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

    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第1页
    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第2页
    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清华附中高21级选考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n 55 S 32 Ge 73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8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11每题2分,12-18每题3分,共43分)
    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AB. BC. CD. 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B. 羟基的电子式:
    C. 和是同一种物质D. 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3.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或过程吸热的是
    A. B. C. D.
    4.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非金属性:B. 酸性:
    C. 碱性:D. 热稳定性:
    5. 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B. BC. CD. D
    6. 将甲烷与氯气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是
    ①CH3Cl ②CH2Cl2 ③CHCl3 ④CCl4
    A. 只有①B. 只有③C. ①②③的混合物D. ①②③④的混合物
    7. 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Q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Q的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 原子半径:D. 含T元素的盐中,T元素只能存在于阳离子中
    8. a、b的活动性均比氢强,a可以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将a、b用导线相连放入溶液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极析出氢气B. 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
    C. 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由b到aD. a极发生氧化反应,b极发生还原反应
    9.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和,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甲:,和反应
    乙:,作催化剂,和反应
    丙:,和反应
    丁:,和反应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D. 丁、丙、乙、甲
    10. 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极是负极B. 电子由a极通过灯泡流向b极
    C.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 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11. 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υ(A) =υ(B)
    B. 反应开始到5min,B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 ml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C
    D. 反应开始到5min,υ(C) =0.04 ml/(L·min)
    12.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内,t℃时发生反应:,下列表述能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 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
    13. 甲酸(HCOOH)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储氢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酸分解制氢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若用2HCOOH代替HCOOH,则在催化剂a处吸附的是2H
    B. 过程II,生成的C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
    C. 过程Ⅲ,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D. HCOOH分解制氢的总反应为:HCOOHCO2↑+H2↑
    14. 如图是和形成的原电池,某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记录的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①正极,为负极
    ②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是由电极经外电路流向电极
    ④电极上有产生
    ⑤若有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为
    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 ①②③B. ③④C. ③④⑤D. ③④⑥
    15. 某粗盐水a中含有Mg2+、杂质,可用下列方法去除(部分产物、步骤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盐泥的主要成分是Mg(OH)2
    B. 生成N2的反应为:3Cl2+2+8OH−=N2+6Cl−+8H2O
    C. 粗盐水b中还可能含有ClO−
    D. 上述除杂过程涉及到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6.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17. 验证氧化性强弱Cl2>Br2>I2,设计如下实验。(已知: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忽略氧气的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设计目的为:排除实验②③④水稀释的影响
    B. 实验②发生反应为:2Br−+Cl2= Br2+2Cl−
    C. 实验③的现象可以证明氧化性:Cl2>I2
    D. 实验④能证明氧化性:Br2>I2
    18. 某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1获得的白色小颗粒可用焰色反应检验其中的Na元素
    B. 上述实验说明,钠与酸的反应速率比镁与酸的反应速率慢
    C 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可能会继续析出沉淀
    D. 金属钠、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与固液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5题,共57分
    19. 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①D与T ②与 ③和 ④和 ⑤和 ⑥和。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有相同官能团的是_______。
    (2)下列选项中没有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
    ①碘的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氯化氢溶于水; ④氯化铵受热分解。
    (3)的电子式为_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
    (4)分子式为的烷烃有_______种一氯取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含有两个的一氯代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20. A、B、D、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X是同主族元素;B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D的周期序数和族序数相等。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2)A、B、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3)B、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重要用途,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_______。
    (4)写出B、D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与A、X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且在元素周期表中与X相邻。
