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教学课件+学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十四章热学第一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十四章热学第一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颗粒,无规则,同时存在,t+27315K,热运动,相对位置,分子间距离,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温度越___,扩散现象越明显。(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________的无规则运动,颗粒越____,运动越明显;温度越____,运动越明显。(3)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________运动。温度越____,分子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引力和斥力总是_________,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_____。(2)分子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_____,但____变化得更快。
二、温度与物体的内能1.温度与温标(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______的温度。(2)温标:包括摄氏温标(t)和热力学温标(T),两者的关系是T=_____________。2.分子的动能(1)分子动能是分子________所具有的动能。(2)______ 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的势能(1)分子势能是由分子间的__________决定的能。
(2)决定因素①微观上:决定于____________和分子排列情况;②宏观上:决定于______和状态。4.物体的内能(1)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总和,是状态量。(2)决定因素①对于给定的物体,其内能大小是由物体的______和______决定,即由物体的内部状态决定;②物体的内能与物体位置的高低、运行速度的大小______。
微点判断 (1)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中进行。( )(2)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5)分子动能指的是由于分子定向移动具有的能。( )(6)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7)内能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8)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9)两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
3.[气体微观量的估算]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氙气灯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容积V=1.6 L,氙气密度ρ=6.0 kg/m3。已知氙气摩尔质量M=0.131 kg/m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 ml-1。试估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答案:(1)4×1022个 (2)3×10-9 m
(二) 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比较
[多维训练]1.[扩散现象的理解]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A正确;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不是化学反应,C正确,B错误;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正确。
2.[布朗运动的理解](多选)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C.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D.PM2.5的内能不为零
解析: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2.5尺度大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故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团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煤和石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颗粒,如果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故C正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PM2.5内能不为零,故D正确。答案:CD
3.[分子热运动的理解](多选)同学们都吃过味道鲜美的烤鸭,烤鸭的烤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只是在烤制之前,把烤鸭放在腌制汤中腌制一定的时间,盐就会进入肉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让腌制汤温度升高,盐进入鸭肉的速度就会加快B.烤鸭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鸭肉里C.在腌制汤中,有的盐分子进入鸭肉,有的盐分子从鸭肉里面出来D.把鸭肉放入腌制汤后立刻冷冻,将不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
解析:盐分子进入鸭肉是因为发生了扩散,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A正确;盐进入鸭肉是因为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因为分子引力,B错误;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有的进入鸭肉,有的离开鸭肉,C正确;冷冻后,仍然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只不过速度慢一些,D错误。答案:AC
(三) 分子力、分子势能与物体内能研清微点1 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1.(2023·海南高考)如图为两分子靠近过程中的示意图,r0为分子间平衡距离,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B.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C.分子势能在r0处最小D.分子间距离在小于r0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
解析: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0处的过程中,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则在r0处分子势能最小;继续减小分子间距离,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答案:C
一点一过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1)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2)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3)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研清微点2 对内能的理解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内能的增加量一定相同B.物体的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C.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0 ℃的物体内能为零D.分子数和温度都相同的物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内能
解析: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故A错误;物体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比如零摄氏度的冰融化为零摄氏度的水,内能增加,故B正确;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可知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内能,故C错误;物体的内能与分子数、物体的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有关,分子数和温度都相同的物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内能,故D错误。答案:B
一点一过分析物体内能问题的四点提醒(1)内能是对物体的大量分子而言的,不存在某个分子内能的说法。(2)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为物质的量、温度、体积。(3)通过做功或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4)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相同温度的任何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均相同。
研清微点3 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 3.下列有关热现象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内能增加B.盛有气体的容器做加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的内能必定会随之增大,容器的机械能一定增大C.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它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势能最大
解析:把物体缓慢举高,外力做功,其机械能增加,由于温度不变,物体内能不变,A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做什么性质的运动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电流通过电阻后电阻发热,是通过电流“做功”的方式改变电阻内能的,C正确;根据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引力和斥力相等,不管分子间距离从r0增大还是减小,分子间作用力都做负功,分子势能都增加,故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D错误。答案: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物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第一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10,-26,02×1023,答案C,答案D,答案A,平均动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十四章 热学 第一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课件+讲义(教师+学生)+跟踪练习,文件包含第十四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pptx、第十四章热学第1练分子动理论内能-学生跟踪练习docx、第十四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教师讲义docx、第十四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生复习讲义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四章热学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0,-26,02×1023,液体分子,分子力,图14-1-1,物体的内能,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图14-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