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湖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S-32Cl-35.5Fe-56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在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高铁、开发5G技术等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5G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二氧化硅
B. 神舟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火箭外壳采用高强度的铝合金——金属材料
D. 水泥、普通玻璃、陶瓷——硅酸盐材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5G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硅为半导体,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成分,故A错误;
B.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性能上比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可适用于不同的要求,如高温结构陶瓷、压电陶瓷、透明陶瓷、超导陶瓷等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故铝合金是金属材料,故C正确;
D.水泥、普通玻璃、陶瓷都是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热制成的,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等,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日常用到的陶瓷都是硅酸盐陶瓷,总之,水泥、普通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材料,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2. 下列我国科技创新的产品设备在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液氧煤油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而没有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没有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B错误;
C.风力发电机厂将风能转化为电能,而没有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C错误;
D.由橙子制成的简易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答案选D。
3. 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列M、N、P物质可以成立的是
A. M为Mg,N为Al,P为NaOH溶液
B. M为Cu,N为Fe,P为稀盐酸
C. M为Zn,N为C(石墨),P为溶液
D. M为Ag,N为Zn,P为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装置没有外接电源,是原电池;M棒变粗,N棒变细,说明N极失电子作负极,M极得电子作正极;M棒变粗,所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析出生成金属单质,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为金属阳离子且活泼性小于N,依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N极铝是负极,M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M极质量不变,A错误;
B.N极铁是负极,M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所以M极质量不变,B错误;
C.M极(Zn)易失电子作负极,变细,N极(石墨)上析出Cu而变粗,C错误;
D.N极材料Zn比M极Ag活泼,且M极Ag上有银析出,所以质量增加,D正确;
故答案选:D。
4. 在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K+、OH-、Cl-B. NH、Na+、Fe2+、NO
C. Mg2+、Na+、SO、Cl-D. K+、Ba2+、CO、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OH-与H+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 Fe2+、NO 与H+三者不能共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 Mg2+、Na+、SO、Cl-与H+之间均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Ba2+与CO不能共存,CO与H+不能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 能量变化符合下列图象的反应是
A. Ba(OH)2•8H2O固体与NH4Cl固体反应
B. 镁条与盐酸反应
C.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CH4的不完全燃烧
【答案】A
【解析】
【分析】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详解】A.Ba(OH)2•8H2O固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符合;
B.活泼金属和酸的置换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镁条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
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
D.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CH4的不完全燃烧也是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
故选A。
【点睛】需要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6.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与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v(O2)=v(NH3)B. v(H2O)=v(O2)
C. v(H2O)=23v(NH3)D. v(NO)=v(O2)
【答案】A
【解析】
【分析】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以此解题。
【详解】A.根据方程式中氨气和氧气的系数,v(O2)=v(NH3),A正确;
B.根据方程式中氨气和氧气的系数,v(H2O)=v(O2),B错误;
C.根据方程式中氨气和氧气的系数,v(H2O)=v(NH3),C错误;
D.根据方程式中氨气和氧气的系数,v(NO)=v(O2),D错误;
故选A。
7. 反应O2(g)+2SO2(g)2SO3(g)△H<0,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该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 容器内气体的反应速率v正(O2)=2v逆(SO2)
C. 反应消耗1mlO2同时生成2mlSO2D. 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O2):c(SO2):c(SO3)=1:2: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容器的体积不变,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密度都不改变,不能用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2V正(O2)=V逆(SO3),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反应消耗1mlO2同时生成2mlSO2,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O2):c(SO2):c(SO3)=1:2:2,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并不能说明浓度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
故选C。
8. 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c发生氧化反应;a、c相连时,c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电子由d到b,则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到小为
A. a>b>c>dB. a>c>d>bC. c>a>b>dD. b>d>c>a
【答案】B
【解析】
【详解】若a、b相连时,a为负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金属活泼性强的作原电池的负极,故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c、d相连,c发生氧化反应,故c为负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d;a、c相连,c上产生大量气,故c为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c;b、d相连时,电子由d到b,故b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b;综上所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c>d>b,故选B。
9. 反应A(g)+3B(s)2C(g)+2D(g),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v(C)=0.04ml·L-1·s-1B. v(A)=0.06ml·L-1·min-1
C. v(A)=0.05ml·L-1·s-1D. v(D)=0.01ml·L-1·s-1
【答案】C
【解析】
【详解】以A为参照,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
A.v(A)=v(C) =0.02 ml·L-1·s-1 ;
B.v(A)= ml·L-1·s-1=0.001ml·L-1·s-1;
C.v(A)=0.05 ml·L-1·s-1;
D.v(A)=v(D) =0.005 ml·L-1·s-1;
综上所述,C选项的反应速率最大,故选C。
