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第1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第2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第3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第4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第5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第6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第7页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3章 第14讲 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与实验探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内容索引,知识梳理·夯基础,递进题组·练能力,Na2O2,NaOH,2NA或,可能相同,+O2,除去气体中的HC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多角度认识Na2O2与H2O、CO2的反应。2.掌握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原理与定量分析。3.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考点一 Na2O2与H2O、CO2的反应规律与实验探究
    考点二 Na2CO3、NaHCO3与酸反应图像及计算
    考点三 Na2CO3的制备和质量分数测定
    3.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O2~2e-,n(e-)=n(Na2O2)=2n(O2)。4.固体质量关系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H2O中的“H2”,可以看作发生相应的反应:Na2O2+CO===Na2CO3、Na2O2+H2===2NaOH(实际上两反应不能发生),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Δm(CO2)=28 g·ml-1×n(CO2),Δm(H2O)=2 g·ml-1×n(H2O)。
    题组一 Na2O2与H2O、CO2反应的定量分析
    1.用单线桥分析Na2O2与水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氧化剂和还原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2)Na2O2与CO2反应时,生成0.1 ml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4×1023)
    2.下列物质均为a g,将它们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全部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则过氧化钠固体增重为a g的是①CO ②H2 ③CH4 ④HCHO ⑤CH3COOH ⑥HCOOH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即为H2、CO的质量。因此只要是CO或H2或它们的混合气体或化学式组成符合(CO)m·(H2)n,则过氧化钠固体增重质量等于原物质的质量,则①②符合,而④HCHO可以改写成CO·H2,⑤CH3COOH可以改写成(CO)2·(H2)2,⑥HCOOH可以改写成CO2·H2,故⑥不符合,①②④⑤符合,故选C。
    3.将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冷却后有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即当n(Na2O2)∶n(NaHCO3)≤1∶2时,反应后剩余固体为Na2CO3,当1∶21∶1时,反应后剩余固体为Na2O2、NaOH、Na2CO3,由此可以判断A、C、D正确,B错误。
    ω g化学式符合通式(CO)m·(H2)n的物质(其中m、n为自然数)在O2中充分燃烧后,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完毕,固体增重ω g。中学阶段常见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①无机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②有机物:CH3OH(甲醇)、HCHO(甲醛)、CH3COO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C6H12O6(葡萄糖)等。
    题组二 过氧化钠性质实验探究
    4.比较下列四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第一组:①Na2O2+CO2 ②Na2O2+SO2第二组:③Na2O2+FeCl3(溶液) ④Na2O2+FeCl2(溶液)第三组:⑤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加热 ⑥Na2O2加入品红溶液中,加热第四组:⑦NaOH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⑧Na2O2固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1)若第一组②不产生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2)预测第二组中③④的现象是否可能相同:_________。
    Na2O2+SO2===Na2SO4
    (3)预测⑤⑥反应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答案 ⑤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红色;⑥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不能恢复红色。前者是因为SO2与品红溶液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后者是因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品红溶液氧化为无色。
    (4)预测⑦⑧反应中可能产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答案 ⑦溶液变蓝,⑧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前者是因为NaOH溶液呈碱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后者是因为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溶液呈碱性,同时Na2O2又有漂白性。
    5.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Na2O2+2CO2===2Na2CO3
    解析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2)装置Ⅰ中的试剂是____(填字母)。a.稀盐酸 b.稀硫酸c.小苏打 d.石灰石
    解析 依据实验目的,需要干燥CO2,所以装置Ⅰ是制取CO2的装置,因为盐酸易挥发出HCl,所以应选择稀硫酸、小苏打。
    (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____(填“K1”或“K2”),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
    解析 先通干燥CO2,再通湿润CO2进行对比。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
    水与Na2O2反应生成O2
    (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Ⅲ中所得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答案合理即可)
    6.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 ml·L-1盐酸、6 m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______。
    解析 A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使反应不能继续进行,所以用盐酸而不用硫酸来反应,故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6 ml·L-1盐酸。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
    解析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二氧化碳对氧气的体积测量造成干扰。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CO2===Na2CO3
    解析 装置D中含有氧化钠和过氧化钠,CO2分别与它们发生反应。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
    解析 根据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
    则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 ml,
    1.Na2CO3、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的比较
    2.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溶质成分的方法(1)化学原理: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依次发生①____ 、② ,①②完成时消耗盐酸的量相等。(2)图像分析依据图像特点判断溶液溶质成分
    +H+===H2O+CO2↑
    Na2CO3和NaOH
    Na2CO3和NaHCO3
    题组一 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比较
    1.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Na2CO3产 生的CO2体积小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 Na2CO3是NaHCO3的两倍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前者消耗盐酸较多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一样多
