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职高教版(2021·十四五)3.4 函数的应用获奖教案设计
展开3.4 函数的应用
选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
(基础模块上册)
授课
时长
2 课时
授课
类型
新授课
教学提示
本课将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函数问题(一次函数、分段函数、
二次函数),提高学生对于这三种函数的应用的意识.
教学目标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表达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通过运算、推理得出的结论解释情境中的问题;能进一步明确数学建模
的一般步骤,逐步提高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教学
重点
简单函数模型的应用
教学
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的最值问题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情境导入
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函数模型是应用最广泛的数学模型之一.实际问题一旦被认定为函数关系,就可以通过研究这个函数的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例子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和分段函数模型在实际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
说明
思考
体会
点明数学建模的意义
探索新知
1.一次函数模型
要给一个水箱匀速注水,注满为止.已知水箱的容积为 160 L,注水前水箱里有水 20 L,当
注水 30 min后,水箱有 80 L水,若水量?(L)
是注水时间?(min)的一次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由题意可利用一次函数模型,通过待定系
数法确定水量?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函数.
解 根据题意,水量?是注水时间?的一次函
说明
指导
思考
讨论交流
通过实际问题带领学生进入一次函数、分段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应
用问题
数,设解析式为? = ?? + ?.
因为? = 0时,? = 20;? = 30时,? = 80, 代入解析式得
{? = 20,
30? + ? = 80.
解之得{ ? = 2, 所以? = 2? + 20.
? = 20.
又因为?≤160,即2? + 20≤160,得?≤70.所以水量? 与进水时间? 的函数为? = 2? +
20,? ∈ [0,70].
2.分段函数模型
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条条高铁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快捷方式之一.开通某条高铁线路前, 需要进行安全、平稳测试.
如图所示是某高速列车一次测试中从静止到行驶再到停车的示意图,其中?(km/h)是
车速,?(min)是行车时间.试写出车速?与行车时间?的函数解析式.
这是一个涉及分段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不同的时间段,列车行驶的速度不同,需要根据时间进行分段讨论.
归纳
的研究,
总结
求解
初步建
立数学
建模的
一般步
说明
体会
骤和方
法,培养
学生数
学抽象、
逻辑分
析、数学
提问
思考
与建模
等核心
素养
指导
讨论
交流
求解
归纳
解 由题意知:?的取值范围为 0≤?≤120.在0≤?≤5,5<?<110,110≤?≤120 三个区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
当 0≤?≤5 时,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线段, 令? = ??,因点(5,300)在线段上,所以有300 = 5?, 得? = 60,因此? = 60?.
当 5<x<110 时,图像是一条平行于?轴的线段,因此? = 300.
当 110≤?≤120 时,图像是过点(110,300) 和点(120,0)的一条线段,设? = ?? + ?,得
{300 = 110? + ?,
0 = 120? + ?.
解得 ? = —30, ? = 3600 .因此 ? = —30? + 3600.
故该列车车速?与行车时间?之间的的函数
解析式为
60?,0≤x≤5,
? = { 300,5<?<110,
—30? + 3600, 110≤?≤120.
3.二次函数模型
现有 12 m长的钢材,要制作一个矩形窗框
(如图所示).
( 1 )求窗框所围成的面积
?(m2) 与窗框宽?(m)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当窗框宽为何值时,窗框
所围成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这是一个有关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通过矩形面积公式可得所求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模型可求得窗框所围成的最大面
总结
说明
提问
思考
指导
讨论
交流
积.
解(1)设窗框的宽为?(? Σ 0),由题意知,钢
材总长为 12 m,则窗框的长为12 — ? = 6 — ?, 且
2
0 € ? € 6.
窗框所围成的面积? 与窗框的宽?的解析式为
? = ?(6 — ?) = —?2 + 6?,0 € ? € 6.
(2)在二次函数? = —?2 + 6?(0 € ? € 6)中,? = —1, ? = 6, ? = 0,所以
— b = —6= 3, 4ac–b2 = 4×(–1)×0–62 = 9.
2a2×(–1)4a4×(–1)
故当窗框宽为 3 m时,窗框所围成的面积?最大, 最大值为 9m2.
探究与发现
试画出一次函数模型和二次函数模型例题中的函数图像吗.这两个图像有什么特点?
温馨提示
当应用函数模型求解问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函数的定义域,特别是求函数的最大
(小)值时,要考虑自变量是否有取整的需要.
归纳
总结
求解
提问
思考
归纳
总结
体会
说明
领悟
练习 3.4
海拔高度每上升1??,气温就会下降
6℃.已知某地地面气温为20℃,设高出地面
? (km)处的气温为?℃,请写出气温?与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假设 y 与x 是一次函数关系).
某市出租车车费标准如下:3 km以内(含
提问
思考
通过练
习及时
掌握学
巩固
练习
生的知
识掌握
情况,查
动手
漏补缺
3 km)收费 8 元;超过3 km的部分每千米收费
元.
写出应收费?(元)出租车行驶路程
?(km)之间的关系式.
小亮乘车行驶 4 km,应付多少元?
小波下车时付车费 16 元,那么小波乘出租车行驶了多远?
巡视
指导
求解
交流
培养学
引导
反思
生总结
归纳
总结
交流
学习过
总结
程能力
1.书面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和学习与训练;
巩固提
布置
2.查漏补缺:根据个人情况对课堂学习复习回
高,查漏
作业
顾;
说明
记录
补缺
3.拓展作业:阅读教材扩展延伸内容.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上册2.2 区间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sx/tb_c403657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2 区间精品教案及反思</a>,共4页。
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上册1.3 集合的运算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十四五)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sx/tb_c403657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3 集合的运算精品教学设计</a>,共8页。
中职高教版(2021·十四五)1.2 集合之间的关系公开课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高教版(2021·十四五)<a href="/sx/tb_c40365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2 集合之间的关系公开课教案</a>,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