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11讲—简单机械(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
展开一、思维导图
二、考点精讲
考点1 杠杆
1. 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 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 三种类型杠杆的相关比较
考点2 滑轮
1. 定滑轮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 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
拉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h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4. 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r,所以F1
5. 区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方法指导】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段数n的判断
如图所示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有几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就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如图甲、乙所示,图甲有3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图乙有2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图甲有3段绳子承担物重,即n=3;图乙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即n=2.
滑轮组绕线作图
1. 绕线方法
(1)首先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段)数n;
(2)若n为奇数,那么绕线从动滑轮出发,若n为偶数,那么绕线从定滑轮出发,且绕线由内向外进行;简称“奇动偶定”.
2. 最省力作图:保证动滑轮上连接的绳子股数最多,即绳子承担物重的股数n最大即可.
考点3 机械效率
1. 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也就是人们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时必须做的功。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2. 额外功—W额外
(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主要来源:
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 总功—W总:
(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 W有用+ W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F•s
4. 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②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5)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①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②它们之间的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5.滑轮组、斜面的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三、例题精析
1.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天平
B. 瓶盖起子
C. 门把手
D. 食品夹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瓶盖起子
B. 钓鱼竿
C. 核桃夹
D. 羊角锤
3.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4.如图,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25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推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
5.杠杆可以分为 __________杠杆,_________杠杆, __________杠杆,下列根据中属于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 .(填序号)①老虎钳②钓鱼杆③定滑轮
6.在学习简单机械知识后,我们知道利用机械工作时可以省力,那么能不能省功呢?如图,利用长为L的光滑斜面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度h处,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1=______(用字母表示);若直接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到高度h处,需要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2=______(用字母表示)。实验数据表明,W1=W2,即使用机械工作时可以省力但不能______。
7.小宏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杠杆的质量分布均匀,右端固定在O点,杠杆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且 AC=BC=OA;
(1)该实验中杠杆所做的额外功主要是___________ ;
(2)他将重为G的钩码悬挂在A点,在 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 A、B 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_____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若保持弹簧测力计位置不变,将钩码挂在C 点,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___________F2,杠杆的机械效率 η2___________η1(均选填“>”或“<”或“=”);
(4)若保持钩码挂在A点位置不变,仅将弹簧测力计由B点移动到C,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3,则η3___________η1。(选填“>”或“<”或“=”)
8.如图所示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1)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
(2)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b)和(c)实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所以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滑轮组______;
(3)请在图(d)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______
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G=8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在2s~4s内,重物上升1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在0~6s内,重物上升的平均速度;
(2)在4s~6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0~2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10.如图所示是锅炉上的安全阀示意图,当阀门受到蒸汽的压力超过安全值时,阀门就会被顶开,让蒸汽放掉一些,使锅炉气压减小。图中OC为轻质杠杆且可绕O点转动,阀门质量不计。OA长10cm,OB长80cm,B端所挂重物重为50N。
(1)如果蒸汽刚好把阀门顶起,求A处受到阀门竖直向上顶的力为多少?
(2)当A处受到阀门竖直向上顶的力为300N时阀门就开启, 求重锤应该挂在距A点多远处?
11.质量为2.5kg的圆柱体,其横截面的半径为0.5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与高为0.2m的台阶接触,接触部位足够粗糙,情景如图所示。现欲在圆柱体上施加一作用力,使它下部刚好脱离地面。
(1)求此作用力的最小值;
(2)要使此圆柱体在10s内运动到台阶上,则功率至少为多少?
