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14章第3课时 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含详解)
展开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考点一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考点二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当光线AO以一定的入射角θ1穿过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对应的出射光线O′B,从而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后的折射光线OO′,求出折射角θ2,再根据n=______或n=______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
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玻璃砖、大头针、图钉、量角器、直尺(刻度尺)、铅笔。3.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并取aa′上的一点O为入射点,作过O点的法线MM′。(3)画出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并在AO上插上P1、P2两个大头针。
(4)在白纸上放上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条长边与直线aa′对齐,并画出另一条长边的对齐线bb′。(5)眼睛在bb′的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两个大头针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1被P2挡住,然后在眼睛这一侧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____________,再插上P4,使P4挡住_______________。(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3、P4的针孔位置确定出射光线O′B及出射点O′,连接O、O′得到线段OO′。
(7)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
4.数据分析(1)计算法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n=_______,并取平均值。
(2)图像法改变入射角θ1,测出对应的折射角θ2,作sin θ1-sin θ2的图像,由n= 可知图像应是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其_____为折射率。
5.误差分析本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入射光线、出射光线确定的准确性以及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造成的偶然误差。6.注意事项(1)实验时,应尽可能将大头针竖直插在纸上,且P1和P2之间、P3和P4之间、P2与O之间、P3与O′之间距离要稍大一些。(2)入射角θ1不宜太大(接近90°),也不宜太小(接近0°)。
(3)操作时手不能触摸玻璃砖的光洁光学面,也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4)实验过程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5)玻璃砖应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 cm以上,若宽度太小,则测量误差较大。
例1 某小组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1)下列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_____。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B.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为了使作图误差更小,应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A正确;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如果两个光学面不平行,不影响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值,所以对折射率的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B错误;为了准确测量光路图,应选用较细的大头针来完成实验,若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容易出现观察误差,从而造成测量误差,C错误;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引起的角度误差会减小,D正确。
(2)该小组用同一套器材完成了四次实验,记录的玻璃砖界线和四个大头针扎下的针孔如图所示,其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
由题图可知,选用的玻璃砖两光学表面平行,则入射光线应与出射光线平行,B、C错误;又光线在玻璃砖中与法线的夹角应小于光线在空气中与法线的夹角,A错误,D正确。
(3)该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交于A、B点,再过A、B点作法线NN′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点,如图甲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
(4)在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图中阴影)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其中甲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如图,甲同学在测定折射率时,作出的折射光线如图中虚线所示,实线表示实际光线,可见测量的折射角偏大,则由折射定律n= 可知,测量的折射率n比真实值偏小。用题图②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折射率的测量值与玻璃砖形状无关,故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不变。
例2 (2024·广东河源市开学考)某实验小组欲测定一段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其操作步骤如下:a.将白纸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圆柱形玻璃砖竖直放在白纸上,用铅笔准确描出玻璃砖底面圆的轮廓。b.将底面圆圆周平分为60等份,并标上相应的数字,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砖竖直放回图甲中的底面圆轮廓上进行实验。c.用激光笔发出细束激光,沿平行于圆直径OO′的方向入射,分别准确记录入射点P和出射点Q在圆周上对应的读数N1、N2。d.改变入射点位置,重复步骤c。
(1)根据圆周上的读数N1、N2可得,入射角i=____________,折射角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弧度制表示)
(2)若经过多次测量,作出sin i-sin γ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中,若入射光线发生了如图甲中虚线AB所示的偏离,则折射率的测量值将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若入射光线发生如题图甲中虚线AB所示的偏离,则折射角的测量值偏大,折射率的测量值偏小。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1.实验原理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图样中单色光波长λ与双缝间距d、双缝到屏的距离l、相邻两条亮(暗)条纹间距Δx之间满足λ= 。
2.实验步骤(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①将光源、遮光筒、毛玻璃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②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③调节各器件的高度和角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遮光筒轴线到达光屏。
④安装单缝和双缝,尽量使缝的中点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使单缝与双缝 ,二者间距约为5~10 cm。⑤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
