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韶关市高二(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聚变能是人类永久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地球上并不存在天然氚,氚的供应成为实现受控氘氚聚变反应所必须解决的重要挑战之一、为此,利用高能中子与 6Li的氚增殖反应可以实现氚的循环利用,过程如图示。下列相关的核反应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12H+12H→24He+−10eB. 12H+13H→24He+11H
C. 01n+36Li→24He+13HD. 01n+36Li→313H
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像如图中的I所示,经t=0.2s后,波形图像如图中的Ⅱ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T>t,关于这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I所示的质点P正向y轴正方向振动B. 波的周期T=8s
C. 波的振幅是4cmD. 波速是2m/s
3.如图示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若“箭矢”离手后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第一次投掷“箭矢”飞过了壶落在后方,投第二箭时下列调整可能投入的是( )
A. 只增加箭矢抛出的高度,其他因素不变
B. 只增加箭矢抛出的初速度,其他因素不变
C. 同时增加箭矢抛出的高度和初速度,其他因素不变
D. 只降低箭矢抛出的高度,其他因素不变
4.2024年4月28日,中国选手陈洋获得了滑翔伞定点世界杯个人组冠军。如图示无动力滑翔伞在不操作且无风的情况下,会沿一条笔直的下滑航线匀速滑向地面。当滑翔伞匀速滑向降落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教练分析陈洋控伞技术动作时,可以将他看成质点
B. 伞和人为整体机械能守恒
C. 伞和人为整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D. 人逐渐靠近地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伞对人的作用力
5.2024年5月8日10时12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当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后,将进入200公里的环月轨道,此时周期为两小时。作为探月工程四期的关键一环,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此前,人类共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关于嫦娥六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环绕月球的椭圆轨道上P点速度大于Q点速度
B. 在200公里环月轨道P点须实施近月制动才能进入椭圆轨道
C. 发射时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D. 根据嫦娥六号200公里轨道半径和两小时的运行周期,可估算嫦娥六号的质量
6.如图所示是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或矩形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O点是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关于下列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B. 乙图中光的传播路线不发生偏折
C. 丙图中折射光线在玻璃砖的下界面发生全反射
D. 丁图中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
7.如图甲所示是可拆变压器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V,调节学生电源,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原线圈上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变压器可看作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
B. 若拆走可拆卸铁芯,则小灯泡两端没有电压
C. 若原线圈接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则小灯泡仍能正常发光
D. 此时通过小灯泡的交变电流周期为0.02s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某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平行板电容器特性研究时,不小心转动其中一极板而使其发生倾斜,已知两板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则两极板之间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及电场强度大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EA>EB D. EA=EB
9.手机物理工坊pℎypℎx软件可以调用手机全部的传感器,是高中阶段性价比很高的精密仪器。有一实验小组用带气压计的手机研究电梯运行,实验过程中,手机水平放置,屏幕朝上,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软件记录下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三组图像,如图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ℎ−t图像可知电梯正在下降
B. 由v−t图像可估算,20s∼40s内电梯的上升高度小于40m
C. 由a−t图像可知,电梯减速时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实验过程中,如果将手机屏幕与竖直平面平行放置,则不管加速或减速过程,加速度数值都几乎为零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足够长的两平行金属导轨PQ、MN。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现有一个质量为m、电阻不计、两端分别套在轨道上的金属棒AB,AB棒在导轨上可无摩擦地滑动,棒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导轨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导轨上边与电路连接,电路中的定值电阻阻值为R,在PM间接有一电容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现AB棒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金属棒AB向下滑动时,电容器右极板将带上负电荷
B. 金属棒AB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是mgRB2L2
C. 电容器充电完成后,电容器带电量为Q=CmgRBL
D. 金属棒最终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阶段减少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11.如图1是研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则_______
A.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
C.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2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s1、s2、s3、s4、s5、s6已量出,为减小实验误差,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
(3)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两条a−F图线,如图3所示。图线中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是__________(填“①”或“②”),其图线没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
12.用如图甲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Ω的电阻,测量步骤如下:
(1)调节指针定位螺丝S,使多用电表指针对准电流“0”刻度线;
(2)将选择开关K旋转到“Ω”挡的__________(填“×1”或“×10”)位置;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并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使电表指针对准电阻的零刻度线B.调节欧姆调零旋钮T C.将两表笔短接
则按顺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B”或“C”)
(4)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接触,若多用电表读数如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Ω。
(5)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
13.气垫运动鞋能为脚提供缓冲保护。一运动鞋气垫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温度为T0时,压强为p0。求:
(1)缓慢踩压气垫,气垫内气体温度可视为不变,当气垫内气体压强变为1.25p0时,该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几倍?
