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本试题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建成开通,海底隧道是深中通道的关键工程,隧道管节在海底完成毫米级别精准对接。为适应海底环境,该项目工程师设计了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管节内外两层钢板制造出巨型钢壳,然后在钢板之间分隔出数千个“隔间”,再在“隔间”内部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下图示意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横截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海底管节设计成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主要是为了应对海底( )
A. 水压高B. 水温低C. 海水腐蚀强D. 海水流速快
2. 为保障海底隧道精准对接,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技术B.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 地理信息系统D. 百度地图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海底水压高,设计成钢壳混凝土结构是为了增加管节的承压能力,A正确;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保温作用较弱,不是为了应对海底水温低,B错误;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对海水腐蚀的抵御作用较弱,C错误;海水流速不是选择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海底隧道对接需要高精度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精确空间定位,B正确;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百度地图都没有精准定位功能,ACD错误。故选B。
【点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u Navigatin Satellite System,简称:BDS,又称为: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u )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GPS、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口袋公园是在高密度城市边角用地中建设一种微小规模的城市开放空间,满足人们赏绿享绿、休闲娱乐需求。Onebase是一所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口袋公园(下图),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将闲置已久的空地打造成一处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城市微空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Onebase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 )
A. 全市民B. 周边居民C. 行人D. 游客
4. 关于该口袋公园建设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调节城市微气候B. 优化空间利用C. 提升城市等级D. 促进社区交流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口袋公园的典型特征是规模小,服务半径短,主要是服务周边社区居民,B正确;口袋公园服务半径较小,不能服务全市民,A错误;行人和游客不是口袋工业的主要服务对象,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口袋公园具有绿地空间,植被能够净化空气,调节微气候,口袋公园是在高密度城市边角用地中建设一种微小规模的城市开放空间,能够优化空间利用,A、B正确,不符合题意;口袋公园给社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有利于居民往来,促进社区交流,D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等级通常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与口袋公园建设无关,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口袋公园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如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
近地面大气中的臭氧是我国环境空气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之一。臭氧浓度与光照、温度、湿度、风向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低湿有利于臭氧生成,风速直接影响臭氧的输送效率和清除效率。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大省和老工业基地,大气污染问题突出。图a示意湖北省不同季节臭氧浓度日变化,图b示意湖北省臭氧浓度与风速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该地臭氧浓度与季节匹配及其形成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甲—秋季,光照强有利于臭氧生成B. 乙—冬季,湿度低有利于臭氧合成
C. 丙—春季,夜间温度低有利于臭氧生成D. 丁—夏季,整体温度高有利于臭氧生成
6. 风速为6~7m·s-1时臭氧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