    ①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的最高正化合价为价 b.的还原性比强
    c.的酸性比强 d.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溶液反应
    ②室温下向固体表面吹入,可得到两种单质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将Y的单质通入石蕊溶液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如下图,请在方框内填写出导致该阶段颜色变化的主要粒子符号_______。
    21. 优化反应条件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
    (1)以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表中,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表明,实验Ⅲ的反应速率最快,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空气催化氢氧化法除去电石渣浆(含)上清液中的,并制取石膏,其中的物质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过程Ⅰ、Ⅱ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
    ②过程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根据物质转化过程,若将上清液中的转化为(浓度为),理论上共需要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为_______L。
    22. 门捷列夫在研究周期表时预言了“类硅”元素锗和“类铝”元素镓等11种元素。锗及其化合物应用于航空航天测控、光纤通讯等领域。一种提纯二氧化锗粗品(主要含、)的工艺如下:
    已知:i.与碱反应生成;与碱反应生成。
    ii.极易水解生成;沸点。
    (1)位于同主族的下一周期,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金属性比强的原因_______。
    (3)“氧化”过程是将氧化为,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加盐酸蒸馏生成,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高纯二氧化锗的含量常采用碘酸钾滴定法进行测定。步骤如下:
    a.称取高纯二氧化锗样品,加入氢氧化钠在电炉溶解,生成
    b.加入次亚磷酸钠溶液还原为
    c.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的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当消耗碘酸钾溶液时,溶液变蓝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变。资料:;(未配平)。(以下,次亚磷酸钠与和均不反应,消耗的忽略不计)
    ①配平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此样品中二氧化锗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用含w、c、V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23. 为探究氯气的氧化性,某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试管B、C、D中的溶液均为)
    (1)写出装置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写出试管B中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试管B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实验:
    结论:试管B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
    (5)为探究试管C中溶液显浅棕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在溶液中显棕黄色,能使淀粉变蓝色;碘单质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红色)和(黄色),两种离子可被氧化成(无色)。
    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
    ①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
    ②实验证明,溶液与氯气反应的最终产物是。写出氯气与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③实验结论:试管C中溶液显浅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锂离子电池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符合题意;
    B.太阳能电池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不符合题意;
    C.电动车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不符合题意;
    D.燃气灶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B. 羟基的电子式:
    C. 和是同一种物质D. 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为甲烷的比例模型,甲烷的球棍模型应该为,A错误;
    B.羟基为-OH,其电子式为,B错误;
    C.甲烷的为正四面体形,因此其二氯取代物只有1种,则和属于同一种物质,C正确;
    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表示为,D错误;
    答案选C。
    3.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或过程吸热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说明该反应吸热,A符合题意;
    B.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说明该反应放热,B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C不符合题意;
    D.锌为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4. 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非金属性:B. 酸性:
    C. 碱性:D. 热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A不符合题意;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S元素最高价含氧酸是H2SO4,不是H2SO3,因此不能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酸性,B符合题意;
    C.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K>Na>Li,所以碱性:KOH>NaOH>LiOH,C不符合题意;
    D.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O>S>Se,所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5. 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以此来解答。
    【详解】A.MgCl2中只含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CO2中只含C、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正确;
    C.HCl中只含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NaOH中含离子键和O−H极性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6. 将甲烷与氯气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后,得到的有机产物是
    ①CH3Cl ②CH2Cl2 ③CHCl3 ④CCl4
    A. 只有①B. 只有③C. ①②③的混合物D. ①②③④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会发生四步取代反应,而反应进行到哪一步不是由反应物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来决定的,即使甲烷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的情况,也不会仅生成CH3Cl,因为一旦生成CH3Cl后,CH3Cl分子中的氢原子又可继续被氯原子取代,直到分子中氢原子都被取代完,因此其产物不是纯净的CH3Cl;所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则四步取代反应都可能发生,最终得到的是①CH3Cl、②CH2Cl2、③CHCl3、④CCl4的混合物,故答案选D。
