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第一一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第一一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 (25 分)
1. (3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束缚 (fù) 亢奋 (hàng) 瞳仁 (tóng)
B.晦暗 (huì) 羁绊 (jī) 磅礴( bé)
C.缄默 (qiān) 狩猎 (shòu) 迁徙(xǐ)
D.雾霭 (ǎi) 闭塞 (sè) 渺远( miǎ)
2. (3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沟壑 慧星 沙砾 海枯石烂
B.惟幕 山麓 狩猎 目空一切
C.弥漫 凋零 幅射 天衣无缝
D.陨石 致密 冗杂 草长莺飞
3. (3分)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IA.之所以从书中很少汲取有益的见解,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而造成的。
(将“而造成的”去掉)
B.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讲述和搜集他们的故事,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
(将“搜集”与“讲述”调换顺序 )
C .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将“作品”改为“作家”)
D.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将“改造”改为“改进”
4. (3分) 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以“看社戏”为中心事件,连缀全文,刻画人物。
B.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
C .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 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5 . (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
【情境】小明同学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校医检查后认为并无大伤,建议家长接回家休息两天,请你以同学的名义给小明的妈妈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
A .“阿姨,您好! 小明今天在体育课上受伤了,您快点来学校一趟。”
B .“阿姨,您好! 小明今天在体育课上受伤了,但是不严重,您不必担心。”C .“阿姨,您好! 小明今天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但不严重,校医建议您把他接回家休息。
D .“阿姨,您好! 小明今天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请您快点来学校一趟把他接回家去。”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有梦就不懈追寻,有梦想就勇敢去拼搏,闯荡中磨砺的双翼,在风雨中更显得坚强;
,不为世俗所改,不被名利所动,“我行我素”也许是固执,也可以是对清者自清的诠释;
,苟活的生命软弱得可鄙,适当的客套是一种礼貌,过分的讨好则是一种谄媚。
A. 坚持生命的理想 坚持生命的尊严 坚持生命的原则
B. 坚持生命的原则 坚持生命的理想 坚持生命的尊严
C. 坚持生命的理想 坚持生命的原则 坚持生命的尊严
D. 坚持生命的原则 坚持生命的尊严 坚持生命的理想
7. (7分) 按课文原文填空。
(1)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挑兮达兮, 。(《诗经 郑风》)
(4) 关关雎鸠, 。(《关雎》)
(5) , 白露未晞。(《蒹葭》)
(6)《小石潭记》中描写鱼儿动态的句子是: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阅读 (45 分)
(一) 阅读《桃花源记》, 回答 8——10 题 (9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 (3分) 解释文中加线词语。
(1) 仿佛:
(2) 向:
(3) 规:
9. (4分)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 (2分) 根据文章内容推测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二) 阅读《“濒危”化学元素, 且用且珍惜》, 回答 11----14 题。(11 分)
“濒危”化学元素,且用且珍惜
(1) 1869 年 3 月,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近日,欧洲化学学会制作的一张与众不同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引发了众多关注。
(2) 在这张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所占的面积不同:自然界储量越丰富的元素所占面积越大,反之,面积越小。所以整体看来,周期表是扭曲的,类似毕加索风格的绘画。
(3) 为什么要制作这样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呢? 欧洲化学学会的意图是想通过这张表反映出自然存在元素的稀缺程度。也就是说,制作这张表的初衷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提醒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 这张化学元素周期表显示,氧、氢、铝、钙的储量丰富,没有枯竭的风险,但是由于人类的过度使用,一些化学元素,比如氦、铟、钇等,可能在一百年内用尽。虽然氦气在整个宇宙中比重较大,和氢气一样是宇宙中最早的化学元素,但研究显示,地球上的氦气主要存在于气体和放射性矿石中,而大气层中,氦气占比很低,只有 5.2万分之一。由于氦气的比重轻,并且最不活泼,所以被广泛地应用到气球中。氦气球比氢气球安全,不易爆炸,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放飞的氦气球会把氦气直接释放到大气当中,最终这些氦气会离开地球,飘散到宇宙中去。
(5) 现在的电子设备更新换代过于频繁,比如英国人每个月要淘汰一百万部智能手机,美国人每个月要更换一千二百万部手机,触屏电脑的更换率同样惊人。制造智能手机时,需要用到 30 种化学元素,其中 17 种由于过度使用,在未来一百年内可能会消失,比如铟元素。
3(6) 氧化铟锡在制作触屏和液晶显示器时必不可少,但是在自然界中,铟是游离态的,在地壳中的分布少而散。如果按照现在更换电子产品的速度,铟的储量只够使用二十年,而且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目前手机中铟元素的回收率还不足 1%。
(7) 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论积贮疏》一文中说:“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变为“濒危物种”的化学元素也提示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自然资源低开采、高利用,而且不要频繁地更换手机或电子产品。
11. (2分) 阅读全文,说说制作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目的是什么。
12. (3分) 请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 氦气球比氢气球安全,不易爆炸,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
2) 比如英国人每个月要淘汰一百万部智能手机,美国人每个月要更换一千二百万部手机。( ) ( )
13. (3分) 阅读第 (5) 、 (6) 段,说说为什么“不要频繁地更换手机或电子产品”。
14. (3分)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第 (7) 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三) 阅读《一只有缺口的木桶》, 回答15——19题。(15分)
一只有缺口的木桶
(1)儿子上高三了,马上就要高考,但数学成绩老是上不去。父亲急,想跟儿子沟通,但儿子非常抵触,怎么办?
