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 中国网络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类人猿(精编版)》向观众展示人类的猿类近亲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并且调查基因中1.4%的差异究竟让人和猿有何分别。有关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B.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亲缘关系较远
C.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相似度较猴子小一些
【答案】C
【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错误。
B.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亲缘关系较近,错误。
C.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正确。
D.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一些根本的区别,但相似度较猴子大一些,错误。
故选C。
2. “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我的搭档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关于这段话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我”指的是精子B. “我的搭档”是指受精卵
C. “狭窄的管道”指的是母体的卵巢D. “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输卵管
【答案】A
【分析】受精是指精子进入卵细胞后,雌雄原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过程。形成的受精卵的场所是在输卵管,受精卵形成后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进行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
【详解】A.B.C.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我”指的是精子,“我的搭档”是指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狭窄的管道”指的是输卵管,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D.受精卵从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就形成多细胞的胚胎,植入子宫内壁后,胚胎细胞在子宫内膜里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胎儿。因此“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十月怀胎,为母不易。胎儿在母体子宫发育过程中,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B.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C.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D.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答案】D
【分析】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
【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所以,胎儿在母体子宫中发育,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 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上了明显的变化,你认为错误的处理方法是( )
A. 生活中的矛盾心理,要主动与老师和家长交流
B. 正确认识遗精和月经现象
C.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所有事情都不想与家长交流
D. 性知识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可回避,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态度去学习和理解
【答案】C
【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解答。
【详解】A.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上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生活中常常会有较多的心理矛盾,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很正常的,要正确对待和及时处理以及疏导心理矛盾,遇到一些问题要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不能觉着自己长大了,就不想和家长交流,故A不符合题意。
B.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内心世界逐渐复杂,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但不是所有的事情不与家长交流,应该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故C符合题意。
D.认识到性知识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可回避,应培养健康的性心理而不是抑制性心理,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蛋白质消化的消化酶来自③④⑤
B.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C. 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 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答案】B
【分析】图中: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故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催化蛋白质消化的消化酶来自④⑤(胰液和肠液),③胆汁不含消化酶;④⑤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A错误、B正确。
C.肝脏分泌的胆汁经过胆管流入胆囊中储存,消化食物时再通过胆管进入小肠中。③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C错误。
D.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X表示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的主要器官,D错误。
故选B。
6. 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盘曲于腹腔内,图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肠的起始部分为十二指肠
B. 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每种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C. [3]是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 小肠内表面有[1]皱襞、[2]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答案】B
【分析】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图中1环形皱襞,2小肠绒毛,3小肠绒毛壁。
【详解】A.小肠的起始部分为十二指肠,A正确。
B.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其中胆汁中没有消化酶,B错误。
C.图中3是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C正确。
D.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小肠绒毛。它们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D正确。
故选B。
7.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水约占体重的60%~70%
B. 人体内的水与调节体温、排出代谢废物都有关系
C. 钙是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
D.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食物中长期缺乏含磷的无机盐
【答案】D
【分析】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详解】A.水是组成细胞主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A正确。
B.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水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方面有重要作用,B正确。
C.含钙的无机盐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C正确。
D.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食物中长期缺乏含碘的无机盐造成的,D错误。
故选D。
8. 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条件(适宜的温度、pH=7)及酶的特性(专一性和高效性)。