    7. 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Q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Q的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C. 原子半径:D. 含T元素的盐中,T元素只能存在于阳离子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Q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Q的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则Q为Si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推知,T为Al元素,R为N元素,W为S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非金属性N>Si,故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为NH3>SiH4,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i<S,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iO3<H2SO4,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Al>Si>N,C正确;
    D.T为铝元素,其盐溶液中可能为铝盐、也可能为偏铝酸盐,Al元素可能存在于阳离子中,也可能存在于阴离子中,D错误;
    答案选D。
    8. a、b的活动性均比氢强,a可以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将a、b用导线相连放入溶液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极析出氢气B. 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
    C. 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由b到aD. a极发生氧化反应,b极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a、b的活动性均比氢强,a可以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说明a的活泼性比b强,将a、b用导线相连放入溶液中,可构成原电池,a为负极,b为正极,Cu2+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a为负极,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不会析出氢气,A错误;
    B.a为负极,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b为正极,Cu2+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因此a极质量减少,b极质量增加,B正确;
    C.a为负极,b为正极,电流方向由b到a,C正确;
    D.a极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b极Cu2+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
    答案选A。
    9.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和,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甲:,和反应
    乙:,作催化剂,和反应
    丙:,和反应
    丁:,和反应
    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D. 丁、丙、乙、甲
    【答案】C
    【解析】
    【详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容器恒容,甲与乙的温度相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分别相同,即反应物的浓度相同,但乙加了催化剂,所以乙的反应速率比甲的快;甲与丁的温度相同,但丁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小,即丁的浓度小,所以甲的反应速率比丁快;丙与丁的物质的量分别相同,即反应物的浓度相同,但丙的温度低,所以丁的反应速率比丙快。综上所述,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乙、甲、丁、丙,故答案为:C。
    10. 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极是负极B. 电子由a极通过灯泡流向b极
    C. 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 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H2的一极为负极,通入O2的一极为正极,因此a为负极,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b极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是正极,A错误;
    B.a是负极、b是正极,电子由a通过灯泡流向b,B正确;
    C.a为负极,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错误;
    D.氢氧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还会转化为热能等能量,因此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是100%,D错误;
    答案选B。
    11. 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υ(A) =υ(B)
    B. 反应开始到5min,B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 ml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C
    D. 反应开始到5min,υ(C) =0.04 ml/(L·min)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a点时,A、B两物质反应的时间相同,但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不同,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
    B. 反应开始到5min,B的物质的量由0变为0.4 ml,则增加了0.4 ml,故B错误;
    C. 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由0.8 ml减少为0.2 ml,变化量为0.6 ml,A为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由0增加到0.4 ml,变化量为0.4 ml,C的物质的量由0增加到0.2 ml,变化量为0.2 ml,B、C为生成物,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反应体系中物质变化量之比,∆n(A):∆n(B) :∆n(C) =0.6 ml:0.4 ml:0.2 ml=3:2: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2B+C,故C正确;
    D. 反应开始到5min,∆n(C)= 0.2 ml,υ(C) ==0.02 ml/(L·min),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从图像中找到信息,找到谁是反应物,谁是生成物,根据方程式的系数之比等于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从而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应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公式进行计算。
    12.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内,t℃时发生反应:,下列表述能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 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
    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N2、H2、NH3全呈气态,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该容器为恒容容器,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lN2的同时,生成3nmlH2,仅表示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选;
    C.N2、H2、NH3全呈气态,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变化,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选;
    D.v正(N2)=2v逆(NH3)表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D不选;
    答案选C。
    13. 甲酸(HCOOH)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储氢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酸分解制氢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过程I,若用2HCOOH代替HCOOH,则在催化剂a处吸附的是2H
    B. 过程II,生成的C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
