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4讲 烃的衍生物(讲)(解析版)
展开1.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认识乙醇、乙酸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
用,结合典型实例认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知道氧化、加成、取代、消去、聚合等有机反应类型。
2.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特征性质的关系,认识同一分子中官能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认识一定条件下官能团可以相互转化。知道常见官能团的鉴别方法。
3.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核心素养分析】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认识烃的衍生物的多样性,并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能运用相关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知识点一 卤代烃
1.卤代烃的概念
(1)卤代烃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通式可表示为R—X(其中R—表示烃基)。
(2)官能团是卤素原子。
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烃沸点要高;
(2)溶解性:水中难溶,有机溶剂中易溶;
(3)密度:一般一氟代烃、一氯代烃比水小,其余比水大。
3.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比较
(2)消去反应的规律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如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的反应。
①两类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②有两种或三种邻位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不同的产物。例如:
+NaOHeq \(――→,\s\up7(醇),\s\d5(△))CH2==CH—CH2—CH3(或CH3—CH==CH—CH3)+NaCl+H2O
③型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可以生成R—C≡R—C,如BrCH2CH2Br+2NaOHeq \(――→,\s\up7(醇),\s\d5(△))CH≡CH↑+2NaBr+2H2O
4.卤代烃的获取方法
(1)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如CH3—CH==CH2+Br2――→CH3CHBrCH2Br;
CH3—CH===CH2+HBreq \(――→,\s\up7(催化剂))
CH≡CH+HCleq \(――→,\s\up7(催化剂) ,\s\d5(△)) CH2==CHCl。
(2)取代反应
如乙烷与Cl2:CH3CH3+Cl2eq \(――→,\s\up7(光照))CH3CH2Cl+HCl;
苯与Br2:+Br2eq \(――→,\s\up7(FeBr3))+HBr;
C2H5OH与HBr:C2H5OH+HBreq \(――→,\s\up7(△))C2H5Br+H2O。
知识点二 醇、酚
1.醇、酚的概念
(1)醇是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CnH2n+1OH(n≥1)。
(2)酚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最简单的酚为苯酚()。
(3)醇的分类
2.醇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1)溶解性
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
(2)密度
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
(3)沸点
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
②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3.苯酚的物理性质
(1)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易被空气氧化呈粉红色。
(2)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_℃时,能与水混溶,苯酚易溶于酒精。
(3)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4.由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理解酚的化学性质
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氢比苯中的氢活泼。
(1)弱酸性
苯酚电离方程式为C6H5OHC6H5O-+H+,俗称石炭酸,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苯酚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2O。
(2)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
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r2―→↓+3HBr。
(3)显色反应
苯酚跟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检验苯酚的存在。
知识点三 醛、羧酸、酯
1.醛
(1)醛:由烃基或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RCHO。甲醛是最简单的醛。饱和一元醛分子的通式为CnH2nO(n≥1)。
(2)甲醛、乙醛
2.醛的化学性质
醛类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其氧化、还原关系为
醇eq \(,\s\up7(氧化),\s\d5(还原))醛eq \(――→,\s\up7(氧化))羧酸
【特别提醒】
(1)醛基只能写成—CHO或,不能写成—COH。
(2)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时碱必须过量且应加热煮沸。
(3)银镜反应口诀: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羧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
3.羧酸
(1)羧酸:由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官能团为—COOH。
饱和一元羧酸分子的通式为CnH2nO2(n≥1)。
(2)甲酸和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3)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的性质取决于羧基,反应时的主要断键位置如图:
①酸的通性
乙酸是一种弱酸,其酸性比碳酸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
②酯化反应
CH3COOH和CH3CHeq \\al(18,2)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eq \\al(18,5)OHeq \(,\s\up7(浓H2SO4),\s\d5(△))CH3CO18OC2H5+H2O。
4.酯
(1)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可简写为RCOOR′,官能团为。
(2)酯的物理性质
eq \x(低级酯)eq \b\lc\ \rc\ (\a\vs4\al\c1(——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一般比水小,——水中难溶,有机溶剂中易溶))
(3)酯的化学性质
+H2Oeq \(,\s\up7(无机酸),\s\d5(△))+R′OH。
+NaOHeq \(――→,\s\up7(H2O),\s\d5(△))+R′OH。
【特别提醒】酯的水解反应为取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为可逆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能中和产生的羧酸,反应能完全进行。
(4)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糖果和糕点等常使用酯类香料。
②酯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5.酯化反应的五大类型
(1)一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如
CH3COOH+HOC2H5eq \(,\s\up7(浓H2SO4),\s\d5(△))CH3COOC2H5+H2O
(2)一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如
2CH3COOH+eq \(,\s\up7(浓H2SO4),\s\d5(△))+2H2O
(3)多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如
+2CH3CH2OHeq \(,\s\up7(浓H2SO4),\s\d5(△))+2H2O
(4)多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可得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如
+eq \(,\s\up7(浓H2SO4),\s\d5(△))HOOC—COOCH2CH2OH+H2O
(普通酯)
+eq \(,\s\up7(浓H2SO4),\s\d5(△)) +2H2O
(环酯)
nHOOC—COOH+nHOCH2CH2OHeq \(――→,\s\up7(一定条件)) +(2n-1)H2O (高聚酯)
(5)既含羟基又含羧基的有机物自身的酯化反应: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可得到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如
eq \(,\s\up7(浓H2SO4),\s\d5(△)) +H2O
(普通酯)
eq \(,\s\up7(浓H2SO4),\s\d5(△)) +2H2O
(环酯)
eq \(――→,\s\up7(一定条件))+(n-1)H2O
(高聚酯)
