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3*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1950年参军,1951年春赴朝鲜作战,1953年,身负重伤,从此永远离开了部队。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年重返文坛。被人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
他的诗意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趋于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他曾对自己的人生历程作过这样的总结 :“ 作家意味着对生活的咀嚼 。我乐于承认正是1957 年之后我才品味到这种咀嚼有多么严峻 。我相信 :不经一次生死荣辱的幻灭终是难于有作家的顿悟 。 ”
1958年5月,我们一群囚徒从湟源看守所里拉出来驱往北山崖头开凿一座土方工程。我气喘吁吁与前面的犯人共抬一副驮桶(这是甘青一带特有的扁圆形长腰吊桶,原为架在驴马鞍背运水使用,满载约可二百余斤)。我们被夹挤在爬坡的行列中间,枪口下的囚徒们紧张而竦然地默默登行着。看守人员前后左右一声声地喝斥。这是十足的驱赶。我用双手紧紧撑着因坡度升起从抬杠滑落到这一侧而抵住了我胸口的吊桶,像一个绝望的人意识到末日将临,我带着一身泥水、汗水不断踏空脚底松动的土石,趔趄着,送出艰难的每一步。感到再也吃不消,感到肺叶的喘息呛出了血腥。感到不如死去,而有心即刻栽倒以葬身背后的深渊……
1.《峨日朵雪峰之侧》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指明了这位登山者所处的状态:他已然登上了属于祁连山脉的不出名的雪山“峨日朵”的侧边——用诗和哲学的语言来说,这是“在路上”:他已经出发,却尚未抵达。
全诗呈现的是攀爬者在攀登过程中停下来的一瞬间,他因惊异而探出前额。那么他为什么停下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这个诗句中“此刻”、“仅”和“征服”三个个词语读起来特别有韵味。你能从中读出哪些韵味呢?1、这个高度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所达到的;“征服”体现我奋力 攀爬的样子;2、下一刻也许可以更高;3、目标与现实的差距;4、暗示“喘口气”的决定。
1、我在峨日朵雪峰之侧见闻了什么?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心象+物象=诗“意象”第一节:太阳:彷徨许久还是跃入山海,绝望、悲凉、压抑。山海:引力无穷,压抑、痛苦。石砾:嚣鸣,劫后余生、紧张。
真理。被那个时代捧为神明、视为永恒真理的“太阳”,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惘中,终于失却了原来的高度,终于被屡遭愚弄和麻痹的时代心理决绝和抛弃了。
在那个荒谬的年代,狂热的信仰、迷信的追求、廉价的乐观,不过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不会稳固的“石砾”,当“太阳”跃入山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他们只能有“滑坡”的下场。
2.诗人为什么描绘这些意象的?
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千层掌:鞋底由层层布料补缀制成的布鞋
攀登者对自我状态的一种描绘,整个画面充满了力量感——既有主体的努力,更有客观环境带来的吃力感。
明确:夕阳正仰望着雪峰峨日朵 ,并“彷徨许久”,但结果是“决然跃入;石砾也受到引力的影响不时滑坡,引起了一派嚣鸣;山海也试图用引力来影响我,使我在薄壁上艰难维持身形。(1)太阳入海、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向下的,与竭力向上的我形成反差,表现我英勇、不屈的姿态,展现叛逆者的形象。(2)太阳、山海、石砾等意象共同构成了恶劣的环境,用恶劣的环境象征诗人坎坷的命运。
作者描绘画面的时候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视听结合。山海、落日是视觉,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是听觉,滑坡的动势与落日的动势都是下坠的,与攀登者的动势正好相反。于是视听合一的效果就不单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而且在读者的生理上引发一种紧张。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事实上也在竭力使我下坠。千军万马般的厮杀声响在“我”身旁向深渊“自上而下”地远去时,“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就决非易事。
最后一节的意象有何用意?
蜘蛛:诗人自喻可怜→生命渺小,依然强劲默享→生命平等,共享快慰
雄鹰:蓝天领主;雪豹:雪山之王。代表着真正强大的事物。标榜英雄,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雄鹰、雪豹,锈蚀的岩壁一系列形象,构成雄浑、壮美、崇高的审美特征(意境),与蜘蛛弱小、可怜、默享的形象特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谦卑与坚毅,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易事。
描绘画面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听觉——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
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他的诗显示了一个生命进击者在精神和肉体遭到残害,却依然艰苦拼搏,不断跋涉的人生足迹,显示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特有的沉重而真实的心灵感应。
昌耀曾用一句话来概括其生活态度: “独爱正面迎取生活而不习于从旁‘敲击’”。
昌耀写于 1962 年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创作于早期、并不太著名的诗作,定格了昌耀所有诗歌的情绪基调和精神向度,是他生命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力的确认。
《 峨日朵雪峰之侧 》是一首关于理想 、 攀登 、 忍耐的诗 ,也是一首关于抗争的诗。这是一首孤独者的隐歌 , 也是一首英雄主义的颂歌。 诗人借攀登者的形象 , 顽强地表达了对现实遭逢不测的抗争 。全诗洋溢着一种征服一切的豪情壮志 ,当然这种豪情壮志带着血痕 。
语文必修 上册2.3* 峨日朵雪峰之侧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2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3* 峨日朵雪峰之侧备课课件ppt</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上册2.3*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2.3* 峨日朵雪峰之侧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词语正音,解读诗歌,解读意象,蓝天领主,雪原霸主,写作特色,反讽手法,诗中的反讽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2.3*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2.3*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难点探究,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