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5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A. 脑容量增加B. 会使用工具C. 产生了语言D. 能直立行走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
    2. 十月怀胎,为母不易。胎儿在母体子宫发育过程中,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B.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C.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D.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答案】D
    【解析】
    【分析】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
    【详解】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所以,胎儿在母体子宫中发育,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 为优化年龄结构,我国将逐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
    B. 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
    C. 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源于卵黄
    D.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详解】A.受精卵形成后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A错误。
    B.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
    C.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来源于卵黄,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C正确。
    D.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D正确。
    故选A。
    【点睛】人体的生殖和发育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与之相关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4. 以下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的是( )
    A. 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
    B.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D.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淀粉遇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据此答题。
    【详解】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 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符合题意。
    B. 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观察玉米种子时,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染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证明胚乳富含淀粉。应用到“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不符合题意。
    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当实验装置水浴10分钟后要滴加碘液来检验,装置内是否还有淀粉,故应用到“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不符合题意。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试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故应用到“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掌握各个探究实验的步骤和目的是解题关键。
    5. 下列病症与其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佝偻病—缺少维生素AB. 坏血病一缺少维生素B
    C. 地方性甲状腺肿一缺少铁D. 夜盲症—一缺少维生素A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A.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异常。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因此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A错误。
    B.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症状。维生素C在胶原蛋白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导致血管脆弱,B错误。
    C.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乏碘引起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C错误。
    D.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在视紫红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导致夜间视力下降,D正确。
    故选D。
    6. 下列有关消化和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胆汁中有消化酶可以乳化脂肪
    B. 胃壁内有胃腺,可以分泌含有胃蛋白酶的胃液
    C. 小肠内壁有大量的肠腺有利于消化
    D. 睡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小肠既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详解】A.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A错误。
    B.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胃壁内有胃腺,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能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B正确。
    C.肠腺能分泌小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有利于消化食物,C正确。
    D.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消化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因此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D正确。
    故选A。
    7. 如图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B段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
    B. AB段的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
    C. BC段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胸廓容积扩大
    D. C点为呼气结束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AB段的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的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BC段的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胸廓缩小,肺回缩。B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A、C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综上所述,C错误。
    故选C。
    【点睛】读懂图示中曲线的含义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8. 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小
    B. 膈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小
    C.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内气压变大
    D. 膈顶部上升 胸腔容积扩大 肺内气压变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1.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
    2.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详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
    故选C。
    9. 下列各项试图论述鼻呼吸的优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鼻黏膜内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
    B. 鼻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 鼻毛能阻挡吸入的空气里的尘埃
    D. 鼻黏膜分泌黏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
    【详解】A.鼻黏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不能说明用鼻呼吸的优点,A错误。
    BCD.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鼻毛能阻挡吸入的空气里的尘埃、鼻黏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都能说明用鼻呼吸的优点,BCD正确。
    故选A。
    【点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知道鼻腔与呼吸相适应的特点以及功能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0.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重要阶段,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产生语言②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③直立行走④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⑤用火⑥脑的发达
    A. ③②④⑤⑥①B. ②③④⑤⑥①C. ③②⑥④⑤①D. ②③⑤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森林大量消失、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开始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后来能够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并且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使脑的发达;最后在群体内出现语言,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阶段的顺序为:③直立行走→②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④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⑤用火→⑥脑的发达→ ①产生语言,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化道由口腔、咽、喉、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B. 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 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胆囊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D. 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其吸收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腺(分泌唾液)、肝脏(分泌胆汁)和胰腺(分泌胰液)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分泌肠液)和胃腺(分泌胃液)位于消化道以内。
