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pptx
    • 练习
      板块六 对点练案28 把握情感内涵(专题练).docx
    • 教师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教师版).docx
    • 学生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学生版).docx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1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2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3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4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5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6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7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8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1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1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2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3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1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2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03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文件包含板块六学案57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pptx、板块六对点练案28把握情感内涵专题练docx、板块六学案57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教师版docx、板块六学案57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学生版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是高考科目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考生最容易拿高分的科目之一、为了顺利应对高考语文考试,考生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复习策略并采取合适的复习方法。1、制定复习计划。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是高考复习的第一步。根据自己的复习时间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表,并将复习内容分配到每天的时间点上。2、掌握考点。语文考试题目的结构往往有自己的一套固定的套路,知道这些套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3、多做题。语文是一门注重实践的科目,通过多做题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以根据高考真题、模拟题、习题册等进行练习,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题目,培养答题的技巧和方法。4、记忆技巧。语文考试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记住相关知识,可以采取一些记忆技巧,如联想法、归类法、构建故事法等。记忆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记忆卡片等工具帮助记忆。5、注重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考试中重要的一环,也是考生可以积累分数的地方。复习过程中,需要多做写作训练,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选择一些典型范文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6、时间管理。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7、注意健康。复习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考生需要注意调整好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8、查漏补缺。在复习的过程中,时常进行巩固和查漏补缺。
    ——家国情怀,潜心体悟
    1.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准确把握古诗表达的情感。2.掌握情感题的审答规范。
    古代诗人的人生理想、道路和情感
    一、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歌,尤其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于诗作者,要从诗人的身份、遭遇、品性、文化背景、创作意图和动机出发,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二是对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作共性梳理,从中把握他们抒发感情的缘由和内涵。
    1.古代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道路
    古代诗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他们的两大思想主流。“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代诗人的人生道路一般是早年读书,四方结友,胸怀壮志豪情。然后参加科举考试,或金榜题名、春风得意,或失意落第、叹忧写愁。接下来可能是宦游四方、羁旅行役,或思乡怀人,或念君忧国,或为官一方,或醉卧沙场。得意者谈建功立业,失意者言贬谪之愁。最后是离别官场,或颐养天年,或归隐山林。人生境况、生活感慨,大多成为诗歌的主题。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是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王维、苏轼。“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古代诗人喜怒哀乐的缘由
    二、古诗情感分类及常见答题术语
    请写出下列诗句所抒发的情感属于哪种类型。(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田园之乐(愉悦之情、归隐之情)
    掌握领悟情感内涵的主要方法途径
    (一)词语定情找“情语”,是领悟情感内涵最准确、最快捷的路径。那么“情语”有哪些呢?
    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在中间及小序中出现。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歌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圈点出下列诗句中能够提示诗歌情感的关键词,并据此推断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答案 “独”,表明孤独感;“夜”,有一种漂泊感。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答案 “泪”,内心伤感。
    (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入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
    答案 形态词:明、净。色彩词:深红、浅黄。时间词:夜、霜。合起来说就是,虽说已处深秋,深夜霜降,但山水明净,景色鲜艳绚丽。表现出诗人并不悲秋,反而更爱秋之意。
    (4)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答案 副词:自、空。“芳树”“春山”虽好,却无人欣赏,诗人用怡人的景色衬托自己寂寞凄凉的心情。
