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 )
A. 氨基酸和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形成
B. 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C. 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
D. 原始海洋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1.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详解】AC.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原始大气中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AC错误。
B.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这是生命体能够维持自身活动的基础。可见,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B正确。
D.原始海洋是原生生命的摇篮,但是原始海洋刚形成时,还没有原始生命,D错误。
故选B。
2.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 中华龙鸟化石证明原始鸟类是由原始爬行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D. 现代家鸽有信鸽、观赏鸽、肉食鸽等品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
【详解】A.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小分子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而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复杂的多分子体系和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形成,A正确。
B.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B正确。
C.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的“中华龙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鸟类化石,是由原始爬行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正确。
D.现代家鸽有信鸽、观赏鸽、肉食鸽等新品种的形成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3.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其研究成果包括发现了此前不为人知的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并完成对人类已经灭绝的近亲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等。智人和已灭绝的古人类的演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黑猩猩由智人演化而来
B. 丹尼索瓦人出现在700万年前
C. 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高等到低等
D. 智人、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祖先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A.黑猩猩和智人都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A 错误。
B.从图片里看出丹尼索瓦人出现在100万年前,B错误。
C.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C错误。
D.从图片看出智人、尼安德特人由同一分支演化而来,有共同祖先,D正确。
故选D。
4. 下列为某同学绘制的长颈鹿进化简图(如图)及相关阐述,你不认同的是( )
A. 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
B. 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
C. 长颈鹿选择了有利变异以适应环境变化
D. 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
【答案】C
【解析】
【分析】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题图中: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
【详解】A.①表示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在长度上存在差异,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
B.②表示通过生存斗争,长颈鹿有利变异保存下来,不利变异被淘汰,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在一定环境的选择作用下,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而成为显著的适应性特征,C错误。
D.③表示有利变异经过逐代积累和加强,进化成现代的长颈鹿,D正确。
故选C。
5.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无直接关系
B. 直立人学会用火,开始用火烤熟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C. 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D. 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另一支却由于森林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所以,人类起源于环境变化有关,A错误。
B.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早期的人类(直立人)已经开始使用火种,并将火用于烹饪、取暖和照明等方面。使用火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促进了脑的发育,这对人类的进化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
C.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直立行走使得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C正确。
D.人类进化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是早期人类的祖先,能人是指具备一定智力和技能的早期人类,直立人则是指学会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智人则是指现代人类,D正确。
故选A。
6. 云南普洱市村民发现一种兰花螳螂,其形态、颜色都与兰花相似,可完美的与环境融为一体。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兰花螳螂相似的是( )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企鹅皮下脂肪很厚D. 雨露滋润禾苗壮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影响环境指的是原有的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生物适应环境指的是生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为了趋利避害而主动对自身进行的调节或改变;环境影响生物指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
兰花螳螂形态、颜色都与兰花相似的这种特性称为拟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详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指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崩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指大树枝叶遮挡住阳光,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加湿了空气,所以是生物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
C.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指生活在寒冷南极企鹅皮下脂肪较厚,减少热量的散失,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符合题意。
D.雨露滋润禾苗壮,是指禾苗在雨水和露水的滋润下会长得更加茁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禾苗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答案】B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了枫林叶色的变化,A正确。
B.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将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的物质,并供植物体重新利用,B错误。
C.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长开花的影响,C正确。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了阳光这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8.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 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D. 若某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故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故甲、乙、丙、丁不能组成了生态系统,故B错误;
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量增加;同时甲以丁为食,甲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会减少,丙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故C正确;
D、在该食物链中,乙处于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在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的概念及正确写法,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理解掌握是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的概念及正确写法,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等这些相关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菌和真菌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分解无机物
B. 该食物网中猫头鹰与蛇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 阳光→草→鼠→猫头鹰→细菌是一条食物链
D. 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详解】A.细菌和真菌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分解者,能分解枯枝落叶和动物尸体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食物网中猫头鹰和蛇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故B错误。
