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26818/0-17252509950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26818/0-17252509951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26818/0-17252509951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26818/1-172525099809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26818/1-172525099813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2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126818/1-17252509981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下·焦作期末)2022年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于2022年3月在扬州带行,这是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连续第五次举办群众性赛事。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参赛人员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口渴,运动结束后还会感到肌肉酸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出汗会带走大量热量,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可传递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
D.组织液中可发生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但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pH不会显著下降
【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运动时机体产热量增加,出汗会带走大量热量,故机体散热量等于产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
B、运动过程中因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B错误;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产生兴奋传递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C正确;
D、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由于体内有缓冲物质,血浆pH不会显著下降,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温平衡调节:
2、水盐平衡调节: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正常人的体温为37℃左右。
2.(2022·天河模拟)健康成年人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维持相对平衡。其中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自身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则下列现象中可以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是( )
A.饮大量清水之后
B.刚刚献血之后
C.饮用5%葡萄糖溶液(等渗)之后
D.静脉输入0.9%生理盐水之后
【答案】B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饮用大量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A错误;
B、大量失血后,机体血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减少,B正确;
C、5%的葡萄糖是等渗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抗利尿激素的量基本不变,C错误;
D、饮用大量等渗的盐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抗利尿激素的量基本不变,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3.(2022·潮州模拟)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尿量在短时间内将显著增多,其原因最可能是( )
A.肾小管中液体渗透压增高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率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胰岛素分泌增加
【答案】A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会导致家兔的血糖浓度过高,过多的血糖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此时肾小管中液体渗透压增高,水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家兔短时间内尿量增多,A正确;
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速率增加会导致尿量减少,B错误;
C、注射高渗葡萄糖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
D、胰岛素分泌增加不会改变尿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水盐平衡调节:
4.(2022·佛山模拟)正常人一天的尿量约为1.5~2.5L,尿崩症患者一天排尿达到4L以上。尿崩症可能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也可能是因为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前者称为中枢性尿崩症,后者称为肾性尿崩症,可通过禁水加压素试验(长时间禁水后注射抗利尿激素)对两者进行鉴别。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尿崩症患者除尿多外还伴有极度口渴的症状
B.中枢性尿崩症可能是因为下丘脑或垂体异常导致
C.肾性尿崩症患者在禁水加压素试验中尿量恢复到正常水平
D.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在禁水加压素试验中尿液渗透压明显升高
【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尿崩症患者可能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者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因此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神经传至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引起渴觉,A正确;
B、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细胞合成的经垂体释放的,因此可能是下丘脑或垂体异常导致,B正确;
C、肾性尿崩症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因此禁水加压素试验(长时间禁水后注射抗利尿激素)对其没有效果,即尿量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C错误;
D、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在禁水加压素试验中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尿液渗透压明显升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内环境中的无机盐含量决定了机体渗透压的大小。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5.(2022高二下·大庆开学考)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引起抗利尿激素释放量的增加
B.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将刺激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C.剧烈运动或高温条件下工作时,应通过饮用大量纯净水快速补充水分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A正确;
B、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将刺激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尿量减少,B正确;
C、剧烈运动或高温条件下工作时,应通过饮用大量淡盐水快速补充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是神经调节)实现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大量排汗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得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水盐调节的具体过程如下:
6.(2022高二下·大庆开学考)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的是()
A.腹泻丢失大量Na+,血压下降
B.Na+在体内贮留,造成水肿
C.K+在体内贮留,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D.肾小管滤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答案】A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醛固酮通过调节肾小管对于Na+、K+来调节Na+/K+平衡的,而腹泻丢失的Na+不是由肾排出的,而是通过消化道排出的,因此与醛固酮分泌异常无关,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醛固酮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在肾脏,增加钠的重吸收,促进钾的排出,是体内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激素。
(2)醛固酮的生理作用是保钠排钾, 能促进肾脏中的曲小管和集合小管重吸收Na+及排出K+,同时刺激胃粘膜、唾液腺和汗腺吸收Na+,使血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维持血容量。
7.(2022高三下·扬州开学考)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由此可以推测出汗会导致( )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汗液的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
C.ADH的分泌增多D.渴觉中枢兴奋性减弱
【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出汗时,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则机体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
B、出汗时,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则汗液的渗透压小于血浆渗透压,B错误;