名称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图示
力臂的大小关系
l1 < l2
l1 > l2
l1=l2
力的大小关系
F1 > F2
F1 < F2
F1 = F2
特点
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但省距离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不费力也不费距离
应用
铡刀、启瓶器、手推车、钢丝钳等
钓鱼竿、镊子、筷子、理发剪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定滑轮、托盘天平等
滑轮种类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图示
定义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质
等臂 杠杆
省力 杠杆
—
特点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拉力F移动的距离(s)和重力G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
S=h
S=2h
S=3h
拉力(F)和重力(G)的关系(忽略滑轮重及摩擦)
F=G
2F=G
3F=G
应用
旗杆顶部的定滑轮
电动起重机的动滑轮
常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机械类型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提高机械
效率的方法
(考虑摩擦)
(拉动物
体上升h)
W有=Gh
W额=G动h
W总=Fs=W有+W额=Gh+G动h,F是拉力,s是拉力移动的距离,s=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η=eq \f(W有,W总)=eq \f(Gh,Fs)=eq \f(Gh,Fnh)=eq \f(G,nF)或η=eq \f(W有,W总)=eq \f(Gh,Gh+G动h)=eq \f(G,G+G动)
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小绳子摩擦
(拉动物体
上升h)
W有=Gh
W额=fs
W总=Fs=Gh+fs,F是拉力,s是拉力移动的距离
η=eq \f(W有,W总)=eq \f(Gh,Fs)或η=eq \f(W有,W总)=eq \f(Gh,Gh+fs)
增大斜面倾斜程度;减小摩擦
(拉动物
体前进s)
W有=fs
—
W总=Fns,F是拉力,ns为拉力移动的距离,n为动滑轮连接绳子的段数
η=eq \f(W有,W总)=eq \f(Fs,Fns)=eq \f(f,nF)
减小绳子摩擦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甲
0.98
0.2
0.98
0.2
乙
0.98
0.2
1.02
0.2
丙
0.98
0.2
0.55
0.4
第11讲—简单机械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一、思维导图
二、考点精讲
考点1 杠杆
1. 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0;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实验中要多次试验的目的是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 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4. 三种类型杠杆的相关比较
考点2 滑轮
1. 定滑轮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 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
拉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h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4. 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r,所以F1
5. 区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方法指导】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段数n的判断
如图所示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有几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就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如图甲、乙所示,图甲有3段绳子通过动滑轮,图乙有2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图甲有3段绳子承担物重,即n=3;图乙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即n=2.
滑轮组绕线作图
1. 绕线方法
(1)首先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段)数n;
(2)若n为奇数,那么绕线从动滑轮出发,若n为偶数,那么绕线从定滑轮出发,且绕线由内向外进行;简称“奇动偶定”.
2. 最省力作图:保证动滑轮上连接的绳子股数最多,即绳子承担物重的股数n最大即可.
考点3 机械效率
1. 有用功—W有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也就是人们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时必须做的功。在提升物体时,W有用=Gh。
2. 额外功—W额外
(1)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2)额外功的主要来源:
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3. 总功—W总:
(1)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 W有用+ W额外。
(2)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则:W总=F•s
4. 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公式:η= W有用/ W总。
(3)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4)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改进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②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5)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①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②它们之间的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5.滑轮组、斜面的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三、例题精析
1.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天平
B. 瓶盖起子
C. 门把手
D. 食品夹
【答案】D
【详解】A.天平在使用时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门把手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瓶盖起子
B. 钓鱼竿
C. 核桃夹
D. 羊角锤
【答案】B
【详解】A.瓶盖起子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钓鱼竿使用时,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C.核桃夹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羊角锤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3.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答案】C
【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结合动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A在水平方向:向右受绳子的拉力,向左受地面的摩擦力和B的摩擦力;B在水平方向:向右受A的摩擦力,向左受测力计的拉力.
【详解】A. 物体B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和A给它的右向的摩擦力的作用,由平衡条件得:B受到的摩擦力f=F=3N,方向水平向右,故A错误;
B. 由图可知,F作用在动滑轮上,所以动滑轮移动的速度是绳端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物体A的移动速度为0.2m/s,所以动滑轮的移动速度为0.1m/s,故B错误;
C. 由图可知,滑轮为动滑轮,绳子拉力为F的一半,是10N5N,P====5N×0.2m/s=1W,故C正确;
D. 测力计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在运动过程中,若拉力增大到12N,由于B和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所以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仍为3N,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斜面长S=10m,高h=4m.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为125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推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
【答案】83.3%;60
【详解】已知:s=10m,h=4m,重力G=125N,额外功W额=100J
求:(1)机械效率η=?;(2)推力F=?
解:(1)有用功W有用=Gh=125N×4m=500J,
总功W总=W有用+W额=500J+100J=600J,
机械效率η=×100%=×100%≈83.3%;
(2)∵W=Fs
∴推力F===60N.