10. 在3 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2 ml氮气和2 ml氢气,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后测得氨气浓度为0.15 ml/L。则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之比为
A. 1:3B. 2:3C. 3:4D. 4:5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转化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则由反应方程式可知:
,
所以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之比为,故答案为:A。
11. 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 =ZnO+H2O,Ag2O+H2O+2e- =2Ag+2OH-。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 正极,被还原B. 负极,被氧化
C. 正极,被氧化D. 负极,被还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化合价可知,电极反应Ag2O+H2O+2e- =2Ag+2OH-中银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所以氧化银为正极,故选A。
12. 如图所示,能够组成原电池,并且产生明显的电流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装置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有电流产生,故A正确;
B.该装置中没有电解质,不能形成原电池,没有电流产生,故B错误;
C.该装置没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不能形成原电池,没有电流产生,故C错误;
D.该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没有电流产生,故D错误;
故选A。
13. 化学键的键能指常温常压下,将1ml分子AB拆开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单位为kJ·ml-1)。根据键能数据计算H2(g)+F2(g)=2HF(g)的能量变化为
A. 放出536kJ·ml-1B. 吸收536kJ·ml-1
C. 吸收1724kJ·ml-1D. 放出1724kJ·ml-1
【答案】A
【解析】
【详解】△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结合图表中键能数据和反应中化学键的判断进行计算,△H=439 kJ·ml-1+155 kJ·ml-1-565 kJ·ml-1×2=﹣536 kJ·ml-1,故A项符合题意;
14. 如图所示利用点滴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后,立即用烧杯盖住点滴板。下列对实验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遇氨水放出氨气,故不选A;
B.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所以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不选B;
C.氨气和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应生成氯化铵,发生反应,所以烧杯内有白烟,故选C;
D.氨水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故不选D;
选C。
15. 反应N2+3H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浓度增加了0.6m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5ml·L-1·s-1,则反应经历的时间为
A. 0.44sB. 1sC. 0.33sD. 2s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xs,v(NH3)=ml /(L.s),因为v(H2):v(NH3)=3:2,所以,0.45:=3:2,解得:x=2,D符合。
答案选D。
16. 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B.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C.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D. 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BaCl2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
【答案】B
【解析】
【详解】A.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酸性,A错误;
B.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B正确;
C.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盐、碳酸氢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C错误;
D.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BaCl2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可能含有,也可能含有Ag+,不能确定含有,D错误。
17.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程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反应已经停止
B. 后,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
C. 温度升高可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实际生产中温度越高越好
D. 容器中充入氦气增大压强,可以加快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时反应速率依然在变化,反应没有达到最大限度,A错误;
B.由图可知,时,反应达平衡状态,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改变,B正确;
C.实际生产中考虑到设备、催化剂等因素,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C错误;
D.容器中充入氦气,虽然压强增大,但是各物质浓度不变,分压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故选B。
18.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在该条件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同
C. 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吸热反应
D. 1mlC(金刚石)比1mlC(石墨)的总能量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稳定,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
B.金刚石的能量高,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故B错误;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1ml C(金刚石)比1 mlC(石墨))的总能量高,故D正确;
答案选D。
19. 将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其中体现氧化性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体现其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
B.与溶液反应生成S和水,反应过程中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故B符合题意;
C.可被酸性溶液氧化,溶液褪色,体现的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
D.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如下图表示800℃时,含有A、B、C三种气体的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B+3C
B. v(A):v(B)=2:1
C. 2min时该反应在此条件下达到了最大的限度
D. 2min内用A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4ml·L-1·s-1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A为反应物,0-2min浓度变化量为0.8ml/L,B为生成物,0-2min生成的浓度为0.4ml/L,C为生成物,0-2min生成的浓度为1.2ml/L,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之比,故A正确;
B.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反应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故v(A):v(B)=2:1,故B正确;
C.2min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在此条件下达到了最大的限度,故C正确;
D.2min内用A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4ml·L-1·min-1,故D错误;
故选D。
21. 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温度越高速率越快,Fe不如Mg活泼,排除C、D项;其他两项中只比较c(H+)即可,显然3 ml·L-1盐酸中c(H+)小于3 ml·L-1硫酸中c(H+),因此A项放出H2的速率最大,故选A。
22. 可逆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③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⑦B. ②③⑤⑦C. ①③④⑤D. 全部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lO2的同时生成2nml NO2,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的相等关系,①正确;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lO2的同时生成2nmlNO只能说明单方向关系,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②错误;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是反应进行到任何时刻都成立的关系,不能说明达到了平衡,③错误;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④正确;
