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全卷共4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练习范围:八上+八下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按照蜜蜂所属类群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 )
①植物 ②动物 ③脊椎动物 ④无脊椎动物 ⑤节肢动物 ⑥环节动物 ⑦昆虫类
A. ①④⑥⑧B. ②③⑤⑧
C. ②④⑤⑦D. ②④⑥⑦
【答案】C
【分析】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解答即可。蜜蜂的分类地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详解】蜜蜂是②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④无脊椎动物;蜜蜂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是⑤节肢动物;蜜蜂具有三对足、两对翅,是⑦昆虫类,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河蚌﹣﹣呼吸器官是肺B. 蝗虫﹣﹣足和触角都分节
C. 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D. 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答案】B
【分析】自然界种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对其进行分类。
【详解】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呼吸器官是鳃,A错误。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B正确。
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C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用刚毛辅助肌肉运动,无专门的运动器官,D错误。
故选B。
3. 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生来就有B. 都要生活经验
C. 都由环境因素决定D. 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A、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A错误;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不学而会的本能,B错误;
C、先天性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学习行为与环境因素有关,C错误;
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都与遗传物质有关,因此可以写在阴影部分,D正确。
4. 人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③④①②D. ④①②③
【答案】C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划龙舟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C正确。
5. 在完成投篮动作时,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
A. 骨B. 关节C. 骨骼肌D. 神经
【答案】C
【分析】考点: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作用,简单题,属于理解层次。
【详解】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6.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 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 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 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答案】C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详解】A.软体动物的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例如乌贼、河蚌、鲍鱼等,故A正确。
BD.软体动物除少数种类生活(如蜗牛)在湿润的陆地环境中外,其它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故BD正确。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如乌贼,故C错误。
故选C。
7. 如图中菌落的类型及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A. 甲是细菌菌落,菌落表面光滑黏稠
B. 乙是真菌菌落,菌落表面粗糙干燥
C. 甲是真菌菌落,菌落小且数量多
D. 乙是细菌菌落,菌落呈红色
【答案】A
【分析】一个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题干中甲图是细菌菌落,乙图是真菌菌落,有关细菌与真菌菌落区别如下:
大小不同:细菌菌落比较小,而真菌的菌落相对要大一些。
颜色不同:细菌的菌落一般是白色,透明,黄色,细菌的颜色比较淡;而真菌菌落的颜色非常多,一般有绿色,黑色,褐色,黄色等多种颜色。
形态方面不同:细菌菌落表面一般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而真菌菌落毛茸茸的,或者像蜘蛛网一样,甚至还有絮状的。
【详解】A.从菌落大小比较可以得出,甲是细菌菌落,菌落表面光滑黏稠,故A正确。
B.从菌落形态比较,细菌菌落表面一般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而真菌菌落毛茸茸的,或者像蜘蛛网一样,甚至还有絮状的,故乙为真菌菌落,表面不是粗糙干燥,而是毛茸茸或蛛网状或絮状,故B错误。
C.图甲是细菌菌落,菌落小且数量多,故C错误。
D.乙是真菌菌落,菌落颜色可能有绿色,黑色,褐色,黄色等多种颜色,故D错误。
故选A。
8.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5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 800个B. 4500个C. 3200个D. 1500个
【答案】A
【分析】细菌进行分裂生殖,分裂速度很快,1个细菌细胞分裂1次,变为2个,即21个,分裂2次是4个,即22个,据此答题。
【详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分裂。则2小时后细菌分裂了4次。因此1细菌2小时后的个数是24个。因此50个细菌2小时后的个数是50×24=800个。
故选A。
9. 下列表示的是骨、关节、肌肉三者间关系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详解】A.一组肌肉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A错误。
B.一组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B错误。
C.两组骨骼肌跨越关节,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C正确。
D.两组骨骼肌没都有跨越关节,都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D错误。
故选C
10. 每年的梅雨季节,家中物品很容易发霉,这说明霉菌生长的环境是( )
A. 温暖潮湿B. 低温干燥
C. 高温干燥D. 强光干燥
【答案】A
【分析】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详解】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梅雨季节,家里的衣物容易发霉,是因为此时温暖、湿润,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使衣物发霉,形成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而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如“毛状”,因此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不仅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需要潮湿的环境,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1. 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蚂蚁大军有组织地牵往高处
B. 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C. 羊群中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
D. 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答案】B
【详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由分析可知,A蚁大军有组织地牵往高处、C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体现了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而B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故选B。
12. 如果自然界的细菌和真菌全部被消灭,那么后果将是( )
A. 动物和人类免于各种疾病
B. 花草树木生长繁盛,不会生病
C. 动、植物的遗体堆积如山
D. 动植物遗体不易腐烂,人类不再缺少食物
