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人物素材之郑好好-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 学案
展开7月27日晚,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们再次相聚在五环旗下,在竞技体育中绽放激情,在奋斗拼搏中成就梦想,必将在奥运史上留下令人难忘的记忆。“33届夏季奥运会”赛场上,有老将坚持热爱、不忘初心,也有新人一鸣惊人、赤诚追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25第33届夏季奥运会体育健儿的世界,来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来为我们的作文注入“新鲜血液”,为2025中考满分作文助力。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碗池比赛6日在协和广场收官,澳大利亚队的特鲁夺得金牌,中国队年仅11岁的郑好好迎来奥运首秀,以预赛第18名的成绩完赛。
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巴黎奥运会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滑手郑好好完成了奥运首秀。还有5天才过12岁生日的她也是本届奥运会所有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郑好好在预赛第二组第三个下池,首滑发挥稳定,取得63.19分。得到保底成绩的郑好好在第二轮和第三轮中增加了动作难度,但可惜均出现失误,最终位列预赛第18名,无缘决赛。 虽然奥运会之旅提早结束,但刚刚小学毕业的郑好好仍表示在赛场“玩得非常开心”。 “很开心,也很自豪可以代表国家参赛。”郑好好赛后说。
她于6月底布达佩斯举行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中滑出72.6分的成绩,“压哨”取得奥运资格。
谈及奥运首秀,郑好好表示“没有压力”。“奥运会与我平时的练习和比赛区别不大,就是这里人(观众)多一点。”郑好好说。
齐聚22位世界顶尖滑手的奥运会碗池赛场,给郑好好“玩”的时间并不多。她在面对一众更有经验的滑手时,想要晋级只有八席的决赛,目前还不太现实。比赛之外,郑好好展现自己的机会只有每个预赛小组的练习时间。 紧张的赛前试滑阶段,郑好好向观众展现了她的“松弛”。
本组其余5名选手都在练习时,郑好好却被身后大屏幕播放的奥运会宣传片所吸引,过了一阵才回过神来。 因为每位运动员在碗池中试滑的线路、速度不同,且没有固定的下池顺序,选手们通常要在热身时抢场地。 “我抢到了,但不多。”郑好好笑着说。
和今年6月底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一样,年龄最小、资历很浅的郑好好,还不足以和“大孩子”抢场地。但在巴黎,她丝毫不怯场。而同场比赛的滑手也会默契地在几分钟里同时让开场地,让郑好好进池热身。
预赛第18的排名为郑好好的巴黎奥运之旅画上了句号,聊到自己的同学,郑好好脸上洋溢着快乐。 “我们班有个微信群,同学们在里边为我加油打气。看了他们的留言,我特别开心,感觉一点也不紧张。我的闺蜜还把她的微信状态改成了‘祝闺蜜夺得奥运金牌’。” 最后,记者问她会怎么跟家人朋友讲述这段经历,小姑娘又是语出不凡:“不能表现得太自豪吧,我想想啊……就说抽空去参加了个奥运会吧。”
“暑假‘抽空’参加了奥运会!
牛!"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拉开序幕,在已公布的巴黎奥运中国代表团名单中,11岁女孩郑好好成为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刚刚小学毕业的郑好好将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奥运会碗池比赛,引发热议,网友纷纷留言打趣道:你在奥运会上的对手刚刚小学毕业。
在她眼里,滑板运动就像和好朋友玩游戏“轮流出招”一样好玩。训练中,虽然受伤“摔麻了”、缝针“哭出声”,但她依然笑呵呵地坚持,状态比大人都轻松。
“小孩姐”郑好好:11岁正是逐梦巴黎的年纪
刚刚小学毕业,就要前往巴黎,这是滑板运动员郑好好的人生。
北京时间8月6日,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碗池比赛,11岁的郑好好在预赛中得到63.19分,无缘决赛。
还有5天才满12岁的郑好好,是本届巴黎奥运会最年轻的运动员,也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历史上最年轻的运动员。正因此,她被网友亲切地叫作“小孩姐”。