【详解】碘遇淀粉变蓝色。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四个圆点中均含有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圆点1中的唾液与酸混合,此时唾液淀粉酶在酸的作用下失去活性,无法分解淀粉;圆点2中的唾液淀粉酶在高温(煮沸)中也失去活性,无法分解淀粉,所以圆点1和2中淀粉均未被分解;圆点3中含有蔗糖酶,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不能使淀粉水解;圆点4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所以当滴加碘液时,会出现蓝色的斑块是1、2、3,C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为广泛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大力普及营养知识,我国教育部、卫生部将每年5月20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列饮食习惯你不认同的是( )
A. 食品多样,以谷物为主B. 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
C. 多吃高能量食品促进身体发育D. 三餐分配合理,食不过量,天天运动
【答案】C
【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谷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合理,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其比例为3:4:3,能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
【详解】A.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食物多样、谷物为主,荤素搭配、粗细结合,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B不符合题意。
C.多吃高能量的食品,会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导致肥胖,对身体健康不利,C符合题意。
D.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搭配要求: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建议的三餐比例为:早餐25~30%,午餐30%~40%,晚餐30~40%,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煤气中毒的一氧化碳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造成煤气中毒。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前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A. 鼻 咽 喉 气管 肺泡 支气管
B.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泡
C. 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泡
D. 鼻 喉 咽 气管 肺泡 支气管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
【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结合分析可知,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才能进入肺(肺泡),再进入血液。
故选B。
11. 人受凉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其原因是( )
A. 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鼻腔
B. 鼻黏膜分泌过多黏液,堵塞鼻腔
C. 声带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
D. 气管分泌的痰增多了,堵塞呼吸道
【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有关知识点。
【详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受凉感冒时,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
故选A。
12. 在测量肺活量时,一般测量三次。如果这三次的测量值分别是3100mL、3300mL、3500mL,那么这个人的肺活量应该是()
A. 平均数3300mLB. 中间数3300mL
C. 最大数3500mLD. 最小数3100mL
【答案】C
【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
【详解】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所以“某人在使用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时,三次测得结果分别是3100毫升、3300毫升、3500毫升”,那么被测者的肺活量应记录为3500毫升。
故选C。
13. 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的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部,两条声带之间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音,下列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 胸廓容积扩大B. 肺收缩
C. 膈肌舒张D.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
【答案】A
【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 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详解】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 下列关于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
B. 毛细血管分布最广,内径很小
C. 在静脉的内表面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D. 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
【答案】C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动脉一般分布较深;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最广。
【详解】A.动脉是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一般分布较深,弹性大,血液速度最快,管壁最存,A正确。
B.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腔极细,分布最广,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
C.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防止倒流,C错误。
D.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属于静脉,D正确。
故选C。
15. 中医常常通过“把脉”来判断患者症状,西医则通过“指尖采血”进行病情检测,如果细菌感染比较严重,常需要点滴抗生素进行治疗。以上治疗过程中“把脉”“指尖采血”“点滴药物”分别利用的血管是( )
A.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 动脉、静脉、静脉
【答案】A
【分析】(1)脉搏即动脉搏动,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缩,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
(2)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血压最小,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3)动脉中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做注射,到医院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
【详解】脉搏即动脉的搏动。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冲击引起的动脉跳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率一致。医生可以根据脉搏诊断疾病,切脉一般取近手腕部的桡动脉;毛细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血压最小。因此,“指尖采血”利用的是毛细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回心脏的血管,因此,到医院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静脉,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6. 参苓健脾胃颗粒是一种家庭常用健胃消食药物,口服参苓健脾胃颗粒后,药物随血液循环流经下图所示心脏的各腔,其流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A→B→C→DB. C→D→A→B
C. D→B→C→AD. B→C→D→A
【答案】A
【分析】图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室,D左心房。
【详解】口服参苓健脾胃颗粒后,药物随血液循环先通过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右心房再到右心室,右心室通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到达左心房,左心房再到左心室,左心室通过主动脉流出心脏,因此流经的先后顺序为A→B→C→D,A正确,BCD错误。
17. 小怡平时不爱运动,体育课上进行跳绳比赛后,心跳特别快,并且头晕眼花。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加强锻炼会增加每次心跳的输出血量
B. 小怡平时不爱运动,心肌不够发达
C. 心跳加快可促进血液循环
D. 头晕眼花是到达脑部的氧增多的结果
【答案】D
