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伦敦都市区分为内伦敦和外伦敦(如图1),是英国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域。图2示丞大伦毁都市区 1811~2011年间的人口增长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 . 19 世纪英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的原因是 ( )
A 农业用地大量减少 B 城镇人口增加快
C 工业化推进速度快 D. 服务业发展迅速
2. 20世纪下半叶,伴随着大伦敦的人口变化,市中心可能出现( )
A. 就业率上升 B. 犯罪率上升
C. 空房率下降 D. 城镇化率下降
3. 面对大伦敦人口的减少,英国政府应着力开发城市的 ( )
A. 绿地区 B. 远郊区 C. 近郊区 D 中心区
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要素和人口迁移等多方面的差异,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老年人口占比增加的过程)在县域尺度上呈现显著的非均衡性。表|示意2000~2020年11 类生态地区间县域人口老龄化程度。据此完成4~5题。
表1
4. 2000~2020年我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的分布特点是 ( )
A,西北地区老龄化程度最低,增长慢
B. 青藏地区老龄化程度最低,增长快
C. 南方地区老龄化平均程度最高,增长慢
D. 北方地区老龄化平均程度最高,增长快
5.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地区老龄化低的原因是 ( )
①自然环境恶劣寿命短 ②医疗卫生条件较差
③少数民族多出生率高 ④年轻人迁入数量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49至2023年,共有127个台风曾从不同方位登陆台湾。2024年第3号台风“格美”7月25 日0时前后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台湾,登陆前走出逆时针转圈的轨迹。台风移动路径一般受剔热带高压带位置、地形、洋面温度、台风结构等因素影响。图3示意台风“格美”经过台湾的移动路径。图4示意“格美”卫星云图。据此完成6~8题。
生态地区
老龄化/%
2000年
2010年2020年
东北生态地区
6.37
8.91
16.03
华北生态地区
7.63
9.06
14.25
内蒙古高原生态地区
5.88
7.77
12.50
西北干旱生态地区
4.62
6.64
8.45
黄土高原生态地区
5.90
7.95
13.03
川渝生态地区
7.55
10.65
16.21
长江中下游生态地区
8.06
9.98
15.23
华南生态地区
6.89
8.09
10.96
云贵高原生态地区
5.94
7.94
10.88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地区
4.24
5.15
6,43
横断山区生态地区
5.70
6.83
9.02
6、台风登陆台湾岛频次最多的方位是 ()
A. 东部 B. 西部 C. 南部 D. 北部
7 台风“格美”登陆台湾岛前,走出逆时针转圈路径的原因可能是( )
A. 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偏西引导加强 :B. 中央山脉南北延伸阻挡其北移
C. 洋面温度较高增强大气对流运动 D 台风结构松散缺少漩涡风雨区
8. 绘制台风“格美”移动路径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洛阳江入海口“水阔五里,海潮汹涌”,人们往返两岸只能靠渡船。后来建造者利用潮汐规律,采用“浮运架桥法”将重达十余吨的条石架设在桥墩上,于1059年建成我国最早的跨海梁式花岗岩石桥(如图5)。图6示意洛阳桥位置。据此完成9~11题。
9. 洛阳江入海口“海潮汹涌”的地形原因是 ( )
A. 海岸线弯曲 B. 海湾口大肚小
C. 海岸坡度小 D. 江海相向交汇
10. 古代人们弃渡建桥的根本原因是 ( )
A. 渡船运输费用高 B. 桥梁建造所用石材丰富
C. 渡船运输量较小 D. 桥梁通行受风浪影响小
11. 推测采用“浮运架桥法”架设条石最不宜在农历每月 ( )
A. B. 初八 C. 十六 D. 二十九
2020年12月 27 日夜间,某地出现大雾天气,直至28日夜间消失。29日谁地出现降雪。图7你意不同时到原亚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8示意该地气象要素变化,据此完成12~14题。
12. 图7中28日14时气压图内表示该地的是( )
A. ① B. ②C. ③ D ④
13. 此次大雾对该地带来的影响有 ( )
A 冻害加剧 B. 净化空气 C. 缓解旱情 D .阻碍交通
14、29日2时和29日14时该地降重的原因分别是 ( )
A 冷锋过境 地形抬升 B、地形抬升 冷锋过境
C. 冷你过境 对流上升 D 对流上升 冷锋过境
俄罗斯小镇迪克森(73°30′N,80°33′E) 位于北冰洋沿岸。是世界最北之的居民一.每年报登期与极夜期时长不相等。据此完成15~16题,
15. 迪克森拔昼期与极夜期限的长关系及原因是( )
A. 极昼期长于极夜期;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B. 极昼期长于极夜期: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C 极昼期短于极夜期: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D. 极昼期短于极夜期: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16. 地克查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方位是 ( )
A. 正东 B. 东南 C. 正南 D 东北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4年巴黎奥运会吸引了全球40亿电视观众、1300万现场观众,95%的比赛场地使用既有戒临时场馆,新建场馆仅有2座。“中国之家”是中国奥委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设立并运营的综合性服务设施。 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在法国巴黎运营时间为7月24日至8月10日。 图9余意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部分场景。
