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物理部分 (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 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故ABC错误,D正确.
2. 下列关于速度的估测与实际不符合的是( )
A.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 105 m/s
C. 中学生跑800米的速度约为4m/s
D.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1.2m/s,故A不符合题意;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B符合题意;
C.跑800米的时间约为200s,平均速度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关于防止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人控制所有声源不发生振动
B. 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C.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D. 将所有的噪声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免将噪声传出去
【答案】B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为无法控制所有声源不发生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工地没有大型机械就无法进行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所有的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里不现实,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 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 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 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当光线照射到硬纸板上时,为了能看清光路,需要硬纸板发生漫反射,所以硬纸板的表面要粗糙一些,故A错误;
B.根据入射角的定义知道,图甲中∠EON是入射角,∠EOM是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故B错误;
C.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折,此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是存在的,故C错误;
D.由图知道,当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入时,会逆着入射光线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
故选D。
5.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 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话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
C. 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可以听到不同音色的声音
D.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故A错误;
B.在小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小于0.1s,所以我们的耳朵听不出说话声与回声的区别,也就听不到回声,故B错误;
C.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改变了振动的频率,即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6. 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一个人体积约为350m3
B. 七上科学课本的质量为350克
C. 课桌距地面高度为75毫米
D. 冬天早晨大气的温度接近人体体温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人体的密度接近水的密度为1.0×103kg/m3,人的质量约为50kg,一个人的体积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七上科学课本的质量为350克,故B符合题意;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课桌距地面高度为75厘米,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有暖气的教室内温度约为25℃,冬天早晨大气的温度远低于人体体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5升=5 升×1000毫升=5000 毫升
B. 0.5米=500微米=500000 纳米
C. 5分米=5×10毫米=50毫米
D. 0.5米3=0.5×106厘米3=5×105毫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1升=1000毫升,所以
5升=5×1000毫升=5000毫升
故A错误;
B.因为
1米=106微米=109纳米
所以
0.5 米=0.5×106微米=5×105微米=5×105×103纳米=5×108纳米
故B错误;
C.因为1分米=100毫米,所以
5 分米=5×100毫米=500毫米
故C错误;
D.因为
1米3=106厘米3=106毫升
所以
0.5 米3=0.5×106厘米3=0.5×106毫升=5×105毫升
故D正确。
故选D。
8. 物质的用途由其所具有的性质所决定,下列事实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干冰营造舞台效果
B.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
C. 用天然气作燃料
D. 用金属钨作为白炽灯发光材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干冰营造舞台效果,是利用了干冰易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D.用金属钨作为白炽灯发光材料,是利用了钨熔点高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小金在商场里见到一种神奇的“金属冰块” ,放进饮料中能迅速降低饮料温度。“金属 冰块”外部为食用级不锈钢,内部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混合液凝固点在-20摄氏度以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冰块”放入饮料中,将热传给饮料
B. “金属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在降温过程中会放热
C. “金属冰块” 中混合液熔点和其凝固点不一致
D. “金属冰块” 内部酒精与水混合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属冰块”的温度较低,放入饮料中,将吸收热量,饮料将热量传递给“金属冰块”,故A错误;
B.“金属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在降温过程中会放热,“金属冰块”吸热,故B正确;
C.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金属冰块”中混合液的熔点和其凝固点相同,故C错误;
D.“金属冰块”内部酒精与水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0. 夏季在海边,由于水和砂石的比热容不同,常能够形成海风或者陆风。海风指从海上吹向陆地的风,反之为陆风。如图是某地空气流动情况,据此判断此时为( )
A. 白天,形成的是海风B. 晚上,形成的是海风
C. 白天,形成的是陆风D. 晚上,形成的是陆风
【答案】A
【解析】
【详解】海水比热容比陆地(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少;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海面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上升气流,说明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 、“声声蝉鸣” ,有时觉得悦耳,有时觉得吵闹,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 蝉鸣是通过翅膀振动振动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从声源处减弱,从传播过程中减弱,从人耳处减弱,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故A错误;
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即通过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来控制噪声,故B错误;
C.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D.蛙声和蝉声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蝉是通过腹部的发音器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
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A. 甲、乙、丁B. 甲、丙、丁C. 乙、丙、丁D. 甲、乙、丙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纸屑放大了声源的振动,即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甲符合题意;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乙符合题意;
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该实验说明空气柱的长度变化,影响声源的振动频率,而频率决定音调,故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不符合题意;
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丁符合题意。
故甲、乙、丁符合题意。
故选A。
13. 摄影爱好者拍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图所示)。此时,若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 )