    C. 过程Ⅲ,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D. HCOOH分解制氢的总反应为:HCOOHCO2↑+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观察甲酸的结构可知,过程I,催化剂a吸收的H是与O相连的H,而不是羧基C上的H,故用2HCOOH,则催化剂a吸收的不是标记氢2H,故A错误;
    B.CO2分子结构式为O=C=O,C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故B正确;
    C.过程III形成H2,H2中的H-H是非极性键,故C正确;
    D.甲酸HCOOH经过三个过程,生成H2和CO2,总反应为:HCOOHCO2↑+H2↑,故D正确;
    故选:A。
    14. 如图是和形成的原电池,某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记录的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①为正极,为负极
    ②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是由电极经外电路流向电极
    ④电极上有产生
    ⑤若有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为
    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 ①②③B. ③④C. ③④⑤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Fe−Cu原电池中,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总反应为:Fe+2H+=Fe2++H2↑,则Fe作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Cu作正极,H+得到电子被还原,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①根据分析可知,Fe为负极,Cu为正极,①错误;
    ②H+向正极移动,②错误;
    ③由分析,Fe为负极,Cu为正极,则电子由Fe电极流向Cu电极,③正确;
    ④Cu为正极,H+在正极得到电子,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④正确;
    ⑤由2H++2e﹣=H2↑可知,有1ml电子流向导线,产生氢气0.5m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L,⑤错误;
    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⑥错误;
    综上,③④正确,答案选B。
    15. 某粗盐水a中含有Mg2+、杂质,可用下列方法去除(部分产物、步骤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盐泥的主要成分是Mg(OH)2
    B. 生成N2的反应为:3Cl2+2+8OH−=N2+6Cl−+8H2O
    C. 粗盐水b中还可能含有ClO−
    D. 上述除杂过程涉及到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流程图知,粗盐水a中含有Mg2+,加入NaOH调节pH=11时,Mg2+结合OH-生成Mg(OH)2沉淀,则盐泥的主要成分是Mg(OH)2,故A正确;
    B.根据流程图分析,通入氯气时反应生成氮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为:3Cl2+2+8OH−=N2+6Cl−+8H2O,故B正确;
    C.过量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粗盐水b中还可能含有ClO−,故C正确;
    D.上述除杂过程中,生成Mg(OH)2沉淀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6.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醇和水任意比互溶,分液操作无法分离,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浓硫酸和铜在加入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通入到品红溶液中,若品红褪色,则证明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试管口用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团吸收二氧化硫,图示正确,B能达到实验目的;
    C.浓盐酸有挥发性,与碳酸钠反应时除了有二氧化碳生成,还有HCl溢出,两种气体溶于硅酸钠溶液均能使硅酸根沉淀,故不能判断碳酸与硅酸酸性的强弱,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示收集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选B。
    17. 验证氧化性强弱Cl2>Br2>I2,设计如下实验。(已知: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忽略氧气的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设计目的为:排除实验②③④水稀释的影响
    B. 实验②发生反应为:2Br−+Cl2= Br2+2Cl−
    C. 实验③的现象可以证明氧化性:Cl2>I2
    D. 实验④能证明氧化性:Br2>I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方法,因此实验①为对照实验,可排除实验②③④中水稀释对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A正确;
    B.将Cl2水滴入KBr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2Br−+Cl2= Br2+2Cl−,由于产生的溴水浓度较小,因此看到溶液变为黄色,B正确;
    C.将1 mL氯水加入KI溶液中,发生反应:Cl2+2I-=I2+2Cl-,产生的I2使溶液变为棕黄色,在反应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I2,故可证明物质的氧化性:Cl2>I2,C正确;
    D.②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过量的Cl2及反应产生的Br2,因此取②反应后的溶液加入KI淀粉混合溶液中,溶液变为蓝色,可能发生反应:Cl2+2I-=I2+2Cl-,也可能发生反应:Br2+2I-=I2+2Br-,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不能证明氧化性:Br2>I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8. 某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1获得的白色小颗粒可用焰色反应检验其中的Na元素
    B. 上述实验说明,钠与酸的反应速率比镁与酸的反应速率慢
    C. 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可能会继续析出沉淀
    D. 金属钠、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与固液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过对比实验1和实验2的操作与现象可知,实验1中钠太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溶解度不大的氯化钠,附着在还未反应的Na表面,阻碍了Na反应的进行,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对比实验1,实验2中,利用相同表面积的Mg做相同的实验,表面现象看似Mg反应快,是因为Mg直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的氢气比实验1多,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Na元素可用焰色试验来检验,若白色小颗粒中含Na元素,则焰色反应为黄色,A正确;
    B.由分析,实验2中,利用相同表面积的Mg做相同的实验,表面现象看似Mg反应快,是因为Mg直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的氢气比实验1多,不能说明钠与酸的反应速率比镁与酸的反应速率慢,B错误;
    C.向实验1所得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氯离子浓度增大,会继续析出白色沉淀,C正确;
    D.钠表面生成了白色固体,阻碍了钠和酸的反应,说明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D正确;
    答案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5题,共57分
    19. 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①D与T ②与 ③和 ④和 ⑤和 ⑥和。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有相同官能团的是_______。
    (2)下列选项中没有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
    ①碘的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氯化氢溶于水; ④氯化铵受热分解。
    (3)的电子式为_______;的电子式为_______。
    (4)分子式为的烷烃有_______种一氯取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含有两个的一氯代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答案】(1) ①. ① ②. ③④ ③. ⑤ ④. ⑥
    (2) ①. ① ②. ④
    (3) ①. ②.