    【详解】A.消化道应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喉不属于消化道,而属于呼吸道,A错误。
    B.胃不仅有贮存和磨碎食物的功能,还分泌胃液,进行初步的蛋白质消化,B错误。
    C.胰腺分泌胰液,肝脏分泌胆汁,胆汁储存在胆囊中。胰液和胆汁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C错误。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正确。
    故选D。
    12. 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其中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和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⑥维生素
    A. ①②B. ②⑤C. ③①D. ③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参与身体的生长、修复和维护,它们是肌肉、皮肤、酶和激素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2)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它们在体内被分解成葡萄糖,为细胞提供能量,特别是大脑和肌肉活动所需的能量。
    【详解】①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①符合题意;
    ②脂肪是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②不符合题意;
    ③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③符合题意;
    ④水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但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④不符合题意;
    ⑤维生素既不构成细胞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⑤不符合题意;
    ⑥无机盐是构成细胞的成分,但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⑥不符合题意。
    因此,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和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分别是③蛋白质和①糖类,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很薄,这有利于( )
    A. 气体在血液里运输B. 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C.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 增加肺内气体交换的面积
    【答案】B
    【解析】
    【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气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详解】A.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依靠血红蛋白和血浆,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厚度无直接关系,A错误。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很薄,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快速交换,B正确。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厚度对这个过程没有直接影响,C错误。
    D.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主要依靠肺泡的数量和表面积,而不是壁的厚度,D错误。
    故选B。
    14. 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胸廓扩大导致呼气B. 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D. 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详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缩小导致呼气。
    故选C。
    【点睛】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舒缩而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15. “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关于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粗细粮合理搭配 ②主副食合理搭配 ③不吃不喜欢的食物 ④饮食要定量 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A. ①②④B. ①②⑤
    C. ②③⑤D. 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烹调时要注意低盐、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据此解答。
    【详解】青少年的合理饮食: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饮食要定量。①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就要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①正确;②主副食合理搭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②正确;③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因此不能只吃自己喜爱的食物,饮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③错误;④合理膳食要求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④正确;⑤晚餐不易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因为晚上活动较少,对能量的需要较少,故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不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错误。故选A。
    【点睛】掌握合理膳食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
    16. 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长约5-6米
    B.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 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 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答案】C
    【解析】
    【分析】小肠长5~6m,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故小肠适于吸收过程的特点有:小肠很长;有环形皱襞、有小肠绒毛;小肠壁很薄。
    【详解】A.小肠的长度有助于延长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食物被吸收的机会,A正确。
    B.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负责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血液中,进而输送到全身,这一结构特点直接支持了小肠的吸收功能,B正确。
    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主要是参与物质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直接吸收没有多大关系,C错误。
    D.皱襞和绒毛存在极大地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D正确。
    故选C。
    17.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乏哪种无机盐引起的( )
    A. 含钙无机盐B. 含铁无机盐C. 含碘无机盐D. 含锌无机盐
    【答案】C
    【解析】
    【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详解】A.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幼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A不符合题意。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时会患贫血,B不符合题意。
    C.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C符合题意。
    D.缺乏含锌的无机盐,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牛奶中含有较多的 ,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学生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
    A. 维生素A、钙B. 蛋白质、糖类
    C. 蛋白质、钙D. 维生素A、糖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不同的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如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馒头中含丰富的淀粉等糖类。
    【详解】由分析可知,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牛奶中所含的钙质,是人体钙的最好来源,因为牛奶中的钙在体内极易吸收,远比其他各类食物中的钙吸收率高。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和钙质,因此,青少年学生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9. 中考第一天,妈妈为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鱼、小炒黄牛肉、紫菜蛋花汤.你认为添加下列哪项会使这份食谱营养搭配更合理( )
    A. 清炒菜心B. 牛奶C. 咸鱼肉饼D. 小米粥
    【答案】A
    【解析】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详解】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该食谱中的米饭主要成分是糖类,红烧鲫鱼、小炒黄牛肉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紫菜鸡蛋汤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蛋白质等。根据人体平衡膳食的要求,还需要提供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菜心主要提供维生素。故A符合题意。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合理膳食的概念。
    20. 下列哪些物质不能直接吸收( )
    ①矿泉水②含钙的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酸⑤维生素⑥蛋白质