(2)这天,父亲特意为儿子定制了一只木桶。这种木桶不好买,父亲特意跑到古镇去寻找箍桶匠,最后总算找到一位能箍桶的老人,他要求老人给他做一只短一截木板的缺口木桶。老人说:“那还是木桶吗? 咋用啊? ”
(3)他笑说:“这就对了,我就是要让人家一眼看出,短一截木板,木桶就没法正常使用了。”老人眼睛一亮,说:“噢,你是要拿这个去说理。是老师吧?有点意思。”老人笑着,一边摸着胡子,一边不断点头。
(4)于是父亲就拿着这只木桶回家,把它放在书房里最显眼的地方。
(5)儿子见了没吱声,只是撇了撇嘴。父亲想上前去解说,却被儿子用手按住:“不用解说,道理我懂,你是想让我提升数学这块短板,让木桶的容量迅速增加,但我讨厌数学! 讨厌! ”儿子突然高声喊叫,那表情里充满了厌烦和愤怒。
(6)父亲惊讶地看着儿子,他知道儿子面临的压力。他的表达已经尽可能的婉转了,但儿(5) 古语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如此,人生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②朱熹也说“凡人不进便退也”“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连知识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折旧”,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时代会把我们抛得越来越远。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进不止的品格,才能不断前进,在学业和事业上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胜而不怠,嬴而不骄、成而不懈,不断开拓进取。才能走进知识、事业、人格的新境界。
(6) 可见,若说“成功乃失败之母”,虽有些文字游戏的味道,却也不失为一句警策之语。
(7)“失败”无需悲情,“成功”亦不可轻言。人生在世难免几度浮沉,在心中将这成败的转换拿捏得当,生命方能更有光彩。
20 . (2分)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1.(3分)请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 失败往往成为一种力量和强心剂,成功有时则是包袱和麻醉剂。
( )()
(2) 朱熹也说“凡人不进便退也”“无中立不进退之理”。( )
22.(2分)“但成功之后,有些‘成功者’不思进取,甚至忘乎所以,或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或者居功自傲,视法律和道德为儿戏,终致沦为失败者甚至阶下囚,先成后败、因成而败。”一句中“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意思是 。
23 . (3分) 在作者看来怎样才能做到“成”中不“败”?
三、作文 (50分)
(一) 命题作文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其实,精彩与无奈,都只是个人的感受。如果豁达,平淡也精彩; 如果乐观,失败也精彩; 如果甘当陪衬,绿叶也精彩; 如果不苛求结果,过程也精彩; 精彩的生命,不是无谓的思考,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就算是先天残缺或后天伤害,只要能站起来,勇于面对逆境,不自暴自弃,生命一样可以精彩。
请以“其实也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题目的第一行 (题目前空四格)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二) 材料作文:
冬奥会结束,很多人成了天才少女谷爱凌的粉丝。“谷爱凌”早已不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奥运精神和正确价值观的代名词,这种精神能够给无数人带来了自信的力量和积极的影响。很多人将谷爱凌的优秀归结于家庭教育的成功,但究其根源,我们不难发现,思想上的自信也是谷爱凌成功的重要因素。
她说:我不是为了去奥运会而滑雪,也不是为了上斯坦福而学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热爱,因为喜欢,然后顺便比赛、成为冠军。最大的对手永远是我自己,我如果够努力,够想要,去为这个目标,去好好努力,那我任何事都能做到。
我们从谷爱凌身上可以学到这些人生经验: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生活因热爱而精彩; 生命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 6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A.束缚(fù) 亢奋(hàng) 瞳仁(tóng)
B.晦暗(huì) 羁绊 (jī) 磅礴(bé)
C.缄默(qiān) 狩猎(shòu) 迁徙(xǐ)
D.雾霭(ǎi) 闭塞(sè) 渺远(miǎ)
2. (3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沟壑 慧星 沙砾 海 枯石烂
B.惟幕 山麓 狩猎 目空一切
C.弥漫 凋零 幅射 天衣无缝
D.陨石 致密 冗杂 草长莺飞
3. (3分)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之所以从书中很少汲取有益的见解,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而造成的。
(将“而造成的”去掉)
B.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讲述和搜集他们的故事,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
(将“搜集”与“讲述”调换顺序 )
C.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将“作品”改为“作家”)
D.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将“改造”改为“改进”
4. (3分)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社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以“看社戏”为中心事件,连缀全文,刻画人物。
B.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部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
C.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唐代文学家。
D.《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5. (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C)