⑤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会改变的化学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是守恒的,容器的体积不变,导致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所以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⑤错误;
⑥因该反应是物质的量在增大的化学反应,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则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达到平衡状态,⑥正确;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摩尔质量=,质量是守恒的,物质的量只有达到平衡时才不变,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⑦正确;
故选A。
23. 可逆反应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
A. 只存在于O2中B. 只存在于O2和SO3
C. 只存在于O2和SO3D. 存在于O2、SO2和SO3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SO2和18O2反应生成的SO3中含有18O,同时SO3分解生成SO2和O2,则SO2中含有18O原子,则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存在于O2、SO2和SO3中,故选D。
24. 足量Zn粉与50mL、 0.1 ml∙L−1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了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Na2SO4溶液;②改用50mL、0.1 ml∙L−1的稀盐酸;③改用50mL、0.05 ml∙L−1的硝酸;④加适量Na2CO3溶液;⑤减压;⑥冰水浴;
A ①⑥B. ①⑤⑥C. ①②⑤⑥D. ①②③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足量Zn粉与50mL、 0.1 ml∙L−1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了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氢气的量由硫酸决定。
【详解】①加Na2SO4溶液,相当于加入了水,硫酸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氢气量不变,故①符合题意;②改用50mL、0.1 ml∙L−1的稀盐酸,氢离子浓度降低,速率减慢,但氢气的总量减少,故②不符合题意;③改用50mL、0.05 ml∙L−1的硝酸,稀硝酸和金属不产生氢气,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加适量Na2CO3溶液,硫酸和碳酸根反应,消耗氢离子,产生氢气的量减少,故④不符合题意;⑤该反应是液体也固体反应,减压,反应速率不变,故⑤不符合题意;⑥冰水浴,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氢气总量不变,故⑥符合题意;因此①⑥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5.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其放电时的原电池反应如下: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Pb是正极
B. PbO2得电子,被氧化
C. 负极反应是Pb+-2e-=PbSO4
D. 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铅蓄电池放电反应方程式可知,铅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铅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Pb+-2e-=PbSO4;二氧化铅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二氧化铅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4H++2e-===PbSO4+2H2O,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酸性减弱。
【详解】A.Pb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故A错误;
B.二氧化铅中Pb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故B错误;
C.负极上铅失电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铅,电极反应式为:Pb+-2e-=PbSO4,故C正确;
D.放电反应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酸性减弱,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26.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写出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红棕色气体溶于水又得到无色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
(4)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5)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为放热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答案】(1) (2)SiO2
(3)3NO2+H2O=2HNO3+NO
(4)Cu+4HNO3=Cu(NO3)2+2NO2↑+2H2O
(5)A
【解析】
【小问1详解】
NH3的电子式;
【小问2详解】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小问3详解】
红棕色气体NO2溶于水又得到硝酸和无色气体NO,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小问4详解】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Cu(NO3)2+2NO2↑
+2H2O;
【小问5详解】
反应N2+3H22NH3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符合条件的图像是A。
27.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a2S2O3与硫酸的反应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某研究小组为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①②研究的是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V1=___________。
实验①③研究的是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V2=___________。
(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I2(g)+H2(g)2HI(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起始时,n(H2)=aml,n(I2)=bml。只改变表中列出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试将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填入相关的表格中(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 ①. 温度 ②. 2 ③. 浓度 ④. 1
(2) ①. 增大 ②. 增大 ③. 增大 ④. 减小 ⑤. 不变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①②中,只有温度不同,故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单一变量’的原则,为了保证实验①②溶液总体积相等,故V1=2;
(2)实验①③,只有浓度不同,故研究的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总体积相等,则V2=1;
【小问2详解】
①不论正反应吸热,还是放热,升高温度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v(正)也增大,v(逆)也增大,但增大幅度不相同。若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时,v(正)<v(逆);若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时,v(正)>v(逆);答案填增大;
②若无特别声明,通常所说催化剂即为“正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提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答案填增大;
③再充入a ml H 2 ,c(H 2 )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答案填增大;
④扩大容器的容积,容器内各物质浓度(或压强)均减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答案填减小;
⑤通入Ne(g),并未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和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变,答案填不变。
28. 一定温度下,将2mlA和2mlB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5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lD,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l·L-1.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值为___________;B气体反应前和5min末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
(2)A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
(3)5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B)=___________;
【答案】(1) ①. 1 ②.