2012年8月11日出生的郑好好,是本届巴黎奥运会最年轻的运动员,也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历史上最年轻的运动员。
奥运是人生分水岭
半个月前,广东惠州金山湖小学六年级的毕业典礼上,一个女孩发言:“我只是一员小将,但我也要为国出征,去给国家争取荣誉。”
这个女孩便是郑好好,2012年8月11日出生的她,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历史上最年轻的运动员。此前这一纪录是1996年参加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比赛的年芸,年仅13岁287天。
11岁360天亮相奥运赛场,郑好好经历了一段“压哨”之旅。
郑好好在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比赛中
5月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上,郑好好以51.73的成绩位列44名参赛选手中第20位。
彼时,郑好好表示:“比起其他选手,我的优势是招比较密,但不足之处在于我细胳膊细腿的,加不上那么快的速度。之后我会加强体能和力量的训练。”
郑好好在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布达佩斯站比赛中
一个月后的布达佩斯站,郑好好的提高显而易见。虽然最终排名仅第21位,但成绩却比上海站高出不少。
首轮比赛,郑好好就获得了63.49分的高分,第二轮出现瑕疵仅获得43.84分,随后的第三轮,郑好好顶住压力得到72.60分,并以这一成绩最终排在第21位。
虽然这样的名次无法让她晋级到只有16名选手参赛的半决赛,但按照每个国家/地区协会滑手最多只有三个奥运会参赛资格的规则要求,世界排名第27位的郑好好,以第21位的位置“压哨”挺进巴黎奥运会。
谈到奥运会,郑好好说:“感觉像是人生中的分水岭,如果真的能去的话,会感觉自己变得更厉害了。”
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郑好好首秀便得到63.19分,只是在此后的两轮比赛里,希望冲击更高难度的郑好好出现失误,没能完成所有的动作。最终,郑好好无缘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碗池决赛。
全家运动细胞都在我这
郑好好从小就喜欢运动,7岁半那年,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了自己的滑板生涯。
之所以选择滑板,郑好好给出的解释也很简单:“很刺激,当时看陈烨他们做那些能飞起来的动作的时候感觉很酷。小时候(玩过)的轮滑那些我也很喜欢,但是后来发现还是滑板好玩。”
很快,郑好好在滑板上的天赋就显露出来——2020年5月在第十四届全运会滑板项目资格赛上,她以第13名的成绩从六十多名参赛选手中突围而出,走进大众视野。随后的比赛,她一步步成为国内顶尖滑板选手。
时年9岁的郑好好代表广东队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滑板女子碗池赛预赛。
7岁半接触滑板,11岁晋级奥运会,郑好好的天赋按照她的说法是:“感觉家里的运动细胞全在我身上了。”
从刚开始学习滑板起,郑好好的梦想就是参加奥运会,“因为当时刚好张鑫姐姐在参加东京奥运会,看到她们参加资格赛,就觉得很厉害,也想和她们一起去比赛。”
作为一项极限运动,受伤在所难免,她也曾考虑过要不要放弃。
她谈到一次受伤经历时说:“当时滑板掉下来撞到了右手的中指,导致骨折,指甲也掉了,很痛。”
虽然放弃滑板的念头一度涌入脑海,但是她很快就在心里说服了自己,“当时会很痛,也想过是不是要放弃滑板。后面想了想,自己练了那么久,也不太想放弃,所以养了一下伤就继续回去滑板了。(回来后)也没有很怕那个招,现在那个招变成了我的招牌。”
为了能冲击奥运会,郑好好的生活一度变成了“板场、学校、家”三点一线。
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的比赛,郑好好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几个月的精力几乎都放在滑板上面,每天吃饭都很着急,都是板场、家、学校。而且最近去了南京集训,我的技术也有很大的提升,因为南京的场地很好很光滑,对我技术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当时郑好好想去一趟迪士尼乐园,“我上次来上海去了一趟迪士尼,当时真的超级开心,但是唯一不足就是我没穿裙子去,我穿了裤子,(当时)后悔死了。”
但紧接着她就话锋一转,“我觉得这段时间应该没法去,我还是先把时间花到练习滑板上面吧,只要进了奥运会我就可以随便玩了。”
好在最终的结果是美妙的,郑好好“压哨”晋级巴黎奥运会的赛场。
目标:洛杉矶奥运会前五
郑好好的身上很少背负着使命感。
