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解析】
1.植物的水分平衡是水分吸收和蒸发之间的平衡,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叶是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C正确;钙是人体必需的大量元素,D错误。
2.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存在高尔基体,A错误;内毒素由糖类和脂质构成,至少含有C、H、O元素,且脂质A还含有磷酸基团(H、O、P元素),B正确;脂质A携带多种饱和脂肪酸长链,熔点较高,在室温时更可能以固态形式存在,C正确。
3.PNA与核酸的多样性都主要取决于碱基的数量和排列顺序,A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PNA单体也由肽键(酰胺键)连接而成,B正确;PNA与RNA结合能抑制其翻译过程,C错误;PN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聚合物,细胞可能缺乏降解PNA的酶,D正确。
4.使用此治疗方法时,应用近红外光局部照射小鼠的肿瘤发生处从而只激活肿瘤细胞表面的MJH,D错误。
5.作为动物细胞,秀丽隐杆线虫精细胞中溶酶体的缺失说明线粒体清除并非通过细胞自噬途径,A正确;蛋白酶是分泌蛋白,SPE−12是膜蛋白,两者从合成到发挥作用都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错误;线粒体为精子的运动提供能量,所以线粒体的数量可能和精子的运动能力与可育性有关,C正确;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在此过程中参与了线粒体的定向运输,D正确。
6.RagC是蛋白质,进出细胞核都应通过核孔,核孔运输穿膜层数为0,A错误;细胞内理化条件相对稳定,RagC的活性发生可逆地改变,空间结构也应该发生了改变,B正确;ACAD10的基因表达包括发生在细胞核的转录与发生在细胞质的翻译,涉及mRNA的出核孔运输,与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错误;SKN1应促进ACAD10的表达,导致细胞生长被抑制,而癌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内SKN1的活性应较低,D错误。
7.分节丝状菌属于原核生物,DNA呈环状,且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其DNA形状,A错误;分节丝状菌与小鼠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有A、T、G、C四种,B错误;异养厌氧型细菌产生ATP的代谢过程只有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正确;肠道内还有对人体有益的共生菌,过量使用抗生素会扰乱肠道菌群平衡,不利于人体的免疫与健康,D错误。
8.由题意可知钙泵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代谢供能,贫血时氧气运输速率下降,则钙泵的运输速率会降低,A正确;题目中Ca2+的ATP水解酶,其能驱动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以维持细胞质基质内低浓度的Ca2+,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Ca2+浓度低于细胞外或细胞内的钙库中的,则Ca2+泵出细胞或泵入细胞内的钙库(如内质网腔)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其运输方式应为主动运输,由题干信息Ca2+会从细胞外或钙库中借助通道蛋白进入细胞质基质,可推知Ca2+由细胞外或钙库进入细胞质基质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其运输方式应为协助扩散,B正确;钙泵参与运输Ca2+的过程需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属于吸能反应,C正确;内质网膜上的Ca2+泵出现功能障碍时,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可能会上升,而为了维持细胞质基质内低浓度的Ca2+,细胞膜上的Ca2+泵会泵出更多的Ca2+,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此时不会导致血钙下降,也就不会引起抽搐,D错误。
9.内吞作用属于胞吞,该蛋白质复合物需要与膜上受体蛋白结合才能形成囊泡进入细胞,所以膜上应该保持一定数量的受体蛋白,不会持续减少,A错误;自噬作用的起因可能是出现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也可能是细胞缺乏营养而对正常的细胞结构进行自噬,B正确;初级溶酶体来自高尔基体,次级溶酶体中的被消化的物质若细胞需要,如氨基酸,则可参与多肽的合成,之后可以进入高尔基体,C错误;若胞吞的结构中不含任何酶成分,则次级溶酶体中所含的酶种类和初级溶酶体一样多,D错误。
10.从表格中可以分析出甲与乙的催化功能不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A正确;对于纤维素类底物,没有甲则酶没有活性,说明甲对该催化作用非常重要,但对于褐藻酸类底物,不论是否与甲结合,该酶的催化活性都不变,说明甲与该催化作用无关,B正确;去除丙和丁后,“乙−丙−丁”变为“乙”,其催化褐藻酸类底物的活性发生变化,说明“乙”的催化活性与丙和丁有关,C正确;只有“甲−乙−丙−丁”和“乙−丙−丁”的数据,可判断“乙−丙−丁”与甲的催化活性有关,但因为没有“甲−丙−丁”的实验数据,无法判断“丙−丁”对甲活性的影响,D错误。
11.阶段2加入的是ADP,底物增加,可以促进ATP通过ATP合酶生成,减小H+梯度,耗氧量增加,A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和[H],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被氧化分解,故阶段3加入的底物应为丙酮酸(和[H]),B正确;加入抑制剂Ⅰ后,线粒体耗氧速率下降,说明过程4的H+梯度增大,说明抑制剂Ⅰ是抑制H+转运的寡霉素,加入抑制剂Ⅱ后,线粒体耗氧速率上升,H+梯度减小,说明抑制剂Ⅱ是可消除H+梯度的DNP,C错误;DNP会消除ATP合成所需的H+梯度,减少ATP合成,说明此时线粒体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地以热能形式散失,D正确。