C.每一条食物链都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只包含生产者(草)和消费者(鼠、猫头鹰)两种成分,不含分解者(细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 ,该食物链中含有光能和分解者,故C错误。
D.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草原生态系统中包括草在内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流经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解题的关键。
10. 秸秆是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留下的茎叶部分的总称,焚烧秸秆可能导致雾霾。秸秆还田(填埋)既增加土壤肥力,又降低环境污染。在秸秆增加土壤肥力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生产者 B. 分解者C. 消费者 D. 无机环境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者能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11. 马的胃内有纤毛虫,通过分解植物纤维获得营养物质,同时植物纤维被分解有利于马消化吸收。这体现了马和纤毛虫之间的关系是( )
A. 寄生B. 竞争C. 捕食D. 共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详解】A.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错误。
B.竞争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错误。
C.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错误。
D.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有利,称为互利共生。马和纤毛虫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关系,正确。
故选D。
12.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B. 设立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C. 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D. 泰山景色优美使游客流连忘返,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 ①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如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抗病杂交水稻)、美学价值等。 ②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如森林生态系统被喻为“地下水库”)、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 ③潜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
3.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人口剧增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等,都会破坏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详解】A.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人类的滥砍乱伐、滥捕乱杀、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等,其中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A正确。
B.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B正确。
C.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C正确。
D.千佛山景色优美使游客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D错误。
故选D。
13. 菏泽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白玉、豆绿、赵粉等1000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层: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物种是分类学的基本单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特殊的生态位。品种是指来自同一祖先,基本遗传性稳定一致的群体,如:狼和狗是同一物种,同属犬科,但不是同一品种。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菏泽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冠世墨玉、白玉、豆绿、赵粉等1000多个品种,因这些品种都是同一个物种,故体现基因的多样性,而不是物种多样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 素有“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15.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做法,合理的是( )
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
②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煮沸后继续食用
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④夏天腌黄瓜容易腐烂可多加点防腐剂
⑤没有菌种时可用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作菌种在家制作酸奶
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详解】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冰箱中温度低,能够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可以延长蔬菜的保鲜期,故①正确。
②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已经被细菌污染产生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故②错误。
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故③正确。
④防腐剂应该限量使用,过多会对人体有害,因此夏天腌黄瓜多加点防腐剂,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故④错误。
⑤酸奶的制作要用到乳酸菌,在没有菌种时,可从超市买优质酸奶在家制作酸奶,因为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以用来做菌种,故⑤正确。
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科学家将某种蜘蛛的基因注入蚕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蚕的新品种,这种蚕吐出的丝中约有10%的成分与蜘蛛丝的相同。该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是( )
A. 杂交技术B. 仿生技术C. 克隆技术D. 转基因技术
【答案】D
【解析】
【分析】1、杂交技术是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2、仿生技术是一种在技术方面模仿动物和植物在自然中的功能的技术。3、克隆技术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
【详解】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的技术,将某种蜘蛛的基因注入蚕的受精卵中,培育出了蚕的新品种,该过程用了转基因技术,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晓白跟妈妈学做面包时,感觉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这是酵母的作用吗?她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 )
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丙和丁D. 乙和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
【详解】该实验是探究酵母菌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吗?所以应该以酵母菌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面包,需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不用密封。图中的丙和丁是一组以酵母菌为变量的对照试验,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唯一。
18. 关于生物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克隆技术可用于拯救濒危动物
B. 利用“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属于转基因技术
C. 太空育种属于可遗传变异
D. 用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有性生殖。
(3)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
【详解】A.“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克隆可以快速培育优良品种、大量繁殖转基因动物、拯救濒危动物等,A正确。
B.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所以利用嵌入相应基因的“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属于转基因技术,B正确。
C.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遗传物质产生变异,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属于可遗传变异,C正确。
D.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分别将卵子和精子取出后,置于培养液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D。
19.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制曲→发酵→糖化→蒸馏
B.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培养无毒植株
C.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胰岛素
D. 克隆技术、试管婴儿技术都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
(2)克隆技术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A.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制曲→糖化→发酵→蒸馏,故A错误。
B.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不属于无土栽培技术,故B错误。
C. 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由于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科学家把人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使大肠杆菌表达出了人的胰岛素,故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胰岛素,C正确。