(2)60% (3)
【解析】
【分析】将2mlA和2mlB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则三段式有:
0.2x=,解得x=2,以此解题。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x=1;B气体反应前和5min末的物质的量之比;
【小问2详解】
A平衡转化率= ;
【小问3详解】
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
29.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下图装置。
(1)Cu为原电池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子的流向___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溶液中NO移向___________(填“Cu”或“Zn”极)。当负极金属溶解13.0g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数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正 ②. 还原反应 ③. Zn经外电路流向Cu ④. 2Ag++2e-=2Ag
(2) ①. Zn ②. 0.4NA
【解析】
【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锌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Ag++2e-=2Ag,发生还原反应,以此解题。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Cu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的流向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其电极反应为:2Ag++2e-=2Ag;
【小问2详解】
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溶液中移向Zn极;当负极金属溶解13.0g时,则消耗0.2ml锌,通过导线的电子数为0.4NA。
30.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1)实验1和实验2中铝电极的作用是否相同?___________
(2)实验3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4中铝作___________极(填“负”或“正”);此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实验1中Al为正极,实验2中Al为负极,实验1、2中Al电极的作用不同
(2)2Al+6H+=2Al3++3H2↑
(3) ①. 负 ②. Al+4OH--3e-=[Al(OH)4]-; ③.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1中电流计指针偏向Al,Al为正极,实验2中电流计指针偏向Cu,Cu为正极、Al为负极,实验1、2中Al电极的作用不同。
【小问2详解】
在实验3中电流计指针偏向石墨,石墨作正极、铝作负极,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氢离子在石墨表面得电子生成氢气,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Al+6H+=2Al3++3H2↑;
【小问3详解】
实验4中电流计指针偏向Mg,Mg作正极、铝作负极;电极反应为:Al+4OH--3e-=[Al(OH)4]-;电池总反应为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1. 绿矾()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矿石,翠绿如宝石,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知:。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绿矾进行培烧,并检验其培烧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D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固体产物中的阳离子(不考虑其他反应)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并吸收
B. 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开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C. 实验操作的顺序为:先组装装置,然后加入各种试剂,再检查气密性,最后点燃酒精喷灯开始实验
D. 若要除去溶液中混有的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
【答案】(1)检验生成的水
(2)产生淡黄色沉淀 (3)
(4)取少量固体,溶于稀盐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有Fe2O3 (5)AB
【解析】
【分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绿矾高温下分解生成SO3和SO2,装置B中装有无水硫酸铜,用来检验生成的水;装置C中装有BaCl2溶液,SO3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装置C用来检验并吸收SO3;装置D中装有Na2S溶液,SO2和Na2S溶液反应生成S单质,淡黄色沉淀产生,故装置D用来检验SO2;装置E中装有NaOH溶液,可以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B作用是检验生成的水;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装置D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小问3详解】
S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H2O,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装置A中生成的固体产物为Fe2O3,检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溶于稀盐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有Fe2O3;
【小问5详解】
A.由分析可知,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并吸收SO3,A项正确;
B.实验开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N2,以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可以防止二氧化硫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B项正确;
C.实验操作的顺序为:组装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各种试剂、点燃酒精喷灯开始实验,C项错误;
D.要除去FeSO4溶液中混有的Fe2(SO4)3杂质,可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Fe2(SO4)3和铁粉反应生成FeSO4,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铁粉即可得到FeSO4溶液,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Fe2(SO4)3和铜粉反应生成CuSO4和FeSO4,混入新杂质,D项错误;
答案选AB。A.长征5号火箭使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B.北斗导航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
C.位于江苏的海上风力电动机
D.由橙子制成的简易电池
化学键
H-H
H-F
F-F
键能/(kJ·ml-1)
439
565
155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固体表面有气泡
吸收氨,放出水蒸气
B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极易溶于水
C
烧杯内有白烟
D
溶液变白色浑浊
氨水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铁
A
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
B
溶液
析出淡黄色固体
C
酸性溶液
褪色
D
品红溶液
褪色
选项
金属(粉末状)
酸的浓度
体积
反应温度
A
0.1mlMg
3ml·L-1硫酸
10mL
70℃
B
0.1mlMg
3ml·L-1盐酸
10mL
70℃
C
0.1mlFe
3ml·L-1盐酸
10mL
60℃
D
0.1mlMg
3ml·L-1硫酸
10mL
60℃
实验
序号
反应温度
0.1ml/L
Na2S2O3溶液
0.1ml/LH2SO4溶液
加入水的体积
出现浑浊的时间
℃
mL
mL
mL
s
①
20
2
2
0
t1
②
40
2
V1
0
t2
③
20
1
2
V2
t3
编号
改变的条件
反应速率
①
升高温度
___________
②
加入正催化剂
___________
③
再充入amlH2
___________
④
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___________
⑤
保持容积不变,通入bmlNe
___________
实验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指向铝
2
Al、Cu
稀盐酸
偏向铜
3
A1、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NaOH溶液
偏向镁
[化学][期中]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化学][期中]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
新疆博湖县奇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疆博湖县奇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新疆博湖县奇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新疆博湖县奇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