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73199/0-17267373097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73199/0-17267373099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73199/0-172673730992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
1. 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应多喝
A. 开水B. 淡盐水C. 茶水D. 汽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B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2. 胰岛素和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但是功能不同,这是因为( )
A. 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B.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②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均会导致蛋白质的功能不同,D正确。
3. 宋代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雨后海棠的叶和花,传为千古名句。此处的“绿”“红”相关色素分别位于( )
A. 叶绿体、线粒体B. 液泡、叶绿体
C. 叶绿体、液泡D. 中心体、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1、液泡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2、叶绿体 是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详解】绿肥红瘦”中的“绿”的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绿肥红瘦”中的“红”是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C正确。
故选C。
4. 下图表示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按图示方式进入人体红细胞的物质是( )
A. 葡萄糖B. 酒精C. K+D. O2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物质进入细胞时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是协助扩散,A错误;
BD、酒精和氧气进入红细胞是自由扩散,BD错误。
C、钾离子进入红细胞是主动运输,C正确。
故选C。
5. 储藏水果和粮食时,需降低其呼吸作用以延长保质期,某同学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适当增加氧含量、降低温度B. 适当降低氧含量、降低温度
C. 适当增加氧含量、提高温度D. 适当降低氧含量、提高温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①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②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③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④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⑤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详解】果蔬和粮食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代谢旺盛,有机物消耗多;而在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宜的湿度能保证水果水分的充分储存,从而保证蔬果肉质鲜美。因此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水果保鲜。
故选B。
6. 构成人体组织的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很大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
A. 所含遗传信息的种类不同B. 分布在机体上的位置不同
C. 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D. 生长过程获取的营养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详解】A、人体组织的不同细胞是由同一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成的,所含遗传信息的种类相同,A错误;
B、构成人体组织的不同细胞分布在机体上的位置不同,但不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B错误;
C、人体组织的不同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
D、构成人体组织的不同细胞生长过程获取的营养基本相同,不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D错误。
故选C。
7.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正常情况下,会出现在D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
A. G与U配对B. C与T配对
C. A与G配对D. A与T配对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
【详解】DNA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T-A、G-C,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 DNA甲基化多发生于胞嘧啶上,是表观遗传的机制之一、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这种表观遗传机制中DNA中储存的遗传信息没有发生改变
B. 表观遗传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改变表型
C. 环境因素引起甲基化模式的改变是不可遗传的
D. DNA片段中GC碱基对的比例会影响甲基化的程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DNA甲基化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详解】A、DNA甲基化多发生于胞嘧啶上,并未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可见该过程并没有改变DNA中储存的遗传信息,A正确;
B、DNA甲基化可能会导致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从而改变个体的表型,B正确;
C、环境因素引起甲基化模式的改变是可遗传的,因为该过程引起了基因表达的改变,C错误;
D、DNA甲基化多发生于胞嘧啶上,故DNA片段中G-C碱基对的比例与甲基化程度相关,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B. 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
C. 人的双眼皮和蓝眼睛
D. 玉米花粉的糯性和圆形
【答案】B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相同性状”。
【详解】A、羊和兔不是同种生物,A错误;
B、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是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相对性状,B正确;
C、人的双眼皮和蓝眼睛不是相同性状,C错误;
D、玉米花粉的糯性和圆形不是相同性状,D错误。
故选B。
10. 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型为XBXb的女性与基因型为XBY的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患病情况是( )
A. 男孩均患病B. 男孩和女孩都不患病
C. 男孩和女孩都患病D. 女孩均不患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详解】基因型为XBXb的女性与基因型为XBY的男性婚配,其子代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由此可知,女孩均不患病,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 生物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遗传多样性B. 种群多样性
C. 物种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CD正确;
B、生物多样性不包含种群多样性,B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为基础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三个层次即可正确答题。
12. 蟒蛇没有四肢但其体内留有后肢骨的残余,说明蟒蛇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这属于生物进化的( )
A. 胚胎学证据B. 化石证据
