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新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总复习地理课件第20章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
展开一、走向生态文明1.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1)不同文明发展阶段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途径:改变不可持续的 方式和 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生态文明的体现:人与自然 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2)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安全的措施①根本措施: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以 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 ②具体措施 生产、生活绿色化a.推进 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 、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 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b.推进 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模式。
教材图表·再利用读教材选择性必修3第97页图4.3“生产方式绿色化示例”,填写下表中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具体内容。
提示 农业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绿色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对排放的废弃物进行环保处置 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服务过程清洁化;流通领域节能减排;优化运输结构
二、国家战略与政策1.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有效 战略资源的开发,加强战略资源储备,完善资源 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 如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2.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措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环境风险的 和防控,妥善处置 环境事件。 3.推动公众参与的举措:推动公众履行相关 义务,培养公众的 ,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
思维拓展·再提升制定战略资源储备政策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资源勘探开发能力;国内资源耗竭状况;国际政治环境;综合国力;获取成本;对外依存度;全球供需趋势;海外储量。
教材图表·再利用读教材选择性必修3第102页图4.10“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主要类型示意”,找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区域的主要类型。
提示 (1)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2)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碱化。
三、国际合作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1)必要性 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①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如国际河流②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 或多边的区域合作。 ③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 ,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2)特点: 、涵盖面广、 、活动频繁等。 (3)途径:签署公约及 ;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 和科技合作;资金援助。
2.中国在行动(1)我国批准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 成效显著。(2)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 、 、 的合作局面。 (3)我国提出建设 、推进 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生态文明协调度生态文明协调度是对一个地区的生态质量、经济和谐、社会发展、保障体系协调程度的评价。下图示意2010—2016年河北省生态文明子系统雷达图演化。
(1)2010—2016年,河北省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系统是什么? (2)哪些森林开发利用方式对其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小?
提示 2010—2016年,在河北省生态文明子系统中,社会发展系统比重高,且增长趋势明显,因此社会发展是河北省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提示 森林公园、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用方式。
2.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居民所接受,下面为1986—2015年某城市居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1)据图推断新理念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开始年份。 (2)居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提示 新理念指的是低碳环保理念。从图中可知,2011年自行车出行占比开始上升,公共交通出行占比明显上升,私家车出行比例开始下降,公共交通占比上升加快,说明新理念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2011年。
提示 从图中可知,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指的是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占比上升,私家车出行占比下降,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1.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
(2023·江苏扬州考前调研)黄流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近年来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下图分别为2010年、2018年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2010—2018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 )A.九省之间差距总体缩小B.山西省总体水平保持不变C.四川省与青海省均最低D.中下游省级行政区高于上游省级行政区2.未来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是( )A.基础设施建设B.经济发展水平C.生态技术创新D.区域同步发展
解析 第1题,根据两图对比可知,2010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最低的为0.236 4,最高的为0.564 9~0.643 7,而2018年最低的为0.355 3,最高的为0.586 2~0.725 5,九省之间差距总体缩小,A正确;山西省总体水平有所提高,B错误;2010年四川省绿色发展水平最低,2018年青海省绿色发展水平最低,C错误;2010年山东省(位于中下游省级行政区)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上游省级行政区),D错误。第2题,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其努力的方向,因此未来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是生态技术创新,而不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C正确,A、B错误;区域各省级行政区应因地制宜,不可能实行区域同步发展,D错误。
考点二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
1.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的三大措施
2.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的三大措施
3.推动公众参与的三大措施
4.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及表现
(2020·海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我国将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推动垃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请结合热带海岛环境条件说明在海南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理由。
答案 近些年海南省经济发展迅猛,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但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亟需方案处理;垃圾资源会占用土地,海南省由岛屿组成,面积有限;生活垃圾有着较为复杂的成分,热带分解、传播速度快,易污染空气、土壤及地下水,诱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实现对垃圾的分类管理,将垃圾进行无害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垃圾分类,提升垃圾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变式训练] 实现垃圾分类目标的最关键环节是什么?
提示 垃圾分类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因此对分类后的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
(2023·江苏南京二模)控制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我国全面落实减排政策。图1为我国2000—2019年不同地区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分时段累计排放量统计图,图2为我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逐年排放量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2000—2019年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A.华北占比增加B.华东占比变化最大C.Ⅰ类变幅最大D.全国总量快速下降2.为了减少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最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是( )
A.《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B.《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C.《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华北占比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华东占比从21%降到17%,变化最大,B正确;Ⅰ类线条最平,变幅最小,C错误;全国总量呈波动变化,没有快速下降,D错误。第2题,《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是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制定的,是对减少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A正确;《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旨在加强省级清单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制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有益指导,对减少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无明显针对性,B错误;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生产力,生态文明,区域稳定,可持续利用,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法律义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时规范练65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时规范练65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件,共11页。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改造环境,超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生产方式,消耗低,生活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