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发现、探索根据乘方运算排列的规律.
3.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填空:
在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式子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
探究新知
乘方的意义
这种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n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2次方又叫平方,3次方又叫立方.
规律: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奇次幂是–1, –1的偶次幂是1.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偶次幂相等,奇次幂互为相反数.
三、典例精析
例1, 计算:
(1)-32 (2)3×23
(3)(3 ×2)3 (4)8 ÷(-2)3
对于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后算乘除;如果遇到括号,就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例2,计算:
带乘方的混合运算次序:
1.有乘方运算,先计算乘方,再乘除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计算;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例3 观察下面三行数:
-2, 4, -8, 16, -32, 64,…;①
0, 6, -6, 18, -30, 66,…;②
-1, 2, -4, 8, -16, 32,… ③
(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
(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做练习题.
五、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典例精讲,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典例精讲,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2.6 角的大小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