A. 周边地区传输B. 污染物局地积累C. 空气充分混合D. 平流层向下传输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当地地处湖北省,甲乙丙丁代表的四个季节都是在北京时间16:00左右气温较高时,臭氧的浓度最高,可知气温是影响臭氧形成的重要要素,且气温与臭氧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可推断温度最高的季节臭氧浓度较高,冬季臭氧浓度最低,因此丁为夏季,甲为冬季,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当风速<3m·s-1时,扩散条件差,臭氧浓度较高且随风速增大呈升高趋势;当风速处于2~3m·s-1时,随着风速增大,大气边界层高度增大,大气稳定度低,臭氧在垂直方向发生扩散并混合,会进一步增高地面臭氧浓度;当风速>3m·s-1时,有利于臭氧扩散稀释,降低浓度;但当风速达到6~7m·s-1时,臭氧浓度升高,主要是受到周边地区污染物传输影响,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臭氧存在于大气中,可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短波(30nm以下)光线,防止这种短波光线射到地面,使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某日本品牌成立于1916年,是一家起源于制糖的糖果公司,此后,又进军乳制品业务;20世纪40年代进入制药行业,1998年开始集中力量投入生产仿制药。乳酪产品是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乳制品工厂分布在日本北海道十胜地区,2022年该公司在乳酪工厂成立乳酪研究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东京相比,在北海道成立乳酪研究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销售范围B. 提升科研水平C. 缩短产品生产周期D. 提高品牌国际地位
8. 该公司生产的仿制药主要面向的市场是( )
A. 东南亚B. 东非C. 西欧D. 北美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在生产工厂设立研究中心,可以缩短开发与生产之间的距离,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加快商业化过程,C正确;与东京相比,北海道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不能扩大销售范围,A错误;东京的技术水平更高,不能提升科研水平,B错误;成立研究中心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但并不是布局在北海道的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仿制药的特点是高质量、低成本,东非经济发展水平低,无法支付仿制药费用,B错误;欧洲和北美经济发达,研发创新能力强,医疗水平高,对医药产品质量要求更高,C、D错误;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关注度增加,购买仿制药的需求高,A正确。故选A。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自然因素如矿产、能源、土地、水源等,这些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有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则包括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劳动力、科学技术、集聚和政策等,这些因素对工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墨西哥某干旱山间盆地内农田和泥炭地广布。近年来,该地泥炭阴燃(无明火)事件频发,地面塌陷现象加剧,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下图示意当地一处泥炭地塌陷及典型剖面构造,该塌陷坑深约1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地泥炭塌陷坑深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
A. 阴燃导致泥炭层消耗减薄B. 泥炭上覆沉积物结构松散
C. 农业生产消耗大量地下水D. 裂隙深入地下并不断扩大
10. 在泥炭阴燃频发的背景下,泥炭地塌陷增多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可能是( )
A. 区域降水更加频繁B. 局地大气成分改变
C.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D. 湖泊沼泽逐渐增多
【答案】9. C 10. B
【解析】
【9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该地泥炭层厚度约80厘米,远小于塌陷坑的实际深度,因此仅由阴燃导致泥炭层消耗减薄并不是造成塌陷坑深度较大的主要原因,A错误;同理,上覆沉积物结构松散也不会导致10米的塌陷深度,B错误;该地气候干旱但农田广布,由此推知当地农业以地下水灌溉为主,农业生产消耗大量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是塌陷坑深度较大的主要原因,C正确;从剖面构造图可知裂隙仅在泥炭层之上发育并未到达很深的地方,且扩大的裂隙主要在塌陷坑边缘发育,中心最深处反倒不会有,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泥炭阴燃尽管没有明火,但仍然在进行着燃烧化学反应,泥炭燃烧本身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其燃烧产生的高温也会导致土壤水分蒸发,水汽和其他气体会通过塌陷产生的裂隙进入底层大气,改变局地大气的成分,B正确;尽管泥炭阴燃会释放大量水汽,但对区域降水频次没有影响,A错误;水土流失加剧主要和区域降水量增加、地表物质组成、坡度变化有关,泥炭地塌陷与水土流失是否加剧无关,C错误;泥炭阴燃产生的水汽通过塌陷裂隙向外释放导致土壤变干,地下水位进一步降低,不会使得湖泊沼泽逐渐增多,D错误。故选B。
【点睛】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很多固体物质,如纸张、锯末、纤维织物、纤维素板、胶乳橡胶以及某些多孔热固性塑料等,都有可能发生阴燃,特别是当它们堆积起来的时候。阴燃是固体燃烧的一种形式,是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上升等现象,它与有焰燃烧的区别是无火焰,它与无焰燃烧的区别是能热分解出可燃气,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阴燃可以转换成有焰燃烧。
广东是华南经济和人口大省,热带气旋登陆频繁。下图示意1949—2021年不同月份登陆广东地区的热带气旋生成源地,实线框代表南海海区,虚线框代表西北太平洋海区,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关于登陆广东地区的热带气旋生成源地的时空分布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夏季生成源地的经度跨度大于秋季
②南海海区生成源地纬度总体高于西北太平洋海区
③受季风影响11月生成源地相对偏南
