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3.3元素(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29842/0-17253316180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3.3元素(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29842/0-17253316181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3.3元素(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6129842/0-17253316181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3.3元素(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展开\l "_Tc16452" 【题型1 元素的概念】 PAGEREF _Tc16452 \h 1
\l "_Tc5338" 【题型2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3
\l "_Tc31833" 【题型3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6
\l "_Tc846" 【题型4 元素的简单分类】9
\l "_Tc846" 【题型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11
\l "_Tc16452" 【题型1 元素的概念】
1.(2023春•岱岳区期末)梨鲜嫩多汁、酸甜适口,享有“自然矿泉水”之称,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
2.(2023春•行唐县期末)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放射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放射了( )
A.中子B.质子C.电子D.离子
3.(2023•江都区二模)扬州的本土茶以绿杨春茶为主,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这里的氟是指( )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4.(2023•桂平市模拟)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铁”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5.(2021秋•铁锋区月考)(多选)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核电荷数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6.(2023•广饶县校级开学)热播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太阳出现的“氦闪”,是在太阳发生激烈的氦核聚变时才会出现的情况,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的太阳质量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几乎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1)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在电影的尾声,宇航员刘培强将带有三千万吨燃料的空间站开向了木星,弥补了最后的五千公里,计划得以成功。请写出氢气爆炸的文字表达式: 。
7.(2022秋•代县期末)下气力加强民生建设。每年造林都在400万亩以上,昔日废弃矿山变为城市“绿肺”。为了造林成功,需要给树木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这里的氮、磷、钾指的是 (选填“元素”、“原子”或“离子”)。凌晨与日照后森林公园的气体含量有差异,请你举出一例: 。
\l "_Tc5338" 【题型2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8.(2023•株洲)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SiB.FeC.AlD.O
9.(2023•秦淮区二模)在地壳中的含量居于第三位的元素是( )
A.铝B.硅C.氧D.铁
10.(2023•北京)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铁B.铝C.硅D.氧
11.(2023•盘锦一模)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2.(2022秋•锡山区校级月考)用中文名称填写: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3)构成氢气的粒子是 ;
(4)过氧化氢分解中最小的粒子是 。
13.(2023•南丹县一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l "_Tc31833" 【题型3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14.(2023•鹤城区校级模拟)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O2B.Mg2+C.HD.2N2
15.(2022秋•张店区期末)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氯clB.氖NaC.镁MgD.铜Au
16.(2023•城中区模拟)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下列锶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SRB.srC.SrD.sR
17.(2023•钦州一模)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
A.铜一CUB.氢一heC.氯一CLD.银一Ag
18.(2022秋•章丘区校级期末)为方便区分和交流,国际上规定每种元素都采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作元素符号,请你准确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1)铍 。 (2)钙 。 (3)氯 。 (4)氖 。
(5)碳 。 (6)铝 。 (7)氢 。 (8)氮 。
(9)Mg 。 (10)K 钾 。
19.(2023春•裕华区校级期末)将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补充完整:
(1)氧 ,(2)钠 ,(3)碳 ,(4)Ca ,(5)Ne ,
(6)N 。
\l "_Tc846" 【题型4 元素的简单分类】
20.(2022秋•泉州期中)“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体温异常是得新冠病毒的特征之一。图1是某品牌的体温计,图2是其干电池的内部结构,涉及到的金属元素有几种( )
A.3种B.4种C.5种D.6种
21.(2023•东城区二模)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NB.SC.ClD.Mg
22.(2022秋•安新县期末)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ZnB.AgC.ND.Na
23.(2023•桂林一模)已知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CuB.SC.OD.H
24.(2021秋•九龙坡区校级月考)德国化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美国化学家大卫•迈克米伦因在对于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重要贡献,而获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1)二茂铁甲酸(C11H20FeO2)可用于不对称有机合成催化剂。则二茂铁甲酸的组成中有 种非金属元素。
(2)有机催化剂有一个稳定的碳原子骨架,更活泼的化学基团可以附着在上面。则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3)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的下列物理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小
②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③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一定加快反应速率
④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多
\l "_Tc846" 【题型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25.(2023•雨花区校级一模)稀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资源,其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质量为152g
C.核内中子数为63D.核外电子数为89
26.(2023•高要区一模)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如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元素和硅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B.氧原子和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6和3,化学反应中易得失电子
C.一个铁离子含有26个电子
D.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3O2
27.(2023•迎江区校级二模)中核集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团队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精确测定了4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其中每吨月壤样品中钛的含量是地球土壤含量的六倍多。如图是钛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钛离子的核电荷数为22
C.钛离子核外有22个电子 D.钛原子和钛离子属于不同的元素
28.(2023•汶上县二模)“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所示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认真分析并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m=3
B.镓原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X为Si,Y为Ga
D.镓原子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9.(2022秋•宜丰县校级月考)(多选)根据元素F、S、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于F、S、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2SO4 B.稳定性:H2S>HCl>HF
C.单质的氧化性:F2>S>Cl2 D.原子半径:S>Cl>F
30.(2023•城阳区一模)(多选)金属镓是一种低熔点高沸点的稀散金属,其用途与现代科技的很多高新产业密不可分,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如图是镓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B.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镓离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D.金属镓的液态温度范围大,可用来制作测高温的温度计