奥运赛场上的郑好好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她说:“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虽然大家都想争第一,但赛后我们还是会一起玩。比赛中我也嘻嘻哈哈的,感觉用这种方式调节心情也挺好的。”
这样的性格,也让郑好好在赛场上交到了不少朋友。郑好好表示:“我和阿里萨就是朋友,我会向她学习,把她当成自己的目标。有时候看到她们,也会找她们聊一些技术的话题,比如她们的加速点在哪。然后我们会一起玩,一起跳舞,一起搞怪。”
事实上,巴黎与郑好好还有一段特殊的缘分。她的妈妈在巴黎曾留学七八年时间,这让她对这座城市很有好感。
奥运会开始前,被问及想在奥运会期间做什么,她给出的回答是:“应该会去一趟埃菲尔铁塔,还有去看看他们那边有什么好的板场,那里有很多法国小朋友一起玩,应该会很开心。”
对于近期的愿望,郑好好说她想买一个相机想了许久,平时除了滑板之外,也喜欢摄影和唱歌,为此她还在上声乐课。如果以后不再练习滑板,她希望能成为一名国际裁判。
当媒体询问她是否想成为榜样时,她的回答却出人意料:“这个也没有,感觉自己还是挺普通的啊,跟其他人一样,也没有想要把自己搞得很特殊。”
但谈到自己的终极目标,郑好好说:“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在洛杉矶奥运会进到前五名,这样应该会挺开心的。”
。
爱国情怀 执着坚韧
奥运精神 心怀热爱
坚持梦想 不断突破
享受过程 超越自我
个人价值 永不言弃
理想斗志、信念超越
不惧挑战 保持本心
坚定梦想、脚踏实地
体育精神 突破自我
竞技魅力 为国争光
为国追梦 突破极限
1. 青春朝气 淡定从容
郑好好:11岁滑板小将“拿捏”巴黎奥运
年仅11岁的郑好好,已是中国滑板界一颗璀璨的新星。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这位滑板小将,用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坚持,跨越了年龄与经验的界限,将梦想照进现实。面对巴黎奥运的舞台,郑好好以平常心待之,深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却更加坚定了“做好自己,无愧于心”的信念。她的每一步滑行,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每一次跳跃,都是对梦想的深情告白。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少年应有的朝气与活力,更感受到了追梦路上那份难能可贵的淡然与从容。
2.攻坚克难 直面问题
滑板毕竟也是一个极限运动,身体与水泥会产生直接碰撞,训练、比赛中受伤在所难免,郑好好的滑板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她经历了不少挑战。
2021年全运会结束后半个月,郑好好在一次训练时从碗池高处跌落,撑地时一根手指骨折,一枚指甲盖儿被当场掀掉。尽管现在碰到伤口,伤口还会痛,但郑好好讲起来,却是满脸的笑意:“我直面了它、攻克了它,现在倒滑360度也成为我的招牌动作,还蛮开心的。”正视问题,不逃避,直面问题,有一种百折不挠、拼搏奋进的精神,正是她能一步步走向奥运会的原因。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毅力告诉所有人:
3. 追求梦想 热爱坚持
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毅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而郑好好正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学习和致敬的追梦人。她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书写了十段段传奇的故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毅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她的成功为中国滑板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也为年轻运动员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在她身上的这种松弛感,即便奥远会都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按照她的说法:“这次比赛不仅会让我增加积分,也会给我很足的底气。即便没进奥运会也没有关系,我只要保持努力等下一届就好。”
4.压力与动力,乐观生活
