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试卷(解析版)第1页
    [化学]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试卷(解析版)第2页
    [化学]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有机化合物不仅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也是燃料、材料、食品和药物的主要来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被氢原子“饱和”的烃称为饱和烃,即烷烃,其通式可以表示为CnH2n+2
    B. 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C. 家用天然气中添加了四氢噻吩(简称THT)等赋臭剂,夜间睡眠时若闻到天然气的这种臭味,应迅速到厨房点灯查看消除隐患
    D. 人类用化学方法将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加工成黏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等合成纤维,弥补天然纤维在产量和质量上的不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链状烷烃的通式为CnH2n+2,若烷烃中含有环,通式会有所不同,例如含有一个环的烷烃通式为CnH2n,A错误;
    B.乙烯可以通过石油裂解制备,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乙烯具有催熟的功能,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正确;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察觉天然气泄露后不能使用明火,也不能开灯,明火和电火花都有可能引发爆炸,C错误;
    D.成黏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纤维,不是合成纤维,D错误;
    故选B。
    2.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独特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四氯化碳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C. 乙炔的电子式:D. 丙烷的球棍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结构简式不能省略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错误;
    B.CCl4的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C原子半径比Cl小,空间充填模型为,B错误;
    C.乙炔的电子式为,C错误;
    D.球棍模型中用球表示原子,用棍表示共价键,丙烷结构简式为CH3CH2CH3,球棍模型为,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的是( )
    A. CH2=CHClB. CH2=CHCH3
    C. CF2=CF2D. C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CH2=CHCl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因此Cl原子在乙烯分子的平面上,故CH2=CHCl分子中所有原子能在同一平面内,A不符合题意;
    B.CH2=CHCH3分子可看作是乙烯基CH2=CH—取代甲烷分子中1个H原子形成的物质,由于甲烷是四面体结构,因此该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符合题意;
    C.CF2=CF2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4个H原子分别被4个F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由于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因此CF2=CF2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不符合题意;
    D.CO2分子是直线形分子,分子中3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形,因此CO2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4. 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加聚反应形成该有机物的单体是CH2=CH—CH=CH2
    B. 该有机物属于不饱和烃
    C. 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D. 该有机物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高分子的结构可知,形成该有机物的单体是CHCH,A错误;
    B.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烃,B正确;
    C.根据高分子的结构可知,链节为-CH=CH-,因此结构简式为,C正确;
    D.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正确;
    故选A。
    5. 1ml某气态烃只能与1ml氯化氢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1 ml此氯代烷可与7 m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 CH3CH=CH2B. CH2=CH2
    C. CH3CH3D. CH3CH2CH=CH2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加成和取代一共引入8个Cl原子,即饱和状态下共八个H,答案选A。
    6.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60 g SiO2中含有Si—O键数目为2NA
    B. 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 0.1 ml 新戊烷分子中含有的C—C键数为0.5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辛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数为0.8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60 g SiO2的物质的量是1 ml,由于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相邻的4个O原子形成4个Si-O共价键,因此在1 ml SiO2中含有Si—O键数目为4NA,A错误;
    B.乙烯和丙烯都属于烯烃,最简式是CH2,式量是14,则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CH2的物质的量是0.2 ml,其中含有的C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2 ml,因此该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B正确;
    C.在新戊烷分子中含有4个C-C共价键,则在0.1 ml 新戊烷分子中含有的C—C键数为0.4NA,C错误;
    D.在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物质,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也就不能计算其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7. 下列微粒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透明溶液中:Na+、Fe3+、、SCN﹣
    B. 强酸性溶液中:、Mg2+、I﹣、
    C. pH=12的溶液中:Na+、K+、S2﹣、
    D. 与铝反应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K+、Fe2+、、
    【答案】C
    【解析】
    【详解】A.Fe3+、SCN﹣会反应产生弱电解质Fe(SCN)3,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强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H+、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pH=12的溶液显碱性,含有大量OH﹣,OH﹣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与铝反应能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H+,H+、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OH﹣,OH﹣与Fe2+会反应产生Fe(OH)2沉淀,也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8. 关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气体溶于水都能生成相应的酸,二者均为酸性氧化物
    B. 两种气体都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都能够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
    C. 两种气体都是有毒的气体,且都可用水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
    D. 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生成两种常用的强酸