C、出汗时,机体失水,血浆的渗透压升高,血量减少,刺激下丘脑,促使ADH分泌增加,C正确;
D、出汗时,机体失水,血浆的渗透压升高,血量减少,刺激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主动饮水,增加机体含水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水盐平衡调节:
8.(2022高三下·湖北开学考)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等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高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B.细胞内液可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C.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减少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体液总量增多
【答案】C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因此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A正确;
B、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内液渗透压的改变会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B正确;
C、高盐饮食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方面通过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另一方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尿量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总Na+摄入多于排泄,因此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与Na+和Cl-有关。
2、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9.(2021高二上·长春期末)人体失水后,即使保持口腔湿润,也只能稍稍缓解口渴感觉;在山羊下丘脑前部注射微量高渗盐溶液,60s内山羊开始大量饮水,饮水量可达2~8L之多。上述信息可以说明( )
A.水盐平衡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B.渗透压感受器不位于口腔,而位于下丘脑
C.产生渴觉的部位不是口腔,而是下丘脑
D.只要保持体内含水量相对稳定,就不会引起口渴
【答案】B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上述信息都在说明神经调节在水淹平衡中的作用,没有涉及体液调节,A不符合题意;
B.根据“ 人体失水后,即使保持口腔湿润,也只能稍稍缓解口渴感觉 ”可知渗透压感受器不位于口腔,根据“ 在山羊下丘脑前部注射微量高渗盐溶液,60s内山羊开始大量饮水 ”而位于下丘脑,B符合题意;
C.产生渴觉的部位不是口腔,而在大脑皮层,C不符合题意;
D.体内含水量相对稳定,但吃的食物过咸也会引起口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盐平衡的调节
10.(2021高二上·嫩江期末)低钠血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水盐平衡失调疾病。患者血液中钠离子浓度小于135mml/L,表现为恶心、嗜睡、多尿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钠血症患者体内醛固酮的分泌量可能增多
B.大量出汗后一次性饮水过多易引发低钠血症
C.低钠血症患者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比正常人高
D.可通过静脉滴注适宜浓度氯化钠溶液对低钠血症进行治疗
【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醛固酮能够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子再吸收作用,故低钠血症患者体内醛固酮分泌增多,A正确;
B、大量出汗后,由于体内盐分因大量排汗而消耗较多,此时,大量喝水并不能补充盐分,反而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易引发低钠血症,B正确;
C、血钠浓度降低,一般情况下血浆的渗透压也降低,因此患者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比正常人低,C错误;
D、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内环境中的无机盐含量决定了机体渗透压的大小:(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当血钾含量上升或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泌钾。
11.(2021高二上·白山期末)当人体摄入过量的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降低,同时血钠等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也会降低,重时会引起水中毒。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摄入过量的水时,下丘脑分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B.水中毒可能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
C.水中毒时,人体醛固酮的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D.水中毒时,机体细胞体积增大,可能会影响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
【答案】A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人体摄入过量的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降低,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A错误;
B、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传导与钠离子和钾离子等有关,水中毒时血钠等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也会降低,因此水中毒可能会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B正确;
C、醛固酮是肾上腺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在肾脏,增加钠的重吸收,促进钾的排出,水中毒时,血钠等无机盐的相对含量会降低,人体醛固酮的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体内血钠和血钾的稳定,C正确;
D、水中毒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降低,细胞吸水,机体细胞体积增大,可能会影响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水平衡的调节
(1)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2)水盐平衡调节相关结构与激素
①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②参与的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
a.产生:下丘脑产生。
b.释放:垂体后叶释放。
c.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d.功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水盐平衡调节
①神经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②体液调节途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增多→尿液减少。
12.(2021高二上·龙江期末)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B.血浆渗透压升高
C.产生渴感D.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答案】A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人体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A错误;
BC、当人体失水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BC正确;
D、人体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内环境中的无机盐含量决定了机体渗透压的大小:(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当血钾含量上升或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泌钾。
13.(2021高二上·河南期末)尿崩症可分为由各种原因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中枢性尿崩症和由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引起的肾性尿崩症。尿崩症患者多表现出多饮多尿、烦渴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下丘脑功能障碍不会引起尿崩症
B.肾性尿崩症与肾小管管壁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无关
C.内环境渗透压较高导致患者烦渴,多尿导致患者尿液渗透压较低
D.尿崩症患者口服抗利尿激素后症状未缓解,推测可能是肾性尿崩症
【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分泌,垂体释放,下丘脑功能障碍可能会引起尿崩症,A错误;
B、机体对尿量的控制,与肾小管管壁细胞对肾小管腔液中水分的重吸收有关,肾小管管壁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和自由扩散对水分进行重吸收,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时,可能引起肾小管管壁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进而引起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出现尿崩症,B错误;
C、尿崩症患者内环境渗透压较高,刺激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渴觉中枢产生渴觉,尿崩症患者尿量异常增加,尿液中水多而溶质较少,尿液渗透压较低,C正确;
D、抗利尿激素的本质为多肽,口服无效,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平衡。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平衡。
14.(2021高二上·绥化期末)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调节错误的是( )
A.酷暑季节,室外作业人员应多喝淡盐水
B.当血钾含量升高时,可以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D.大量出汗使体液流失,能进一步引起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
【答案】C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酷暑季节人体会大量排汗,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室外作业人员应多喝淡盐水,A正确;