(1) 说明举办奥运会对巴黎的影响。(4分)
(2) 说明巴黎奥运会主要使用既有或临时场馆的目的。(6分)
(3) 指出“中国之家”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功能。(4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松橄平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年蒸发量 l000mm以上,其西部是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区之一,并以缓慢的速度侵蚀土地. 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效益。生物措施是一种绿色有效的盐碱地治理方法,通过种植耐盐碱植物,恢复退化盐碱地,避免次生盐碱化发生和盐碱地面积扩大,从而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图10示意松嫩平原地理条件。
(1) 分析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一布的自然原因。(6分)
(2) 说明耐盐碱植物治理器碱地的方式.(6分)
(3) 说明治理盐碱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6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甘肃省肃南县大红山型丹霞地貌(如图11) 是我国干旱气候区典型丹霞地貌的代表,由紫红色的层状砾岩央砂泥岩所构成,整体呈现“顶平、身陡、箍缓”的特点。岩壁上存在数十条层状凹凸地貌,并贴附或悬垂着紫红色的泥条,二者互相交织,形成大红山型丹霞地貌的特色。间歇性水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物理风化作用、风蚀作用等对大红山型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1) 分析大红山型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原因。(8分)
(2) 根据材料指出岩壁上阳陷和凸出岩层对应的岩石类型,并描述层状凹凸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 推测岩壁上紫红色泥条的形成方式。(6分)
江淮十校 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解析】19世纪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C正确; 农业用地减少、城镇人口增加是城镇化带来的影响,不是原因,A、B错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出现进一步分工,服务业才开始发展,故服务业发展是在工业化之后,也是城镇化带来的影响,D错误。
2. B 【解析】20世纪下半叶即1950~1999年, 由图2可知, 1951~1991年大伦敦人口增长率为负值,1991~1999年大伦敦人口增长率为正值,整体表现为人口减少。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各种城市问题,市中心尤为严重,导致企业、人口外迁,由于工作岗位减少,就业率下降、空房率上升,随着失业人数增多,社会治安问题恶化,犯罪率上升,A、C错误,B正确; 城镇化率是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市中心人口减少,剩下的人仍然从事非农业活动,所以比值并未下降,城镇化率不会下降,D错误。
3. D 【解析】由图2可知,大伦敦人口减少主要体现在内伦敦的人口减少,作为城市中心区,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如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等,再次开发的难度较小,更易吸引人口回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明显,D正确; 绿地作为生态用地,不会进行着力开发,A错误; 近郊区和远郊区主要位于外伦敦,人口减少不多,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说明城镇问题不大,不需要着力开发,B、C错误。
4. D 【解析】根据我国区域划分标准,北方地区包括表1中东北生态地区、华北生态地区、内蒙古高原生态地区、黄土高原生态地区,南方地区包括表1中川渝生态地区、长江中下游生态地区、华南生态地区、云贵高原生态地区和横断山区生态地区,西北地区对应表1中西北干旱生态地区,青藏地区对应表1中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地区。根据表 1中数据可知,西北地区老龄化程度高于青藏地区,增长较慢,青藏地区老龄化程度最低,且增长慢,南方地区五个地方的老龄化平均程度低于北方地区,增长较快,北方地区四个地方的老龄化平均程度最高, 增长快, D正确, A、B、C错误。
5. A 【解析】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平均预期寿命较低,使得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低,①、②正确; 青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得益于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生育率相对较高,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低,③正确; 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水平低,吸引年轻人迁入的动力较弱,同时,当地部分年轻人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迁出,不利于降低老龄化,虽然有较多年轻人去旅游,但不能算作迁入人口,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6.A【解析】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海域,位于我国东南方,台湾岛东侧面向台风移动路径,故东部登陆频次最高,A项正确。