    【答案】D
    【解析】
    【详解】A.NO2溶于水,与水反应产生HNO3、NO,但由于反应前后N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
    B.二氧化硫与碘化钾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因此不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B错误;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都是有毒的气体,都会导致酸雨等,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产生的一氧化氮也会污染空气。可根据二者都能够与碱反应的性质,用NaOH溶液吸收以消除对空气的污染,C错误;
    D.SO2溶于水反应产生H2SO3,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产生HNO3和NO,HNO3具有强氧化性,会将具有还原性H2SO3氧化产生H2SO4,故二氧化硫与过量的二氧化氮混合后通入水中能生成两种常用的强酸——硫酸和硝酸,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9. 下列事实与带点物质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蔗糖与浓硫酸反应有黑色物质生成(脱水性)
    B.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强氧化性)
    C. SO2能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漂白性)
    D. 久置的浓硝酸,颜色略显黄色(不稳定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由现象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A正确;
    B.钝化为化学变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与浓硫酸、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有关,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褪色,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
    D.浓硝酸光照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则颜色略显黄色,与浓硝酸的不稳定性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10.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的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实验室采用图甲所示装置收集NH3,在收集的过程中用滴有酚酞的水检验NH3收集满并吸收逸出的NH3,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①合理;
    ②实验室中作Cl2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浸有碱液的棉球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合理;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作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HCl气体和NH3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③不合理;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可以收集在气球里,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合理;
    综上所述可知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①②④,故合理选项是C。
    11. 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向石墨Ⅰ电极迁移
    B. 石墨Ⅰ电极电势高于石墨Ⅱ电极
    C. 电池总反应式为4NO2+O2=2N2O5
    D 当外电路通过4 ml e-,负极上共产生4 ml N2O5
    【答案】B
    【解析】
    【分析】NO2、O2和熔融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NO2作燃料、O2作氧化剂,所以石墨Ⅰ为负极、石墨Ⅱ为正极,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因为负极上失电子,所以Y是五氧化二氮,则石墨Ⅰ电极反应式为NO2+-e-=N2O5,石墨Ⅱ电极反应式为O2+2N2O5+4e-=4,电池反应式为:4NO2+O2=2N2O5,放电时,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详解】A.放电时,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放电时,向石墨Ⅰ电极迁移,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石墨Ⅰ为负极、石墨Ⅱ为正极,石墨Ⅰ电极电势低于石墨Ⅱ电极,故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知,电池反应式为:4NO2+O2=2N2O5,故C正确;
    D.据NO2+-e-=N2O5知,当外电路通过4mle-,负极上共产生4mlN2O5,故D正确;
    故选B。
    12. 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ml C(s)和1ml H2O(l)反应生成1ml CO(g)和1ml 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kJ
    B. 反应C(s)+H2O(g)=CO(g)+H2(g),能量增加(b-a) kJ·ml-1
    C. 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D. 1 ml C(s)、2 ml H、1 ml O转变成1 ml CO(g)和1 ml H2(g)放出的热量为a kJ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1mlC(s)和1mlH2O(g)反应生成1mlCO(g)和1mlH2(g)吸收的热量为131.3kJ,图象中的H2O为气态,不是液态,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C(s)+H2O(g)=CO(g)+H2(g),能量增加(b-a) kJ/ml,B正确;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C正确;
    D.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由图可知,1mlC(g)、2mlH、1mlO转变成1mlCO(g)和1mlH2(g)放出的热量为akJ,D正确;
    故选A。
    13. 在N2+3H2 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ml/L,在该段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l/(L·s)。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是( )
    A. 2sB. 2 minC. 3sD. 3 min
    【答案】A
    【解析】
    【详解】NH3的浓度增加了0.6ml/L,则消耗的氢气浓度为0.9ml/L,v(H2)==0.45ml/(L·s),则∆t==2s,答案为A。
    14. 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 mL 0.1 ml·L-1盐酸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O→a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稀盐酸
    B. 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溶液温度升高
    C. Cl-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一定没有影响
    D. t>c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H+浓度下降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表面有氧化膜,因此曲线O→a段不产生氢气,即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稀盐酸,A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H+浓度逐渐减小,但曲线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仍然增大,则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B正确;
    C.由于没有进行对照试验,则无法判断Cl-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有无影响,C错误;
    D.随着反应进行,体系内温度会升高,盐酸浓度会下降,因此t>c时,产生氢气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盐酸浓度下降,D正确;
    故选C。