    (5)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答案 地点词:荒城、古渡、山。时间词:落日、秋。景色黯淡、凄凉,表现了诗人凄清的心境。
    (6)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答案 典故语:羊公碑。副词:尚。直接情语:泪。羊祜建功立业,永被后人铭记;反观自己,功业未成,伤心流泪。
    (二)借景察情古诗内容,无非“情”“景”二字,借景抒情是古诗抒发感情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借景察情应当成为学习古诗的基本功。请品读下列写景诗句,说明其表达的情感。(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答案 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 游览古战场,见到壮丽景象所产生的豪迈之情。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 寒夜难熬,国破家亡后的哀愁。
    (5)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答案 送别朋友,依依不舍;朋友远行,心情郁闷。
    如何把握景物中的情感?(1)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这里尤其要注意从景物色彩中揣摩情感。景物是情感的载体,可以通过景物的冷暖色调或时令色彩等来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绪。明丽绚烂的景色一般表现愉悦的心态,而色彩暗淡的景物往往表达伤感之意。当然也有特例,以哀景写乐情或以乐景写哀情,这种情况要结合诗作具体内容另当别论。景物也有时令色彩。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情;秋冬之景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2)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中捕捉背后的情感。(3)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景与情的内在关系有两种: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相似性),即通常所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所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三)典故挖情(2016·全国乙)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金陵望汉江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鉴赏 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诗的前四句“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比喻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蕴含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之情。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如何从典故中挖掘情感?(1)积累古诗常用典故的出处与含义。例如“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又如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把握古人用典的方式。①明用典与暗用典。明用典,即在诗中一眼就能看出来,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掌握暗用典,要靠自己的积累,如“起舞闻鸡酒未醒”,如果有积累,就应该知道这里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
    ②正用典与反用典。作者运用典故,有时与典故义一致,叫正用典,如辛弃疾使用“廉颇”的典故;有时与典故义相反,叫反用典,如王维《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原典故是“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其意而用之,“王孙”偏要“留”下来。(3)把握典中情要注意“两面”情感。“一面”是作者对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一面”是作者借此要表达的对现实、对自己的情感态度。
    (四)时空显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注]杜 牧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看著白 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注 正初:冬至日。此诗写于杜牧自请外放湖州任上,诗人时年48岁。
    鉴赏 本诗首联即抒情。杜牧年近半百,面对时局混乱,有心无力,因而非常感慨:本来应该及时行乐,可惜岁月不饶人;也想学曹操“对酒当歌”,慷慨激昂,然而时运不佳,不能施展才华。颔联描写景色。天色已暮,崇山峻岭,层峦叠翠;冬天的溪水,一倾万里,无论深浅都非常清澈。诗人描绘了冬天壮阔的山水景色,然而颇有落寞之情。颈联抒情。世外高人都是把饮酒消闲当成忙事,人生浮世,除了诗词,其他都是虚名。诗人隐约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有心无力,因而还不如饮酒作诗,乐得清闲。尾联和题目相结合,说明缘由。江上的浮萍已经露出小芽,即将吐蕊,雪后乘舟,相访诗友,饮酒作诗,胜过闲度光阴。此联化用“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典故,“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岂不快哉?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①先是抑郁愁苦。“时已晚”“歌不成”,流露出人生短暂、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思;“千里暮山”“一溪寒水”,营造出凄凉清冷的意境,表达了落寞抑郁之情。②然后转为旷达乐观。“饮为高人”“浮世强名”,否定功名,在饮酒、赋诗中自得其乐;“雪舟相访”,诗人沉浸于与朋友相聚的设想中,喜不自胜。
    诗中诗人的情感有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于变化的,那么如何把握这变化的情感呢?其中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抓住诗中时间、空间的变化。从时间上讲,诗人的情感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如回忆过去,感到很美好;驻足现在,觉得伤感;展望将来(想象),充满期待。读诗要善于分出不同的时间段,找出不同的情感。像离别诗,一般分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时间段写,离别时自然要痛苦,离别后自然是思念之苦、重逢之盼。从空间上讲,空间不同,情感也就不同。如在家中,家人相聚在一起,
    很温暖;在外乡的路上,颇有羁旅之苦。空间不同,实际上是不同景物对象的转换,读诗时如能抓住不同空间里不同的描写对象,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情感变化。(说明:“咏物传情”参见学案58“活动一”;“‘情’从结构入,抓首尾句”参见学案54活动一“抓关键词句”部分;“知人论世”法参见本学案“前备知识”部分。)
    (2020·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鉴赏 首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欣赏春色而深感遗憾。第二句则写自己一直在教书育人,没有和人一起赋诗。言外之意,因为你不在,所以我只能教书而不想写诗,要写诗也得和你一起啊。第三句借用《楚辞》之句,写自己正好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子。言外之意,其实我也并未闲着,我正在努力教书,培育人才。第四句借用“伯夷和叔齐采薇”委婉地表达自己生活朴素,却清高坚贞自守。言外之意,希望好友不要担心自己,即使吃着野菜,我也坚定不移。