B、当血钾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使肾上腺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钾的分泌,B正确;
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一激素调节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C错误;
D、大量出汗使体液流失水分和钠离子,因而能进一步引起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内环境中的无机盐含量决定了机体渗透压的大小:(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当血钾含量上升或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泌钾。
15.(2022高二上·辽阳期末)人体的内环境和细胞内液都有一定的渗透压,这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要及时补充白开水,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B.吃了过咸的食物后,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增加,导致尿量减少
C.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是K+和Cl-,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是Na+
D.进行静脉注射时,若错将高浓度的盐水当作生理盐水,则会导致血浆中的细胞吸水涨破
【答案】B
【知识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A、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A错误;
B、吃了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增加,导致尿量减少,B正确;
C、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C错误;
D、进行静脉注射时,若错将高浓度的盐水当作生理盐水,则会导致血浆中的细胞失水皱缩,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人体细胞内环境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之间,血浆的pH值能够稳定与含有各种缓冲物质有关,如HCO3-、HPO42-等离子;(3)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与Na+和Cl-有关。
2、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二、综合题
16.(2021高二上·潮阳竞赛)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机体能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主要包括血浆、 和 。
(2)人体进行细胞呼吸会产生大量的CO2,若CO2的排出受阻,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
(3)由于患急性肠胃炎导致人体中度脱水,则患者的血浆渗透压 ,垂体释放的 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尿量 ,以维持内环境中水的平衡。
(4)腺体分泌的激素起作用后就会被 ,因此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体内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答案】(1)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组织液;淋巴
(2)下降
(3)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4)灭活
【知识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1)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构成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为了和我们生活的环境相区分,取名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若CO2的排出受阻,会在内环境中形成碳酸,造成细胞外液pH降低。
(3)急性肠胃炎导致人体中度脱水,则失水较多,血浆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4)激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因此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体内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
【分析】1、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正常人的体温为37℃左右。
3、水盐调节:
17.(2021高二上·河南月考)水盐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人剧烈运动时,会分泌大量汗液,人体也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分泌大量汗液会导致机体中的 细胞合成 的量增加,从而促进 将水重吸收回 (填“血管”或“集合符管腔”)中,导致尿量减少。
(2)人体失水较多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通过 神经传到 ,从而使人主动饮水。
【答案】(1)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管
(2)升高;传入;大脑皮层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1)人体分泌大量汗液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中的下丘脑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将水重吸收回血管中,从而导致尿量减少。
(2)人体失水较多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渴觉中枢——大脑皮层,从而使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分析】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18.(2021高二上·奉贤期中)如图为水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当吃食物过咸时,会引起A即细胞外液渗透压 ,使B即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
(2)下列选项位于图中B的是( )(多选)
A.渴觉中枢B.糖中枢
C.心血管中枢D.体温调节中枢
(3)某人一次性饮下1000mL清水,1h内尿量明显增加。用箭头和文字写出产生此现象的体液调节机制。
(4)容量性渴觉(HT)是指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引起的渴觉。有关HT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ADH分泌减少B.引起肾小管重吸收水增多
C.机体主动饮水D.HT发生时伴有血压下降
(5)若某人在车祸中受伤失血的同时,下丘脑也受损,则血量恢复正常会更困难,原因是
【答案】(1)升高;下丘脑
(2)B;D
(3)一次性大量饮水→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明显增加
(4)A
(5)下丘脑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排尿量增加,导致循环血量减少。
【知识点】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解答】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1)当吃食物过咸时,就会引起A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B即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
(2)图中B为下丘脑,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故答案为:BD。
(3)某人一次性饮下1000mL清水,1h内尿量明显增加,此现象的产生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有关,其调节机制是饮下1000mL清水后,体内水含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促使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降低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因此尿量增加,故产生此现象的体液调节机制为:一次性大量饮水→血浆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明显增加
(4)AB、血量降低,会导致ADH分泌增加,使肾小管的通透性性上升,重吸收水增多,A错误,B正确;
C、渴觉的产生会使机体主动饮水,C正确;
D、容量性渴觉(HT)是指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引起的渴觉,故渴觉的产生伴有血压的降低,D正确。
故答案为:A。
(5)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中枢,下丘脑也受损,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排尿量增加,导致循环血量减少。
【分析】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完成的。内环境中的无机盐含量决定了机体渗透压的大小:(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内环境稳态的整体观精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a href="/sw/tb_c400414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内环境稳态的整体观精品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3内环境稳态的整体观教师版docx、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3内环境稳态的整体观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内环境的稳态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a href="/sw/tb_c400414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内环境的稳态精品练习题</a>,文件包含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1内环境的稳态教师版docx、高中生物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同步练习11内环境的稳态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a href="/sw/tb_c40038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课堂检测</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