④南海海区夏季和秋季生成源地差异较小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2. 与夏季相比,秋季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登陆时平均风速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秋季热带气旋移动路径上缺少地形削弱B. 秋季生成源地附近的平均海表温度较高
C. 秋季北方冷空气活跃南下加大气压梯度D. 副高南移热带气旋与东南季风叠加增强
【答案】11. D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9月登陆的热带气旋生成源地经度跨度比夏季更大,①错误;对比西北太平洋海区,南海海区生成源地普遍较西北太平洋纬度高,②正确;尽管从图中可得11月生成源地相对偏南,但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南移导致海温分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成源地偏南,并非受季风的影响,③错误;从南海海区中不同月份的生成源地分布可以看出,各月份生成源地分布范围较为一致,夏秋季季节差异较小,④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秋季影响我国的台风路径相对偏南,结合材料可知,秋季热带气旋在移动路径上会受到菲律宾群岛的地形削弱,因此A错误;本题需要注意设问强调的是“登陆时”而非其他发展阶段,B选项论述的是生成源地附近的海温,热带气旋登陆时的风速更多与沿途的海温环境、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有关,生成地的海温环境对登陆时的风速影响已经不大,且相比于夏季,秋季平均海温更低,因此B错误;由于秋季北方冷空气逐渐活跃并时常南下,热带气旋登陆时若与陆地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往往导致登陆时气压梯度加大,从而导致登陆时平均风速更大,C正确;东南季风属于大尺度的大气环流现象,不适合用于解释登陆时热带气旋平均风速大的原因,因此D错误。故选C。
【点睛】台风(英语:Typh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具有暖心结构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渔场之一,浮游动物的分布状况对该地区渔业资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生活环境特点可将浮游动物分为不同群落。下图为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春季和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分布图,数值越大表示生物量越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与春季相比,夏季舟山群岛海域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更大,是因为夏季该海域( )
A. 入海径流多B. 温度更高C. 光照更充足D. 盐度更高
14. 与图中其他海区相比,M海区热带高盐群落偏多,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①M海区夏季天气晴朗②M海区位于热带海区③由暖流携带在此集聚④受杭州湾径流影响小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夏季舟山群岛海域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更大是全区域出现的普遍现象,浮游动物的生存与许多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海温是影响浮游动物繁殖生长的关键因素,夏季海温总体偏高,是夏季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更大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浮游动物主要通过捕食其他浮游生物或有机碎屑来获得营养和能量,夏季该海域的杭州湾入海径流携带了较多陆地营养盐,但从图中可知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呈从杭州湾向外海增加的规律,径流显然不是主要原因,A项错误;浮游动物不具备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理结构和功能,C项错误;盐度通常与浮游动物的种类有关,盐度的变化可能导致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对数量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聚焦于舟山群岛海域,空间尺度较小,夏季天气晴朗对图示海域来说是普遍现象,因此不能解释只有M海区热带高盐群落偏多的现象,①错误;M海区尽管位于舟山群岛海域南部,但纬度并未到达热带海区,因此②错误;受北上的台湾暖流和黑潮影响,大量适应热带高盐度海水的浮游动物被带到M海区,在沿岸地形的作用下于此集聚,③正确;M海区以北有较多的岛屿和大陆,对杭州湾陆地淡水径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得这些热带高盐群落停留在M海区,④正确。故选D。
【点睛】水温变化: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
青藏高原独特的条件,是欣赏各种气象学和天文学现象的绝佳之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600米的佩枯错湖畔,在太阳落山后,阳光受到山体或者云朵的遮挡,一部分光被挡住,形成条状的阴影,而另一部分光线射过来,呈浅色,在天空中呈现出明暗交替的辐射状光带,这就是被称作“青白路”的犬气现象(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青藏高原成为天文现象观测点的原因有( )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
②大气水汽含量低
③日地距离近
④昼夜温差大
⑤基础设施完善
⑥人口稀少
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②⑥
16. “青白路”的出现,预示下一日天气可能为( )
A. 晴朗B. 阴雨C. 沙尘暴D. 大雾