12.林冠层上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后,对于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降低,更多的红光和蓝紫光能到达林冠层下部叶片被其吸收利用,因此林冠层上部叶片光合速率降低,下部叶片光合速率提高,A和C正确;含氮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后,叶肉细胞内的氮可更多地被用于其他含氮物质的合成,如光合作用相关酶,B错误;改变林冠层的叶片角度,使不同高度的叶片重叠度降低,也能提高林冠层的整体光合作用速率,D正确。
13.SLC40A1蛋白对Fe2+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才能导致铁缺乏,可判断其为载体蛋白,发挥作用时要与Fe2+结合,A错误;由图可知,铁缺乏会导致线粒体外膜破裂,进而线粒体嵴消失,从而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导致其功能异常,B错误;由题意可知,NADPH由于将Fe3+还原为Fe2+而减少,进而导致氧化应激,C正确;该心肌细胞的凋亡是由SLC40A1基因过度表达引起,但凋亡过程中有多种基因参与其中,D错误。
14.纺锤体和染色体都是在前期出现、末期消失,A正确;若抑制核糖体的功能,则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被抑制,无法确定SV4蛋白的作用,B错误;由图可知,缺少SV4蛋白后,纺锤体形态异常,C正确;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为核DNA数的一半,D正确。
15.根据题意,S期细胞全部被标记,4h后有被标记的细胞进入M期,则G2时长为4h,接下来经过7h,所有标记的细胞离开M期,则S期+M期=7h,其中有5h所有处于M期的细胞都带3H标记,则S期−M期=5h,之后13h,开始出现第二次进入M期的细胞,则G1期+G2期=13h,因此G1、S、G2和M期时长分别为9h、6h、4h和1h,A正确;G2期时长4h,而S期时长6h,则到T1时还需要2h才能完成所有被标记细胞的DNA复制,B错误;只有在T1时抑制纺锤体形成,所有被3H标记的细胞才都无法完成正常分裂,T1+1h后就有细胞正常分裂了,C错误;T2+6h时,一部分标记的细胞进入S期,一部分还留在G1期,此时抑制核DNA的复制,所有细胞都将受到影响而无法完成正常分裂,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5分。
1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暗(1分) 强光条件下,光反应增强产生更多的O2;气孔关闭,叶肉细胞释放的O2量减少
(2)消耗过多的O2,减少光有毒产物的生成,减少对光合结构的损伤
(3)蓝绿色和黄绿色(1分) 减小(1分) 突变体植株缺乏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减少;无法清除光有毒产物,光合结构受损
(4)类囊体薄膜(1分) 减缓小麦叶绿体中D1蛋白相对含量的下降/减缓D1蛋白的损伤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分裂分化 存在(1分)
(2)①小肠干细胞数目 ②坏死(1分) ③抑制小肠干细胞死亡(合理即可)
(3)促进小肠干细胞的增殖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空间结构 氢/二硫
(2)会 细胞质基质
(3)abcd(2分)
(4)无法感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导致内质网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大量积累,诱导胰岛B细胞部分凋亡,机体产生的胰岛素减少,血糖调节能力减弱(2分)
19.(每空2分,共12分)
(1)减数分裂Ⅰ前期 8 1/6
(2)减数分裂Ⅱ后期 20 1/2
【解析】(1)图示过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则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此时有2对同源染色体出问题,余下的8对可形成正常的8个四分体;3条染色体随机分配到细胞两极有3种情况:①融合/正1正2,②正1/融合正2,③正2/融合正1,每种情况概率为1/3,只有①才有一半概率产生可育花粉,因此概率为1/6。
(2)图乙正常纵裂发生的时期为减数分裂Ⅱ后期,染色体数目为2n=20,即使发生异常横裂,也没有改变染色体数目,依然为20条;减数分裂Ⅰ完成时形成2个正常的次级精母细胞,因为只有图乙的2条染色单体出现异常,因此1个次级精母细胞完全正常进行减数分裂Ⅱ,产生2个可育花粉,另1个次级精母细胞则无论“等臂染色体”如何分配,都导致2个花粉出现染色体数目或形态异常,都不可育,因此产生可育花粉的概率为1/2。
20.(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
(1)酵母胞质内环境不是XR、XDH等酶发挥活性的最适条件(涉及到酶活性不适合即可);酒精发酵与木糖代谢竞争NADH(涉及到原有物质的竞争即可)
(2)①BamHⅠ、SmaⅠ BC(1分)
②木糖 尿嘧啶 亮氨酸和尿嘧啶
(3)工程菌b的木糖利用较工程菌a高,木糖醇向木酮糖转化导致木糖醇产量大大减少、而木酮糖大大增加,并且工程菌b表达更多的XK酶,提高了木酮糖转变为X5P的效率,最终有利于提高乙醇产量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C
D
B
B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B
C
B
A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16页。
重庆市垫江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重庆市垫江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