老人孩子们充满善意……祁老太爷偏疼这个长孙媳妇;
②《红楼梦》中,王熙凤是贾府内宅的实际管理者;她精明强干,管理着贾府上上下下几百口人,纷繁错杂的各种事务都被她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其中办理秦可卿的丧事显露出她卓越的管理才能,把宁府一众仆从治理的服服帖帖,对外与世交大家应酬也从容有序;她谙熟贾母的喜好,能在各种场合满足贾母心理,是贾母的开心果,深得贾母的宠爱;对家中的众多兄弟姐妹照顾有加,对丫鬟仆人、远房亲戚也能关照、帮扶,在狠辣恶毒之外,也保有善良、热情的一面。
可见,二人在身份地位、善于持家、敬老爱幼、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建文四年,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①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②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材料二: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③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节选自方孝孺《深虑论》④)
【注】①周公:名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并在成王长大后,还政于成王。②磔: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③庶孽:妃妾所生之子。建庶孽,指汉高祖即位后分封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临淄七个同姓诸侯王。④《深虑论》写于明初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加强朱氏势力而把军事大权交付诸王之手,为明初盛世埋下战祸的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了《深虑论》这篇向当政者提出警策劝谏的文章。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盖虑之所A能及B者C人事D之宜然E而出于智力F之所G不及者H天道也。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劳,文中指慰劳,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何必劳神苦思”的“劳”意思不同。
B. 诸,兼词,相当于“之于”,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的“诸”用法不同。
C. 一,文中指统一,与《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的“一”意思相同。
D. 卒,文中指最终,与《赤壁赋》中“而卒莫消长也”的“卒”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孝孺聪明好学,自幼长期师从宋濂,并在其门下表现出色,他将追求王道和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B. 燕王发动叛乱占领都城,建文帝自焚而死,方孝孺被俘入狱并终因拒绝成祖起草诏书而被处死。
C. 方孝孺提出,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常忽视那些看似容易、不足疑虑的因素,而祸患常常因此而发生。
D. 方孝孺认为,历史上一些君主都曾吸取前朝败亡的教训,进行过一定的防范,但结果仍是防不胜防。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2)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14. 材料一中,方孝孺与朱棣的对话体现了方孝孺哪些品质或精神?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CEH
11. B 12. A
13. (1)城池被攻下的那一天,他一定不会投降,希望您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就断绝了。
(2)用崇高的道德来迎合天意,使上天眷顾他的德行,好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而不忍心舍弃。
14.
方孝孺与朱棣对话体现了他忠诚正义、坚守原则、勇敢无畏、刚正不阿的品质或精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大概是考虑所能达到的,是人事方面应当如此,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是天道的原因。
“盖虑之所能及者”与“人事之宜然”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者”表判断,强调“者”之前的主语,故C处断开;
“人事之宜然”是判断句的宾语,也是完整的,并且“而”是下一个句子的开头,故E处断开;
“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与“虑之所能及者”是结构对称的句子,“天道也”是对前面内容的判断,单独成句,故H处断开。
故选C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慰劳/使……劳累。句意:成祖走下坐榻,慰劳说。/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
B.“用法不同”错误。均为兼词,相当于“之于”。句意:下令在街市上把他肢解处死。/说拿这样的心施加到别人身上罢了。
C.正确。句意:统一天下。/六国灭亡,天下统一。
D.正确。句意:最终灭亡了秦朝的政权。/但是最终没有增减。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自幼长期师从宋濂”错,由文本一第一段“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可知,他自幼聪明,长大后师从宋濂,而不是自幼长期师从宋濂。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下”,被攻下;“幸”,希望;“绝”,断绝。