【情境】小明同学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校医检查后认为并无大伤,建议家长接回家休息两天,请你以同学的名义给小明的妈妈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告校医的建议。
A. “阿姨,您好! 小明今天在体育课上受伤了,您快点来学校一趟。”
B. “阿姨,您好! 小明今天在体育课上受伤了,但是不严重,您不必担心。”
C.“阿姨,您好!小明今天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但不严重,校医建议您把他接回家休息。”
D. “阿姨,您好! 小明今天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请您快点来学校一趟把他接回家去。”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有梦就不懈追寻,有梦想就勇敢去拼搏,闯荡中磨砺的双翼,在风雨中更显得坚强;
,不为世俗所改,不被名利所动, “我行我素”也许是固执,也可以是对清者自清的诠释;
,苟活的生命软弱得可鄙,适当的客套是一种礼貌,过分的讨好则是一种谄媚。
7. (7分) 按课文原文填空。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诗经 郑风》)
(4)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关雎》)
(5)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
(6)《小石潭记》中描写鱼儿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阅读 (45 分)
(一) 阅读《桃花源记》, 回答 8—10 题(9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笑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入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 (3分) 解释文中加线词语。
(1)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2) 向: 先前的
(3) 规: 打算, 计划
9. (4分)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课下注解: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课下注解:可以互相听到)
(2)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10. (2分) 根据文章内容推测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桃源外战乱频繁,桃源内和平安定,因不想出,故不复出。
11. (2分) 阅读全文,说说制作新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目的是什么。
反映自然存在元素的稀缺程度(1分) ;提醒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分)
12. (3分) 阅读第⑤⑥段,说说为什么“不要频繁地更换手机或电子产品”。
制造智能手机时,需要用到 30 种化学元素,其中 17 种由于过度使用,在未来一百年内可能会消失(1分);氧化铟锡在制作触屏和液晶显示器时必不可少,但是在自然界中,铟是游离态的,在地壳中的分布少而散(1分);按照现在更换电子产品的速度,铟的储量只够使用二十年,且目前其回收率还不足 1% (1分) 。
13. (3分) 请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氢气球比氢气球安全,不易爆炸,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
2)比如英国人每个月要淘汰一百万部智能手机,美国人每个月要更换一千二百万部手机。( ) ( )
(1) 作比较 (2) 举例子 列数字
14. (3分) 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生长会受时间的限制,如果没有节制地使用,势必会导致资源紧张。
(1)(2分) 父亲“拿这个去说理”,说的理是什么?
(1)提升自己的短板,能最大限度增加自己的容量。
(2)(2分) 儿子也“拿这个去说理”,说的理又是什么?
(2)与其在最短的木板上苦苦纠缠,还不如让长的木板更长。
16.(3分)选文第(8)段中儿子在回复中故意使用了三个惊叹号,主要包含了儿子的哪些态度?
不想接受父亲为自己安排的数学补习;对父亲的“短板”观点不认同;表明自己的选择是放弃“短板”数学,转而提升自己的长项。
17. (4分) 结合选文第(12)段的加点词语分析父亲当时的心理。
父亲愣了一下,略感意外,心里暗自遗憾,但转而欣喜。
对儿子没有接受自己的安排和建议感到失望(失落),同时也为儿子思维不僵化,有自己突破困境的方式而感到欣慰和高兴。
18. 18. (2分)“短一截木板的木桶”明明是父亲故意放在书房的,后来为什么又觉得它有些碍眼呢?
因为父亲看到儿子依靠避开自己的“短板”而发展自己的长处获得了成功和自信,而改变了自己之前一定要弥补自己短处的想法(觉得儿子的观点也对或自己的观点也有不足)。
19. (2分) 选文第(22)段画线句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扬长避短,才会成功。
20. (2分)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莫使“成”中生“败”
21.(3分)请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1) 失败往往成为一种力量和强心剂,成功有时则是包袱和麻醉剂。
( 比喻论证 ) ( 对比论证 )
(2) 朱熹也说“凡人不进便退也”“无中立不进退之理”。( 道理论证 )
22. (2分)“但成功之后,有些‘成功者’不思进取,甚至忘乎所以,或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或者居功自傲,视法律和道德为儿戏,终致沦为失败者甚至阶下囚,先成后败、因成而败。”一句中“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意思是 满足于过去的成绩成功而不思进取 。
23. (3分) 在作者看来怎样才能做到“成”中不“败”?
①不断地更新知识;
②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精进不止的品格;
③胜而不怠,赢而不骄、成而不懈,不断开拓进取。(意思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共20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共20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水平反馈语文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