    15.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NH2COONH4)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下列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v(NH3)=2v(CO2) B.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没有标明正逆反应速率,无法判断平衡状态,A错误;
    B.密闭容器中氨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始终不变,不能判断是否为平衡状态,B错误;
    C.由于反应物是固体,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气体质量会变化,容器体积不变,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密度不变,达到了平衡状态,C正确;
    D.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容器内气体只有氨气和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的氨气体积分数始终不变,因此不能用来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按性质可把烃分为饱和烃(烷烃)和不饱和烃。
    (1)已知某链状烷烃分子中电子数为42,该烷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该链状烷烃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_(写结构简式),其二氯代物有____种同分异构体。
    (2)在常温常压下,有CH4、C2H4、C3H8和C4H8四种气态烃。取等质量的四种气态烃,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最多的是______(填分子式,下同)。这四种烃中,一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
    Ⅱ.聚氯乙烯()简称PVC,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塑料之一、工业上用乙烯和氯气为原料经下列各步合成PVC:
    (3)有关PVC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A. PVC的单体是CH3CH2ClB. PVC是高分子化合物
    C. PVC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PVC易降解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
    【答案】(1)①. C5H12 ②. 3 ③. C(CH3)4 ④. 2
    (2)①. CH4 ②. C2H4
    (3)B
    (4)①. CH2=CH2+Cl2→ClCH2CH2Cl ②. 加成反应 ③. n H2C=CH2 ④. 加聚反应
    【解析】(1)烷烃通式为CnH2n+2,电子数通式为8n+2,某链状烷烃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2,则n=5,该链状烷烃的分子式为;该链状烷烃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结构,则所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3种;根据相同碳原子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上述同分异构体中,在相同条件下沸点最低的是;二个氯分别在同一个碳,或两个碳上,其二氯代物有2种同分异构体;
    (2)1gCH4可以消耗mlO2,1gC2H6可以消耗mlO2,1mlC3H8可以消耗mlO2,1mlC4H10可以消耗mlO2,所以消耗氧气最多的是C4H10;这四种烃中,一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含碳碳双键的C2H4;
    (3)A.PVC的单体是CH2=CHCl,A错误;
    B.PVC是加聚产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
    C.PVC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错误;
    D.PVC难降解,D错误;答案选B;
    (4)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氯乙烯,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Cl2→ClCH2CH2Cl;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 H2C=CH2;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17. 甲、乙、丙、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O2,则甲不可能是______(填代号)
    A. NaB. N2C. SD. Si
    (2)若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丙为红棕色气体。写出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X是一种黄绿色气体,丙的结构特点可以证明甲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而非平面构型,则甲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若丙为淡黄色粉末,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则丙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 ml丙与SO2充分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l。
    (5)若X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可盛放在铝制容器中,丙为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分子式可能是______,保存丙溶液常加入少量X,其目的是_____。
    【答案】(1)D
    (2)4NH3+5O24NO+6H2O
    (3)CH4+Cl2CH3Cl+HCl
    (4)①. Na2O2+SO2=Na2SO4 ②. 2
    (5)①. H2SO4、HNO3 ②. 防止Fe2+被氧化Fe3+
    【解析】(1)A.甲为Na,乙为Na2O,丙为Na2O2,A不符合题意;
    B.甲为N2,乙为NO,丙为NO2,B不符合题意;
    C.甲为S,乙为SO2,丙为SO3,C不符合题意;
    D.甲为Si,乙为SiO2,SiO2不能再与O2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2)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甲是NH3,丙为红棕色气体,故丙是NO2,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3)X是一种黄绿色气体,X为Cl2,丙的结构特点可以证明甲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而非平面构型,丙为CH2Cl2,因此乙为CH3Cl,甲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
    (4)若丙为淡黄色粉末,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丙是Na2O2,Na2O2与SO2反应生成Na2SO4,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
    (5)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可盛放在铝制容器中,常温下Al遇浓硝酸或浓硫酸会钝化,故甲为HNO3或H2SO4,丙为浅绿色溶液,说明丙是Fe2+的溶液,因此X为Fe,Fe2+易被氧化,保存Fe2+溶液常加入少量Fe,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18. 汽车尾气是空气中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Ⅰ.汽车尾气净化器中的主要反应:2NO+2CO2CO2+N2。
    (1)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1 ml N2和1 ml O2完全反应生成NO会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 kJ能量。
    (2)已知CO的燃烧热为283 kJ·ml-1,请写出汽车尾气净化器中NO与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Ⅱ.一种利用烃(CxHy)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装置中电极均为惰性电极,两侧电解质为同浓度的盐酸。
    (3)若烃为C2H6,则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Ⅲ.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NO和CO发生反应2NO+2CO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表所示。
    (4)表中a=______。
    (5)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填实验编号)。
    (6)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c(NO)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填“甲”或“乙”)。