    (4) ① 4 ②. 、
    【解析】
    【小问1详解】
    同位素是指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D和T为H元素的两者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n个CH2的有机化合物,因此互为同系物的是③和、④和;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⑤和的分子式均为C5H10,但结构不同,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和均含有官能团羟基,故答案为:①;③④;⑤;⑥;
    【小问2详解】
    ①碘的升华为物理变化,,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
    ②烧碱(NaOH)中存在离子键,融化烧碱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被破坏;
    ③氯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氢中的共价键被破坏;
    ④氯化铵受热分解,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受热分解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铵根离子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共价键;
    因此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①;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④;
    【小问3详解】
    Na2O2为离子化合物,Na+与形成离子键,中O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电子式为,CO2为共价化合物,C原子和O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小问4详解】
    分子式为的烷烃有CH3CH2CH2CH3、CH3CH(CH3)22种结构,其中CH3CH2CH2CH3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CH3CH(CH3)2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因此分子式为的烷烃有2+2=4种一氯取代物,其中含有两个的一氯代物的结构简式为、。
    20. A、B、D、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X是同主族元素;B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D的周期序数和族序数相等。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2)A、B、D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3)B、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重要用途,用电子式表示它的形成过程_______。
    (4)写出B、D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与A、X是同一主族的元素,且在元素周期表中与X相邻。
    ①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的最高正化合价为价 b.的还原性比强
    c.的酸性比强 d.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溶液反应
    ②室温下向固体表面吹入,可得到两种单质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将Y的单质通入石蕊溶液中发生的颜色变化如下图,请在方框内填写出导致该阶段颜色变化的主要粒子符号_______。
    【答案】(1) (2)r(O2-)>r(Na+)>r(Al3+)
    (3) (4)Al(OH)3+OH-=+2H2O
    (5) ①. bd ②. 3SeO2+4NH3=3Se+2N2+6H2O
    (6)H+、HClO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D、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A为O元素,A、X是同主族元素,则X为S元素,Y为Cl元素,B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则B为Na元素,D的周期序数和族序数相等,则D为A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有分析可知,X为S元素,为16号元素,其简单离子为S2-,结构示意图为;
    【小问2详解】
    A为O元素,B为Na元素,D为Al元素,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Al>Na>O,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r(O2-)>r(Na+)>r(Al3+);
    【小问3详解】
    B为Na元素,Y为Cl元素,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NaCl为离子化合物,其形成过程用电子式可表示为;
    【小问4详解】
    B为Na元素,D为Al元素,Na、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2H2O;
    【小问5详解】
    Se与O、S同主族,且与S相邻,则Se为第四周期第ⅥA族:
    ①a.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族序数相等,故Se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更强,故的还原性比强,b正确;
    c.H2SeO3为弱酸,H2SO4为强酸,酸性:H2SeO3<H2SO4,c错误;
    d.SO2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则SeO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eO3,d正确;
    答案选bd;
    ②温下向SeO2固体表面吹入NH3,可得到两种单质和H2O,结合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两种单质为Se、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eO2+4NH3=3Se+2N2+6H2O;