    解析 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解答此类题目用归“1”法。
    B项,假设二者均为1 ml,则消耗的盐酸:Na2CO3为2 ml,NaHCO3为1 ml,正确;
    题组二 已知溶质种类分析反应阶段
    2.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l·L-1的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的值为____。
    (3)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解析 根据离子方程式和图像可知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1 ml,共计消耗盐酸0.02 ml,所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是0.04 ml-0.02 ml=0.02 ml,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 ml,因此,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题组三 依据图像分析确定溶质种类
    3.分别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00 mL,再通入一定量的CO2,随后分别各取20 mL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0.2 ml·L-1的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CO2的体积(y轴)与所加入盐酸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图(分A、B两种情况):
    (1)在A情况下,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NaOH、Na2CO3
    解析 对于A情况,V1=100 mL,V2=(150-100)mL=50 mLV1,据此判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2CO3和NaHCO3。根据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两个过程分别消耗盐酸的体积之比,则n(NaHCO3)∶n(Na2CO3)=(150 mL-50 mL-50 mL)∶50 mL=1∶1。
    (3)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解析 当加入150 mL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据物料守恒有n(NaOH)=n(Na+)=n(Cl-)=0.2 ml·L-1×0.15 L=0.03 ml,所以原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5 ml·L-1。
    一、侯氏制碱法1.制备原料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反应为C+H2O(g) CO+H2,CO+H2O(g) CO2+H2。
    3.反应原理(1)产生NaHCO3的反应: 。(2)产生Na2CO3的反应: 。4.绿色思想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 。
    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二、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1.气体法(1)测定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2)实验操作:向m g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 ,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2.沉淀法(1)测定原理:Na2CO3+BaCl2===BaCO3↓+2NaCl。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2)实验操作:先将m 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沉淀的质量为n g。(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 ,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1.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解析 A项,利用NH3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可以提高CO2的吸收,因此先通NH3后通CO2,正确;B项,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溶解度,利用了溶解度的差异,正确;C项,操作Ⅲ是过滤,因此用到玻璃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正确;
    A.图1为制取氨气将其溶于饱和食盐水B.图2为过滤获得碳酸钠晶体C.图3为灼烧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D.图4为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
    2.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和氯化铵溶液,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解析 A项,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制备氨气,正确;B项,侯氏制碱法中溶液析出的晶体为碳酸氢钠,故应过滤获得碳酸氢钠,错误;C项,在坩埚中灼烧碳酸氢钠分解制备碳酸钠,正确;D项,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氯化铵溶液,并不断搅拌,正确。
    题组二 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
    3.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的是
    解析 用酚酞作指示剂时,Na2CO3与盐酸发生反应Na2CO3+2HCl=== 2NaCl+CO2↑+H2O,依据消耗盐酸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Na2CO3的量,进而确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A项正确;测量碱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而不是量气法,B项错误;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因盐酸的质量未知,无法通过重量法测量Na2CO3的质量,C项错误;因部分CO2能溶解到水里,与水反应生成H2CO3,故排出水的体积并不是CO2的体积,D项错误。
    4.(2020·河南安阳模拟)为了测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碱石灰B.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 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C.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偏大D.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空气
    解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装置的连接顺序可知:装置①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可以使用碱石灰;装置②吸收Na2CO3·10H2O和NaHCO3分解生成的水蒸气,可以使用无水CaCl2;装置③吸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CO2,使用碱石灰,A项正确;实验前必须将装置中的水蒸气和CO2赶净,避免影响测定结果,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B项正确;
    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会增加水的质量,使测得Na2CO3·10H2O和NaHCO3的含量偏高,NaCl的含量偏低,C项错误;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使存留在装置中的CO2和水蒸气完全被吸收,D项正确。
    5.小苏打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部分转变为Na2CO3),某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Ⅰ.加热分解法利用图1装置,充分加热小苏打样品。(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①仪器a的质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前,仪器a和样品的总质量
    加热冷却后,仪器a和残留物的总质量
    Ⅱ.测量气体体积法利用图2装置,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3)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4)导管g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减小实验误差,B、C中最好用____________溶液代替水。
    平衡分液漏斗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
    液体顺利流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的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因加入稀硫酸而引起的气体体积误差
    (6)待反应结束,气体冷却至室温后,利用图示装置读取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数时应上下移动C管,使B、C两管液面相平