    第五句写自己如野鹤一般,不受约束。言外之意,自己现在不身居官场,也不期待投身官场。第六句写诗人虽然吃着简单的饭菜,但心安理得,非常惬意。言外之意,虽然贫穷,生活朴素,有才难现,但我内心广阔,没有束缚。第七句写诗人期待友人的眼疾尽快好起来。言外之意,我很担心你,希望你一定要战胜病患。第八句写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展望,用“不怕”二字表达对好友的信心。言外之意,你要快快好起来,我们再相约痛饮,看江花满枝,看后生成才,我们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没有完成呢。
    1.下面是本诗的思路导图,请结合文本填出空缺内容。
    精读这一篇,会读这一类
    2.酬和诗(见学案56“活动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练透这一群,会做这一类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1.精准审题(1)审答题范围:局部(一句、一联、一片等)/整体。内容越多,层级越大,情感要点越多。(2)审答题要求:概括/分析。情感概括题可直接使用上题形式。情感分析题表述有两种模式:①分析+概括:先分析具体诗句,后概括出情感内涵。②概括+分析:先概括出情感内涵,后分析具体诗句。
    2.规范答题(1)从内容上规范:分层作答,分对象作答(对自己/友人,国家/人生,历史/朝廷,故乡/自然等)。(2)从表达上规范:使用情感术语。格式规范:情感=对(情感对象)+情由/情境+感情基调。
    (3)从类型上规范:①情感变化型,表述为“由……(情感)到……(情感),再到……(情感)”。②情感矛盾统一型,表述为“既有……(情感),又有……(情感),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感有机地统一于诗人的情绪中”,或者“诗人表面上看是在表达……(情感),实质上是在表达……(情感)”。③情感丰富型。应多角度、多层面地挖掘情感,做到多点答题。④情感单一型。这类题题干已经给出某种情感,只要求分析。对于这种“逆向分析”型,只要抓住诗中词语,作多角度分析即可。
    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京剧《四郎探母·坐宫》一折中有“到来生变犬马结草衔环”的唱词,这句唱词出自李密《陈情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句。(2)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分别对锦瑟和箜篌这两种乐器的规制有所反映。
    (3)李华同学打算明年毕业后去泰山游览,如果他想追随古人登山的足迹,那么你推荐他登山的路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越中岭 复循西谷/经中岭及山巅 崖限当道者
    二、对点训练(一)(2024·九省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叶梦得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攲斜。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连日的春风带来了春的消息,但毕竟时令尚早,还不能看到盛春的美景。B.题目明确词人是在傍晚到湖上游览,词中“残影”“明霞”对此也有 照应。C.湖中景色见于词人的顾盼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暮色中的垂柳朦 朦胧胧。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春色如旧,鬓已成霜,怅惆年华易老; ②江海流离,居无定所,慨叹人生飘零。
    (二)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后面题目。江城子段成己[注]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注 段成己:金末正大年间进士,曾任宜阳主簿。金亡后,避居龙门山。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其为平阳府儒学提举,他坚拒不赴。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阶前流水潺潺,屋上青山环绕,山鸟欢鸣。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 出居所环境清幽的特点。B.一个“闲”字引起下阕内容,月下垂钓,雨中锄地,花下读书,这就 是词人的日常生活。C.尾句写词人欲唤来摩诘画倦游图,隐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 “摩诘”即唐朝诗人王维。D.这首词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有比喻、拟人、双关、视听结合、直 抒胸臆等。
    5.结合全词,分析“惬幽居”“少日功名空自许”“凭画作、倦游图”三句中,“惬”“空”“倦”三字隐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惬”字表现隐居之乐。词人居住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表达了词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②“空”字表达志向无法实现的无奈。金朝已亡,词人亦老,少年之志已无法实现,词人内心充满无奈。③“倦”指宦游之倦,隐含了对奔走仕途的厌倦,体现了词人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人生理想。
    (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归嵩山作王 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送杨山人归嵩山李 白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虽然都以“归嵩山”为题材,但无论是在情感表达上,还是在 创作风格上,都有明显的差异。B.王诗“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两句,赋予“流水”“暮禽”以人 的情态,使景物更加多情动人。C.李诗“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两句描写月亮挂在溪边的松树之上, 显现出嵩山秀丽的迷人景色。D.李诗实写嵩山玉女峰散布着开满紫花的菖蒲,杨山人采摘菖蒲赠送给 诗人,表现出二人深厚的友谊。
    7.与李诗不同,王诗随着沿途不同景色的移换,暗含着诗人情感的细微变化,请结合王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首先描写清水环绕草木,车马徐徐前行,流水温婉有情,鸟儿结伴而归,反映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然后诗人看到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诗人的心情变得凄清。最后两句对山势作了描写,诗人不再过问社会人事,安心地过自己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诗人的心境重又回归于淡泊闲适。(意思对即可)
    相关课件

    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1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板块6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51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把握情感内涵,对点练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陕蒙青川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六古诗阅读与鉴赏44把握情感内涵__家国情怀潜心体悟课件: 这是一份宁陕蒙青川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六古诗阅读与鉴赏44把握情感内涵__家国情怀潜心体悟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把握情感内涵,对点练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把握情感内涵,点拨关键,对点练案,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板块六 学案57 把握情感内涵——家国情怀,潜心体悟-2025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