    【小问6详解】
    Y为Cl元素,其单质为Cl2,Cl2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H+使得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有色物质,使得溶液红色褪去,故依次填:H+、HClO。
    21. 优化反应条件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
    (1)以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表中,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表明,实验Ⅲ的反应速率最快,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空气催化氢氧化法除去电石渣浆(含)上清液中的,并制取石膏,其中的物质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过程Ⅰ、Ⅱ中,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
    ②过程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根据物质转化过程,若将上清液中的转化为(浓度为),理论上共需要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为_______L。
    【答案】(1) ①. 20 ②. 2.5 ③. 实验III中出现浑浊所需时间最短
    (2) ①. Mn(OH)2 ②. 4MnO+2S2-+9H2O =S2O+4Mn(OH)2↓+10OH- ③. 4.48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遵循控制变量的思想,实验I和实验II中溶液的体积不同,则温度应相同,则a为20,实验II和实验III,温度不同,则其他变量应相同,则b为2.5;
    ②根据反应可知,通过实验现象能表现出反应快慢的现象是产生硫沉淀的速度,硫沉淀出现越快表明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实验III的反应速率最快的实验现象为出现浑浊所需时间最短;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过程I、II中的转化关系,起催化剂作用的物质是Mn(OH)2;
    ②根据转化关系图,过程II中S2-与MnO生成S2O和Mn(OH)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和物料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MnO+2S2-+9H2O =S2O+4Mn(OH)2↓+10OH-;
    ③10 L上清液中的S2-的物质的量==0.1ml,根据物质转化过程,S2-转化为S2O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S2O转化为也需要消耗氧气,0.1ml S2-转化为S2O时,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2,共失去0.1ml×4=0.4ml电子;氧气转变为水时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即1ml氧气转移4m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得到0.4ml电子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0.1ml;根据反应4MnO+2S2-+9H2O =S2O+4Mn(OH)2↓+10OH-,0.1ml S2-参与反应生成S2O的物质的量=×0.1ml=0.05ml,0.05ml S2O转化为,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共失去0.05ml×2×4=0.4ml电子,氧气由0价变为-2价,即1ml氧气转移4m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得到0.4ml电子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0.1ml;则上清液中的S2-转化为过程中一共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0.1ml+0.1ml=0.2ml,标准状况下的O2的体积=0.2ml×22.4L/ml=4.48L。
    22. 门捷列夫在研究周期表时预言了“类硅”元素锗和“类铝”元素镓等11种元素。锗及其化合物应用于航空航天测控、光纤通讯等领域。一种提纯二氧化锗粗品(主要含、)工艺如下:
    已知:i.与碱反应生成;与碱反应生成。
    ii.极易水解生成;沸点。
    (1)位于同主族的下一周期,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金属性比强的原因_______。
    (3)“氧化”过程是将氧化为,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加盐酸蒸馏生成,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高纯二氧化锗含量常采用碘酸钾滴定法进行测定。步骤如下:
    a.称取高纯二氧化锗样品,加入氢氧化钠在电炉溶解,生成
    b.加入次亚磷酸钠溶液还原为
    c.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的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当消耗碘酸钾溶液时,溶液变蓝色,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变。资料:;(未配平)。(以下,次亚磷酸钠与和均不反应,消耗的忽略不计)
    ①配平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此样品中二氧化锗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用含w、c、V的数学表达式表示)。
    【答案】(1)第四周期第IVA族
    (2)Ge与Si属于同主族元素,Ge原子比Si原子多一层,Ge原子半径比Si原子半径大,Ge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比S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弱,Ge失去电子的能力比Si强,故Ge的金属性比Si强
    (3)3++6OH-=3+Cl-+3H2O
    (4)Na2GeO3+6HCl=2NaCl+GeCl4+3H2O
    (5) ①. +5I-+6H+=3I2+3H2O ②.