(2)测量单色光的波长①安装测量头,调节至可清晰观察到干涉条纹。②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亮条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a1,将该条纹记为第1条亮条纹;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移动至第n条亮条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an。③用刻度尺测量双缝与光屏间距离l(d是已知的)。④改变双缝间的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l,重复测量。
3.数据分析(1)条纹间距Δx=________。(2)波长λ= 。(3)计算多组数据,求λ的平均值。
4.误差分析(1)误差来源由于光波的波长很短,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和条纹间距Δx的测量是否准确对波长的测量影响很大,是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2)减小误差的方法①l的测量: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可多测几次求平均值。②Δx的测量:使用测量头测量,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则Δx=同样可以多测几次求平均值,进一步减小实验误差。
5.注意事项(1)安装时,注意使光源、透镜、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双缝平行且间距适当。(2)光源灯丝最好为线状灯丝,并与单缝平行且靠近。(3)调节的基本依据:照在光屏上的光很弱,主要原因是灯丝与单缝、双缝,测量头与遮光筒不共轴;干涉条纹不清晰,一般原因是单缝与双缝不平行。
例3 (2023·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一模)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1)实验前打开光源,调节光源的高度和角度,使它发出的光束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然后光具座上先放置b______和c______,再放置a_______,就可以观察到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均选填“双缝”“单缝”或“滤光片”)
观察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实验中,通过滤光片获得单色光,通过单缝获得线光源,通过双缝获得相干光,故光具座上先放置b单缝和c双缝,再放置a滤光片,就可以观察到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2)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目镜中干涉条纹与分划板中心刻线始终有一定的角度,下列哪个操作可以使得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平行______。A.仅拨动拨杆B.仅旋转单缝C.仅前后移动凸透镜D.仅旋转毛玻璃处的测量头
若要使得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平行,则仅旋转毛玻璃处的测量头即可,故选D。
(3)实验中已知双缝间的距离d=0.4 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1.6 m,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时,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的宽度:先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条纹中心对齐,将该亮条纹定为第1条亮条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然后同方向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m,则这种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 m(最后一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32(2.331、2.333均可)
15.325(15.324、15.326均可)
由题图甲可知示数为2 mm+0.332 mm=2.332 mm(2.331、2.333均可)由题图乙可知示数为15 mm+0.325 mm=15.325 mm(15.324、15.326均可)
(4)上述实验中,若仅将红色滤光片更换为蓝色滤光片,则相邻亮条纹中心间距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例4 洛埃德在1834年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观察干涉的装置。如图所示,单色光从单缝S射出,一部分入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屏上,另一部分直接投射到屏上,在屏上两光束交叠区域里将出现干涉条纹。单缝S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S′。
(1)通过洛埃德镜在屏上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和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干涉条纹一致。如果S被视为其中的一个缝,____相当于另一个“缝”。
如果S被视为其中的一个缝,S′相当于另一个“缝”。
(2)实验中已知单缝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h=0.15 mm,单缝到光屏的距离D=1.2 m,观测到第3条亮条纹中心到第12条亮条纹中心的间距为22.78 mm,则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 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3)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_____。A.将平面镜稍向上移动一些B.将平面镜稍向右移动一些C.将光屏稍向右移动一些D.将光源由红色光改为绿色光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可知,仅增大D、仅减小d或仅增大波长λ都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所以A、C正确。
1.(2023·山西怀仁市第一中学二模)如图甲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屏上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丙所示,则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B.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C.将绿光换为红光D.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根据题图乙和题图丙可知条纹宽度变大,根据条纹间距公式Δx= 可知,条纹间距变大,可能是改用了波长较长的光,也有可能是增大了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也有可能减小了双缝间的距离d,但是,条纹间距与光源到单缝的距离无关;红光的波长大于绿光的波长,故C正确,A、B、D错误。
2.(2023·江西宜春市第一中学期末)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实验仪器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单缝及双缝必须平行放置B.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C.干涉条纹疏密程度与单缝宽度有关D.若用绿色滤光片替换红色滤光片, 干涉条纹间距会变小
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清晰,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所得到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A正确,B错误;根据公式Δx= 可知,干涉条纹疏密程度与双缝间距离、双缝到屏的距离和光的波长有关,绿光的波长小于红光的波长,若用绿色滤光片替换红色滤光片,干涉条纹间距会变小,C错误,D正确。
(2)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在同一视野中选取了A、B两条纹,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A条纹中心时(图乙),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对齐B条纹中心时(图丁),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戊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0 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00 m,则图丙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 mm,两个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为______ mm。所测单色光波长为__________ m。