“小孩姐”的大心脏。在滑板女子碗池预赛上,顶级选手的较量和本土作战的压力,对于一位仅有12岁的女孩来说并不好应付。但听到观众呐喊的一瞬间,郑好好有了底气。这种“不紧张”在第一轮的比赛里并不明显,35.37的首轮得分在同组的22名选手中只能算中规中矩高 但经历文段时间的心态调整,“不紧张”的郑好好在第二轮超常发挥,得到51.73分,最终以同组第4名完赛。回忆比赛,郑好好把每一处细节都说得很详尽,“当时我以为自己的后脚上不来了,结果努力一拍,成功了。逼一下自己还是可以的,感觉之前的努力真的很有回报,每天的汪水泪水真的很有回报。”
4.顽强拼搏 追逐梦想
顽强拼搏是底色,是中华体育精神的鲜明特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1岁滑板少女郑好好在备战奥运期间,几十上百次的摔跤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每次都会迅速调整状态,重新投入训练,她坚信“每次摔倒后爬起,就离梦想更近一步”。没有一次成功不是用无数汗水和努力浇铸出来的,有的只是不为人知的尝试、失败和磨练。
5. 享受过程 超越自我
因热爱而启程,滑板已经成了好好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妈妈王哲小心呵护着这份专注与快乐,成为好好追梦路上最坚实的后盾,也铸就了她自信开朗的底气。翻转、落地、起身,此前从未在正式比赛中完成的翻板540动作,在关键时刻却完美呈现。整个45秒的比赛中,郑好好的其他动作也精准到位,最终获得72.6分,逆风翻盘,拿到了巴黎奥运会滑板项目的最后一张入场券。拿到巴黎奥运入场券后,好好就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中,在启程前往巴黎前,镜头也记录下了好好的备战过程。
1.飞扬的“小孩姐”郑好好,未来更可期
现在的小孩动不动就“开挂”。
北京时间8月6日晚,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公园赛预赛开赛,11岁的中国选手郑好好最终得分63.19,未进前八无缘决赛。虽然未能晋级决赛,但这次的奥运经历对于郑好好来说已经足够精彩。
刚刚小学毕业,不到12岁的郑好好是本届巴黎奥运会最年轻的运动员,也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历史上最年轻的运动员。“年龄不大、本事不小”,她被网友亲切地叫作“小孩姐”。
“别人家的孩子”过暑假,顺便参加了个奥运会,网友怒赞“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
虽然止步滑板碗池项目预赛,但整场比赛,这个中国小姑娘始终笑脸昂扬,享受竞技体育带来的魅力,和夏天里属于自己的突破。
刚开始学习滑板,郑好好的梦想就是参加奥运会。作为一项极限运动,受伤在所难免,她谈到一次受伤经历时说:“当时滑板掉下来撞到了右手的中指,导致骨折,指甲也掉了,很痛。”但这些并没有让她放弃滑板,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反,正好越来越坚定自己对于滑板的喜爱,并在之后一发不可收。
别看“小孩姐”年龄不大,心态是相当好。在采访的时候表示自己一点都不紧张,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姐姐值得她学习,谦虚低调又乐观。有郑好好出现的画面,始终能看到她脸上挂着的笑容,让我们惊叹这位“10后”小将实力的同时,更喜欢她的淡定从容和沉稳大气。
这两年,“小孩哥”“小孩姐”时常“出圈”。在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街式赛决赛中,14岁的崔宸曦获得第4名,创造了中国代表团该项目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前段时间,“11岁男孩暑假在家造火箭”登上热搜,这个男孩自学物理化学编程、写下600多行代码,被网友称为“火箭哥”……
站到高处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孩哥”“小孩姐”的背后是“青出于蓝”,是后生可畏。10后们的崛起,犹如一道绚丽的曙光,让我们对未来充满着热切的期待,对明天怀揣着坚定的信心。
郑好好只有11岁,在天赋与努力的加持下,一切都是那么“正正好好”,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1.站到高处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孩哥”“小孩姐”的背后是“青出于蓝”,是后生可畏。
2.10后们的崛起,犹如一道绚丽的曙光,让我们对未来充满着热切的期待,对明天怀揣着坚定的信心。
3.郑好好只有11岁,在天赋与努力的加持下,一切都是那么“正正好好”,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2. 11 岁郑好好 :“玩儿”进巴黎奥运会
还记得自己 11 岁的暑假在做什么吗?旅游、读书、看电视、玩游戏……还是像滑板运动员郑好好一样,“抽空”去参加了奥运会?