    (7)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m g,反应前量气管C的读数为V1 mL,反应结束后量气管C的读数为V2 mL,则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__(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Na2O2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1 m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lB.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C.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2O溶于等质量水中得到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 度相同D.等质量的Na2O2与Na2S晶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阴离子
    2.(2019·湖北黄石二中周测)有关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密度逐渐增大B.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Cl2、O2、N2等发生反应C.Cs2CO3用酒精灯加热时不能分解为CO2和Cs2OD.无水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2SO4,它不易溶于水
    3.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 成的CO2体积相同C.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小于NaHCO3溶液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HCl===NaCl+NaHCO3,当碳酸钠和盐酸物质的量相等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A项错误;NaHCO3和Na2CO3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2CO3+2HCl=== 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不相等,所以同温同压下,生成CO2的体积不一样,B项错误;在Na2CO3、NaH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均能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但是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所以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即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的pH,C项错误;
    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 2NaHCO3↓,常温下在相同的溶剂中,Na2CO3比NaHCO3易溶,所以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D项正确。
    4.现有25 mL 2 ml·L-1的Na2CO3溶液和75 mL 1 ml·L-1的稀盐酸。(1)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2)将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两操作的现象及结果(标准状况下)为A.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B.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C.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D.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
    解析 n(Na2CO3)=0.05 ml,n(HCl)=0.075 ml(1)操作:Na2CO3+ 2HCl===2NaCl+CO2↑+H2O0.05 ml 0.075 ml    n(CO2)
    (2)操作:Na2CO3+ HCl===NaCl+NaHCO30.05 ml 0.05 ml    0.05 mlNaHCO3+HCl===NaCl+CO2↑+H2O0.05 ml 0.025 ml  n(CO2)n(CO2)=0.025 ml。
    5.(2020·黄山高三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 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A.54.5% B.40%C.36% D.33.3%
    解析 CO、H2、O2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所以过氧化钠固体增重的质量等于CO、H2的质量,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一共是7.5 g,则O2的质量是16.5 g-7.5 g=9.0 g,所以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100%≈54.5%。
    6.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物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有Na2O2、Na2CO3、NaHCO3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D.无法确定粉末里是否含有Na2CO3和NaCl
    解析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可能为Na2O2(生成O2)、Na2CO3或NaHCO3(生成CO2),X通过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而不是气体全部消失),说明X由O2和CO2组成,原粉末中Na2O2一定存在,Na2CO3和NaHCO3至少有一种存在。将原混合粉末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混合物中一定有NaHCO3,但NaHCO3受热分解会使粉末质量减小,而实际剩余固体的质量却增加了,原因只能是发生了反应:2Na2O+O2 2Na2O2;综上分析,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有Na2CO3和NaCl。
    7.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l·L-1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l·L-1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 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小,故A错误;
    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的物质的量相同,都是0.01 ml,根据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知,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说明酸的物质的量大于或等于0.02 ml,所以其浓度大于或等于2 ml·L-1,故B正确;
    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的物质的量相同,都是0.01 ml,所以Na2CO3和NaHCO3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同,故D错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必须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B.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D.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
    8.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解析 氢氧化钡足量,挥发出的HCl先被吸收,不会影响BaCO3沉淀的生成和测定,无需单独添加吸收HCl的装置,故A项错误;碱石灰可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水分,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故B项正确;根据③中沉淀的质量计算碳酸钠的纯度,故需要通入空气,保证②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完全转移到③中,被充分吸收,减小实验误差,故C项正确;
    ③中产生的沉淀为碳酸钡,根据碳酸钡的质量可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的碳酸钠质量,根据称取样品的质量即可求算碳酸钠固体的纯度,故D项正确。
    9.向50 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随后取此溶液10 mL,将其稀释至100 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l·L-1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
    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B.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其物质的量 浓度之比为1∶1C.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056 LD.稀释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 ml·L-1
    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根据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由于溶质处于同一溶液,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B项正确;
    n(CO2)=n(HCl)=0.1 ml·L-1×0.025 L=0.002 5 ml,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体积是V(CO2)=0.002 5 ml ×22.4 L·ml-1=0.056 L,C项正确;