D.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试管婴儿技术是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故D错误。
故选C。
20. 通过乳酸发酵制作的东北酸菜酸爽可口,深受人们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在制作酸菜的一个月内,小明同学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绘制成下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腌制酸菜的容器要洗净并用水煮沸消毒
B. 为加快发酵速度腌制过程中要经常开盖搅拌
C. 酸菜腌制过程中要放入冰箱冷藏以提供适宜温度
D. 读图可知,小明腌制的酸菜第8~14天营养价值最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腌制酸菜的容器要洗净并用水煮沸消毒,主要的目是杀菌,避免对腌制酸菜的影响,故A正确。
B.制作酸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酸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其的品质,所以为加快发酵速度腌制过程中不能经常开盖搅拌,故B错误。
C.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等,所以酸菜腌制过程中要放入适宜的位置,提供适宜的温度,冰箱冷藏温度过低不适宜乳酸菌的发酵,故C错误。
D.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则该小组腌制的酸菜从第8天到第14天严硝酸盐含量最高,不能食用,故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1. 哈巴湖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中北部,地势南高北低,保护区境内地表水皆流入湖泊、沼泽或洼地,形成了大片湿地。历史上的哈巴湖地区是农、牧交界地带,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因素,生态逐步恶化,沙进人退,沼泽湿地萎缩;但经过40多年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沙地逆转,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哈巴湖地区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如图1)。
哈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已知各类植物559种,野生动物156种。保护区内中草药资源也极为丰富,是驰名中外的“甘草之乡”。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如图2)。甘草根与根状茎粗壮可入药,呈圆柱形,气微,味甜(如图3)。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甘草的功效有“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甘草在中药中的使用最为广泛,因此有“药中国老”的美称。保护区现有金雕、白尾海雕、大鸨、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石貂、荒漠猫、兔狲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2019年3月,在保护区监测点的湖面上还观测到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2只。如今,保护区林木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1%和70%,远远望去,沙、水、树融为一体,美丽壮观。
(1)生态治理之前,多种因素导致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生态逐步恶化,如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_____等人为因素(答1点即可)。
(2)如图4所示为哈巴湖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甘草是哈巴湖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3)哈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已知各类植物559种,野生动物156种。这体现了______的多样性。
(4)如图4所示为哈巴湖生态系统中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金雕位于第______营养级。
(5)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展了植被封育和沙漠化监测与评价研究项目,探索和揭示人类经营活动对湿地、过渡地带植被的变化和影响,请你结合材料对人类经营活动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答1点即可)。
【答案】(1)人口增加、过度放牧
(2)生产者 (3)物种##生物种类 (4)四、五
(5)①要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②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③要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解析】
【分析】(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小问1详解】
根据资料信息“历史上的哈巴湖地区是农、牧交界地带,水草丰美;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因素,生态逐步恶化,沙进人退,沼泽湿地萎缩”可知:导致哈巴湖自然保护区生态逐步恶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
【小问2详解】
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某些细菌也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自己制作有机物,也属于生产者),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甘草是哈巴湖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小问3详解】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可见,哈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各类植物559种,野生动物156种,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小问4详解】
在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个营养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为第三营养级。图4中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4条:甘草→鼠→荒漠猫→金雕;甘草→鼠→兔猕→金雕;甘草→瓢虫→蛙→兔猕→金雕;甘草→瓢虫→蛙→黑鸭。可见,金雕位于第四、五营养级。
【小问5详解】
人类经营活动对湿地、过渡地带植被的变化和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①要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②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③要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2. 下面图1是米勒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是生物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
(1)米勒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氢气、氨气、甲烷等气体代表_______。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_______现象。
(2)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和A都是由共同的祖先原始______进化而来。B与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B用______繁殖后代。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多样性。通过自然选择,______变异逐渐积累,导致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环境,不断出现适应各种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答案】(1) ①. 原始大气 ②. 闪电
(2) ①. 爬行动物 ②. 种子
(3) ①. 基因 ②. 有利
【解析】
【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小问1详解】
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其中,米勒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氢气、氨气、甲烷等气体代表原始大气,火花放电的作用是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
【小问2详解】
根据图2进化树可以看出,可以判断鸟类和A哺乳类都是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图2B是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B与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B用种子繁殖后代。
【小问3详解】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且不断出现适应各种环境的生物新类型,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
23. 2023年11月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第三次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污水中的核物质将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影响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图一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图二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请分析回答:
图一
(1)图一表中生物共形成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鲨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 ]______。
(2)若图二表示图一中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则a可以表示的生物是_____。
(3)生态系统要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必须源源不断地通过生产者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着______单向流动的。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会给全球生态环境乃至全人类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检测某海域被污染后,该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有不同放射性活度的碘-131(放射性物质),其含量如表:
若表中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生物2可代表图一中的______。则生物2和生物4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中的______表示。