31.(2023•二道区校级模拟)如图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1)镁原子的质子数为 。
(2)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写出一种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32.(2023•费县模拟)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钾等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C中X=8,则C表示的粒子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2)钠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1中元素的 (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3)图1中A元素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D和F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33.(2023•平邑县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微粒的化学符号是 。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与图1中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我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1中的 (填序号)。
(4)硒是人体必需的 (选填“微量”或“常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图1中E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与图2中 (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34.(2023•庄浪县校级模拟)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是两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原子中,其核外电子数为 ;
(2)图B中,X= ;
(3)A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5.(2023•思明区校级模拟)从微观认识化学物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Ⅰ.现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比第二层的电子数多1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A元素的符号为H
B.只由B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或混合物
C.C元素与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KCl
Ⅱ.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微粒符号 ,D中X= 。
(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Ⅲ.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①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从③可知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②是锶离子结构示意图,符号为Sr2﹣
3.3 元素(专题训练)【五大题型】
TOC \ "1-3" \h \u
\l "_Tc16452" 【题型1 元素的概念】 PAGEREF _Tc16452 \h 1
\l "_Tc5338" 【题型2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3
\l "_Tc31833" 【题型3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6
\l "_Tc846" 【题型4 元素的简单分类】9
\l "_Tc846" 【题型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11
\l "_Tc16452" 【题型1 元素的概念】
1.(2023春•岱岳区期末)梨鲜嫩多汁、酸甜适口,享有“自然矿泉水”之称,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
【答案】C
【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常采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
【解答】解:梨中含有的“钙、磷、铁”指的是其组成元素,与具体形态、构成粒子无关。
故选:C。
2.(2023春•行唐县期末)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放射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放射了( )
A.中子B.质子C.电子D.离子
【答案】B
【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即原子的种类由其所含质子数决定,因此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放射后,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则核内质子数发生了改变,则它一定放射了质子。
故选:B。
3.(2023•江都区二模)扬州的本土茶以绿杨春茶为主,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这里的氟是指( )
A.元素B.原子C.分子D.离子
【答案】A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氟”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这里的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氟”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4.(2023•桂平市模拟)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铁”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答案】B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5.(2021秋•铁锋区月考)(多选)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核电荷数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答案】BC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BC。
6.(2023•广饶县校级开学)热播电影《流浪地球》中,提到太阳出现的“氦闪”,是在太阳发生激烈的氦核聚变时才会出现的情况,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的太阳质量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几乎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1)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 不同,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在电影的尾声,宇航员刘培强将带有三千万吨燃料的空间站开向了木星,弥补了最后的五千公里,计划得以成功。请写出氢气爆炸的文字表达式: 2H2+O22H2O 。
【答案】(1)质子数;;
(2)2H2+O22H2O。
【分析】(1)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解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2)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氢气发生爆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故He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氢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会产生爆炸,反应后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故答案为:(1)质子数;;
(2)2H2+O22H2O。
7.(2022秋•代县期末)下气力加强民生建设。每年造林都在400万亩以上,昔日废弃矿山变为城市“绿肺”。为了造林成功,需要给树木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这里的氮、磷、钾指的是 元素 (选填“元素”、“原子”或“离子”)。凌晨与日照后森林公园的气体含量有差异,请你举出一例: 凌晨时,森林公园内氧气含量较少,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
【答案】元素;凌晨时,森林公园内氧气含量较少,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分析】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数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呼吸作用旺盛进行分析。
【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这里的氮、磷、钾指的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磷元素的肥料、钾元素的肥料,与具体形态无关;森林公园内树木较多,晚上呼吸作用旺盛,所以凌晨时,森林公园内氧气含量较少,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故答案为:元素;凌晨时,森林公园内氧气含量较少,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l "_Tc5338" 【题型2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8.(2023•株洲)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SiB.FeC.AlD.O
【答案】C
【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分析。
【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故选:C。
9.(2023•秦淮区二模)在地壳中的含量居于第三位的元素是( )
A.铝B.硅C.氧D.铁
【答案】A
【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据此分析。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居于第三位的元素是铝。
故选:A。
10.(2023•北京)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铁B.铝C.硅D.氧
【答案】D
【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故选:D。