【分析】人在参加劳动或体育活动时,心跳会加快,这样可以保证心脏输出的血量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的物质运输功能必须依靠健康的心脏才能完成。缺乏锻炼的人,心肌不够发达,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不强,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不够多,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只有靠加快心跳次数才能勉强满足肌体的需要。由于心率过快,心肌休息的时间相对减少,容易引起疲劳。
【详解】A.加强锻炼会使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次心跳的输出血量增加,A正确。
B.小怡平时不爱运动,心肌得不到锻炼,心肌不够发达,B正确。
C.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跳加快可促进血液循环,C正确。
D.头晕眼花是到达脑部的氧减少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18. 菜菜同学酷爱打篮球,在一次比赛中不慎受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菜菜的血型是A型,他的很多球迷主动要求为他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菜菜的血型是( )
A. A型或O型B. B型C. A型D. AB型
【答案】C
【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会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最适合给菜菜输血的血型是A型血,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9. 下图①~④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的组合是( )
A. ②①B. ②④C. ③①D. ③④
【答案】C
【分析】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详解】近视形成原因: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选③。
矫正:配戴凹透镜矫正。故选①。
故选C。
20. 学习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让我们更健康。下列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青少年读写姿势正确,可预防近视
B. 尿液太多,膀胱会过度膨胀,必须及时排尿
C. 吸烟可以提神醒脑,初中生不宜戒烟
D.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答案】C
【分析】(1)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2)近视眼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做到自己禁烟,并宣传禁烟的危害,利己利民。
【详解】A.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A正确。
B.尿液太多、膀胱过度膨胀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需要及时排尿,B正确。
C.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由上可知,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C错误。
D.咽与中耳相连,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D正确。
故选C。
21. 如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幼年1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会导致侏儒症
B. 幼年2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呆小症
C. 成年2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导致甲亢
D. 4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会导致糖尿病
【答案】A
【分析】图中的1是垂体,2是甲状腺,3是肾上腺,4是胰岛,5是卵巢。
【详解】A.生长激素是由1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A错误。
BC.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动物体的生长发育,幼年2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呆小症,成年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导致甲亢,BC正确。
D.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D正确。
故选A。
22. 著名科学家霍金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曾禁錮在轮椅上达50年之久、ALS俗称“渐冻人症”,其运动神经元(负责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功能丧失。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B. 霍金的心跳、呼吸正常,说明脑干相关部位功能正常
C. 霍金虽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视觉和听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D. 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面的韧带时,他能发生膝跳反射
【答案】D
【分析】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解答即可。
【详解】A.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
B.脑干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霍金的心跳、呼吸正常,说明脑干相关部位功能正常,B正确。
C.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听觉形成过程: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大脑的听觉中枢;因此霍金虽不能运动,但视觉和听觉都相当敏锐,产生视觉和听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C正确。
D.“渐冻人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是因为发生萎缩的结构是效应器,所以医生用小锤叩击霍金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D错误。
故选D。
23. 小明在为班级足球比赛加油时,见到自己班进球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心跳加速、血压升高,为什么会这样呢?下列解释:①该过程受激素调节,与神经系统没有关系②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特别兴奋③肾上腺会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④肾上腺素等能够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答案】A
【分析】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详解】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其中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因此,小明在为班级足球比赛加油时,见到自己班进球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就是因为人的大脑皮层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使人面红耳赤,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
故选A。
24.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下列做法与导致结果不相符的是( )
A. 工业生产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酸雨
B. 大量使用农药——温室效应
C. 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平衡
D. 大量砍伐森林树木——土地沙漠化
【答案】B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A.大量燃烧煤和石油,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在空气中会进一步氧化,并最终形成酸雨,A不符合题意。
B.大量使用农药形成土壤和水污染,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B符合题意。
C.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本地生态系统,严重危害本地生物的生存,甚至使本地物种灭绝,如外来物种水葫芦疯长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甚至绝迹,破坏生态平衡,C不符合题意。
D.大量砍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使气候变坏,造成水土流失,还会引起沙尘暴,使土地沙漠化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5.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 )
A. 植树造林B. 节约用电
