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0 全球航路的开辟及影响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课时20 全球航路的开辟及影响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集训·命题前瞻,热考主题·技法有招,主干知识·多维拓展,而奇贵,纽芬兰岛,巴伦支,阿拉伯商人,三角贸易,以图解史“三角贸易”,新兴资产阶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动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材料二 1453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帝国兴起,攻陷君士坦丁堡,后来又在1517年攻占开罗,1529年征服维也纳。土耳其的扩张,加上钦察汗国的崩溃,使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到东方的传统商路被彻底阻隔了。——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
思考: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历史原因: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等岛屿获取资源。他们不断取得成功,迈向海洋的步伐随之加快。(2)经济根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社会原因: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西欧社会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4)陆路受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精神动力: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传播基督教;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也鼓励冒险精神。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金
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到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
2.客观条件:(1)地理知识日益丰富;(2)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易错陷阱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根源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对贵重金属的渴求本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追求。(2)直接原因:古代亚欧贸易最终集结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该地区的商路,造成传统商路不畅,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1.主要航线的开辟
2.其他航路的开辟(1)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①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__________。②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③荷兰航海家________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④17世纪初,英国人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⑤俄罗斯人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2)南半球的新航路①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②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流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在与____________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2.大西洋贸易:形成了罪恶的“__________”。3.主要国家的商业贸易
(三)早期殖民扩张1.表现
2.评价(1)对殖民地: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2)对欧洲:给______________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
①引发商业革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杨利川《地理环境与世界历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商品种类与流通量增长;c.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d.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e.各地联系的加强。
商品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贸易规模的扩大
②引发价格革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千克增加到119万多千克……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思考: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a.从现象看: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b.从影响看: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封建地主衰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__________、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人类社会: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__________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的时代。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化,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以图解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
一、新航路的开辟【主题阐释】 一、从唯物史观角度,正确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1.哥伦布有功,功在开启了发现“美洲”的进程,开辟了经大西洋去新大陆加勒比海和中美洲的新航路,从而开始了地理大发现时代。这些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就是功劳、贡献,而不在于它是否促进了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哥伦布也有罪,罪在屠杀、征服、奴役、残酷地压迫、剥削印第安人。
二、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
【素养提升】(2021·浙江6月选考·T17)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主题阐释】 一、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全球航线开辟引发商品世界性流动的表现
二、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有利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高产作物的引进,有利于缓解中国的人口压力,推动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2.文化上: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现象。 3.对外关系: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特别提醒】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中国基本上不需要进口外国商品,而中国出口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深受海外青睐,因此,贸易上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三、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四、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的主要途径 1.殖民掠夺: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 2.商品贸易:西方殖民者在建立殖民地的同时,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 3.黑奴贸易:欧洲殖民者在非洲抢夺大量财富的同时,还掳掠大量非洲黑人,将其卖到美洲为奴,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
【素养提升】 (2021·天津等级考·T10)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 )A.世界市场的成型B.工业革命的冲击C.三角贸易的初现D.殖民体系的确立
【真题体验】角度一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1.(2021·福建选择考·T12)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题眼:其他文明的文献传到欧洲
【解析】选A。材料强调了其他地区的文献传入欧洲这一信息,根据“14世纪”的时间限制,这有利于西方国家了解其他地区,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故A正确。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法国大革命均与14世纪这一时间限制不符,故B、C、D错误。
角度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欧洲列强早期殖民扩张的历史2.(2021·全国乙卷·T32)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 )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题眼:16-18世纪欧洲海外贸易特许公司数量激增
【解析】选D。题干材料体现16-18世纪欧洲海外贸易特许公司数量激增,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列强支持民众到海外贸易、殖民扩张,而海外贸易特许公司越来越多,必然导致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故选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外经济侵略才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故A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B错误。题干材料讲的是欧洲创办的海外贸易特许公司越来越多,反映的是殖民扩张中竞争加剧,划分势力范围成为争霸焦点并没有在材料中呈现,故C错误。
【新题预测】1.哥伦布在1492年的航行日记中写道:“西班牙国王陛下决意派遣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旨在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哥伦布远航主要是出于政治外交目的 B.西班牙是最早支持远洋探险的国家C.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D.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选C。据“旨在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可知,哥伦布远航的目的之一是传播基督教,即传播基督教为开辟新航路提供精神动力,故选C;哥伦布远航主要是为了寻找财富,而不是出于政治外交的目的,排除A;葡萄牙、西班牙是最早支持远洋探险的国家,B说法不全面,排除;材料未涉及人文主义精神对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作用,排除D。
2.新航路开辟后,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许多昔日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日用品。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A.社会贫富差距减小 B.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抗饥荒的能力增强D.民众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物种、原本数量极少的商品、昔日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日用品,说明民众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人民消费习惯的改变,与贫富差距无关,排除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B;材料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品种类多样且价格较低廉,从而引发消费习惯的转变,与抗饥荒能力无关,排除C。
【加固训练】16世纪中期,葡萄牙学者巴洛斯在中国所著的《亚洲史》中,画出了一般航海家所不了解的海岸和中国内部地图,这些都取自中国地理书籍。由此可知(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葡萄牙人已能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C.葡萄牙是入侵中国最早的西方国家D.葡萄牙人开辟了欧洲通往东方的航线
【解析】选A。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时期,葡萄牙学者把中国地理书中记录下的中国绘入自己的地图中并带回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A正确;16世纪中期是新航路开辟早期,无法绘制出完整的世界地图,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最早”,而且与侵略无关,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3.下表为16世纪年均出口到黎凡特和里斯本的胡椒(单位:吨)这说明( )
(注:里斯本是大西洋贸易重要城市;黎凡特是中东地区的贸易中转站)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传统商路依然重要C.奥斯曼帝国保护贸易D.商业革命并未出现
【解析】选B。黎凡特是中东地区的贸易中转站,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在新航路开辟后,黎凡特仍然承担着重要的商贸转运任务,说明传统商路依然重要,故选B;16世纪新航路已经开辟,排除A;奥斯曼帝国是垄断东西方贸易,不是保护贸易,排除C;16世纪,新航路已经开辟,商业革命已经出现,排除D。
4.1500年到1650年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银多得令人咋舌,其中大部分又流向了中国,用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这一现象( )A.加速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B.促进了三角贸易的兴起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有利于中国白银货币化
【解析】选D。由材料“1500年到1650年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银多得令人咋舌,其中大部分又流向了中国”可知,中国市场出现了大量的白银,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选D;西班牙是一个封建君主国家,大量财富的涌入导致封建势力更加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1500年到1650年间从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银”可知这些贵金属是殖民掠夺的结果,而不是贸易的结果,与三角贸易的兴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排除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26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深入发展,一国到多国,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传统行业到新型行业,自由到垄断,速度快,政治保障,经济优势,科技条件,一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时空坐标,时空线索寻背景,直击高考,时空小剧场,二工对比明特点,真题情境辩影响,“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垄断组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6讲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深入发展,一国到多国,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传统行业到新型行业,自由到垄断,速度快,政治保障,经济优势,科技条件,一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