    【解析】
    【分析】二氧化锗粗品中含GeO2、As2O3,根据题给已知i,加入NaOH溶液“碱浸”时得到含Na2GeO3、NaAsO2的溶液,加入NaClO3溶液将NaAsO2氧化成Na3AsO4;加入盐酸蒸馏生成GeCl4,加入高纯水,GeCl4水解生成GeO2∙nH2O,GeO2∙nH2O烘干时失水得到高纯GeO2。
    【小问1详解】
    Si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Ge位于同主族Si的下一周期,则G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VA族;答案为:第四周期第IVA族。
    【小问2详解】
    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金属性Ge比Si强的原因是:Ge与Si属于同主族元素,Ge原子比Si原子多一层,Ge原子半径比Si原子半径大,Ge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比S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弱,Ge失去电子的能力比Si强,故Ge的金属性比Si强;答案为:Ge与Si属于同主族元素,Ge原子比Si原子多一层,Ge原子半径比Si原子半径大,Ge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比S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弱,Ge失去电子的能力比Si强,故Ge的金属性比Si强。
    【小问3详解】
    “氧化”过程是NaClO3溶液将NaAsO2氧化为Na3AsO4,则NaClO3被还原成NaCl,在反应的过程中As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至+5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至-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6OH-=3+Cl-+3H2O;答案为:3++6OH-=3+Cl-+3H2O。
    【小问4详解】
    加入盐酸蒸馏生成GeCl4,即Na2GeO3与HCl反应生成GeCl4,结合原子守恒,还有NaCl和H2O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GeO3+6HCl=2NaCl+GeCl4+3H2O;答案为:Na2GeO3+6HCl=2NaCl+GeCl4+3H2O。
    【小问5详解】
    ①反应时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至0价,I-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了的离子方程式为+5I-+6H+=3I2+3H2O;答案为:+5I-+6H+=3I2+3H2O。
    ②20℃以下,次亚磷酸钠与KIO3和I2均不反应,I-消耗的忽略不计,根据3Ge2+++6H+=3Ge4++I-+3H2O知,n(Ge2+)=3n()=3cV×10-3ml,根据Ge守恒,样品中二氧化锗的质量分数是=;答案为:。
    23. 为探究氯气的氧化性,某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试管B、C、D中的溶液均为)
    (1)写出装置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写出试管B中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试管B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实验:
    结论:试管B中红色褪去原因是_______。
    (5)为探究试管C中溶液显浅棕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在溶液中显棕黄色,能使淀粉变蓝色;碘单质可以被氯气氧化为(红色)和(黄色),两种离子可被氧化成(无色)。
    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
    ①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
    ②实验证明,溶液与氯气反应的最终产物是。写出氯气与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③实验结论:试管C中溶液显浅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Cl2+2OH-=Cl-+ClO-+H2O
    (3) ①. 2Fe2++Cl2=2Fe3++2Cl- ②. Fe3++3SCN-Fe(SCN)3
    (4)Fe3+与Cl-发生络合,使得c(Fe3+)减小,平衡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c[Fe(SCN)3]减小
    (5) ①. 证明反应后的C溶液中有淀粉,无,说明溶液的浅棕色不是造成的 ②. 5Cl2+I2+6H2O=10Cl-+12H++2 ③. I-先被氯气氧化成I2,Cl2+2I-=I2+2Cl-,I2又被氯气氧化成(红色)和(黄色),两者混合呈浅棕色溶液
    【解析】
    【分析】A装置为实验室制备Cl2,即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B装置中盛放FeCl2溶液,探究Cl2的氧化性,Cl2可氧化Fe2+为Fe3+,C装置中盛放淀粉碘化钾溶液,探究氯气与KI溶液的反应,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用盛有NaOH溶液的D装置吸收氯气,据此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A装置为实验室制备Cl2,即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小问2详解】
    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用盛有NaOH溶液的D装置吸收氯气,发生的反应为Cl2+2OH-=Cl-+ClO-+H2O;
    【小问3详解】
    B装置中盛放FeCl2溶液,探究Cl2的氧化性,Cl2可氧化Fe2+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Fe3+与KSCN溶液可生成红色的Fe(SCN)3,因此溶液变成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
    【小问4详解】
    结合实验现象,滴加2滴溶液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通入浓盐酸加热后,Fe3+与Cl-发生络合,使得c(Fe3+)减小,平衡Fe3++3SCN-Fe(SCN)3逆向移动,c[Fe(SCN)3]减小,溶液红色褪去;
    【小问5详解】
    ①第一份滴入1滴碘水,碘单质与淀粉作用显示蓝色,证明反应后的C溶液中有淀粉,显棕黄色且遇淀粉变蓝,第二份滴入淀粉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溶液的浅棕色不是造成的,无;