【答案】C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详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被当作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下列各组生物的关系不符合图示曲线的是( )
A. 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B.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 草食动物与胃肠内的纤维细菌D. 人与链球菌
【答案】D
【分析】曲线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
【详解】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两者是共生关系,A不符合题意。
B.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故两者是共生关系,B不符合题意。
C.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肠内,生活着一些细菌, 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故两者是共生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是寄生生活的,它们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例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所以,链球菌与人是寄生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制作酸奶时需要的微生物是( )
A. 甲烷细菌B. 乳酸菌C. 青霉菌D. 酵母菌
【答案】B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故选B。
15. 如图所示四种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A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B细菌单细胞生物,C是细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 根据林奈的物种命名法则,以下选项中属于同一属的一组生物是( )
A. Cucurbita mschata(南瓜)和Brassica pekinensis(大白菜)
B. Rsa rugsa(玫瑰)和Cucurbita mschata(南瓜)
C. Rsa chinensis(月季)和Rsa rugsa(玫瑰)
D. Rsa chinensis(月季)和Brassica pekinensis(大白菜)
【答案】C
【详解】林奈,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
在生物学中,双名法是为生物命名的标准。正如“双”所说的,为每个物中命名的名字有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属名须大写,种加词则不能。可见C中月季和玫瑰的属名Rsa一样。
故选C。
17.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界B. 门C. 属D. 种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详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选:D。
18. 下列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的是( )
A. 保护生物的数量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保护生物的种类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答案】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四条:
(1)就地保护: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2)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
(3)建立基因库: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
(4)构建法律体系: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9. 地球上的生物极其丰富,已发现的生物就有200多万种,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A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极其多样,已发现的生物就有200多万种,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0. 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该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是( )
A. 克隆技术B. 转基因技术
C. 组织培养技术D. 体外受精技术
【答案】B
【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详解】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1. 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卵壳起保护作用B. 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胚胎
C. 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D. 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答案】B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卵壳膜,气室,卵白,系带,卵黄膜,卵黄,胚盘。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详解】A.卵壳是鸟卵的最外层结构,起保护作用,A正确。
B.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但不是所有胚盘都一定能发育成胚胎,如没受精的卵或出现病变等就不能发育成胚胎,B错误。
C.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C正确。
D.卵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D正确。
故选B。
22. 如图表示三种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W可以表示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 W可以表示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C. W可以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D. W可以表示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A
【分析】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要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属于变态发育的过程。
【详解】A.家蚕、蝗虫和青蛙都经过受精卵阶段,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
B.蝗虫和家蚕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青蛙没有,B错误。
C.家蚕、蝗虫和青蛙都是卵生,家蚕和蝗虫是体内受精,但青蛙属于体外受精,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A。
23. 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其中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表示蜻蜓的发育,则起点是D,过程为D→A→B→C
B. 若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 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 若表示临朐桑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C期能提高蚕丝产量
【答案】C
【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是指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苍蝇、蜜蜂、家蚕、菜粉蝶、蚊子。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蜻蜓。
【详解】A.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发育过程为D→A→C,故A错误;
B.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则A为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故B错误;
C.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C是成虫期,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故C正确;
D.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时期,故D错误。
故选C。
24. 在下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 a b cB. a c dC. a b dD. b c d
【答案】B