7. B 【解析】台风移动速度慢、强度小,受到阻碍时易出现转圈现象。若副热带高压带位置偏西引导加强,台风受副高推动,移动速度会加快,直接穿过台湾岛,难以出现打转现象,A错误。台湾岛中央山脉南北延伸,有众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对台风北上起到阻挡作用,迫使台风向南掉头,B正确; 洋面温度高会增强大气对流运动,从而增强台风强度,有利于台风移动登陆,C错误; 从卫星云图来看,“格美”云系明显,旋转强烈,存在明显的漩涡风雨区,D错误。
8. C l【解析】绘制台风移动路径需要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输出,这些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C正确。
9. B 【解析】海岸线弯曲会减缓潮水流速,不利于潮水涌入,A错误; 海湾口大肚小,海潮涌入后通道变窄,水位抬升,汹涌澎湃,B正确; 海岸坡度小不利于约束抬高海水,C错误;江海相向交汇会导致潮水水位抬升,但不属于地形原因,D错误。
10. D 【解析】洛阳江入海口“水阔五里,海潮汹涌”,且夏秋多台风等大风天气,风浪大,造成渡船经常停渡,安全性较差,桥梁通行受风浪影响小,保障两岸长期稳定通行,D正确;渡船相较于车辆运量更大,运费更低,A、C错误; 桥梁建造所用石材一直都有,也并非珍稀少有的材料,易于获取,不能成为根本原因,B错误。
11. B 【解析】“浮运架桥法”在涨潮时,利用潮水的浮力将运巨石的船行驶到桥墩附近,待退潮时水位降低,石梁可缓慢下降到刚好架设在桥墩上,所以要借助涨潮时潮水的力量。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利于架设条石。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月十六在十五前后,二十九在初一前后,A、C、D均为大潮期,利于架设条石,初八在初一和十五中间,潮汐最弱,水位抬升较小,难以将条石抬升到桥墩以上,最不利于架设条石,故选 B项。
12. C 【解析】由图8可知, 28日14时该地气压约为1024百帕, ②、③地符合。该地27~28日持续受大雾影响,说明该地雾不易消散,②地紧邻冷锋,即将受到冷锋影响,大风易使大雾散失,排除②地; 结合29日2时气压图可知,冷锋在29日凌晨到达③地附近,符合材料中“直至28日夜间消失”的现象,故选 C 项。
13. D 【解析】大雾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昼夜温差减小,气温并未进一步下降,不会加剧冻害,A错误; 雾是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无法起到降尘的作用,同时,大气稳定,难以流动,空气质量较差,B错误; 大雾对提高土壤水分影响小,同时,12月份植物生长缓慢,需水量少,并无旱情,C错误; 大雾降低能见度,阻碍交通,D正确。
14. A l【解析】由图7可知,29日2时冷锋过境,暖气团沿锋面抬升,上升过程中逐渐冷却,形成降水,同时温度低于0℃,以降雪的形式发生。29日14时西北风从渤海挟带充沛水汽,登陆之后受山东丘陵地形阻挡,在迎风坡抬升降温,水汽达到饱和,温度低于0℃,形成降雪,29日气温低,不利于对流运动,难以产生对流降水,故A项正确。
15. A 【解析】极昼与极夜的时长由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移动速度决定,即地球公转速度决
定,B、D错误; 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故太阳直射北半球时的地球平均速度小于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的平均速度,所以公转相同距离,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从而导致迪克森极昼期长于极夜期,A正确,C错误。
16. C 【解析】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即当地地方时12时,此时太阳在正南方,C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 (1) 有利影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优化基础设施; 增加临时就业; 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不利影响:增加生态环境压力; 加剧交通、治安压力。(利弊影响必须各答一点,每点2分)
(2) 降低建设成本; 减少碳排放,减少环境破坏; 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节省后期维护成本。(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 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保障;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搭建中外体育交流平台。(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解析】(1) 影响应从利弊两个角度进行说明,国际赛事对一个区域的影响体现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奥运会的举办,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需要修建改造道路等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能力; 赛事举办需要众多服务人员,增加临时就业岗位; 巴黎已是世界知名城市,举办奥运会可以进一步提高巴黎城市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但是,大量观赛游客的到来,会增加城市的环境、治安、交通压力。