答:83.3%;60.
考点:斜面的机械效率.
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1)根据W=Gh求出有用功,再求出总功,根据η=求出机械效率;
(2)根据W=Fs求出推力大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5.杠杆可以分为 __________杠杆,_________杠杆, __________杠杆,下列根据中属于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 .(填序号)①老虎钳②钓鱼杆③定滑轮
【答案】 省力 费力 等臂 ②
【详解】考点:杠杆的分类.
专题:应用题.
分析:(1)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可将杠杆分为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结合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1)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2)①老虎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②钓鱼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③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故答案为省力;费力;等臂;②.
6.在学习简单机械知识后,我们知道利用机械工作时可以省力,那么能不能省功呢?如图,利用长为L的光滑斜面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度h处,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1=______(用字母表示);若直接将重为G的物体提升到高度h处,需要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2=______(用字母表示)。实验数据表明,W1=W2,即使用机械工作时可以省力但不能______。
【答案】 FL Gh 省功
【详解】[1]将物体沿着斜面拉到高度h处,力的大小为F,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L,故拉力F做的功为
W1=FL
[2]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重力乘以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即
W2=Gh
[3]实验数据表明
W1=W2
即
FL=Gh
又
L>h
故
F
7.小宏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杠杆的质量分布均匀,右端固定在O点,杠杆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且 AC=BC=OA;
(1)该实验中杠杆所做的额外功主要是___________ ;
(2)他将重为G的钩码悬挂在A点,在 B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 A、B 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1=_____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若保持弹簧测力计位置不变,将钩码挂在C 点,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___________F2,杠杆的机械效率 η2___________η1(均选填“>”或“<”或“=”);
(4)若保持钩码挂在A点位置不变,仅将弹簧测力计由B点移动到C,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3,则η3___________η1。(选填“>”或“<”或“=”)
【答案】 克服杠杆重力做额外功 > < =
【详解】(1)[1]因为杠杆自身有重力,提升物体的同时也要提升杠杆,即实验中杠杆所做的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自重做额外功。
(2)[2]拉力做的功为总功,大小为W总=F1h2,杠杆对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大小为W有=Gh1,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3)[3]悬挂点移至C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拉力的力臂不变,钩码的重力不变,钩码的重力的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即F2>F1。
[4]悬挂点移至C点时,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根据可知,机械效率变大,即η1<η2。
(4)[5]不计摩擦,杠杆提升钩码时,对钩码做有用功,克服杠杆重力做额外功,并且W总=W有+W额;设杠杆重心升高的距离为h,则有
Gh1+G杆h=Fh2
而G不变,h1不变,G杆不变,弹簧测力计从点到C点,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杠杆升高的距离h不变,所以Gh1+G杆h不变,所以Fh2也不变,由得,杠杆的机械效率不变,即η1=η3。
8.如图所示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1)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__;
(2)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b)和(c)实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______,所以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滑轮组______;
(3)请在图(d)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______
【答案】 可省力 要多移动距离 (d)
【详解】(1)[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图(a)中,测力计示数为0.98N,即钩码的重力为0.98N,图(b)中测力计示数为1.02N,在图(c)中,测力计示数为0.55N,因拉力
F=0.55N
(2)[2]由表中数据,把钩码升高的高度均为0.2m,(b)和(c)中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分别为0.2m和0.4m,因把钩码升高的高度0.2m小于0.4m,可知:使用动滑轮要多移动离。
[3]所以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既省力也要改变力的方向,则应选择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d)。
(3)[4]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绳子的有效段数可为2或3,要求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故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绳子的一端先从动滑轮的挂钩上连起,如下所示:
9.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G=8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物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在2s~4s内,重物上升1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在0~6s内,重物上升的平均速度;
(2)在4s~6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在0~2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答案】(1)0.5m/s ;(2)80%;(3)40N
【详解】解:(1)重物4-6s内上升的高度为
重物0到6s内上升的高度为
在0~6s内,重物上升的平均速度为
(2)由图可知4到6s内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为50N,拉着动滑轮绳子的段数为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动滑轮的重力为
0~2s内,物体所受拉力为
地面所受压力和物体所受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地面所受压力为
答:(1)在0~6s内,重物上升的平均速度为0.5m/s。
(2)在4s~6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在0~2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0N。
10.如图所示是锅炉上的安全阀示意图,当阀门受到蒸汽的压力超过安全值时,阀门就会被顶开,让蒸汽放掉一些,使锅炉气压减小。图中OC为轻质杠杆且可绕O点转动,阀门质量不计。OA长10cm,OB长80cm,B端所挂重物重为50N。
(1)如果蒸汽刚好把阀门顶起,求A处受到阀门竖直向上顶的力为多少?