【答案】15. D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气象观察需要高质量晴夜天数,大气稳定程度,位置、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良好的大气透明度。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水汽含量低,人烟稀少,空气质量高,杂质少,有利于天文观测,①②⑥正确,D正确。青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⑤错误;日地距离、昼夜温差与天文观测无直接相关,③④错误,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青白路”这种光学现象通常发生在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的时候,由于大气中的散射和折射作用产生。这种现象在天空中呈现出明暗交替的辐射状光带,这意味着大气中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和较少的水汽含量,预示着接下来可能是晴朗或少云的天气。 因此,根据题目描述的情况,“青白路”现象出现后,下一日天气最有可能是晴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影响天文观测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观测地点的纬度会影响可见天体的种类和数量。越靠近赤道的地方,可观测到的恒星越多。天气条件:包括云量、大气透明度、湿度等。晴朗无云的天气最适合观测。大气湍流:大气中的湍流会导致星光闪烁,影响观测图像的质量。光污染: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光污染会极大降低观测质量,理想的观测地点应远离这些区域。地形:高海拔地区的大气较为稀薄,有利于观测;此外,视野开阔、障碍物少的地点也是优选。观测者自身条件:良好的视力和健康的身体有助于提高观测体验。设备性能:望远镜的口径大小、分辨率等特性直接影响观测效果。月相:满月时的强光可能会掩盖较暗淡的天体,影响观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蒜属于特色农业产品,耐低温,喜日照,适宜生长在砂质壤土,不耐旱,生长旺季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邳州洳口片区位于大运河、分洪道、西洳河三河交汇处,属黄泛沙土平原。该地大蒜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的大蒜品质优良,被誉为“大蒜之乡”。近些年,邳州采用大蒜新型供应链模式(下图)以农产品物流园区为核心,供应链上的每个成员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中心,构建起从生产、加工、运输和配送到消费者的物流链。2023年,邳州市继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和智能决策,推动大蒜产业的发展。
(1)分析邳州适宜种植大蒜的自然地理条件。
(2)说明大蒜新型供应链模式对农户增收的有利影响。
(3)分析“新质生产力”对邳州大蒜产业的作用。
【答案】(1)地处中纬度,气候温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处黄泛平原,地形平坦;黄泛平原,砂质土壤适合大蒜生长;靠近河流,生长季节灌溉便利。
(2)扩大销售市场,增加农户收入;农户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减少滞销风险;减少仓储成本;物流外包,降低运输成本。
(3)培育优质蒜种;改善大蒜种植环境,推动智能化生产;推动大蒜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设冷链配送和智能化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建设农产品电商等交易平台;引进农业科技人才。
【解析】
【分析】本题以邳州采用大蒜新型供应链模式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方向 及科技发展对农业的影响等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大蒜耐低温可知,邳州地处中纬度,气候温凉,满足大蒜生长需要;由“喜日照”可知,邳州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大蒜生长;由材料中大蒜适宜生长在砂质壤土和“邳州洳口片区位于大运河、分洪道、西洳河三河交汇处,属黄泛沙土平原”可知,邳州地处黄泛平原,地形平坦;黄泛平原的沙质土壤,有利于大蒜的生长;由“大蒜不耐旱,生长旺季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可知,靠近大运河、分洪道、西洳河,便于生长旺季的灌溉,满足大蒜的生长需求。
【小问2详解】
由图中产品销售国内和国际市场可知,大蒜新型供应链扩大销售市场,拓宽收入渠道,增加农户收益;由材料信息“2023年,邳州市继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和智能决策”可知,通过运用现代化技术,农户可以及时获取市场需求的信息,减少大蒜滞销风险减少损失;通过“大蒜新型供应链模式(下图)以农产品物流园区为核心,供应链上的每个成员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中心,构建起从生产、加工、运输和配送到消费者的物流链”可知,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减少大蒜的仓储成本;物流外包,减少大蒜运输到各地费用。
【小问3详解】
本题主要从培育良种、加大科技投入、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及拓展市场等方面来分析。通过培育优质蒜种,提高大蒜的质量和产量;加大科技投入,改善大蒜种植环境,通过智能化生产推动大蒜产业的发展;对大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冷链配送和智能化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保证大蒜的质量;拓展销售渠道,建设农产品电商等交易平台,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农户,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陆风在推进的过程中,其前沿会形成一种具有锋面特征的海(陆)风锋。计算机可以对这类锋面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还可以把陆地上除水体外的区域全部改为森林(森林化试验)或裸地(裸地化试验),从而得到不同土地覆盖情况下海(陆)风锋的发生规律,本质上是对模型中目标区域的地表粗糙程度、地面对辐射的吸收率、植被覆盖度等参数进行调整。
图甲为沿109.5°E海南岛剖面的风场分布图,时间设定在地方时18:00,箭头代表风向,长度越长风速越大,祖实线代表地形高度;图乙为海南岛地形图。
(1)在试验开始前,有猜想认为由于森林对辐射的吸收率比裸地更大,海陆温差会更大,因此森林化试验中的海风更强。请结合试验结果,指出这一猜想是否成立并说明原因。
(2)结合海南岛地形,分析冬季和夏季海南岛陆风锋形成的空间分布和移动速度的差异,并简要列举陆风锋过境时对沿海地区天气的影响。
(3)如何调整模型中的相关参数,从而模拟城市扩张情景下的海(陆)风锋发生的规律?