(2)主要使用既有或临时场馆,可以减少重新修建体育馆和新场馆后期维护的投入,同时减少生产建筑材料及施工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减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3) 从文字材料可知,中国奥委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设立“中国之家”,所以首要作用是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国际大赛提供了坚实保障。其次,由图9可知,“中国之家”内设有中国传统文化卷轴和瓷器,有我国具有纪念意义的奖杯,有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体验区,所以,还能起到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在外国人体验过程中,搭建中外体育交流平台。
18. (1)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地下水位高(2分);内流区面积大,河湖水无法排走,盐分易积累 (2分);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分在地表积累 (2分)。
(2) 增加盐碱裸地植被覆盖度,减缓土壤水分蒸散;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抑制土壤中的盐碱随水分蒸发迁移至土壤表层; 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防风固沙,避免大风将盐碱土壤吹到健康土壤地表。(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增加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2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单产(2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粮食产量稳定(2分)。
【解析】(1)盐碱地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位较高,水分蒸发时挟带土壤盐分在地表积累,
盐分含量较高时,不利于植物生长。松嫩平原地势低平,西邻大兴安岭,河流在此汇集,流速缓慢,下渗多,地下水位高,同时,该地内流区面积大,河湖水无法流走,导致盐分在此积累; 该地年降水量4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到1000mm以上,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导致地下水蒸发时,挟带土壤中的盐分到达地表,逐渐积累形成盐碱地。
(2)本题可从植物对自然环境和水循环的影响入手。植物覆盖,减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小蒸发; 植物蒸腾消耗土壤水分,抑制水分挟带盐分到达地表; 植物增多,动物、微生物数量增加,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质改良土壤; 植物防风固沙,避免次生盐碱化发生和盐碱地面积扩大。
(3) 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必须支撑我国的粮食安全。治理盐碱地,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备用耕地; 恢复盐碱地地力,可以提高单产; 盐碱地治理后,当地生态环境优化,减少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导致的产量波动,从而保证粮食安全。
19. (1) 顶平:早期泥沙沉积,经固结作用形成水平层状沉积岩层(2分);
身陡:地壳抬升隆起,垂直节理发育(2分);重力崩塌形成陡崖(2分);
麓缓:岩壁崩塌掉落的岩块堆积(2分)。
(2)凹陷岩层:砂泥岩(1分);凸出岩层:砾岩(1分)。两类岩石均为水平层状沉积岩,但抗侵蚀能力不同(2分);(当地物理风化作用、风蚀作用强烈) 岩性较软的砂泥岩侵蚀明显,形成凹陷岩层,岩性较硬的砾岩侵蚀较弱,形成凸出岩层,组成层状凹凸地貌(2分)。
(3)砂泥岩易风化形成泥粉(2分);少量间歇性降水或融雪混合泥粉形成泥浆(2分);泥浆向下流动小段距离后,因强烈蒸发及后续泥浆无法补充而停止前进,干结形成泥条(2分)。
【解析】(1)由材料可知,构成大红山型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河湖相沉积岩,岩层水平,顶部平缓; 经地壳抬升,沉积在湖底的沉积岩出露,在此过程中,岩层发育垂直裂隙,后期沿垂直裂隙受重力作用崩塌形成陡崖; 由上方崩解掉落下来的岩块在底部堆积,形成缓坡。
(2)由已学知识可知,砾岩和砂泥岩的岩性不同,抗侵蚀能力不同,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岩性较软的砂泥岩被风化侵蚀的更明显,向内凹陷,岩性较硬的砾岩被风化侵蚀的相对较少,相对凸出,形成层状凹凸地貌。
(3) 从“紫红色岩层和紫红色泥条”可以推断,泥条的物质来源是组成丹霞地貌的岩层,砂泥岩岩性更软,易被风化成泥粉,而当地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少,偶尔少量降水混合着泥粉形成泥浆向下流动,由于降水量较少,形成的泥浆量较少,而当地蒸发量大,泥浆在向下流动中,水分散失快,缺少水分的泥浆无法继续流动,同时也没有后续泥浆向下补充,从而使得泥浆干结形成泥条。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的作答, 非选择题的作答,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37,91,63,06,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古代人们弃渡建桥的根本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据图判断该月份为,黄土滑坡成灾阶段对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