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地图与地理信息技术讲解课件
展开重难1 经纬网的应用分析
2.最短航线与航向的判断最短航线即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指经过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段。(1)利用现有大圆判断: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下图)。
其航向与大圆走向一致,例如沿赤道向正东或正西走劣弧即可。
(2)没有现成大圆,作大圆劣弧。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其最短航线的劣弧凸向较高纬 度,如下图。
3.对跖点的判断:地球上距离最长的两点,关于地心对称,位于地球上同一直径的两 端。 纬度相同分南北,经度互补各东西。如图中A(40°N,20°W)的对跖点D(40°S,160°E)。
补充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如图中A、B两点关 于赤道对称。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同,东经变西经,经度相加等于180°,如图中B、D两点关 于地轴对称。
4.范围大小的判断(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两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 例尺越小。
图示①②③④4个阴影区域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④。
重难2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应用
1.高度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读取两点的海拔范围;两点的海拔范围交叉相减,即得到两点 的相对高差。(2)陡崖高度的计算①陡崖顶部的高度(海拔)为H顶,其计算公式为:a≤H顶③陡崖的相对高度为ΔH,其计算公式为:(n-1)d≤Δ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如下图中陡崖D的相对高度为200米≤ΔH<400米。
2.坡度计算及大小判断(1)同一幅等高线图中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2)在不同图幅等高线图中①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相同时,看等高线的疏密,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等高距不同时,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反之越小。②比例尺不同 等高距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越小。
等高距不同时,可用tanα=H/L的比值进行比较。H表示坡高(即相对高度),与等高 线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坡度α的大小就可以用等 高距与比例尺的关系进行表示。
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选点
知识拓展 等值线图的判读
重难3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绘制一般运用五步法:确定剖面线、确定比例尺、建坐标、描点、连线。
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 看起止点(如图中A、B点)、极值点(如图中a、b、c点)海拔是否准确;看地势起伏 是否一致;看特殊部位(如剖面线经过的河流、山谷、鞍部等)高度范围。
(2)通视问题的判读技巧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 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 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 坡”,“凸形坡”容易挡住视线。(如上图)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如下图 中,A点不能看到B点。(3)判定河流流向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河流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V”形;下游沉积作用明显,河谷 呈“U”形。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
重难4 地理信息技术的判别及应用
1.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判别(1)地理信息技术功能比较
(2)“想”与“看”区分RS和GIS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和图片的分析和处理,在一定的数据 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用GIS。RS技 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 RS。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五资源与国家安全讲解课件: 这是一份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五资源与国家安全讲解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难3粮食安全,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三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讲解课件: 这是一份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三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讲解课件,共16页。
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二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讲解课件: 这是一份天津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一0二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讲解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理位置特征,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人文地理特征,族碉楼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