【答案】(1)该猜想与模型结果不符,森林化试验的海风强度小于裸地化试验。
原因:虽然森林的吸收率大,但高植被覆盖度导致了较大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使下垫面增温慢,海陆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海风弱;森林下垫面的粗糙度更大,也会对海风起削弱作用。
(2)差异: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北部有较大面积平原;夏季,海南岛盛行偏南风,在岛屿南侧迎风地带夜间陆风可借山风的力量快速南下与海上盛行风接触形成陆风锋,移动速度快;冬季海南岛盛行东北风,陆风锋多形成于岛屿东北部迎风地带,但由于东北部平原广阔坡度较缓,形成的陆风锋移动速度较慢。
天气影响:气温下降;湿度降低;可能出现雷雨天气。
(3)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地表反照率;降低植被覆盖度;降低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海(陆)风锋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锋面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虽然森林对辐射的吸收率比裸地大,但是因为森林的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裸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且森林使得大气和土壤的水分含量增加,加大比热容,下垫面增温速度较慢,海陆温差较小,海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海风较弱;森林与裸地相比,植被覆盖率较高,能够显著提高地表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对海风的削弱阻碍作用较强,海风较弱,综上所述,该猜想不成立,森林化试验中海风的强度应小于裸地化试验。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海南岛整体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岛屿北部为宽阔的平原,海南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岛屿南侧为夏季风迎风坡,受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晚上盛行陆风,与山风风向一致,与盛行风接触,形成陆风锋,陆风移动速度较快,陆风锋移动速度较快;冬季,海南岛盛行偏北风,岛屿北部为冬季风迎风坡,受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晚上形成陆风,与盛行风接触形成陆风锋,但北部平原面积广阔,且受山风叠加作用较弱,形成的陆风锋移动速度较慢。
陆风锋为冷气团主动接近暖气团,为冷锋,所以陆风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并可能伴有雷雨天气等。
【小问3详解】
城市扩张会导致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增加、反照率上升、植被覆盖率下降等,根据材料信息“本质上是对模型中目标区域的地表粗糙程度、地面对辐射的吸收率、植被覆盖度等参数进行调整。”可知,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增加地表反照率、降低植被覆盖率、降低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含量等方式,来模拟城市扩张情景下的海(陆)风锋发生的规律。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缺水基岩地区,主要通过寻找有利地下水富集的蓄水构造,缓解缺水问题。蓄水构造是指由透水层和隔水层相互结合组成的地质构造。胶东半岛位于山东省东部,是我国典型的缺水地区,该区域断裂构造发育,历史上发育不同时期的侵入岩以及接触带。图a、图b分别示意不同类型的蓄水构造地质剖面。
(1)指出图a蓄水构造水位变化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简述图b蓄水构造地下水富集的自然地理过程。
【答案】(1)变化特征:地下水水位变化大,雨季高,旱季低。
判断依据:该蓄水构造主要以大气降水、地表径流补给为主;埋藏较浅;人类开采利用。
(2)片麻岩岩性坚硬,裂隙发育差,透水性差,形成天然隔水层;在断裂带处,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形成地下水通道和储水空间;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侧向补给地下水。
【解析】
【分析】本题以胶东半岛蓄水池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图a蓄水构造的水位变化特征表现为:水位随季节变化大,且总体趋势是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有:首先,该地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雨水补给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冬季降水少,补给少,地下水位下降。其次,从图中可以看出,细砂层为透水层,有利于雨水的下渗和地下水的储存,而花岗岩层为隔水层,能够阻止地下水的进一步下渗,使得地下水在细砂层中富集,形成蓄水构造。最后人类的开发利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小问2详解】
图b蓄水构造地下水富集的自然地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方式进入含水层,即细砂层,这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然后,由于斜长片麻岩的隔水作用,地下水在细砂层中富集,形成蓄水构造。接着,当地下水水位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沿着断层等构造线发生运移,形成地下水流。最后,这些地下水在合适的条件下会流出地表,形成泉水等自然水体。在整个过程中,地形和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富集和运移起到了关键作用。
广东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共8页。
2024届湖南省多校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湖南省多校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湖南省多校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湖南省多校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合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尤卡坦半岛①地气候类型为, 普莫雍错的湖泊性质及成因是, 普莫雍错湖陆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