    A. ③④⑥B. ①②④⑤C. ①②⑤D. ③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详解】①矿泉水,水是小分子物质,水分子可以直接被肠道吸收,①不符合题意;
    ②含钙的无机盐,无机盐中的钙离子可以直接被肠道吸收,②不符合题意;
    ③淀粉是多糖,需要经过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③符合题意;
    ④脂肪酸是脂肪在消化过程的小分子产物,可以被吸收,④不符合题意;
    ⑤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可以直接被肠道吸收,⑤不符合题意;
    ⑥蛋白质是大分子,需要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⑥符合题意。
    因此,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③淀粉和⑥蛋白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 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了解消化系统结构与合理营养的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请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写序号。
    (1)“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的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在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
    (3)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应多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第__________层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
    (4)图1中【_____】所示的器官为_______,它的分泌物_______首先作用于第五层食物的消化。
    (5)图二中曲线Z表示______的消化过程,曲线X表示_______消化过程,曲线Y表示_______消化过程。
    (6)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才能在D中吸收。
    (7)脂肪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_和脂肪酸才能在D中吸收。
    (8)D中含有胰液、__________、__________等消化液。
    【答案】(1)糖类##淀粉
    (2)⑦小肠 (3)三和四
    (4) ①. ④ ②. 肝脏 ③. 胆汁
    (5) ①. 蛋白质 ②. 淀粉 ③. 脂肪
    (6)氨基酸 (7)甘油
    (8) ①. 胆汁 ②. 肠液
    【解析】
    【分析】图1:①唾液腺、②口腔、③食道、④肝脏、⑤胃、⑥胰腺、⑦小肠、⑧大肠、⑨肛门。
    图2:平衡膳食宝塔的第一层是含糖类丰富的食物,第二层是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蔬菜、水果类,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第五层是脂肪多的食物。
    图3:C胃、D小肠、X淀粉的消化过程、Y脂肪的消化过程、Z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小问1详解】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图示可以看出,“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的食物,是大米、面包、薯类等食品,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类(淀粉)。
    【小问2详解】
    ⑦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问3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多食用“平衡膳食宝塔”中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小问4详解】
    ④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具有乳化脂肪,帮助消化的功能。所以④肝脏分泌物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促进第五层食物的消化。
    【小问5详解】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被分解成小分子,便于吸收。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为氨基酸,才能被D小肠吸收。
    【小问6详解】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被分解成小分子,便于吸收。脂肪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D小肠吸收。
    【小问7详解】
    D小肠中含有胰液(来自胰腺,由导管流入小肠)、胆汁(来自肝脏,由导管流入小肠)和肠液(肠腺分泌),这些消化液共同作用于食物的消化。
    22. 图中甲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乙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②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它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当④处于_______状态时,完成吸气。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________,使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________,肺内气压________,气体便被呼出。
    (3)当吸气时,图中⑤都鼓了起来,空气中_______进入血液,血液中的__________进入图中⑤,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4)乙图中,⑤示结构为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气管 ②. 肺
    (2) ①. 收缩 ②. 舒张 ③. 回缩 ④. 升高(增大)
    (3) ①. 氧气 ②. 二氧化碳
    (4)肺泡
    【解析】
    【分析】甲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钟罩代表的是胸廓,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乙图中:⑤表示肺泡,⑥表示毛细血管。
    【小问1详解】
    甲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小问2详解】
    ④代表的是膈肌,当膈肌收缩(即向下移动)时,胸腔容积增大,帮助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相对增高,推动气体排出体外。所以,当④处于收缩状态时,完成吸气。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舒张,使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气体便被呼出。
    【小问3详解】
    吸气时,⑤肺泡鼓起,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相同途径进入⑤肺泡。呼气时,这些过程反向进行,但主要目的是排出体内多余的二氧化碳。
    【小问4详解】
    ⑤示结构为肺泡,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数量众多,总面积巨大,有利于气体交换的高效进行。
    23.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把馒头碎屑“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___作用,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馒头中的淀粉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__________才能被小肠吸收。
    (2)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请补充实验:①是__________,②的现象是_______。
    (3)B试管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请改正:____________。
    (4)如果A试管与B试管为对照组,则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A与D两支试管加碘液后的现象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_________。
    【答案】(1) ①. 舌的搅拌 ②. 葡萄糖
    (2) ①. 2mL唾液 ②. 变蓝
    (3)B试管中加入的清水应为2ml
    (4)唾液##有无唾液
    (5)温度
    【解析】
    【分析】探究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拟定计划,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记录现象、数据,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小问1详解】
    把馒头碎屑“搅拌”,即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相当于舌的搅拌作用。在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下,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肠液和胰液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葡萄糖。
    【小问2详解】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A试管为对照组(37℃),实验组D试管(0℃)和C试管(80℃)的水,可以判断出: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必须都相同,因此①是2mL唾液。在0℃时温度低, 馒头碎屑不能分解,加碘液后②变蓝。
    【小问3详解】
    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探究目的,可知A试管为对照组。B试管在实验过程中与A试管作为对照,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要求,加入的液体量应该相同,因此B试管中加入的清水应为2ml。
    【小问4详解】
    对于A试管(2ml唾液)和B试管(改进后为:2ml清水)这组对照实验,可发现其变量是唾液。
    【小问5详解】
    D试管在0℃加碘液后的变蓝现象,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A试管在37℃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试管内的淀粉已被分解。由此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试管
    加入物质
    处理
    温度
    时间/min
    加碘液后的现象
    A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37℃
    10
    不变蓝
    B
    馒头碎屑+4ml清水
    搅拌
    37℃
    10
    变蓝
    C
    馒头碎屑+①
    搅拌
    80℃
    10
    变蓝
    D
    馒头碎屑+2ml唾液
    搅拌
    0℃
    10

    相关试卷

    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桦甸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桦甸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吉林省桦甸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吉林省桦甸市第七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36,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36,吉林省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