11.(2023•盘锦一模)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A、根据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21%O2和1%其他成分组成分析解答;
B、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考虑;
C、根据化学反应类型关系分析解答;
D、根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分析解答。
【解答】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A正确;
B、在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氧、硅、铝、铁,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B正确;
C、化学反应包括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还包含其他反应类型,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C正确;
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D。
12.(2022秋•锡山区校级月考)用中文名称填写: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元素 ;
(2)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氧气 ;
(3)构成氢气的粒子是 氢分子 ;
(4)过氧化氢分解中最小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
【答案】(1)铝元素;
(2)氧气;
(3)氢分子;
(4)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析】(1)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来分析;
(2)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来分析;
(3)根据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来分析;
(4)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来分析。
【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2)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氧气;
(3)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所以构成氢气的粒子是氢分子;
(4)过氧化氢分解时会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过氧化氢分解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故答案为:
(1)铝元素;
(2)氧气;
(3)氢分子;
(4)氢原子和氧原子。
13.(2023•南丹县一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含量最多的金属是 铝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氮气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空气的成分分析回答.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故答案为:氧,铝,氮气.
\l "_Tc31833" 【题型3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14.(2023•鹤城区校级模拟)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O2B.Mg2+C.HD.2N2
【答案】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以及常见化学用语的意义来分析。
【解答】解:A.这是氧气的化学式,不能表示氧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氧原子,故错误;
B.这是镁离子的符号,不能表示镁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镁原子,故错误;
C.这是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氢元素,还可以表示1个氢原子,故正确;
D.这个化学符号只能表示2个氮分子,不能表示一种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错误。
故选:C。
15.(2022秋•张店区期末)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
A.氯clB.氖NaC.镁MgD.铜Au
【答案】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满足“一大二小”的原则分析。
【解答】解:A、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满足“一大二小”的原则,故A应为Cl,故A错误;
B、氖元素的符号为Ne,故B错误;
C、镁元素的符号为Mg,故C正确;
D、铜元素的符号为Cu,故D错误;
故选:C。
16.(2023•城中区模拟)用锶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下列锶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SRB.srC.SrD.sR
【答案】C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锶的元素符号为Sr。
故选:C。
17.(2023•钦州一模)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
A.铜一CUB.氢一heC.氯一CLD.银一Ag
【答案】D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选项错误。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氢的元素符号为H,故选项错误。
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氯的元素符号为Cl,故选项错误。
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银的元素符号为A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8.(2022秋•章丘区校级期末)为方便区分和交流,国际上规定每种元素都采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作元素符号,请你准确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名称。
(1)铍 Be 。
(2)钙 Ca 。
(3)氯 Cl 。
(4)氖 Ne 。
(5)碳 C 。
(6)铝 Al 。
(7)氢 H 。
(8)氮 N 。
(9)Mg 镁 。
(10)K 钾 。
【答案】(1)Be;
(2)Ca
(3)Cl;
(4)Ne;
(5)C;
(6)Al;
(7)H;
(8)N;
(9)镁;
(10)钾。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故答案为:(1)Be;
(2)Ca;
(3)Cl;
(4)Ne;
(5)C;
(6)Al;
(7)H;
(8)N;
(9)镁;
(10)钾。
19.(2023春•裕华区校级期末)将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补充完整:
(1)氧 O ,(2)钠 Na ,(3)碳 C ,(4)Ca 钙 ,(5)Ne 氖 ,(6)N 氮 。
【答案】(1)O,(2)Na,(3)C,(4)钙,(5)氖,(6)氮。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进行解答。
【解答】解: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的记忆很重要,元素符号书写时注意: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1)氧 O,(2)钠Na,(3)碳C,(4)Ca钙,(5)Ne氖,(6)N氮;
故答案为:(1)O,(2)Na,(3)C,(4)钙,(5)氖,(6)氮。
\l "_Tc846" 【题型4 元素的简单分类】
20.(2022秋•泉州期中)“珍爱生命,从我做起”,体温异常是得新冠病毒的特征之一。图1是某品牌的体温计,图2是其干电池的内部结构,涉及到的金属元素有几种( )
A.3种B.4种C.5种D.6种
【答案】A
【分析】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该图中涉及到的金属元素有铜、锌、锰三种金属元素;
故选:A。
21.(2023•东城区二模)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NB.SC.ClD.Mg
【答案】D
【分析】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元素的简单分类是一般将元素分为这样三类:(1)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钅”字旁,金属汞(Hg)除外],如铝元素(Al)、铁元素(Fe)、铜元素(Cu)等;(2)非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石”字旁、“氵”字旁或“气”字头),如氮元素(N)、氧元素(O)、碳元素(C)等;(3)稀有气体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气”字旁),如氦元素(He)、氖元素(Ne)、氩元素(Ar)等。
【解答】解:A、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合题意;
B、S是硫元素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合题意;
C、Cl是氯元素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合题意;
D、Mg是镁元素的元素符号,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故选:D。
22.(2022秋•安新县期末)下列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ZnB.AgC.ND.Na
【答案】C
【分析】根据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进行分析。
【解答】解:A、Zn为锌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Ag为银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
C、N为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
D、Na为金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C。
23.(2023•桂林一模)已知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CuB.SC.OD.H
【答案】A
【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
【解答】解:A、Cu为铜元素的元素符号,铜元素为金属元素,故A选项符合题意;
B、S为硫元素的元素符号,硫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O为氧元素的元素符号,氧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H为氢元素的元素符号,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2021秋•九龙坡区校级月考)德国化学家本杰明•利斯特和美国化学家大卫•迈克米伦因在对于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的重要贡献,而获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1)二茂铁甲酸(C11H20FeO2)可用于不对称有机合成催化剂。则二茂铁甲酸的组成中有 三 种非金属元素。