C. 电子化办公少用纸张D.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答案】D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详解】A.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植树造林还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
B.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能保护水资源,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B正确。
C.电子化办公少用纸张能够保护森林资源,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
D.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但要增加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还要多伐棵树,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9小题,每空1分,共计50分)
26. 图1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3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B模拟的是人体的________。实验中D向上,这个过程模拟的是____(填写“吸气”或“呼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关系如图2中的_________段。
(2)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________的气体交换。
(3)图3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_________含量增加。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至少需经过________层细胞。
【答案】(1)①. 肺 ②. 呼气 ③. cde
(2)肺与外界 (3)①. 氧气 ②. 2##两
【分析】(1)图1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中A表示气管,B表示肺,C表示胸廓,D代表膈肌。
(2)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曲线cde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曲线a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
(3)图3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箭头表示气体扩散的方向,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详解】(1)图1中的B模拟的是人体的肺,D代表膈肌。当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实验中D向上,这个过程模拟的是呼气过程,此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可用图2中的cde段表示。
(2)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呼气时相反。因此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交替,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图3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箭头表示气体扩散的方向,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至少需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
27. 王女士近来脸色苍白,常常感到头晕乏力,下表是她到医院检查后,得到的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由该化验单可以推断王女士可能患有的病是_________(填写病症名);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2)若要给王女士输血,首先应考虑给她输_________型的血。
(3)除了药物治疗外,针对王女士的这种病症,请你在平时生活或饮食方面为她提一点好建议:_________。
(4)上周王女士得了扁桃体炎,从_________(填血细胞名称)的检查结果可以知道周女士体内的炎症消失了。
【答案】(1)①. 贫血 ②. 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值
(2)B (3)多吃含铁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白细胞
【分析】从各种血细胞的功能进行分析,此题还涉及输血的原则,分析解答。
【详解】(1) 由该化验单可以看出王女士的红细胞的计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过少,红细胞的正常值为:3.5~5.0×1012个/L, 而测定值为2.8×1012个/L,此人红细胞的数量不正常,低于正常值。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110~150 g/L, 而测定值为85 g/L,此人血红蛋白的数量不正常,低于正常值。表明她可能患有贫血病,贫血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2) 输血的原则是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由于是B型血的病人,若血库各型血血液充足,首先应当考虑给王女士输B型血。
(3)红细胞或者血红蛋白过少会导致贫血,由于成熟的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而且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所以贫血的人应当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发炎时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会高于参考值。该化验单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0~10×109个/L,王女士的白细胞测定值为6.5×109个/L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此时王女士体内炎症消失了。
28. 2023年12月17日,世界田联半程马拉松项目标牌赛事在湖北某地鸣枪开跑,赛场上运动员奋力拼搏,挥汗如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令枪响时,参赛选手由于耳中的听觉感受器④______接收到了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从而迅速起跑。这种反射属于____。
(2)赛道沿途有许多热情的观众,他们注视着运动员从远处跑来,睫状体不断地调节A____的曲度,在B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3)看到为运动员颁发奖牌及奖金时,观众们热烈鼓掌,请用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C→⑥→⑧→G→_________。某观众欢呼鼓掌、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_________共同调节。
【答案】(1)①. 耳蜗 ②.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2)①. 晶状体 ②. 视网膜
(3)①. H→I ②. 激素
【分析】图中:A晶状体、B视网膜、C视神经、D玻璃体、E感受器、F传入神经、G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①外耳道、②鼓膜、③听小骨、④耳蜗、⑤听神经、⑥大脑、⑦小脑、⑧脑干。
【详解】(1)发令枪响时,当外界枪声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④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从而迅速起跑。这种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2) 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觉形成的过程是: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可见,赛道沿途有许多热情的观众,他们注视着运动员从远处跑来,睫状体不断地调节A晶状体的曲度,在B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结合题图可知,看到为运动员颁发奖牌及奖金时,观众们热烈鼓掌,这一反射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B视网膜(感受器)→C视神经→⑥大脑→⑧脑干→G脊髓内的神经中枢→H传出神经→I效应器。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样使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某观众欢呼鼓掌、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
29.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为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学校安排大课间统一跑步锻炼,并建议家长给孩子吃好早餐,如图表示人体部分代谢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关系图,字母A、B、C、D代表心脏四个腔,①~⑥表示相关血管,a、b、c、d代表相关物质,1~3表示构成肾单位的相关结构,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跑步锻炼时,外界b气体先进入肺泡,然后进入血液,血管⑥中的血液特征是______。小肠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管②最先进入心脏的[A]_____(填结构名称),最终到达肺并排出体外。