(2)当A处受到阀门竖直向上顶的力为300N时阀门就开启, 求重锤应该挂在距A点多远处?
【答案】(1)400N;(2)50cm
【详解】解:(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A×OA=G×OB
A处受到阀门竖直向上顶的力为
(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A′×OA=G×OB′
重锤离O点的距离
重锤与A点的距离
AB′=OB′-OA=60cm-10cm=50cm
答:(1)如果蒸汽刚好把阀门顶起,A处受到阀门竖直向上顶的力为400N;
(2)当A处受到阀门竖直向上顶的力为300牛时阀门就开启,重锤应该挂在距A点50cm处。
11.质量为2.5kg的圆柱体,其横截面的半径为0.5m;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与高为0.2m的台阶接触,接触部位足够粗糙,情景如图所示。现欲在圆柱体上施加一作用力,使它下部刚好脱离地面。
(1)求此作用力的最小值;
(2)要使此圆柱体在10s内运动到台阶上,则功率至少为多少?
【答案】(1)10N;(2)0.5W
【详解】(1)此圆柱体绕接触点转动时,可视为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最大,则所施加的动力最小”,即动力臂为过支点和圆心的直径,如图所示。
解得
(2)此圆柱体在10s内运动到台阶上,当所做的功仅仅为克服物重时,所需的功率最小。
即
答:(1)求此作用力的最小值为10N。
(2)要使此圆柱体在10s内运动到台阶上,则功率至少为0.5W。
名称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图示
力臂的大小关系
l1 < l2
l1 > l2
l1=l2
力的大小关系
F1 > F2
F1 < F2
F1 = F2
特点
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但省距离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不费力也不费距离
应用
铡刀、启瓶器、手推车、钢丝钳等
钓鱼竿、镊子、筷子、理发剪子、缝纫机脚踏板等
定滑轮、托盘天平等
滑轮种类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图示
定义
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实质
等臂 杠杆
省力 杠杆
—
特点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拉力F移动的距离(s)和重力G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
S=h
S=2h
S=3h
拉力(F)和重力(G)的关系(忽略滑轮重及摩擦)
F=G
2F=G
3F=G
应用
旗杆顶部的定滑轮
电动起重机的动滑轮
常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机械类型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提高机械
效率的方法
(考虑摩擦)
(拉动物
体上升h)
W有=Gh
W额=G动h
W总=Fs=W有+W额=Gh+G动h,F是拉力,s是拉力移动的距离,s=nh,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η=eq \f(W有,W总)=eq \f(Gh,Fs)=eq \f(Gh,Fnh)=eq \f(G,nF)或η=eq \f(W有,W总)=eq \f(Gh,Gh+G动h)=eq \f(G,G+G动)
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小绳子摩擦
(拉动物体
上升h)
W有=Gh
W额=fs
W总=Fs=Gh+fs,F是拉力,s是拉力移动的距离
η=eq \f(W有,W总)=eq \f(Gh,Fs)或η=eq \f(W有,W总)=eq \f(Gh,Gh+fs)
增大斜面倾斜程度;减小摩擦
(拉动物
体前进s)
W有=fs
—
W总=Fns,F是拉力,ns为拉力移动的距离,n为动滑轮连接绳子的段数
η=eq \f(W有,W总)=eq \f(Fs,Fns)=eq \f(f,nF)
减小绳子摩擦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甲
0.98
0.2
0.98
0.2
乙
0.98
0.2
1.02
0.2
丙
0.98
0.2
0.55
0.4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18讲—电与磁(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18讲—电与磁(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例题精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16讲—电功率(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16讲—电功率(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例题精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14讲—电压,电阻(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14讲—电压,电阻(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例题精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