(2)有机催化剂有一个稳定的碳原子骨架,更活泼的化学基团可以附着在上面。则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3)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或反应后的下列物理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② (填序号)。
①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小
②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③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一定加快反应速率
④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多
【答案】(1)三;
(2);
(3)②。
【分析】(1)根据元素的分类以及判断方法分析;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分析;
(3)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分析;
【解答】解:(1)元素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氵”字旁,因此二茂铁甲酸(C11H20FeO2)中含有碳、氢和氧三种分金属元素;故答案为:三;
(2)碳原子含有6个核内质子数,电子层第一层为饱和电子数为2,剩余4个电子,处于第二层,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3)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①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减小,错误;
②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正确;
③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错误;
④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多,错误;
故选:②。
\l "_Tc846" 【题型5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25.(2023•雨花区校级一模)稀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资源,其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质量为152g
C.核内中子数为63D.核外电子数为89
【答案】A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以上分析进行回答。
【解答】解:A.根据名称中汉字偏旁带有“钅”字旁,可以确定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B.由图示可知,152是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质量,故错误;
C.由图示可知,63是铕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52﹣63=89,所以中子数为89,故错误;
D.由C选项可知,核内质子数为63,核外的电子数也为63,故错误;
故选:A。
26.(2023•高要区一模)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如图分析,关于这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元素和硅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B.氧原子和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6和3,化学反应中易得失电子
C.一个铁离子含有26个电子
D.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3O2
【答案】A
【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元素符号左侧表示原子序数,元素符号下方为元素名称,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根据图示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电子层数=周期数,因此氧元素在第二周期,硅元素在第三周期,故正确;
B.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3,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错误;
C.根据图示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核外电子数为26,一个铁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离子最外层有23个电子,故错误;
D.铝元素和氧元素形成化合物为氧化铝,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错误;
故选:A。
27.(2023•迎江区校级二模)中核集团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团队对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精确测定了4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其中每吨月壤样品中钛的含量是地球土壤含量的六倍多。如图是钛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钛离子的核电荷数为22
C.钛离子核外有22个电子
D.钛原子和钛离子属于不同的元素
【答案】B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以上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由“金”字旁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只是核外电子数发生了改变,核电荷数不变,故钛离子的核电荷数为22,故正确;
C.钛离子是钛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钛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22,故错误;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钛原子和钛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故选:B。
28.(2023•汶上县二模)“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所示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认真分析并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m=3
B.镓原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3
C.X为Si,Y为Ga
D.镓原子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B
【分析】A、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B、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镓、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1=2+8+18+m,m=3,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Ga3+,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14号、31号元素分别是硅、镓元素,则X为Si,Y为Ga,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3,则镓原子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9.(2022秋•宜丰县校级月考)(多选)根据元素F、S、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于F、S、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2SO4
B.稳定性:H2S>HCl>HF
C.单质的氧化性:F2>S>Cl2
D.原子半径:S>Cl>F
【答案】AD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分析。
【解答】解:A、由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Cl>S,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为HClO4>H2SO4,故正确;
B、由于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Cl>S,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为F>Cl,所以F>Cl>S,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F>HCl>H2S,故错误;
C、由于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为F>Cl>S,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氧化性越强,则氧化性:F2>Cl2>S,故错误;
D、由于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S>Cl>F,故正确;
故选:AD。
30.(2023•城阳区一模)(多选)金属镓是一种低熔点高沸点的稀散金属,其用途与现代科技的很多高新产业密不可分,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如图是镓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B.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镓离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D.金属镓的液态温度范围大,可用来制作测高温的温度计
【答案】AC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根据金属镓是一种低熔点高沸点的稀散金属,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镓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镓的液态温度范围大,可用来制作测高温的温度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31.(2023•二道区校级模拟)如图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1)镁原子的质子数为 12 。
(2)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 。
(3)写出一种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MgO(合理即可) 。
【答案】(1)12;
(2)24.31;
(3)(1)12;
(2)24.31;
(3)MgO(合理即可)。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1)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原子序数=质子数=12;