(2)心脏的左右两侧不相通,但在A、D之间和B、C之间有房室瓣,其作用是_________。
(3)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随着血管进入肾单位,经过肾小球和[2]_____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将废物排出体外。
(4)某同学最近出现容易饥饿和疲劳,小便次数变多,易渴等症状,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部分检查结果如下表,分析可知该同学身体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表:尿常规报告单(部分)
(表注:“-”表示无,“+”表示少量,“++”表示大量)
【答案】(1)①.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②. 右心房
(2)防止血液倒流 (3)肾小囊
(4)肾小管病变导致重吸收作用异常(或胰岛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分析】图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c是吸收、d是排遗;①肺动脉,②上、下腔静脉,③肾静脉,④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⑤肾动脉,⑥肺静脉;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
【详解】(1)跑步锻炼时,外界氧气先进入肺泡,然后进入血液,血液中含氧量增多,因此血管⑥中肺静脉流动脉血,动脉血的血液特征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结合题图可知,小肠处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管②下腔静脉最先进入心脏的A右心房。
(2)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即图中A与D、B与C之间的房室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尿液的形成包括1肾小球和2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1肾小球过滤到2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3]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3]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围在[3]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随着血管进入肾单位,经过肾小球和[2]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将废物排出体外。
(4)某同学最近出现容易饥饿和疲劳,小便次数变多,易渴等症状属于糖尿病的症状,又根据尿常规报告单可知,尿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较高,其原因可能是肾小管病变导致重吸收作用异常,也可能是胰岛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30. 大部分县城街道都放置了有分类标识垃圾回收箱,实行了垃圾分类制,要求居民将垃圾按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放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推广垃圾分类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 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 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 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2)现有啤酒瓶、一次性塑料杯、鱼骨头、菜皮、香蕉皮、易拉罐、用过的餐巾纸、废电池等垃圾,应该放入其他垃圾箱的有______。上述剩余物中可回收后再利用的有:____(写出一例即可)。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废电池的危害:___(写出一点即可)。
(4)请你谈谈小区内实施垃圾分类的好处: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B (2)①. 鱼骨头、菜皮、香蕉皮、用过的餐巾纸等 ②. 啤酒瓶、一次性塑料杯、易拉罐等
(3)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即可)
【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详解】(1)居民们对垃圾没有分类放置的原因主要是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或者是有些居民根本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跟每天产生垃圾的多少无关。由此可见,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2)鱼骨头、菜皮、香蕉皮、用过的餐巾纸,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入其他垃圾箱。啤酒瓶、易拉罐是可回收后再利用的,在如今丰富的物质生活中,产生了一支“垃圾大军” ,影响我们的生活,对生活垃圾的分类要做好宣传工作。
(3)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污染土壤和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4)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既省下了土地,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再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利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但是,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好处是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圈。
31. 青少年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要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请依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的是_________(填名称)。
(2)某人因长期偏食得了坏血病,主要原因缺乏______所致,这种营养物质主要位于图2中第____层食物中。
(3)餐厅的午餐中有大米饭、鸡腿、酸奶,从合理膳食的角度分析,食物中还应该添加______(选填“红烧肉”或“素炒白菜”或“大虾”)更合理。
【答案】(1)①. 1肝脏 ②. 胰腺
(2)①. 维生素C ②. 二
(3)素炒白菜
【分析】图1:1肝脏;2胆囊;3十二指肠;4小肠;5胃;6胰腺;7大肠;图2:一谷物类;二蔬菜水果类;三鱼肉蛋类;四豆奶类;五油脂类。
【详解】(1)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胰腺的内分泌部属于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因此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的是胰腺。
(2)坏血病主要是食物中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因此患这种病应多摄入图2中第二层蔬菜水果类食物。
(3)餐厅的午餐中有大米饭、鸡腿、酸奶,说明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类等营养,但缺乏维生素和无机盐类食物,红烧肉主要含有脂肪、蛋白质,白菜主要含有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虾主要含有蛋白质。从营养要全面的角度来看还应添加素炒白菜这道菜。
32. 请根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_,加剧温室效应。
(2)植物通过______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起了重要的作用。
(3)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可以增加降水量,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可以美化环境等,这说明______(填“生物影响环境”或“环境影响生物”)。
(4)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导致一些地区频发自然灾害,于是国家和政府倡导人们“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实现这种循环可持续的低碳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不符合“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氧气##O₂ ②. 二氧化碳##CO₂
(2)①. 光合 ②. 碳-氧
(3)生物影响环境
(4)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家长开车接送上下学等(合理即可)
【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详解】(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故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可以增加降水量,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可以美化环境等,这些成果都是植物所影响的,故这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4)作为一个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当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切断电源,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随意丢弃废旧塑料袋;家长开车接送上下学等。