刚刚小学毕业的她,不仅是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也是中国夏季奥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选手。8月6日,她登上了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碗池预选赛的舞台,一出场就收获了欢呼和掌声。虽然此次奥运之旅已结束,但对郑好好来说,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已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因为喜欢,她愿意一直在碗池里“玩儿”下去。
01
“门 票”
“这场奥运会比赛,应该是我最没有压力、最不紧张的一场。”此次巴黎奥运会,郑好好只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希望能够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争取进入前 16 名。
郑好好的妈妈王哲却不这样想,尤其是在冲击巴黎奥运会滑板项目的最后一站布达佩斯资格赛的时候。
彼时,每位选手有三轮机会,每轮比赛 45 秒。首轮,郑好好选择了较为保守的路线,拿到了 63.49 分,在所有选手中排名第六。第二轮,她出现失误,仅仅拿到 43.84 分。王哲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儿,好在第二轮失误并没有让郑好好气馁,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这最后的 45 秒是郑好好冲击奥运的最后一搏。她必须拿到 67.34 分,才能进军巴黎。于是,在第三轮,她拿出了在官方训练中从未完成过的“大招”:翻板 540。
“ 她 下 碗 池 滑 行 那 45 秒,几 乎 是 我 人 生 中 最 漫 长 的 45秒。”王哲说。面对巨大的压力,这个 11岁的女孩在最后一滑中发挥到极致。翻转、落地、起身,此前从未在正式比赛中完成的翻板540 动作,在关键时刻完美呈现,郑好好最终获得 72.6 分,逆风翻盘,拿到了巴黎奥运会滑板项目的一张入场券。
郑好好在比赛间隙与教练互动
“那一刻,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郑好好说,“一开始,我觉得滑板是项很酷的运动,但是玩着玩着,我就想成为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此时,距离她第一次接触滑板,刚刚过去 4 年。
时间回到 2019 年,马上就是郑好好的 7 岁生日,王哲却犯了愁,“好好的性格比较活泼,琴棋书画都学过,但都不太喜欢”。直到看到其他小朋友玩滑板,她灵光一闪,觉得女儿也会喜欢。于是,这一年郑好好收到了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生日礼物——滑板。
第一次玩滑板,郑好好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和勇气,“我第一次玩滑板就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她戴上头盔、护膝,学着张开双臂保持平衡,向前挪步,享受着滑板带来的快乐。郑好好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选择了滑板,也是滑板选择了我。”
2019 年,广东省体育局指导惠州成立广东省轮滑(滑板)队,总教练卫乃章开始到各地选人。在 2020 年的一次轮滑俱乐部活动中,卫乃章第一次见到郑好好,他印象深刻 :个头小小的,在滑板上异常灵动和专注。“和她交谈后,感觉她非常 聪明,很多动作一点就会,对滑板运动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卫乃章说。在专业训练下,郑好好的滑板天赋很快显露出来。2021年 9 月,刚刚 9 岁的她就代表广东队参加了全运会,在半决赛中位列第 14 名。2022 年 8 月,她代表惠州获得广东省运会女子乙组碗池项目金牌。
02
“拿 捏”
郑好好被教练称为“大心脏”选手,回忆起资格赛决定胜负的最后一轮,郑好好说“挺普通的”:“比赛结束后,我就出去在场地玩,结果他们突然叫我。哦,我进了奥运会呀,小小奥运,拿捏!”灿烂的笑容、俏皮的手势,让人无比肯定这个运动场上的“天才少女”也是个普通女孩。
对这个 11 岁的女孩来说,比赛可能更像是一个表演的舞台,让她在这里认识和被认识。而滑板,更像是她与世界对话的语言。能让郑好好眼睛里闪出最明亮光芒的,是说到在澳大利亚比赛时,和新认识的朋友们一起从桥上跳到清澈的湖里时那份透心凉爽。“那个湖特别干净,特别好玩。”
郑好好自称是“e 人”,喜欢交朋友,世界排名前 20 的滑手她认识十多个。王哲说,郑好好其实挺纯粹的。“她没有把滑板完全竞技化的想法,比赛结束后,大家就像开派对一样,玩得不亦乐乎,她很享受这种状态。”
“比赛就像是玩游戏轮流出招嘛,我就想着把我的招都出了。”郑好好眼里,比赛就是场好玩的游戏,自己要玩得尽兴。即便给自己定了争取巴黎奥运会 进 入 前 16 名 的“ 小 目 标 ”,她也表示 :“进不进没关系,只要能把我平时的招式发挥出来就行了,娱乐玩耍吧!”
虽然郑好好把比赛当作游戏,但滑板毕竟是极限运动,身体与水泥会产生直接碰撞,训练、比赛中受伤在所难免,郑好好的滑板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的时候,郑好好下进 3 米多的碗池,有一层楼那么高,外公看了直替她担忧:“这是什么运动啊?这不就是带着板跳楼吗?”
郑好好坦承自己开始也会害怕 :“摔麻了,血喷得碗池里到处都是,还要缝针,打麻醉的时候感觉粗粗的针管直接硬往里扎。妈妈当时挺担心的,问我还想不想滑,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要放弃也没关系。”是热爱让郑好好坚持了下来。渐渐地,她即使从板上摔下来,也能笑嘻嘻面对了。
2021 年 全 运 会 结 束 后 半个月,郑好好在一次训练倒滑360 动作时从碗池高处跌落,撑地时一根手指骨折,一枚指甲盖被当场掀掉。尽管现在碰到伤口还会痛,但郑好好讲起来,却是满脸笑意 :“我直面了它、攻克了它,现在倒滑 360已成为我的招牌动作,还蛮开心的。”
当然,训练也会让她疲惫,特别是正和朋友玩得开心时,被喊去训练。“我会很难受,会说‘妈妈今天别训练了’。但后面还是会去练,我觉得还是多练一下好。多练一下的话,我可能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1.比赛就像是玩游戏轮流出招嘛,我就想着把我的招都出了。
2.比赛结束后,我就出去在场地玩,结果他们突然叫我。哦,我进了奥运会呀,小小奥运,拿捏!