    ②溶液与氯气反应的最终产物是,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10Cl-+12H++2;
    ③向Ⅱ所得溶液继续通入氯气,溶液几乎变为无色,被氧化成(无色),C中溶液颜色变成浅棕色的原因是I-先被氯气氧化成I2,Cl2+2I-=I2+2Cl-,I2又被氯气氧化成(红色)和(黄色),两者混合呈浅棕色溶液。
    A
    B
    C
    D
    锂离子电池
    硅太阳能电池
    电动车电池充电
    燃气灶
    选项
    A
    B
    C
    D
    物质
    MgCl2
    CO2
    HCl
    NaOH
    所含化学键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所属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A
    B
    C
    D
    方案

    分离酒精和水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疏
    比较、和的酸性强弱
    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溶液变为黄色
    溶液变为棕黄色
    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装置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取下胶塞,放入一小片金属钠,迅速塞上胶塞
    钠浮在液面上并来回移动,表面出现有白色固体;白色固体逐渐沉到烧杯底部,液体不沸腾;气球迅速鼓起,15s时测量气球直径约为3cm
    实验2
    取下胶塞,放入与钠表面积基本相同的镁条,迅速塞上胶塞
    镁条开始时下沉,很快上浮至液面,片刻后液体呈沸腾状,同时产生大量白雾;气球迅速鼓起,15s时测量气球直径约为5cm
    实验序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温度/
    浓度/
    体积/
    浓度/
    体积/
    体积/

    0.1
    1.5
    0.1
    1.5
    10
    20

    0.1
    2.5
    0.1
    1.5
    9
    a

    0.1
    b
    0.1
    1.5
    9
    30
    操作
    现象
    打开活塞,让部分浓盐酸流入烧瓶,加热
    B中溶液变红色,随后红色褪去,溶液显棕黄色
    C中溶液变蓝色,随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
    操作
    现象
    取B中的溶液,滴加2滴溶液
    溶液仍为棕黄色
    取B中的溶液,滴加2滴溶液
    溶液变红
    操作
    现象
    a.
    取C中的溶液,滴入1滴碘水
    溶液变蓝色
    取C中的溶液,滴入1滴淀粉
    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b.
    取碘水,滴加1浦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持续通入氯气
    蓝色褪去,溶液变为浅棕色,随后溶液变无色,最后溶液略显浅黄绿色。
    A
    B
    C
    D
    锂离子电池
    硅太阳能电池
    电动车电池充电
    燃气灶
    选项
    A
    B
    C
    D
    物质
    MgCl2
    CO2
    HCl
    NaOH
    所含化学键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键、共价键
    所属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A
    B
    C
    D
    方案
    目的
    分离酒精和水
    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疏
    比较、和的酸性强弱
    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溶液变为黄色
    溶液变为棕黄色
    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装置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取下胶塞,放入一小片金属钠,迅速塞上胶塞
    钠浮在液面上并来回移动,表面出现有白色固体;白色固体逐渐沉到烧杯底部,液体不沸腾;气球迅速鼓起,15s时测量气球直径约为3cm
    实验2
    取下胶塞,放入与钠表面积基本相同的镁条,迅速塞上胶塞
    镁条开始时下沉,很快上浮至液面,片刻后液体呈沸腾状,同时产生大量白雾;气球迅速鼓起,15s时测量气球直径约为5cm
    实验序号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温度/
    浓度/
    体积/
    浓度/
    体积/
    体积/

    0.1
    1.5
    0.1
    1.5
    10
    20

    0.1
    2.5
    0.1
    1.5
    9
    a

    0.1
    b
    0.1
    1.5
    9
    30
    操作
    现象
    打开活塞,让部分浓盐酸流入烧瓶,加热
    B中溶液变红色,随后红色褪去,溶液显棕黄色
    C中溶液变蓝色,随后蓝色褪去,溶液显浅棕色
    操作
    现象
    取B中的溶液,滴加2滴溶液
    溶液仍为棕黄色
    取B中的溶液,滴加2滴溶液
    溶液变红
    操作
    现象
    a.
    取C中的溶液,滴入1滴碘水
    溶液变蓝色
    取C中的溶液,滴入1滴淀粉
    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b.
    取碘水,滴加1浦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持续通入氯气
    蓝色褪去,溶液变为浅棕色,随后溶液变无色,最后溶液略显浅黄绿色。

    相关试卷

    2021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合格考)(答案在末尾):

    这是一份2021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合格考)(答案在末尾),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

    这是一份2022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 下列反应中,酸体现还原性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

    这是一份2022北京四中高一(下)期中试卷化学(答案在末尾),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