A. B. C.
【答案】(1) ①. 2 ②. 藻类→海贝→鲨鱼 ③. 甲分解者
(2)带鱼 (3) ①. 食物链 ②. 二氧化碳
(4) ①. 鲨鱼 ②. B
【解析】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4)图中:1分解者的分解作用、2生产者的光合作用、3生产者的呼吸、4消费者的呼吸。
【小问1详解】
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用箭头相连,到最高消费者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根据表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海贝以藻类为食,带鱼以海贝为食,鲨鱼以带鱼、海贝为食,故食物链为:藻类→海贝→鲨鱼、藻类→海贝→带鱼→鲨鱼,共2条。其中食物链越短,获得能量越多,故鲨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藻类→海贝→鲨鱼。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故若表1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甲分解者。
【小问2详解】
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别越高,体内有机物含量越少,图中表示除乙生产者以外,有机物由多到少为c、a、b,对应表1食物链的话,应是乙藻类→c海贝→a带鱼→b鲨鱼,故a可以表示的生物是带鱼。
【小问3详解】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时候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将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再通过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将其释放回无机环境中,故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小问4详解】
有害物质是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的。从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就可以确定,位于食物链最前端的应是生物1,往下依次是生物3、生物4、生物2,所以对应图一的食物链是藻类→海贝→带鱼→鲨鱼,因此生物2可代表图一中的鲨鱼,生物2捕食生物4,故可以用下图中B表示。
24. 某班同学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尝试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他们查到以下资料: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酵母菌发酵转化成酒精后,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1)根据资料,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尝试用葡萄汁来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
①在制作葡萄酒过程中,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目的是为了提供______的环境,使酵母菌快速繁殖。制作葡萄酒过程中,排气口的作用是排出产生的______。
②酒精发酵完成后,接种醋酸菌,进入制作葡萄醋的阶段,为了保证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应持续进行______的操作,经过7~8天,便可酿制出葡萄醋。
(2)同学们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6种醋酸菌对葡萄醋品质的影响(葡萄醋中的总酸和挥发酸含量越高,葡萄醋品质越好),探究结果如图所示。
①同学们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菌株接种量以及通氧量等都要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变量。②由图可知,_______是最佳发酵菌株。
(3)为了保证制作好的葡萄醋口味不变,将密封的葡萄醋放入冰箱保存,其原理是______。
【答案】(1) ①. 有氧气 ②. 二氧化碳##CO2 ③. 通入氧气
(2) ①. 醋酸菌的种类 ②. 菌株2
(3) 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
【分析】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无氧条件下,葡萄汁中的糖分经过酵母菌发酵转化成酒精;在有氧的条件下,酒精能够被醋酸菌进一步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一种需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小问1详解】
①在制葡萄酒过程中,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这样既可以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②当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分解成醋酸。所以,酒精发酵过程完成后,接种醋酸菌进入制葡萄醋的阶段,为了保证醋酸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应持续进行通入氧气的操作,经过7~8天,便可酿制出葡萄醋。
【小问2详解】
①实验探究6种醋酸菌对葡萄醋品质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醋酸菌种类;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菌株接种量以及通氧量等都要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②由图知,菌株2产生的总酸和挥发酸含量最高,因此,菌株2是最佳发酵菌株。
【小问3详解】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冰箱内温度低,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慢;故将密封的葡萄醋放入冰箱保存,其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25.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赖从国外进口优良奶牛品种。国内高产奶牛总量不足万分之五,且分布分散、不利于优质种的繁殖。2023年,我国首次集中对现存高产奶牛进行克隆,以实现种质保存,并用于优质奶牛高效繁殖。
(1)克隆技术的实质是______,克隆牛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其产奶能力与母牛______相似。与有性生殖相比,克隆的特点是不经过_______的结合。
(2)奶牛乳房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的形态结构推测,图3中的______(填字母)细胞为乳腺分泌细胞。
(3)我国利用克隆技术培育高产奶牛的意义有______(填字母)。
A. 避免引进国外奶牛带来生物安全风险
B. 使优质奶牛资源更加分散
C. 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奶牛
D. 有利于奶牛更新换代
【答案】(1) ①. 无性生殖 ②. 甲 ③. 两性生殖细胞
(2)a (3)ACD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克隆牛过程主要采用了核移植、胚胎移植的技术,克隆牛的第一个细胞是母牛甲的体细胞核和母牛乙的去核卵细胞组成,这个融合细胞在体外培养形成胚胎后,再移植到代孕母牛丙的子宫内发育成的。
分析图2,乳腺内有腺泡、乳腺分泌细胞构成的上皮组织,乳头括约肌属于肌肉组织,还有脂肪层和结缔组织,乳房内也有神经组织,所以乳房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
图3中分析图3,①是细胞分裂、②是细胞分化、ab是组织。
【小问1详解】
克隆技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克隆牛会具有供核母牛的所有性状,故其产奶能力与母牛甲相似,这是因为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小问2详解】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因此其发育过程是通过图3的①细胞分裂和②细胞分化实现的。所有腺体细胞均由上皮细胞分化而成,形状有扁平状、柱状等,因此图3中的a细胞为乳腺分泌细胞。
【小问3详解】
克隆技术培育高产奶牛可以保持亲代供核母牛的优良性状,因此我国利用克隆技术培育高产奶牛可以避免引进国外奶牛带来生物安全风险、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奶牛、有利于奶牛更新换代;解决了国内高产奶牛总量少,且分布分散、不利于优质种繁殖的问题;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
鲨鱼
带鱼、海贝
海贝
藻类
藻类
带鱼
海贝
检测物
生物1
生物2
生物3
生物4
碘-131的放射性活度
3000
11444
4300
76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