A. B. 形C. 形D. 形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小孔很小,故这种情况会发生小孔成像现象,像与发光的物体形状是相同的,但上下左右颠倒。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我校男生学生校服为红色,去横店研学当天一同学穿着校服,带着紫色透明太阳镜, 行驶在黑暗山洞途中时,一束红色的光打在此同学身上,此时周围同学看到该同学的衣服是________色,该同学看到的光的颜色为_______色。( )
A. 红 黑B. 黑 红C. 红 紫D. 黑 紫
【答案】A
【解析】
【详解】校服为红色,一束红色的光打在此同学身上,不透明的校服只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红光,此时周围同学看到该同学的衣服是红色;该同学带着紫色透明太阳镜,透明太阳镜只透过和它相同的紫光,而把校服的红光吸收了,此时该同学看到的光的颜色为黑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处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一固定的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点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
B. 晃动,该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 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 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光点在晃动,说明声音的传播引起纸杯的振动,故A错误;
B.光点的晃动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固体棉线传播的,故C错误;
D.在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做该实验不能成功,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故D错误。
故选B。
16. 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 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题(17题每空1分,18 、19小题每空2分,共19分)
17.
(1)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除图中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
(2)实验时小金同学先点燃蜡烛A ,则实验过程中人眼应一直在玻璃板________ (选填“蜡烛 A”或“蜡烛B”)一侧观察,到看上去蜡烛B跟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3)小金正在观察蜡烛A的像,他用科学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他________ (选填“能” 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4)接下来小金多次改变点燃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5)小海根据所学的平面镜知识,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水位测量仪示意图,A点与光屏PQ 在同一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m ;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1m ,说明水________ (选填 “上升”或“下降”)了。
【答案】(1)刻度尺 (2) ①. 蜡烛A ②. 蜡烛A的像
(3)能 (4)见解析
(5) ①. 6 ②. 上升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了探究像和物体到达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需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小问2详解】
[1][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面(蜡烛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小问3详解】
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他能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
【小问4详解】
小明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小问5详解】
[1]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
l=3m+3m=6m
[2]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1m,移动到E点,如图所示:
BE=OF=1m
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
则说明水位上升了。
18.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不变,只改变 ___________,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表;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有关,你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②.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的吸音效果好,大理石反射效果好 ③. 用灵敏仪器(例如分贝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
【解析】
【详解】(1)[1]一种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时,探究现象和其中一个因素关系时,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为了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2)[2]由实验表格知,材料不同,所以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的吸音效果好,大理石反射效果好。
(3)[3]人的听觉不能准确测量声音的大小,可以采用灵敏仪器(例如分贝器)替代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强弱。
19.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如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1)请你根据图像找出温度为25℃时声速为________m/s。
(2)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实验更容易成功吗?
(3)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2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4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为_________米。
【答案】(1) 345
(2)空气温度低时进行实验 (3)102.6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像分析:当空气温度每升高10℃,声音的速度升高6m/s,因此当空气温度每升高5℃,声音的速度升高3m/s。当空气的温度为20℃,声音的速度为342m/s。所以当空气的温度为25℃,声音的速度变为345m/s。
【小问2详解】
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而且温度越低时,声音传播的越慢,故在低温下更容易成功。
【小问3详解】
声音传播到高山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即声音在山谷从左到右传播时间
则这个山谷的宽度
s=vt=342m/s×0.3s=102.6m
三.实践题(共2小题,共13分)
20.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像,可以用光的 __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①. 实 ②. 直线传播 ③. 无 ④. 不变 ⑤. 变小
【解析】
【详解】(1)[1][2][3]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2)[1][2]物体远离N筒时,物体发出的光仍然能把光屏照亮,所以还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距不变,但像变小。
21.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海水的深度_______。(根据公式s = vt进行计算,)
(3)超声波声呐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答案】(1)介质种类和温度 (2)3062m
(3)不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 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和介质种类有关。
【小问2详解】
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声音在25℃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由得,海水深度
s=vt=1531m/s×2s=3062m
【小问3详解】
超声波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弱
几乎听不到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介质
v(m/s)
介质
v(m/s)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2页。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市实验中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太原市实验中学校中考三模物理试题,文件包含物理试卷pdf、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中考二模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