(2)元素名称的正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3)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12;
(2)24.31;
(3)MgO(合理即可)。
32.(2023•费县模拟)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钾等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C中X=8,则C表示的粒子是 S2﹣ (用化学符号表示);
(2)钠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1中元素的 A (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
(3)图1中A元素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KCl ;
(4)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D和F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S2﹣;
(2)A;
(3)KCl;
(4)不同。
【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若C中X=8,则存在16<2+8+8,表示阴离子,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差2,表示硫离子,符号为S2﹣;
(2)元素的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据图示可知,钠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1中元素的A化学性质相似;
(3)图1中,A元素为钾元素,B元素为氯元素,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为氯化钾,化学式为KCl;
(4)D元素为H,F元素为O;D和F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为H2O、H2O2,两种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33.(2023•平邑县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微粒的化学符号是 Ne 。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与图1中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MgCl2 。
(3)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我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1中的 A (填序号)。
(4)硒是人体必需的 微量 (选填“微量”或“常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图1中E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与图2中 氧元素 (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Ne;
(2)MgCl2;
(3)A;
(4)微量;氧元素。
【分析】(1)根据粒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粒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4)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以及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来分析。
【解答】解:(1)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1中C微粒,质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也为10,故C微粒属于氖原子,故C微粒的化学符号是Ne;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是镁元素,图1中D粒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2+8+8=18,为氯离子(Cl﹣),镁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镁元素通常显+2价,氯元素通常显﹣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
(3)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不能表示中子的数目;因为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氦﹣3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1中的A;
(4)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图1中E为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图2中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6,故硒与图乙中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
(1)Ne;
(2)MgCl2;
(3)A;
(4)微量;氧元素。
34.(2023•庄浪县校级模拟)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是两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钙原子中,其核外电子数为 20 ;
(2)图B中,X= 8 ;
(3)A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CaF2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解答。
(3)A元素为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据此确定其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而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0,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钙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0。
(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8=2+8+X,X=8。
(3)A元素为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其元素的化合价﹣1价,钙元素显+2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F2。
故答案为:(1)19.00;20;(2)8;(3)CaF2。
35.(2023•思明区校级模拟)从微观认识化学物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
Ⅰ.现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比第二层的电子数多1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C (填序号)。
A.A元素的符号为H
B.只由B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或混合物
C.C元素与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KCl
Ⅱ.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微粒符号 Cl﹣ ,D中X= 8 。
(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
Ⅲ.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①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从③可知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②是锶离子结构示意图,符号为Sr2﹣
【答案】Ⅰ.BC。
Ⅱ.(1)Cl﹣;8。
(2)BC。
Ⅲ.C。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Ⅰ.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结合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A是氢元素,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B是氧元素,C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C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所以C是钠元素,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比第二层多1个,D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所以D是氯元素;
A、A元素为氢元素,符号为H,该选项正确;
B、B元素是氧元素,只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不可能是化合物,该选项不正确;
C、C元素是钠元素,D元素是氯元素,C元素与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该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C。
Ⅱ.(1)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17号元素为氯元素,C为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
D是18号元素氩,属于稀有气体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8。
故答案为:Cl﹣;8。
(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故答案为:BC。
Ⅲ.A.①所表示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B.从③可知该元素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C.②是锶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个,符号为Sr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2水的净化(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2水的净化(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3.3元素(考点解读)(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3.3元素(考点解读)(原卷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素的概念,C-13,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3.2原子的结构(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3.2原子的结构(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