33.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
(1)D步骤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变蓝”或“不变蓝”)。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的作用。
(2)如需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在原步骤的基础上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1号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2号试管放在_____(“0℃”或“37℃”)的水中,预测2号试管的现象为_________(“变蓝”或“不变蓝”)。
(3)人体摄取馒头后,馒头中的淀粉又是如何被消化的呢?下图是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1”“剪刀2”出现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__。
A. 口腔、胃B. 口腔、小肠
C. 胃、小肠D. 小肠、大肠
【答案】(1)①. 不变蓝 ②. 舌
(2)①. 唾液 ②. 0℃ ③. 变蓝 (3)B
【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详解】(1)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水,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实验中,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结合题图可知,D步骤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口腔里面有舌,舌能灵活运动,通过搅拌作用,把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可见,本实验中,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
(2) ①如需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所以应该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
②将C步骤中的1号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2号试管放在0℃的水中,这样就形成了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2号试管虽然加入了唾液,但装置保温在0℃,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所以,可以预测2号试管的现象为变蓝。
(3)A.胃中主要含有的是胃蛋白酶,它主要用于消化蛋白质,而不是淀粉。因此,胃不是进一步消化淀粉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
B.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含有的淀粉酶、麦芽糖酶等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可见,题图中,“剪刀1”代表唾液淀粉酶,出现的部位是口腔,“剪刀2”代表麦芽糖酶,出现的部位是小肠,B符合题意。
C.唾液淀粉酶出现在口腔中,用于初步消化淀粉,而并非胃中,C不符合题意。
D.完全忽略了口腔在淀粉消化过程中的作用,而且将大肠作为了进一步消化淀粉的酶的出现部位。然而,大肠主要是吸收水分的场所,并不含有进一步消化淀粉的酶,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4.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在酸雨区域内,湖泊酸化,渔业减产,森林衰退,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建筑物被腐蚀,文物面目皆非。某生物科技小组为了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选择玉米和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请你完善探究设计,并回答相关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
制定方案:
a.材料用具:①模拟酸雨:A液(pH=2的模拟酸雨)、B液(pH=4的模拟酸雨)(提示:pH值越小,酸性越大);②培养皿、滴管、标签、吸水纸、饱满而充满活力的种子(玉米、小麦)。
b.探究方案:①将6个培养皿分两组各编为1号、2号和3号,并铺一层吸水纸,各放入玉米、小麦种子50粒;②在两组的1号培养皿中滴入5mL清水,2号培养皿中滴入5mLA液,3号培养皿中滴入5mLB液,使吸水纸保持湿润,种子接触到模拟酸雨,盖好培养皿,放置于温室中;③每天下午18:00,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实验结果(不同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如表:
表:不同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
(2)讨论交流
a.实验中1号培养皿不作处理(滴加等量清水)的目的是______。
b.培养皿中均放50粒种子,而不是1粒,其目的是______。
c.请根据表格信息填写实验结果:玉米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100%,在A液中为90%,在B液中为94%;小麦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在A液中为12%,在B液中为______
d.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模拟酸雨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且______,特别是pH=2的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影响极大。
e.为了控制酸雨,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
【答案】(1)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是否有影响
(2)①. 作对照 ②. 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③. 58% ④. 酸性越大,负面影响越大 ⑤.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分析】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或是确定影响结果的因素就是实验的研究对象,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详解】(1)某生物科技小组为了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选择玉米和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模拟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是酸雨对种子萌发率是否有影响?
(2)a.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不做处理的组为对照组,因此实验中1号培养皿不作处理(滴加等量清水)的目的是作对照。
b.培养皿中均放50粒种子,而不是1粒,其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c.玉米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在A液中为90%,在B液中为94%;小麦种子萌发率在清水中为100%,在A液中为12%,在B液中为:29÷50=58%。
d.模拟酸雨:A液(pH=2的模拟酸雨)、B液(pH=4的模拟酸雨),pH值越小,酸性越大,实验结果:A液玉米种子萌发率为90%,在B液中为94%;小麦种子萌发率在A液中为12%,在B液中为58%,因此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模拟酸雨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率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且酸性越大,负面影响越大,特别是pH=2的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影响极大。
e.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是控制酸雨,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有效方法和合理化的建议。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项目
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红细胞
2.8
3.5~5.0
×10¹²个/L
血小板
2.2
1.0~3.0
×10¹¹个/L
血红蛋白
85
110~150
g/L
淋巴细胞
2.5
0.7—4.0
×10⁹个/L
白细胞
6.5
4.0~10
×10⁹个/L
血型
B型
检查项目
检查报告
参考值(正常值)
单位
尿常规
蛋白质
-
未检出或微量
葡萄糖
++↑
未检出或微量
水
95
95~97
g/100mL
无机盐
1.4
0.9~1.6
g/100mL
尿素
1.9
1.8~2.0
g/100mL
研究对象
萌发环境
观察记录每天萌发数量(每组50粒种子)
萌发率(%)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玉米种子
1号:清水
0
0
43
46
47
49
98
2号:A液
0
1
44
44
45
45
90
3号:B液
0
0
41
45
45
46
92
小麦种子
1号:清水
0
20
41
44
48
48
96
2号:A液
0
6
6
6
6
6
12
3号:B液
0
16
22
27
29
29
?
[生物][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