【分析】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详解】试题分析: a是嫁接, c是扦插,d是压条,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b种子繁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属于有性生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
25.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形态明显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有时不受基因的控制
B. 生物的性状只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C. 生物的性状只能受基因的控制
D.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答案】D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如染色体、基因等)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但是有的生物的变异的原因不是单纯一个,可能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一个遗传肤色就比较黑的人,如果再常年在户外工作,肤色会更黑,他的特别黑的肤色就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同一株水毛茛,遗传物质是相同的,而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没在水中的叶形态明显不同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说,基因控制性状、环境影响性状,故选D。
26.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B. 鸡的玫瑰冠和单冠
C. 兔的黑毛和直毛D. 人的A、B、AB、O血型
【答案】C
【分析】遗传学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详解】遗传学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番茄的红果和黄果;鸡的玫瑰冠和单冠;人的A、B、AB、O血型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相对性状,兔的黑毛和直毛是同一种生物,但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选C。
27. 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 )
A. 细胞核B. 染色体C. 基因D. DNA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8. 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 )
A. 适应B. 繁殖C. 变异D. 遗传
【答案】D
【详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而变异指的是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故选D。
29. 根据如图所示各种细胞的关系,判断人类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
A. 23对,46条,46条,23对
B. 23对,23条,23条,23对
C. 23对,46条,46条,92条
D. 23对,23条,46条,23对
【答案】B
【分析】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假如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
【详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类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23对、23条、23条、23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0. 如图为细胞核,基因染色体和DNA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 1基因,2DNA,3染色体,4细胞核
B. 1基因,2细胞核,3染色体,4DNA
C. 1细胞核,2染色体,3DNA,4基因
D. 1细胞核,2DNA,3染色体,4基因
【答案】C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基因。
【详解】细胞、染色体、DNA、基因、性状”五者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因此1表示细胞核、2表示染色体、3表示DNA、4表示基因。
故选C。
二、填空题(40分)
3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是3种微生物的形态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3种生物都 没有叶绿体,故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______。其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__,因此,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______中。
(2)图中甲能够通过______快速产生新个体,遇到不良的生活环境时,甲通过形成______来度过不良的生存环境,故能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3)图中乙由______菌丝和_____菌丝构成,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来繁殖后代。
(4)图中丙结构简单,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
【答案】(1)①. 异养 ②. 丙 ③. 活细胞
(2)①. 分裂 ②. 芽孢
(3)①. 营养##气生 ②. 气生##营养 ③. 孢子
(4)①. 蛋白质 ②. 遗传物质##核酸
【分析】如图所示甲是细菌,a是鞭毛,b遗传物质,c是细胞质。乙是青霉,d是孢子,e是直立菌丝,f是营养菌丝。丙是病毒,据此解答。
(1)细菌、真菌、病毒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异养。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病毒侵入患者的细胞后,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和寄主细胞中的蛋白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病毒。
(2)细菌进行分裂生殖,芽孢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因此,图中甲能够通过分裂快速产生新个体,并且能形成芽孢,故能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3)乙图中,e是直立菌丝,长在营养物质表面并向上生长,顶端有成传到孢子;f是营养菌丝,长在营养物质的内部,能够吸收有机养料。因此,图中乙由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构成,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32. 甲图是金丝猴、朱鹮(鸟)、水杉、大肠杆菌、肾蕨和珙桐六种生物表解,乙图是鸟类呼吸系统结构图。请据分类表和乙图回答问题:
(1)从题干中可以找出①②③④⑤⑥分别对应的生物。请写出甲图⑤中所代表的卵生且体温恒定生物是______。
(2)甲图中b处应该填写的结构:b______ ;⑥代表的生物是______。
(3)朱鹮的呼吸作用旺盛,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乙图中[c] ______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这与它具有乙图中[b]______结构有关。
(4)金丝猴、朱鹮、水杉、大肠杆菌、肾蕨和珙桐六种生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____。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______是最有效的措施。
(5)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______,其中包含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答案】(1)朱鹮 (2)①. 胎生 ②. 金丝猴
(3)①. 肺 ②. 气囊
(4)①. 金丝猴##朱鹮 ②. 朱鹮##金丝猴 ③. 自然保护区
(5)①. 种 ②. 界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及生物分类标准,图中①代表大肠杆菌②代表肾蕨③代表水杉④代表珙桐⑤代表朱鹮(鸟)⑥代表金丝猴。⑤朱鹮属于鸟类,其卵生且体温恒定,前肢化为翼,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2)⑥代表的生物是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方式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动物常见生殖方式为卵生和胎生。
(3)朱鹮属于鸟类,由于体内有发达的b气囊,可以暂时贮存空气,因此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及能进行双重呼吸,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因此,朱鹮的呼吸作用旺盛,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乙图中[c]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这与它具有乙图中[b]气囊有关。