高频考点一 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例1】 (2022·河北卷)茯苓新酸DM是从中药茯苓中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生理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使酸性溶液褪色B. 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 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D. 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
【答案】D
【解析】由题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由题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和羟基故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由题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和羟基,故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C正确;由题干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羟基和酯基等四种官能团,D错误;故选D。
【变式探究】(2020·浙江卷)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 不会使溴水褪色
C. 只含二种官能团 D. 1m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1mlNaOH
【答案】A
【解析】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A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水褪色, B错误;分子中含有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 C错误;1ml该物质酯基水解后生成的酚羟基和羧基均能和NaOH反应,1ml该物质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2mlNaOH,D错误。
高频考点二 酚的性质及与醇、酚相关的有机推断
【例2】(2022·湖北卷)莲藕含多酚类物质,其典型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能与溴水反应B. 可用作抗氧化剂
C. 有特征红外吸收峰D. 能与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A
【解析】苯酚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位置在酚羟基的邻、对位,同理该物质也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该物质含有酚羟基,酚羟基容易被氧化,故可以用作抗氧化剂,B正确;该物质红外光谱能看到有O-H键等,有特征红外吸收峰,C正确;该物质含有酚羟基,能与铁离子发生显色反应,D正确;故选A。
【变式探究】(2022·山东卷)崖柏素具天然活性,有酚的通性,结构如图。关于崖柏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 可与溶液反应
C. 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
D. 与足量加成后,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
【答案】B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γ-崖柏素中碳环具有类苯环的共轭体系,其分子中羟基具有类似的酚羟基的性质。此外,该分子中还有羰基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转化为脂环醇。酚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γ-崖柏素有酚的通性,且γ-崖柏素的环上有可以被取代的H,故γ-崖柏素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说法正确;酚类物质不与NaHCO3溶液反应,γ-崖柏素分子中没有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故其不可与NaHCO3溶液反应,B说法错误;γ-崖柏素分子中有一个异丙基,异丙基中间的碳原子与其相连的3个碳原子不共面,故其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平面,C说法正确;γ-崖柏素与足量H2加成后转化为,产物分子中含手性碳原子(与羟基相连的C原子是手性碳原子),D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举一反三】(2021·北京卷)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下列关于黄芩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B.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C.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D.能和Br2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醚键、羰基、碳碳双键四种官能团,A错误;黄芩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由于酚的酸性比NaHCO3强,所以黄芩素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NaHCO3,B正确;酚羟基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正确;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由于羟基所连的苯环的邻、对位有H原子,因此可以与浓溴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可以与Br2等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故选A。
【变式探究】(2021·辽宁卷)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某“小分子胶水”(结构如图)能助力自噬细胞“吞没”致病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B.该分子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氢键
C.该物质最多能与反应D.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答案】B
【解析】该分子中存在2个苯环、碳碳双键所在的三个平面,平面间单键连接可以旋转,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分子中有羟基,能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之间形成氢键,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物质含有2ml酚羟基,可以消耗2mlNaOH,1ml酚酯基,可以消耗2mlNaOH,故最多能与反应,C错误;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且邻对位上有H,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但没有卤素原子和醇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故选B。
高频考点三 醛、酮的结构与性质
【例3】(2022·浙江卷)染料木黄酮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存在3种官能团
B.可与反应
C.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
D.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答案】B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羰基、醚键和碳碳双键,共四种官能团,A错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HBr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酚羟基含有四种邻位或对位H,另外碳碳双键能和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最多消耗单质溴5ml,C错误;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所以最多消耗3mlNaOH,D错误;故选B。
【变式探究】(2020·新课标Ⅲ)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 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 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答案】D
【解析】该物质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根据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含有21个碳原子,故B正确;该物质含有羟基,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C正确;该物质含有普通羟基和酚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D错误。
高频考点四 酸的结构与性质
【例4】(2021·河北卷)番木鳖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ml该物质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22.4L(标准状况)CO2
B. 一定量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 1ml该物质最多可与2mlH2发生加成反应
D. 该物质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答案】BC