(2)某次跑步过程中,气垫内气体被反复压缩、扩张,最终气垫内气体恢复初始体积,温度变为1.02T0。求此时气垫内气体压强?跑步前后气体的内能增大还是减少?
14.某模拟滑板游戏模型如图所示,AB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弧轨道,其半径为R=0.8m。轨道的B点与水平地面相切,质量为m=0.2kg的小球(可看作质点)在A点静止释放,通过水平面BC滑上光滑固定曲面CD,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求小球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求小球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3)若恰能到达最高点D,且D到地面的高度为ℎ=0.6m,求小球在水平面BC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5.工程师在制做芯片的过程中,需要用电磁场精准控制粒子的轨迹。如图所示,以M1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M1−xyz。一粒子源不断释放质量为m,电量为q∼nq的带正电粒子,初速度可视为零,经过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以一定速度恰好沿着半径为R的圆弧轨迹通过辐射状电场,接着垂直平面MNN1M1射入棱长为L的正立方体区域,正方体区域中存在一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及其相互作用。
(1)求辐射状电场中离子运动轨迹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让粒子对准MN边中点H入射,电量为q的粒子恰好在P1Q1边射出,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使所有粒子都能到达xM1y平面内的M1N1P1Q1区域,求n的最大值。
答案解析
1.C
【解析】A. 12H+12H→24He+−10e 该核反应方程不满足电荷数守恒,故A错误;
B. 12H+13H→24He+11H 该核反应方程不满足电荷数守恒,故B错误;
C. 01n+36Li→24He+13H 该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故C正确;
D. 01n+36Li→313H 该核反应方程不满足质量数守恒,故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A.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知,质点P此时正向y轴正方向振动,故A项正确;
C.由图像可知该波的振幅为2cm,故C项错误;
B.设经历了n个周期,有
14T+nT=t
解得
T=0.84n+1 ( n=0 、1、2……)
由于 T>t ,所以周期为0.8s,故B项错误;
D.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8m,结合之前的分析可知,周期为0.8s,所以有
v=λT=10m/s
故D项错误。
故选A。
3.D
【解析】第一次投掷“箭矢”飞过了壶落在后方,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ℎ=12gt2 , x=v0t
联立可得水平位移为
x=v0 2ℎg
A.只增加箭矢抛出的高度,其他因素不变,可知水平位移变大,不可能投入壶中,故A错误;
B.只增加箭矢抛出的初速度,其他因素不变,可知水平位移变大,不可能投入壶中,故B错误;
C.同时增加箭矢抛出的高度和初速度,其他因素不变,可知水平位移变大,不可能投入壶中,故C错误;
D.只降低箭矢抛出的高度,其他因素不变,可知水平位移变小,有可能投入壶中,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A.教练分析陈洋控伞技术动作时,陈洋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他看成质点,故A错误;
BC.由于伞和人匀速滑向地面,则伞和人为整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整体的动能不变,整体的重力势能减小,整体的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C正确;
D.人逐渐靠近地面,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由于人做匀速运动,根据受力平衡可知人受到的重力等于伞对人的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5.B
【解析】A.沿椭圆轨道从P向Q运动时,万有引力做正功,则速度增大,即Q点速度大于P点速度,故A错误;
B.卫星从高轨道变轨到低轨道,需要在变轨处点火减速,则嫦娥六号要想从环月轨道进入椭圆轨道必须在P点减速,故B正确;
C.嫦娥六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r2=m2πT2r
可知根据轨道半径r和周期T,可估算月球的质量M,但不能得到嫦娥六号的质量m,故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A.根据折射率可知,甲图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B.乙图中光的入射方向与界面垂直,所以光的传播路线不发生偏折,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C.丙图中,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折射光线在玻璃砖的下界面的入射角等于上界面的折射角,所以不可能在下界面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D.丁图中,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折射光线在玻璃砖的下界面的入射角等于上界面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在下界面的折射角等于上界面的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故D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故选C。
7.D
【解析】A.如图乙所示,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
U=Um 2=10 2 2V=10V
根据原副线圈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所以此时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n1n2=U1U2=102=51
故A错误;
B.若拆走可拆卸铁芯,还是有互感现象,灯泡两端仍然有电压,故B错误;
C.若原线圈接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不能发生电磁感应现象,副线圈两端无电压,则灯泡不能发光,故C错误;
D.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周期,根据如图乙所示,可知周期为
T=0.02s
故D正确。
故选D。
8.AC