    A.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B.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使用玻璃棒C.如图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的热 稳定性D.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Na2CO3、 BaCl2溶液,过滤后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
    解析 A项,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氨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故应先通入氨气,使溶液为碱性溶液,再通入二氧化碳,才可以达到实验目的,错误;B项,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因此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玻璃棒搅拌、引流等,正确;
    C项,Na2CO3加热不易分解,NaHCO3晶体加热容易分解,故小试管中盛放NaHCO3,大试管中盛放Na2CO3,错误;
    11.“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B.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C.向步骤Ⅰ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lD.用装置④加热碳酸氢钠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
    解析 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小,所以应该先通入氨气,故不选A;过量氨气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要进行尾气吸收,2NH3+H2SO4===(NH4)2SO4,故不选B;
    过滤碳酸氢钠晶体后,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在母液中通入氨气可以增大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使NH4Cl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故不选C;固体加热不可用烧杯,也实现不了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故选D。
    12.向四只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①Ⅰ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②Ⅱ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且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③Ⅲ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且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④Ⅳ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
    解析 图像Ⅰ中从O点即开始产生CO2气体,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①正确;
    图像Ⅲ中,Oa段消耗HCl的量等于ab段消耗HCl的量,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③错误;图像Ⅳ中,Oa段消耗HCl的量大于ab段消耗HCl的量,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④错误。
    13.钠的化合物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Na2O2就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通过以下实验探究炭粉与Na2O2反应的产物。【实验装置与步骤】Ⅰ.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
    Ⅱ.将炭粉和Na2O2的混合物装入硬质试管,在靠近试管口处放置一张湿润的氯化钯(PdCl2)试纸(湿润PdCl2试纸遇CO变黑,可用于检验是否有CO生成)。Ⅲ.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试管底部。【实验过程与现象】给试管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火花,PdCl2试纸未变黑,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组装完毕后,首先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2)已知PdCl2溶液是无色的,则PdCl2试纸应为____色。(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
    检验气体中是否有CO2
    (5)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过氧化钠和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O2+C―→Na2CO3,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方程式:2Na2O2+C Na2CO3+Na2O。
    (6)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PdCl2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________。
    PdCl2+CO+H2O===Pd+CO2+2HCl
    解析 由题意“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PdCl2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可知反应物为CO、PdCl2、H2O,CO把PdCl2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则PdCl2把CO氧化为二氧化碳,可知产物为CO2、Pd,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判断还有HCl生成;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还原剂为CO,还原产物为Pd,二者质量比为28∶106=14∶53。
    14.(2019·河南周口模拟)四个化学小组的同学测定某Na2CO3固体样品(仅含NaCl杂质)的纯度,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气体分析法。
    (1)第一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将m1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实验开始时需检查该装置气密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仪器A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
    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活塞能回到原位,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第二小组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处)。
    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会进入干燥管中或装置中的CO2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3)第三小组在第二小组装置的基础上,解决了第二小组装置的问题。所用到的装置如图3所示,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填接口字母,图中仪器可重复使用)。实验中取样品m1 g,称得干燥管的质量为m2 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称得干燥管的质量为m3 g,则Na2CO3的纯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样品m1 g,称得干燥管质量为m2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称得干燥管质量为m3 g,干燥管增加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2的质量为(m3-m2) g,

    相关课件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8章 第37讲 专项提能特训14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计算与图像分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 第8章 第37讲 专项提能特训14 弱电解质电离常数计算与图像分析,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0×10-3,7×10-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2章 第5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2章 第5讲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必备知识·梳理夯实,物质的量,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特别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0章 第63讲 物质制备综合实验探究(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0章 第63讲 物质制备综合实验探究(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B或C,H2或H2S,分液漏斗,NaBr+,难挥发性,将装置中的HBr全部,碱石灰,发生倒吸,+H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