3.对这个 11 岁的女孩来说,比赛可能更像是一个表演的舞台,让她在这里认识和被认识。
4.我直面了它、攻克了它,现在倒滑 360已成为我的招牌动作,还蛮开心的。
3. 11岁滑板女子运动员郑好好奥运首秀
“很开心,也很自豪可以代表国家参赛”
巴黎奥运会滑板女子碗池比赛6日在协和广场收官,澳大利亚队的特鲁夺得金牌,中国队年仅11岁的郑好好迎来奥运首秀,以预赛第18名的成绩完赛。
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巴黎奥运会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滑手郑好好完成了奥运首秀。还有5天才过12岁生日的她也是本届奥运会所有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郑好好在预赛第二组第三个下池,首滑发挥稳定,取得63.19分。得到保底成绩的郑好好在第二轮和第三轮中增加了动作难度,但可惜均出现失误,最终位列预赛第18名,无缘决赛。
虽然奥运会之旅提早结束,但刚刚小学毕业的郑好好仍表示在赛场“玩得非常开心”。
“很开心,也很自豪可以代表国家参赛。”郑好好赛后说。她于6月底布达佩斯举行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中滑出72.6分的成绩,“压哨”取得奥运资格。
谈及奥运首秀,郑好好表示“没有压力”。“奥运会与我平时的练习和比赛区别不大,就是这里人(观众)多一点。”郑好好说。
齐聚22位世界顶尖滑手的奥运会碗池赛场,给郑好好“玩”的时间并不多。她在面对一众更有经验的滑手时,想要晋级只有八席的决赛,目前还不太现实。比赛之外,郑好好展现自己的机会只有每个预赛小组的练习时间。
紧张的赛前试滑阶段,郑好好向观众展现了她的“松弛”。本组其余5名选手都在练习时,郑好好却被身后大屏幕播放的奥运会宣传片所吸引,过了一阵才回过神来。
因为每位运动员在碗池中试滑的线路、速度不同,且没有固定的下池顺序,选手们通常要在热身时抢场地。
“我抢到了,但不多。”郑好好笑着说。和今年6月底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一样,年龄最小、资历很浅的郑好好,还不足以和“大孩子”抢场地。但在巴黎,她丝毫不怯场。而同场比赛的滑手也会默契地在几分钟里同时让开场地,让郑好好进池热身。
预赛第18的排名为郑好好的巴黎奥运之旅画上了句号,聊到自己的同学,郑好好脸上洋溢着快乐。
“我们班有个微信群,同学们在里边为我加油打气。看了他们的留言,我特别开心,感觉一点也不紧张。我的闺蜜还把她的微信状态改成了‘祝闺蜜夺得奥运金牌’。”
最后,记者问她会怎么跟家人朋友讲述这段经历,小姑娘又是语出不凡:“不能表现得太自豪吧,我想想啊……就说抽空去参加了个奥运会吧。”
1. 很开心,也很自豪可以代表国家参赛。
2.奥运会与我平时的练习和比赛区别不大,就是这里人(观众)多一点。
3.不能表现得太自豪吧,我想想啊……就说抽空去参加了个奥运会吧。
1. 竞技体育很残酷,如果内心有一丝波动,就很难保持初心和坚持热爱。
2. 人生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
3.很开心,也很自豪可以代表国家参赛。
4.奥运会与我平时的练习和比赛区别不大,就是这里人(观众)多一点。
5.不能表现得太自豪吧,我想想啊……就说抽空去参加了个奥运会吧。
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人物素材之齐迎-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之巴黎奥运会人物专刊 学案: 这是一份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人物素材之齐迎-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之巴黎奥运会人物专刊 学案,共5页。
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人物素材之马龙-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 学案: 这是一份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人物素材之马龙-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 学案,共15页。
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人物素材之郑钦文-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 学案: 这是一份第33届夏季奥运会人物素材之郑钦文-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热点素材 学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