【解析】根据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1 ml该分子中含有1ml -COOH,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1mlCO2,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4L,A正确;1ml分子中含5ml羟基和1ml羧基,其中羟基和羧基均能与Na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而只有羧基可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所以一定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和NaOH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6:1,B错误;1 ml分子中含1ml碳碳双键,其他官能团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l该物质最多可与1ml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和羟基,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正确;故选BC。
【变式探究】(2021·湖南卷)已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
B.环己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已二酸与溶液反应有生成
D.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答案】C
【解析】A.苯的密度比水小,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有机层在上层,应是上层溶液呈橙红色,故A错误;B.环己醇含有六元碳环,和乙醇结构不相似,分子组成也不相差若干CH2原子团,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己二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故C正确;D.环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与每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答案选C。
【变式探究】(2021·全国乙卷)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
【答案】C
【解析】A.该物质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故A错误;B.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式相差1个或n个CH2的有机物,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8O3,而且与乙醇、乙酸结构不相似,故B错误;C.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8O3,的分子式为C10H18O3,所以二者的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该物质只含有一个羧基,1m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最多生成0.5ml二氧化碳,最大质量为22g,故D错误;故选C。
高频考点五 酯的结构与性质
【例5】(2021·浙江卷)制备苯甲酸甲酯的一种反应机理如图(其中Ph-代表苯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苯甲醛和甲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甲酯 B. 反应过程涉及氧化反应
C. 化合物3和4互为同分异构体 D. 化合物1直接催化反应的进行
【答案】D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苯甲醛和甲醇分子在化合物2的催化作用下,参与催化循环,最后得到产物苯甲酸甲酯,发生的是酯化反应,故A项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化合物4在H2O2的作用下转化为化合物5,即醇转化为酮,该过程是失氢的氧化反应,故B项正确;化合物3和化合物4所含原子种类及数目均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项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化合物1在NaH的作用下形成化合物2,化合物2再参与催化循环,所以直接催化反应进行的是化合物2,化合物1间接催化反应的进行,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D。
【变式探究】(2021·湖北卷)氢化可的松乙酸酯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3H33O6B.能使溴水褪色
C.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3H32O6,故A错误;由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由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由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B。
【变式探究】(2020·山东卷)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可用作医用胶,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α-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其分子式为 C8H11NO2
B. 分子中的碳原子有3种杂化方式
C. 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6个
D. 其任一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至少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答案】C
【解析】结合该分子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其分子式为C8H11NO2,故A正确;该分子中含(氰基)、(碳碳双键)以及碳碳单键,它们采用的杂化类型分别是sp杂化、sp2杂化和sp3杂化共3种杂化方式,故B正确;碳碳双键、碳氧双键中碳原子共平面、(氰基)共直线,O原子采用sp3杂化,为V型结构,链状的碳碳单键中最多有两个C原子共平面,则该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C原子可表示为:,故C错误;该分子中的不饱和度为4,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等效氢原子种类最少的应具有对称结构,其同分异构体之一的结构简式如,该分子的等效氢为4种,故D正确。
高频考点六 多官能团有机物性质的分析
【例6】(2022·海南卷)化合物“E7974”具有抗肿痛活性,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该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能使的溶液褪色 B. 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C. 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D. 1ml该化合物最多与2mlNaOH反应
【答案】AB
【解析】根据结构,“E7974”含有碳碳双键,可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A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如图 其中有两个酰胺基,共4种官能团,B正确;连有4个不同基团的饱和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因此化合物“E7974”含有的手性碳原子如图 ,共3个,C错误;分子中 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1ml该化合物最多与3mlNaOH反应,D错误;故选AB。
【变式探究】(2022·浙江卷)关于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直线B.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与酸或碱溶液反应都可生成盐D.不能使酸性KMnO4稀溶液褪色
【答案】C
【解析】图中所示的C课理解为与甲烷的C相同,故右侧所连的环可以不与其在同一直线上,分子中至少有5个碳原子共直线,A错误;,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B错误;该物质含有酯基,与酸或碱溶液反应都可生成盐,C正确;含有碳碳三键,能使酸性KMnO4稀溶液褪色,D错误;故选C。
【变式探究】(2020·山东卷)从中草药中提取的 calebin A(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 calebi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 其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a2CO3溶液反应
C. 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
D. 1ml该分子最多与8m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酚羟基、酯基、羰基、醚键等官能团。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A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基,羧基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两个苯环,每个苯环上都含有三个氢原子,且无对称结构,所以苯环上一氯代物有6种,C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两个苯环、两个碳碳双键、一个羰基,每个苯环可以与3个氢气加成,每个双键可以与1个氢气加成,每个羰基可以与1个氢气加成,所以1ml分子最多可以与2×3+2×1+1=9m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答案选D。
高频考点七 烃的衍生物转化关系及应用
【例7】(2022·山东卷)支气管扩张药物特布他林(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
Ⅱ.、
Ⅲ.