(2)“大德”,崇高的道德;“眷”,眷顾,垂爱;“赤子”,出生的婴儿;“释”,舍弃。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忠诚正义:方孝孺在与朱棣的对话中,始终围绕着皇位继承的正统性,坚持认为朱棣的行为不合礼法,这体现了他对建文帝的忠诚以及对正义的坚守。如他质问朱棣“成王安在?”“何不立成王之子?”“何不立成王之弟?”,坚决不认可朱棣的夺权行为。
坚守原则:朱棣让方孝孺起草诏书,方孝孺坚决拒绝,“死即死耳,诏不可草”,表现出他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为强权所迫。
勇敢无畏:面对朱棣这位新的统治者,方孝孺毫不畏惧,敢于直言抗争,并且“投笔于地,且哭且骂”,丝毫不顾及自身安危,成祖命“磔诸市”,也是“慨然就死”,展现出极大的勇气。
刚正不阿:整个对话中,方孝孺言辞激烈,毫不妥协,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方孝孺,字希直,是宁海人。方孝孺年幼时就机警灵敏,双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长大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门下的知名人士都比不上他。方孝孺却轻视文学创作,常常把阐明王道、实现天下太平作为自己的责任。
建文四年,燕军攻入京城,建文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捉拿关进监狱。在此之前,成祖从北平发兵时,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说:“城池被攻下的那一天,他一定不会投降,希望您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种子就断绝了。”成祖点头答应。到这时,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把他召来,他的悲痛哭声响彻宫殿台阶。成祖走下坐榻,安慰他说:“先生不要自己折磨自己,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说:“成王在哪里?”成祖说:“他自焚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成祖说:“国家依靠年长的君主。”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弟弟?”成祖说:“这是我的家事。”(成祖)回头示意左右的人递给他纸笔,说:“发布诏令于天下,非先生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上,一边哭一边骂道:“死就死罢了,诏书不能起草。”成祖大怒,下令在街市上把他肢解处死。方孝孺慷慨赴死,当时四十六岁。
材料二
筹划天下大事的人,常常谋求解决那些困难的问题,而忽略那些容易的问题,防范那些可怕的事情,而遗漏那些不被怀疑的事情。然而,灾祸常常在被忽略的事情中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值得怀疑的事情中兴起。难道是他们考虑得不够周全吗?大概是考虑所能达到的,是人事方面应当如此,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是天道的原因。
在秦朝的时候,消灭诸侯,统一了天下。秦始皇心里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把分封制改为郡县制。正认为战争可以不再使用,天子的地位可以世代相传,却不知道汉高祖在田野中兴起,最终灭亡了秦朝的政权。汉朝吸取秦朝孤立无援的教训,于是大规模分封子弟为诸侯王,认为同姓亲属可以相继传承而不会发生变故,然而七国萌生了篡权弑君的阴谋。汉武帝、汉宣帝以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封地来削弱他们的势力,认为没有事了,可是王莽篡夺了汉朝的皇位。光武帝吸取西汉哀帝、平帝的教训,曹魏吸取汉朝的教训,晋朝吸取曹魏的教训,各自对其前朝灭亡的原因有所警惕并进行防备。然而他们的灭亡,大概是出于防备之外的原因。
古代的圣人,知道天下后世的变化,不是智慧和谋略所能考虑周全的,不是法令制度所能控制的,不敢肆意施展他们的阴谋诡计,而只是积累最大的诚意,用崇高的道德来迎合天意,使上天眷顾他们的德行,好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而不忍心舍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徐孺子①祠堂
黄庭坚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②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樽。
白屋③可能无孺子,黄堂④不是欠陈蕃⑤。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⑥年年到旧痕。
【注】①徐孺子即东汉高士徐稚,字孺子。②生刍:新割的青草。徐稚往吊郭泰母丧,“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取《诗·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之意。③白屋:平民的住屋。④黄堂:州治。⑤陈蕃:东汉人,为豫章郡太守时,“不接宾客,唯(徐)稚来特设一榻去悬之”。⑥湖水,指南昌城外的东湖,即青山湖,徐稚祠堂在湖南边的小洲上。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到,在高大的树木下有古代隐士徐稚的故居,可是他当年持新割的青草往吊郭泰母丧的故事已无多少人了解。
B. 颔联上句写祠堂外藤萝依附乔木,干云蔽日;下句写祠堂内人们在箫鼓声中向神灵敬酒,以示对古圣先贤的敬意。
C. 颈联言民间尚有高士,官员中也不乏惜才者;“可”字的含义与“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可”相同。
D. 尾联上句古今对比,表示像徐孺子这样的古圣先贤自甘淡泊,不慕名利,而今人非但不知道崇敬他们,反而讥笑他们。
16. 本诗结句写“湖水”,而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结句写“春水”,请从手法运用和情感表达两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答案】15. B 16.