(4)鸟类和哺乳类体内有产热、散热和保温结构,属于恒温动物,因此,上述生物中朱鹮和金丝猴都属于恒定动物。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因此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措施。
(5)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因此,其中包含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分类单位是界。
三、实验探究(10分)
33. 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才能获取食物。生物小组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___(填“饥饿”或“饱食”)状态。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渐___(填“增多”或“减少”)。
(2)实验中小鼠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尝试与错误”但次数并不一样说明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___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这种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___复杂环境的变化。
(3)小明同学找来了两只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小鸟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时间都比小白鼠多得多。通过分析该实验表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学会某种行为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越___。
(4)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用2只以上的小白鼠做实验这种做法称为___(填字母序号)。
A. 设置重复组B. 求平均值
C. 设置对照组D. 排除无关变量
(5)如图表格为:选取大小相同的小白鼠三只(A、B、C)分别放在迷宫实验装置中进行观察发现他们找到找到食物的时间和“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均不相同。这说明: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___(相同/不同)。所用时间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
【答案】(1)①. 饥饿 ②. 减少
(2)①. 学习 ②. 适应
(3)①. 强 ②. 少 ③. 强 (4)A
(5)①. 不同 ②. 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分析】(1)实验所用的小鼠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小鼠会积极取食,更利于实验观察。随着小鼠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学习能力增强,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渐减少。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所以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这种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3)小明同学找来了两只小乌龟做实验结果发现两只小乌龟无论是错误次数,还是时间都比小白鼠多得多;说明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强,可见,学习能力使动物更好的适应环境。
(4)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往往要用2只以上的小白鼠做实验这种做法称为设置重复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从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三只小白鼠每次走出迷宫获得食物的时间都不相同,而且第三次实验比前两次实验用的时间都少;可知虽然是同种动物,但是不同个体的小白鼠学习能力不一样,随着训练,学习能力逐渐增强;这说明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有个体差异。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故所用时间求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四、资料分析题(10分)
34.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动物534种,分属29目,96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二级保护动物62种。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朱鹮及其栖息地。
材料二: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利用野生稻与传统栽培稻杂交,得到了高产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面临的粮食问题。
材料三:星鸦、松果松鸦等鸟类凭借生活经验,在平时贮藏食物如松树的种子,在冬季食物缺乏时,能找到大部分的贮藏地点获取食物。一些被它们埋在地下的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会萌发。
材料四:曾经,在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薇甘菊悄悄登陆并迅速蔓延。这些植物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当地植物,夺取当地植物的阳光和水分,使当地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
(2)材料二说明了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
(3)根据资料三可知,鸟类贮藏食物的行为能够帮助植物______,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4)材料四所反映的______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5)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的威胁,生物种类逐渐减少,除了材料四外,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还有______。(填字母)
①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②不法分子滥捕乱杀和滥砍乱伐
③环境的污染
④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及全球气候的变化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答案】(1)生物种类
(2)基因 (3)传播种子
(4)外来物种入侵 (5)D
【分析】(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因此,材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因此,材料二说明了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
(3)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因此,根据资料三可知,鸟类贮藏食物的行为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4)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因此,材料四所反映的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5)栖息地被破坏如人类的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垦荒种田、围湖造田、过度放牧、不法分子滥捕乱杀和滥砍乱伐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导致生物资源逐渐减少,是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尤其是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更大,严重时会使水生生物灭绝。因此环境污染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故选项中①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②不法分子滥捕乱杀和滥砍乱伐;③环境污染;④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及全球气候变化。
故选D。
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4分13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3分8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5分2秒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共8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