【解析】AB.根据题意可知,两板间电势差相等,从左到右板间距离增大,根据
E=Ud
可知,场强越来越小,电场线越来越稀疏,平行板电容器中,极板分别是等势体,所以电场线始终与两板垂直,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知,A、B两点的场强大小关系为EA>EB,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9.BD
【解析】A.由 ℎ−t 图像可知电梯正在上升,故A错误;
B.根据 v−t 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20s∼40s内电梯的上升高度满足
Δℎ<2×(40−20)m=40m
故B正确;
C.由 a−t 图像可知,电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不是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如果将手机屏幕与竖直平面平行放置,由于垂直手机屏幕方向的加速度为0,则不管加速或减速过程,加速度数值都几乎为零,故D正确。
故选BD。
10.BCD
【解析】A.当金属棒AB 向下滑动时,根据右手定则可知,金属棒B端为高电势,电容器右极板将带上正电荷。故A错误;
B.对金属棒AB 受力分析可知,当其加速度为零时,具有最大速度,可得
mg=F安=BIL
又
I=ER=BLvmR
联立,解得
vm=mgRB2L2
故B正确;
C.电容器充电完成后,极板间电压为
U=E=BLvm
又
C=QU
联立,解得
Q=CmgRBL
故选C。
D.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金属棒最终会做匀速直线运动,由能量守恒
mgℎ=E电
可知此阶段减少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BCD。
11.(1)C
(2) s4+s5+s6−s1+s2+s39T2
(3) ① 平衡摩擦力过度
【解析】(1)为了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s4+s5+s6−s1+s2+s3=a3T2
解得
a=s4+s5+s6−s1+s2+s39T2
(3)[1][2]轨道倾斜时,当外力F为零时,其加速度并不为零,则①满足其图像,其图像未过原点是因为其平衡摩擦力过度。
12. ×1 C B A 19
【详解】(2)[1]由于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0Ω,为了使指针尽量位于刻度盘的中间区域,应将选择开关K旋转到“Ω”挡的×1位置。
(3)[2][3][4]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进行欧姆调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T,使电表指针对准电阻的零刻度线,则顺序应为:C、B、A。
(4)[5]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接触,若多用电表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19×1Ω=19Ω
12. ×1 C B A 19
【解析】(2)[1]由于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20Ω,为了使指针尽量位于刻度盘的中间区域,应将选择开关K旋转到“Ω”挡的×1位置。
(3)[2][3][4]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进行欧姆调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T,使电表指针对准电阻的零刻度线,则顺序应为:C、B、A。
(4)[5]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接触,若多用电表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19×1Ω=19Ω
13.(1)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p0V0=p1V1
其中
p1=1.25p0
可得
V1=0.8V0
所以,该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0.8倍。
(2)由查理定律得
p0T0=p2T2
其中
T2=1.02T0
可得,此时气垫内气体压强
p2=1.02p0
因为气体温度增大,体积不变,所以跑步前后气体的内能增大。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4.(1)从A点到B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R=12mvB2
解得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为
vB= 2gR=4m/s
(2)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vB2R
解得圆弧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FN=6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小球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6N 。
(3)若恰能到达最高点D,从A点到D点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R−ℎ)−Wf=0
解得小球在水平面BC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f=0.4J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15.(1)粒子经过加速电场后速度为 v0 ,根据动能定理,有
nqU=12mv02−0
解得
v0= 2nqUm
在辐射状电场中满足
nqE=mv02R
解得
E=2UR
(2)由(1)问可知,带电量为q的粒子进入正方体区域的速度为
v1= 2qUm
电量为q的粒子恰好在 P1Q1 边射出,由几何关系可得
R1=L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
qv1B=mv12R1
解得
B=1L 2mUq
(3)带电量为 nq 的粒子进入正方体区域的速度为
v2= 2nqUm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
nqv2B=mv22R2
可得
R2=1B 2mUnq
当n最大时, R2 有最小值,若使所有粒子都能到达 xM1y 平面内的 M1N1P1Q1 区域,则 R2 的最小值为
R2=L2
解得的最大值为
n=4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云浮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云浮市高一(下)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韶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韶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韶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