手法运用: 本诗结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湖水年年依旧到达旧痕,以不变的湖水来衬托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徐孺子这样的高士不被重视的感慨。 李煜词的结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愁绪比作一江春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绪的绵绵不绝。
情感表达: 本诗借湖水表达了对古代高士不被理解和重视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李煜词借春水抒发了亡国之君无穷无尽的哀愁,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如今悲惨处境的悲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下句写祠堂内人们在箫鼓声中向神灵敬酒”错,下句写箫鼓赋闲,酒樽弃置,则反映了徐稚的备受冷落。在这样丑恶的环境中,人们哪有心思去祭祀先贤呢?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手法运用:在本诗中,“湖水年年到旧痕”描绘了湖水年复一年地流淌到曾经的痕迹处。湖水作为一种自然景象,其恒定不变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借湖水的不变,与徐孺子这样的高士如今被冷落、不被重视的状况形成对比。通过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让读者在不变的湖水与变化的人事之间感受到强烈的反差,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徐孺子不被重视的感慨。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愁绪比喻成具体可感的一江春水,春水滔滔不绝、滚滚东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愁绪的繁多和连绵不断,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内心愁苦的深重和无法排解。
情感表达:本诗中,作者看到徐孺子的祠堂,想到他当年“生刍一束”的高洁之举,再对照如今“藤萝得意”的世态,感慨像徐孺子这样的高士被遗忘。湖水年年依旧,可人们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高士的尊崇却已改变。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高士不被理解和重视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真正价值的忽视,流露出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的不满。 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勾起他对过去宫廷生活的回忆,而“小楼昨夜又东风”则让他意识到如今身为囚徒的处境。“春水”这一比喻,将他内心深处无尽的哀愁具象化。他既追忆曾经的美好时光,又对当下国破家亡、身囚异乡的悲惨状况感到极度悲痛,而这哀愁就像春水一样永不停息,表现出他作为亡国之君深沉而又复杂的痛苦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表情达意的名句,如《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3)小刚在学习古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时,不禁想起《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积土成山 ②. 风雨兴焉 ③. 终苟免而不怀仁 ④. 貌恭而不心服 ⑤. 涉江采芙蓉 ⑥. 兰泽多芳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焉”“恭”“涉”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②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③端午节曾经的别名和曾用名很多,④除了“端午节”之外还有“午日节”“五月节”“中天节”和“五月女儿节”等,⑤而北方的老百姓则称它为亲切的“粽子节”。
A ,端午节原是纪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日子。如此隆重且经年不衰地纪念屈原,不是因为他是楚国的一名官员,而是因为(甲)。屈原创作的楚辞《天问》《离骚》《九歌》等等,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件件光彩夺目的瑰宝,他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千古流传,他的忠诚和勇气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效仿的楷模。(乙),如有的地方会系端午索,而有的地方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的这些天里,家家都会精心地打扮自家的小闺女,故而俗称“女儿节”。我的家乡则每年的端午节都有划龙舟的比赛。届时,江之两岸观者如潮,彩旗猎猎,万众为龙舟比赛 B ,加油助威。
古语有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出,不安宁。”“五毒”指的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五毒”肆虐,是因为在端午节前后这段时间里,天气湿热,很适合它们生长。与之相反的是,此时的人们会因为周围的环境改变滋生的大量病菌而患病,可谓外有“五毒”,内有隐疾,身体变得不堪一击。基于此,过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风习。所谓“五黄”,是由黄瓜、黄鳝、咸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同时还要喝一点雄黄酒。人们挂艾草、戴艾叶和五毒灵符,目的也是趋吉避凶,赶走疾病和“五毒”,也象征撵走了不吉利和不好的事情,以全新的形象迎接美好的开始。
18. 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0.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以“赛龙舟”为描写场景,使用与画波浪线句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修辞手法使用贴切,表达流畅,不超过50个字。
22. 近些年,“端午安康”已经替代“端午快乐”成了端午节祝福的一种常见表达,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说明人们祝福“端午安康”的理由。
【答案】18. ①. ③,改为:端午节的别名和曾用名很多。 ②. ⑤,改为:而北方的老百姓则亲切地称它为“粽子节”。
19. ①. 追本溯源 ②. 摇旗呐喊
20. ①. 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②. 端午节的习俗多样。
21. 比喻。耳边传来震耳欲聋的枪声,几十条龙舟便像离弦的箭一般“飞”了出去。条条龙舟都你追我赶,不甘示弱。
22. 端午节前后,天气湿热,很适合五毒生长;且人们会因为周围的环境改变滋生的大量病菌而患病。外有“五毒”,内有隐疾,这就是人们祝福“端午安康”的理由。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曾经的别名和曾用名”重复累赘,可删掉“曾经的”,改为“别名和曾用名”。