回答下列问题:
(1)A→B反应条件为_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种。
(2)B→C反应类型为_______,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
(3)D结构简式为_______;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H的同分异构体中,仅含有、和苯环结构的有_______种。
(5)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以羟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合成的路线_______。
【答案】(1)浓硫酸,加热 2 (2)取代反应 保护酚羟基
(3)CH3COOC2H5 +Br2+HBr (4)6
(5)
【解析】由C的结构简式和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在浓硫酸作用下,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则A为、B为;在碳酸钾作用下与phCH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CH3COOC2H5发生信息Ⅱ反应生成,则D为CH3COOC2H5、E为;在乙酸作用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F为;一定条件下与(CH3)3CNHCH2ph发生取代反应,则G为;在Pd—C做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生成H。
(1)由分析可知,A→B的反应为在浓硫酸作用下,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和水;B的结构简式为为,含氧官能团为羟基、酯基,共有2种;
(2)由分析可知,B→C的反应为在碳酸钾作用下与phCH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氯化氢,由B和H都含有酚羟基可知,B→C的目的是保护酚羟基;
(3)由分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2H5;E→F的反应为在乙酸作用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HBr;
(4)H的同分异构体仅含有-OCH2CH3和-NH2可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可以视作、、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NH2取代所得结构,所得结构分别有1、3、2,共有6种;
(5)由题给信息可知,以4—羟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制备的合成步骤为在碳酸钾作用下与phCH2Cl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发生信息Ⅱ反应生成,在Pd—C做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生成,合成路线为。
【变式探究】(2021·广东卷)天然产物Ⅴ具有抗疟活性,某研究小组以化合物Ⅰ为原料合成Ⅴ及其衍生物Ⅵ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省略,Ph表示-C6H5):
已知:
(1)化合物Ⅰ中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写名称)。
(2)反应①的方程式可表示为:I+II=III+Z,化合物Z的分子式为_______。
(3)化合物IV能发生银镜反应,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反应②③④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有_______。
(5)化合物Ⅵ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
条件:a.能与NaHCO3反应;b. 最多能与2倍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c. 能与3倍物质的量的Na发生放出H2的反应;d.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分子中有6个化学环境相同的氢原子;e.不含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饱和碳原子)。
(6)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以苯酚的一种同系物及HOCH2CH2Cl为原料合成的路线_______(不需注明反应条件)。
【答案】
(1)(酚)羟基、醛基 (2)C18H15OP (3)
(4)② ②④ (5)10
(6)
【解析】
(1)根据有机物Ⅰ的结构,有机物Ⅰ为对醛基苯酚,其含氧官能团为(酚)羟基、醛基;
(2)反应①的方程式可表示为:Ⅰ+Ⅱ=Ⅲ+Z,根据反应中Ⅰ、Ⅱ、Ⅲ的分子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与反应后的原子个数相同,则反应后Z的分子式为C18H15OP;
(3)已知有机物Ⅳ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机物Ⅳ中含有醛基,又已知有机物Ⅳ可以发生反应生成,则有机物Ⅳ一定含有酚羟基,根据有机物Ⅳ的分子式和可以得出,有机物Ⅳ的结构简式为;
(4)还原反应时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有机反应中一般表现为加氢或者去氧,所以反应②为还原反应,其中反应②④为加成反应;
(5)化合物Ⅳ的分子式为C10H12O4,能与NaHCO3反应说明含有羧基,能与NaOH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或羧基或酯基,最多能与2倍物质的量的NaOH反应,说明除一个羧基外还可能含有酚羟基、羧基、酯基其中的一个,能与Na反应的挂能能团为醇羟基、酚羟基、羧基,能与3倍物质的量的发生放出的反应,说明一定含有醇羟基,综上该分子一定含有羧基和醇羟基,由于该分子共有4个碳氧原子,不可能再含有羧基和酯基,则还应含有酚羟基,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分子中有6个化学环境相同的氢原子,说明含有两个甲基取代基,并且高度对称,据此可知共有三个取代基,分别是-OH、-COOH和,当-OH与-COOH处于对位时,有两种不同的取代位置,即和;当-OH与处于对位时,-COOH有两种不同的取代位置,即和;当-COOH与处于对位时,-OH有两种不同的取代位置,即和;当三个取代基处于三个连续碳时,共有三种情况,即、和;当三个取代基处于间位时,共有一种情况,即,综上分析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十种。
(6)根据题给已知条件对甲苯酚与HOCH2CH2Cl反应能得到,之后水解反应得到,观察题中反应可知得到目标产物需要利用反应④,所以合成的路线为。