C.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D. 比较解剖学证据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2)比较解剖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3)胚胎学证据:①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②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4)细胞水平的证据:①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②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
【详解】A、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相关信息,A错误;
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化石证据,B错误;
C、细胞水平证据是从细胞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分子水平证据是从分子水平对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进行研究,题干中并没有涉及到相关信息,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可知,蟒蛇外形上没有四肢,但它的体内还保留着后肢骨的残余,这说明蟒蛇是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更符合比较解剖学的内容,D正确。
故选D。
13. 图为不同条件下同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
B. 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限制因子是酶量等
C. 温度导致酶促反应Ⅰ和Ⅱ的速率不同
D. 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同种酶促反应速度变化曲线。图中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温度和底物浓度。曲线AB段表示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C段表示底物浓度升高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升高,原因可能是酶的数量或活性有限。
【详解】A、AB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反应速度逐渐增大,影响AB段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A正确;
B、BC段底物浓度不断增加,但是反应速度不变,此时限制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B正确;
C、酶促反应I和Ⅱ的单一变量是温度,所以引起两者反应速率不同的因素是温度,C正确;
D、曲线I和Ⅱ只能说明37℃的催化效率高于25℃,但不能说明37℃是最适温度,D错误。
故选D。
14. 植物叶片中的色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
B.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
C. 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
D.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解】A、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Mg,氮元素和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A正确;
B、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的薄膜,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类囊体的薄膜上,B正确;
C、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类胡萝卜素溶液,其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有吸收峰,C正确;
D、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越快,D错误。
故选D。
15. 如图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①、②、③、④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互换可发生在③和④之间
B.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都能出现该图像
C. 图中①、②这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D. 图中Ⅰ、Ⅱ属于同源染色体,这两条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Ⅰ、Ⅱ表示同源染色体,①和②属于姐妹染色单体,③和④属于非姐妹染色单体。
【详解】A、③、④互为非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 正确;
B、图中细胞正在联会,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有丝分裂过程无联会现象,B错误;
C、①、②互为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C正确;
D、Ⅰ、Ⅱ属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D正确。
故选B。
16. 某国家男性中不同人群肺癌死亡累积风险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
B 烟草中含有多种化学致癌因子,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
C. 肺部细胞中原癌基因执行生理功能时,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
D. 肺部细胞癌变后,癌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降低,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1、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2、人类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长期吸烟的男性人群中,不吸烟、30岁戒烟、50岁戒烟、长期吸烟的男性随年龄的增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依次升高,即年龄越大,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高,A正确;
B、据图分析可知,不吸烟或越早戒烟,肺癌死亡累积风险越低,B正确;
C、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原癌基因突变后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C错误;
D、肺部细胞癌变后,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D正确。
故选C。
【点睛】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某同学分别向 A-E5支试管中加入适宜浓度的唾液淀粉酶2mL,调节各试管的pH,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 2%的淀粉液2mL。37℃保温10min后,加入斐林试剂显色结果如表。请回答问题:(注: 表中“+”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1)本实验的探究课题名称为_________。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无关变量可能有_________(至少写出两个)。
(2)在本实验中,斐林试剂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
(3)实验表明该酶的最适 pH在_________左右,高于或低于时酶活性_________。
(4)如果将实验中的淀粉液换成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其他条件不变,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探究pH值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②. pH值 ③. 温度、唾液淀粉酶的量、保温时间等
(2)还原性糖 (3) ①. 6.8 ②. 降低
(4)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反应,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自变量是pH值,因变量是淀粉酶活性(淀粉分解的速率),观测指标是砖红色深浅。
【小问1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自变量是pH值,因变量是淀粉酶活性(淀粉分解的速率),本实验的探究课题名称为探究pH值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无关变量为温度、唾液淀粉酶的量、保温时间等。
【小问2详解】
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呈现砖红色沉淀,即在本实验中,斐林试剂检测的物质是还原性糖。
【小问3详解】
从实验表格中的结果可以看出,pH值在6.80时砖红色沉淀最深,说明淀粉已经被完全水解,而其他pH值条件下砖红色沉淀较浅,即淀粉未完全水解,因此6.80是唾液淀粉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宜pH值,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都降低。