⑤,“称它为亲切的”语序不当,“亲切”应修饰“称”,做状语,所以可改为“亲切地称它为”。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端午节原是纪念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日子”是对端午节来源的介绍,所以这里可填“追源溯本”。追源溯本: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B处,这里是说观众为龙舟比赛加油助威,可用“摇旗呐喊”。摇旗呐喊:原指古代作战时摇着旗子,大声喊杀助威,现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后文写了屈原的诗作,且强调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所以这是强调屈原“爱国诗人”的身份。可填: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乙处,后文是介绍不同地方的不同端午习俗,所以可填:端午节的习俗多样。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及描绘场景的能力。
“江之两岸观者如潮”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两岸的观者比喻为潮水。
考生在描绘场景时应以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以抓住赛龙舟的某个瞬间,进行整体描绘,比如出发的时候;也可以抓住其中一个龙舟进行细致的描写。答案中必须有比喻的修辞,比如将出发的龙舟比作“离弦的箭”。此外还可以采用拟人、视听结合等手法,增强语言的画面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要点的能力。
考生可参考“可谓外有‘五毒’,内有隐疾,身体变得不堪一击”来说明理由。所谓“外有‘五毒’”即“在端午节前后这段时间里,天气湿热,很适合它们生长”,所谓“内有隐疾”即“人们会因为周围的环境改变滋生的大量病菌而患病”。最后加以整理即可。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继“e人”和“i人”之后,“浓人”和“淡人”成为了新社交人设。在网络讨论中,“浓人”代表着热情、活力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他们热爱生活,乐于与人交往,总是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他们情感丰富,对工作、爱好和人际关系都投入极大的热情。“淡人”则更倾向于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淡淡的情绪,不轻易为外界所动,对生活和社交都持一种淡然的态度。
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浓人”“淡人”没有好坏之分,可能只是获取心理能量的方式不同。
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或自己的观察,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淡妆浓抹总相宜
“浓人”做什么都“浓浓的”,情绪外放,对生活热烈而张扬;“淡人”面对一切都“淡淡的”,主打一个平淡是真,随遇而安。在我看来,“淡人”有淡的风采,“浓人”有浓的魅力,明智者应该将两者合二为一,做到“浓妆淡抹总相宜”。
黑格尔有言:“存在即合理。”“淡人”在当下出现,且深受年轻人欢迎,自然有其合理性。众所周知,当下的社会发展快,竞争大,内卷情况比较严重。在此背景下,年轻人在生活、工作等方面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当他们十分努力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效后,或许会失望,会难过,进而变得“淡淡”的。这样做,其实等于给自己穿上了一层心理铠甲,能更好保护自己,是对抗压力、舒缓身心的有效手段。因此,必要的时候淡一点,保持云淡风轻的心境,对于身心健康大有必要,也能养深积厚,为将来的发展蓄力。因此,不宜谈“淡”色变,要看到“淡”的益处。
当然,就像水面太平静会毫无生机,人生过于“淡泊”,会失去不少美丽的风景,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年轻人风华正茂,应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不能丧失热情,毫无激情,让青春染上暮气。因此,我们要有“浓”的一面,当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时,能够以一己之力,将散发光和热的火把高高举起。毕竟,我们正青春,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既如此,就应该带着激情去追梦,要像黄文秀一样,在大山里热烈盛放,也要如秦玥飞那般,于田垄间深深扎根。如此,才能让人生热辣滚烫,让梦想之花热烈绽放。
就像五味瓶有苦也有甜,我们的人生也可以有淡有浓。毕竟,淡与浓并非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而能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我们完全可以兼而有之,浓淡相宜。
生活上,我们可以淡泊一点,保持云淡风轻的心境;工作和学习上,则要做个“浓人”,保持火一样的激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这方面,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给我们做了极好的示范。生活上,他是“淡人”:穿着随意,总穿同款牛仔裤、T恤衫,与人交往很随性,经常说“OK”。可是,在工作上,他充满激情,精益求精,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简直是“浓人”的典范。
齐白石画画时,既用浓墨涂抹,也用淡笔勾勒,最终画出来的草木虫鱼鸟兽,无不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人生如画,既需要淡的风采,也需要浓的魅力。让我们该淡则淡,该浓则浓,真正做到浓淡相宜,让岁月无负天地,此生辽阔高远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提出“浓人”“淡人”两个概念。第二、三句话分别阐述了“浓人”和“淡人”的特点,二者各有千秋。“浓人”,生活、工作态度积极、热情,善于交往,彰显积极进取的人生:“淡人”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内敛低调,悠然自得,体现一种生存智慧。第二段则用苏轼的诗句告诉我们,无论“浓人”还是“淡人”都只是人们的心理诉求不同,选择的方式不同,没有好坏之分。
通过以上对材料的分析,“浓人”和“淡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和处世哲学。写作时可以选择打造“浓人”的人设,做一个情绪外放、工作大胆、待人热情的踔厉奋发的拼搏者;也可以打造“淡人”的人设,做一个宠辱不惊、追求平和处世淡然的智者;还可以选择做一个时浓时淡的人,浓淡相宜。无论选择哪种人设,都要立足于分析此种人设的积极的一面,这样才能对我们有启发,引导我们拥有高质量的青春。
写作时,可以结合材料表明自己的观点,“浓人”和“淡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把握好度,人人都可浓淡相宜。然后分析“浓人”的优点,如生活态度乐观积极,有活力,人际关系良好,工作充满热情,容易作出成绩等;再分析“淡人”的好处,宠辱不惊,有自己的生活底线,情绪稳定,态度平和,不易受伤等。接着可以分析如何把二者的好处结合起来,即思考,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需要“浓人”的态度,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需要“淡人”的态度,处理好二者关系,人生就会完满。
立意:
1.以热情拥抱生活,以拼搏打造“浓人”。
2.内敛低调如菊,平和淡然是真。
3.浓淡相宜,人生完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选课走班调研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