【变式探究】(2020·新课标Ⅲ)苯基环丁烯酮( PCBO)是一种十分活泼的反应物,可利用它的开环反应合成一系列多官能团化合物。近期我国科学家报道用PCBO与醛或酮发生[4+2]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官能团化合物(E),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如下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由C生成D所用的试别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该步反应中,若反应温度过高,C易发生脱羧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H8O2的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写出化合物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E中手性碳(注: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的个数为___________。
(5)M为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已知:1 ml M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反应能放出2 ml二氧化碳;M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6)对于,选用不同的取代基R',在催化剂作用下与PCBO发生的[4+2]反应进行深入研究,R'对产率的影响见下表:
请找出规律,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
【答案】 (1). 2−羟基苯甲醛(水杨醛) (2). (3). 乙醇、浓硫酸/加热
(4). 羟基、酯基 (5).
(6). 随着R'体积增大,产率降低;原因是R'体积增大,位阻增大
【解析】根据合成路线分析可知,A()与CH3CHO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已知反应生成B,则B的结构简式为,B被KMnO4氧化后再酸化得到C(),C再与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D(),D再反应得到E(),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其名称为2-羟基苯甲醛(或水杨醛);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
(3)C与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D(),即所用试剂为乙醇、浓硫酸,反应条件为加热;在该步反应中,若反应温度过高,根据副产物的分子式可知,C发生脱羧反应生成;
(4)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酯基,E中手性碳原子共有位置为的2个手性碳;
(5)M为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mlM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能放出2ml二氧化碳,则M中含有两个羧基(—COOH),又M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反应生成对二苯甲酸,则M分子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处于对位,则M的结构简式为;
(6)由表格数据分析可得到规律,随着取代基R′体积的增大,产物的产率降低,出现此规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R′体积增大,从而位阻增大,导致产率降低。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
强碱的水溶液、加热
强碱的醇溶液、加热
断键方式
反应本质
和通式
卤代烃分子中—X被水中的—OH所取代,生成醇;R—CH2—X+NaOH
eq \(――→,\s\up7(H2O),\s\d5(△))R—CH2OH+NaX
相邻的两个碳原子间脱去小分子HX;+NaOHeq \(――→,\s\up7(醇),\s\d5(△))+NaX+H2O
产物特征
引入—OH,生成含—OH的化合物
消去HX,生成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结构特点
实例
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没有邻位碳原子
CH3Cl
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
物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水溶性
甲醛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气体
易溶于水
乙醛
无色
刺激性气味
液体
比水小
与水互溶
物质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甲酸
CH2O2
HCOOH
—COOH和—CHO
乙酸
C2H4O2
CH3COOH
—COOH
R'
—CH3
—C2H5
—CH2CH2C6H5
产率/%
91
80
63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4讲 烃的衍生物(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4讲 烃的衍生物(练)(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4讲烃的衍生物练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4讲烃的衍生物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3讲 烃(讲)(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3讲 烃(讲)(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3讲烃讲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3讲烃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3讲 烃(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3讲 烃(练)(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3讲烃练原卷版docx、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33讲烃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