    (7)在容积固定的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2CO2(g)+N2(g),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 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
    B.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 2v逆(NO)=v正(N2)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1)①. 吸收 ②. 180
    (2)2NO(g)+2CO(g)2CO2(g)+N2(g) ΔH=-746 kJ·ml-1
    (3)C2H6+4H2O-14e-=2CO2+14H+
    (4)1.20×10-3
    (5)Ⅰ和Ⅲ
    (6)乙
    (7)CD
    【解析】(1)1 ml N2和1 ml O2断键吸收能量,生成2mlNO成键释放能量,因此完全反应吸收1444kJ-1264kJ=180kJ能量;
    (2)CO的燃烧热为283 kJ·ml-1,则反应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l-1;根据(1)可知,反应②N2(g)+O2(g)2NO(g) ΔH=+180 kJ·ml-1;因此反应①-反应②可得:2NO(g)+2CO(g)2CO2(g)+N2(g) ΔH=(-566-180)kJ·ml-1=-746 kJ·ml-1;
    (3)通入烃的一极为原电池负极,若烃为C2H6,则负极反应为C2H6+4H2O-14e-=2CO2+14H+;
    (4)实验Ⅰ、Ⅲ探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NO初始浓度不变,a=1.20×10-3;
    (5)实验Ⅰ、Ⅲ中温度不同,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实验Ⅱ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的时间更短,则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乙;
    (7)A.因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容器内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当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当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v逆(NO)=2v正(N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且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定值,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答案选CD。
    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硫酸工业排出的尾气(主要含SO2)有多种处理方式。
    Ⅰ.以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应将产出的炉渣和尾气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由炉渣制备还原铁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将SO2氧化为SO3时通常使用五氧化二钒(V2O5)作催化剂,并加热到400~500℃,采取该反应条件的目的是________。
    (3)焦亚硫酸钠(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具有还原性,导致商品Na2S2O5中不可避免地存在Na2SO4杂质,检验其中含有的方法是_______。
    Ⅱ.有学者提出利用Fe2+、Fe3+等离子的催化作用,常温下将SO2氧化成而实现SO2的回收利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方案,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转化器中SO2氧化成的转化率。
    (4)该小组采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测定模拟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X溶液可以是_____(填写字母)。
    A. 碘的淀粉溶液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D. 氯化钡溶液
    (5)若上述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的,欲测定转化器中SO2氧化成的转化率,已知气体流速a mL·min-1,还需测定的数据有_____、______。
    【答案】(1)Fe2O3+3CO2Fe+3CO2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①. +4 ②. 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4)AB
    (5)①. 实验时间 ②. 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
    【解析】Ⅰ.黄铁矿煅烧产生Fe2O3、SO2,Fe2O3用CO还原为铁单质,SO2经催化氧化产生SO3,SO3被98.3%的浓硫酸吸收得到硫酸,制酸尾气中的SO2被NaOH溶液吸收得到NaHSO3,然后加热,发生反应产生Na2S2O5。
    Ⅱ.测定模拟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可根据二氧化硫气体的还原性,与具有氧化性的酸性高锰酸钾或碘水反应,通过颜色的变化判断;欲测定转化器中SO2氧化成的转化率,还需要测定时间和生成沉淀的质量,以此来解答。
    (1)黄铁矿煅烧产生的炉渣中含有Fe2O3,用CO在高温下与Fe2O3反应产生Fe、CO2,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2)工业生产硫酸过程中,将SO2催化氧化为SO3时通常使用五氧化二钒(V2O5)作催化剂,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并加热到400~500℃,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使物质的内能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故采取该反应条件的目的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在焦亚硫酸钠(Na2S2O5)中,Na为+1价,O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可根据与Ba2+结合形成的BaSO4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难溶性,来检验焦亚硫酸钠中是否含有。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先加入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4)A.碘的淀粉溶液显蓝色,通入SO2气体时,SO2与I2的水溶液发生反应:SO2+I2+2H2O=H2SO4+2HI,反应后I2消耗完,使淀粉溶液的蓝色褪去,就证明二者恰好反应,可以用碘的淀粉溶液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A符合题意;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显紫色,向其中通入SO2气体,二者会发生反应: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反应使溶液的紫色逐渐变浅,当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褪为无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B符合题意;
    C.NaOH溶液能够与SO2气体反应,用于吸收SO2气体时, 无论反应与否,反应是否完全,都无明显现象,因此NaOH溶液不能用于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溶液与SO2气体不能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不能用于测定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B;
    (5)若上述实验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的,欲测定转化器中SO2氧化成的转化率,需知道通入气体的总体积及吸收后反应产生的BaSO4沉淀的质量。故若已知气体流速a mL·min-1,还需测定的数据有实验时间及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
    实验
    编号
    t/℃
    NO初始浓度
    (ml·L-1)
    CO初始浓度
    (m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m2·g-1)

    280
    1.20×10-3
    5.80×10-3
    82

    280
    1.20×10-3
    5.80×10-3
    124

    350
    a
    5.80×10-3
    82

    相关试卷

    [化学]广东省佛山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广东省佛山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七校2024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七校2024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化学试卷,共8页。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