由题图丙可知,读数为x1=11 mm+5×0.1 mm=11.5 mm由题图戊可知,读数为x2=16 mm+7×0.1 mm=16.7 mm
3.在“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后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入射角越大,误差越小B.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C.实验时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D.判断像与大头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观察大头针的头部
入射角尽量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测量的相对误差会减小,但要注意并不是入射角越大越好,应适度,故A错误;为了防止弄脏玻璃砖,不能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故B错误;实验中需要测角度时可用量角器,也可通过单位圆法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线段的测量,故C正确;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观察大头针的整个部分,不能只观察其头部,故D错误。
(2)请在图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3)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取小方格的边长为单位长度,
(4)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两次实验,经正确操作后插好了8枚大头针,如图丙所示。图丙中P1和P2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P3和_____(选填“A”或“B”)。
光线经由P1、P2射入后光路图如图所示第一次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砖射向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图可知经P3、A的出射光线符合事实,故对应的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P3和A。
4.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的AC边与BD边相互平行,AB边与CD边不平行,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求四枚大头针的______(选填“针尖”或“针帽”)在同一视线上。
实验中要求四枚大头针的针尖在同一视线上,而不是针帽;
(2)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R=5 cm为半径画圆,与入射光线PO交于M点,与折射光线OO′的延长线交于F点,过M、F点分别向法线作垂线,量得MN=1.68 cm,FE=1.12 cm,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
(3)下列操作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A.适当增大大头针P1、P2的间距B.选择玻璃砖相互平行的两边来测量C.选用尽可能细的笔画线D.使PO的入射角接近90°
大头针P1和P2、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时,由距离误差引起的角度误差会减小,角度的测量误差会小些,故A正确;用插针法测定折射率时,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定要平行,故B错误;为了准确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应选用尽可能细的笔画线,故C正确;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选择的入射角尽量大些,效果会更好,但不是接近90°,故D错误;
(4)某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角形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插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无误,则在图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_____。A.P3、P6 B.P3、P8 C.P5、P6 D.P7、P8
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图可知,经过P1、P2的光线经左侧玻璃砖折射后向下偏折,然后射入右侧玻璃砖后平行射出,则图中右边的插针应是P5、P6,故选C。
5.(2024·广东广州市执信中学开学考)某同学利用可伸缩万向支架、激光笔和长方体透明水槽测量水的折射率,如图所示,激光笔固定在万向支架上,调节高度和角度,使激光平行于水槽正立面(如图中所示的横截面),从水槽的左上角射入,用记号笔在水槽正立面记下激光在水槽底部的光点A。往水槽内缓慢注入清水,用记号笔在水槽正立面记下激光在水槽底部光点B(图中未画出)和水面CD的位置,在水槽正立面用记号笔画直线,连接水槽左上角和A点,相交CD于E点,用刻度尺分别测量EA的长度L1=20.0 cm,EB的长度L2=15.0 cm,水面CD距水槽底部高度h=12.0 cm。由此可得:(1)B点处于A点的____侧(选填“左”或“右”)。
由于激光在水面发生折射,而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可知,B点位于A点的左侧。
(2)激光入射角的正弦值sin i=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水的折射率n=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代入数据解得n≈1.33。
6.寒假期间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物品,测量了某型号刀片的厚度。实验过程如下:(1)点燃蜡烛,用蜡烛火焰把玻璃片的一面熏黑;(2)并齐捏紧两片刀片,在玻璃片的熏黑面划出两条平直划痕;(3)如图乙所示,将激光光源和玻璃片固定在桌面上,并将作为光屏的白纸固定在距离足够远的墙上。
(4)打开激光光源,调整光源的高度使激光沿水平方向射出,恰好能从两划痕处垂直入射。(5)观察白纸上的干涉条纹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 cm,则两相邻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Δx=_____ cm。
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50 cm,两相邻暗条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第十四章第三课时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一轮复习课件+测试: 这是一份第十四章第三课时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一轮复习课件+测试,文件包含第十四章第3课时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pptx、第十四章第3课时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docx、第十四章第3课时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学生用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4章 实验13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14章 实验13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策略,第十四章光电磁波,内容索引,实验技能储备,教材原型实验,探索创新实验,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4章实验13《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4章实验13《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含解析),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实验技能储备,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考点二探索创新实验,课时精练,P2的像和P3,考点一,教材原型实验,考点二,探索创新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