【小问4详解】
如果将实验中的淀粉液换成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其他条件不变,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反应,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18. 下图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物质。请回答: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F表示___________,G表示__________。
(2)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光反应生成的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释放能量驱动暗反应,且C3被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还原。
(3)用14C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其转移途径是CO2→_________→(CH2O)
(4)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若适当提高蔬菜大棚中CO2的浓度,绿色蔬菜光合作用的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①. O2(写“氧气”也给分) ②. C3 (写“2C3”“三碳化合物”也给分) ③. C5(写“五碳化合物”也给分) ④. 类囊体薄膜 ⑤. NADPH(写“还原型辅酶Ⅱ”也给分,其他答案不给分)和ATP ⑥. NADPH ⑦. C3(写“三碳化合物”也给分) ⑧. 加快 ⑨. CO2作为原料参与暗反应,提高CO2浓度会加快暗反应速率,所以光合作用的速率会提高。
【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A为氧气,B为[H],C为ATP,D为NADP+,E为ADP和Pi,G为C5,F为C3。
【详解】(1)图中A为水在光下的分解产物,且可释放到外界,故表示O2,F是二氧化碳的固定产物,表示C3,G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3,故表示C5。
(2)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光反应生成的NADPH和ATP释放能量驱动暗反应,且C3被NADPH还原。
(3)用14C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则会发生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C3的还原(生成CH2O等),故其转移途径是CO2→C3→( CH2O)。
(4)适当提高蔬菜大棚中CO2的浓度,因为CO2作为原料参与暗反应,提高CO2浓度会加快暗反应速率,所以光合作用的速率会提高。
【点睛】对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9. 人体细胞中某生命活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为tRNA,M、N为mRNA的两端。已知AUG 为起始密码子,苏氨酸的密码子为ACU、ACC、ACA、ACG。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mRNA是_____过程的产物,RNA聚合酶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
(2)乙对应的密码子为_____。M为mRNA的_____(填“3'”或“5'”)端。
(3)若将图中方框内碱基U对应的模板链上的碱基替换为C,则不会对肽链的结构产生影响,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核糖体 ②. 转录 ③. 使DNA 双链解旋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成RNA链
(2) ①. ACA ②. 5'
(3)若将图中方框内碱基U 对应的模板链上的碱基替换为C,则方框内的密码子会变为ACG,而 ACU 和ACG对应的氨基酸均为苏氨酸
【解析】
【分析】图示为翻译过程,由图可知,翻译方向为从左向右。
【小问1详解】
图示为翻译过程,其场所是核糖体。mRNA是转录的产物,RNA聚合酶在转录过程中的作用是使DNA 双链解旋,以一条链为模板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成RNA链。
【小问2详解】
乙上的反密码子为UGU,对应的密码子为ACA,由图中tRNA的进入方向可知,翻译方向为从左向右,翻译是从5'端→3'端进行的,所以M为5'端。
【小问3详解】
若将图中方框内碱基U对应的模板链上的碱基替换为C,则方框内的密码子会变为ACG,而 ACU 和ACG对应的氨基酸均为苏氨酸,即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这样不会对肽链的结构产生影响。
20. 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
(2)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F1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_,F2红果可能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红果 ②. 测交 ③. Dd和dd ④. Dd ⑤. DD∶Dd=1∶2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相对于黄果为显性性状,且F1红果的基因型为Dd,则P中红果的基因型为Dd,P中、F1中和F2中黄果的基因型均为dd,F2中红果的基因型为DD或Dd。
【详解】(1)由于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
(2)亲代P的两个个体基因型是Dd和dd,和隐性纯合子杂交,相当于测交。
(3)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说明F1红果基因型是Dd,所以F2中红果基因型可能是DD∶Dd=1∶2。
【点睛】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21. 茄子的花色、果皮色是茄子选种育种的关键性状,为研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选用ⅠP1~P4纯合子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茄子果皮色由B、b与D、d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B基因抑制D基因,表现为紫色。回答问题:
(1)由实验1结果可知,紫花对白花为___性状,控制紫花和白花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___定律。
(2)实验2中F1紫果皮的基因型是___,P4的基因型是___,绿果皮基因型是___。
(3)实验2F2紫果皮中,自交后代都为紫果皮的占___。
【答案】(1) ①. 显性 ②. 基因分离
(2) ①. BbDd ②. BBDD ③. bbDD和bbDd
(3)1/3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可知,实验1紫花与白花杂交,子一代全为紫花,子一代自交,紫花:白花=3:1,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2白果皮与紫果皮杂交,子一代全为紫果皮,子一代自交,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12:3:1,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紫果皮为双显性个体,白果皮为双隐性个体,据此答题即可。
【小问1详解】
实验1紫花与白花杂交,子一代全为紫花,子一代自交,紫花:白花=3:1,说明紫花为显性性状,控制紫花和白花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小问2详解】
实验2白果皮与紫果皮杂交,子一代全为紫果皮,子一代自交,紫果皮:绿果皮:白果皮=12:3:1,符合9:3:3:1的比例,F1基因型是BbDd,由于B基因抑制D基因,表现为紫色,所以紫果皮为B_D_、B_dd,绿果皮为bbD_,白果皮为bbdd,亲代P3基因型是bbdd,P4基因型是BBDD,F2中绿果皮基因型有bbDD和bbDd。
【小问3详解】
实验2F2紫果皮中,有1/9BBDD、2/9BbDD、2/9BBDd、4/9BbDd,BBDD和BBDd自交后代都是紫果皮,所以自交后代都为紫果皮的占1/3。试管编号
A
B
C
D
E
pH
5.6
6.2
6.8
7.4
8
红色深浅
+
++
+++
++
+
组别
亲本杂交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株)
实验1
P1(白花)×P2(紫花)
紫花
紫花(84)、白花(26)
实验2
P3(白果皮)×P4(紫果皮)
紫果皮
紫果皮(83)、绿果皮(21)、白果皮(7)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秋季学期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开学考试卷docx、2024年秋季学期田东县实验高级中学开学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收心检测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收心检测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雄性动物,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BDN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