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燃烧过程中添加“固硫”装置,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B.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所以可长时间存放酸(或碱)性物质
C.明矾和臭氧都可用于净水,均利用了其氧化性
D.太阳能、氢能、风能由于资源丰富,没有或很少污染而备受青睐,属于可再生能源
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B.C.D.
3.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
C.D.
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夏天打开可乐有大量泡沫溢出
B.高炉炼铁时,将焦炭和铁矿石预先粉碎
C.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
D.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最小的是( )
A.B.C.D.
6.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
B.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和
C.升高温度,的溶解度增大
D.向悬浊液中加入固体,溶解的量减少
7.向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0.048g镁条,塞紧橡胶塞,然后用注射器分别注入盐酸、醋酸,测得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tmin内,反应速率
B.溶液的pH:c>b
C.反应结束后,(标准状况下)
D.对于曲线Ⅱ,c点溶液中一定含有、、和
8.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B.p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B.反应速率:
C.平衡常数:D.异丁烯()的质量分数:a>b>c
1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1LpH=3的溶液中,总数为
B.25℃,纯水中总数为
C.与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数为
D.常温下,通入1L水中,转移电子数为
12.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B.HF溶液和溶液混合:
C.溶于水形成胶体:
D.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
14.室温下,将浓度为的溶液不断加水稀释(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B.
C.D.
15.室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溶液,溶液中和[或和]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混合溶液体积和温度的变化)( )
A.原溶液中
B.当溶液中时,溶液的pH=3.5
C.当滴定至时,溶液中微粒之间的关系为
D.当滴定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存在
二、填空题
16.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Ⅰ.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内,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混合气体的密度:a________(填“>”、“7)滴定至终点,记下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四次。
已知:①;。
②实验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磨口具塞锥形瓶的原因是________;使用硫酸而不使用盐酸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滴定时,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________,水洗之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在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溶液后,要先赶出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操作正确的图示为________(填标号)。
(3)步骤Ⅱ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4)该“84”消毒液中与HClO的总浓度为________,测得的结果小于该“84”消毒液标签上的浓度,可能原因为________(填标号)。
a.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刻度线
b.该“84”消毒液在光照下放置时间过长
c.滴定振荡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
d.滴定前,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下端有气泡未赶出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煤炭燃烧过程中添加“固硫”装置,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A项错误;B、铝(或氧化铝)会与酸(或碱)反应,所以不能长时间盛放酸(或碱)性物质,B项错误;C、明矾净水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作用,未体现氧化性,臭氧净水是利用其氧化性杀菌消毒,C项错误;D、太阳能、氢能、风能由于资源丰富,没有或很少污染,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D项正确;选D。
2.答案:D
解析:溶于水生成为弱碱,抑制水的电离,A项不符合题意;为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溶于水后得到氢硫酸,抑制水的电离,C项不符合题意;为强酸弱碱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项错误;,C项错误;,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A.汽水瓶中存在平衡,打开汽水瓶时,压强降低,平衡向生成二氧
化碳方向移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B.高炉炼铁时,将焦炭和铁矿石预先粉碎,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无关,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C.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降低生成物浓度,促进酯化反应正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正确:D.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由于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相当于氯气溶于水的反应中增加了大量的生成物氯离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溶解量减小,可以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答案选B。
5.答案:C
解析:溶液和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因此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中,最小的是溶液,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难溶于水,悬浊液中存在,则,A正确;沉淀溶解平衡为可逆反应,则溶液中含有和错误;沉淀溶解平衡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的溶解度增大,C正确;加入固体,溶液中c()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溶解的量减少,D正确。
7.答案:A
解析:A.tmin时盐酸未反应完全,0~tmin内,反应速率,故A错误;B.醋酸溶液和镁条的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小,pH增大,则溶液的pH:c>b,故B正确;镁条的物质的量为,盐酸中,由方程式可知,生成0.002m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2ml/ml=44.8mL,故C正确;D.c点醋酸和镁条完全反应,得到醋酸镁溶液,c点溶液中一定含有和,故D正确;故选A。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A.加入过量的氢硫酸,会发生反应,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故A错误;B.含铬的酸性废水中存在的反应有,故B正确:C.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反应,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故C错误;D.加入足量的水,浓度减小,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反应(异丁烷,g)(异丁烯,g)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在同一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异丁烷的转化率减小,因此压强:,A错误;B.由于,反应速率v(b)>v(c),b点对应的温度比a点高,速率v(b)>v(a),B错误;C.b、c温度相同,K值相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点温度比b点低,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因此,C正确;D.异丁烷转化率越大,异丁烯质量分数越大,则异丁烯的质量分数: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向两个锥形瓶中各加入0,化工原料异丁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