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运动和力(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9 运动和力(原卷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中考·跨学科·体教融合】,【科学态度与责任·科技创新】,【新中考·生活情景】,木块的静摩擦力作用,的摩擦力,使她有向后跌倒的危险,小明暑假外出旅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新中考·跨学科·体教融合】(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为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24年4月29日,四川省学生(青少年)田径冠军赛在遂宁市安居区隆重举行,比赛现场精彩纷呈。关于运动会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场观众的呐喊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现场加油助威声“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运动员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D.运动员手中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2.【科学态度与责任·科技创新】(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低真空、磁悬浮高速列车在试验线上行驶的情形。运行管道做成低真空,主要是为了减小列车所受( )
A.浮力B.重力C.阻力D.支持力
3.【跨学科·生活实践】(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某同学练习排球垫球时,排球离开胳膊后能够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排球具有 ,排球的重力为2.7N,在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某时刻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0.5N,方向竖直向下,此时排球所受合力大小为 N。
4.【新中考·实验创新】(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小张同学认为乙方案更合理,理由是乙方案中使用小车时 对实验的影响更小,可以忽略不计。实验中同学们认定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依据的现象是小车 。
5.【新中考·生活情景】(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体育课上进行竖直爬杆训练,双脚离地静止时,手握得越紧,小明与杆之间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匀速上爬过程中小明受到竖直的摩擦力 (选填“向上”或“向下”);匀速下滑时小明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新中考·地方特色·传统文化】(2024·江西·中考真题)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某赣剧演员在水平舞台上站立不动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舞台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其中重力的方向是 。
7.【新中考·跨学科·模型建构】(2024·山西·中考真题)杂技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力量与柔韧完美结合的传统艺术。如左图所示,是杂技演员正在表演的情景。请你在右图中画出演员A被托举且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时事热点·民族自豪感】(2024·重庆·中考真题)“备战奥运,再创辉煌”,对图中的运动员刻苦训练的情境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对杠铃做了功
B.运动员射出的箭受到惯性作用而继续飞行
C.运动员击打网球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D.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后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2.【跨学科实践·地方特色】(2024·贵州·中考真题)“贵州村超”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中,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此过程中对足球分析正确的是( )
A.相对球门静止B.运动状态改变C.惯性逐渐消失D.受平衡力作用
3.(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小慧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图中虚线表示球的运动轨迹,球从a点上升到最高点b后下落到地面c点,然后继续运动到d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从a点上升到b点,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B.球在b点受到的合力为零
C.球从b点下落到c点,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D.球最终到d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4.(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套有扎紧的气球,管中装有适量水,处于竖直静止状态(图甲)。手握管子突然 (向上/向下)运动时,气球突然变大(图乙),此时手对管子竖直向上的力 (大于/等于/小于)管子总重,该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具有惯性。
5.(2023·山西·中考真题)在小伟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小伟驾驶宇宙飞船翱翔在没有星系、没有星云,空荡荡的一望无际的宇宙空间。请你展开想象,假如燃料燃尽,飞船将会 。你的理由是 。(答案合理即可)
6.(2023·宁夏·中考真题)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顺利实现交会对接(空间站组合体由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组成),中国空间站主体结构组装完成。为了调整对接时的飞行姿态,对接过程设置了四个停泊点,如图,梦天实验舱进入停泊点后,相对于组合体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梦天实验舱在最后一个19米停泊点向组合体靠拢时,发动机喷气口应向 (选填“前”或“后”)喷气,待发动机短暂工作后,便可依靠 继续向组合体运动;梦天实验舱从19米停泊点到与组合体对接口接触,用时约90秒,此过程梦天实验舱相对于组合体的平均速度是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小明在赛道上测量冰壶向前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应拉着冰壶沿 方向做 直线运动;比赛时运动员刷冰,冰面熔化,冰壶受到的摩擦力 。
8.(2023·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和砝码一起在长木板上滑动。当木块和砝码一起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3N,此时木块受到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N,砝码 (选填“受”或“不受”)木块的静摩擦力作用。
9.(2022·贵州贵阳·中考真题)小芳从地面跨步到上行的自动扶梯时,身体适当前倾,这是为了防止由于 而摔倒。如图所示,她倚靠在扶梯侧壁固定不动的护栏板上,护栏板会对她施加与电梯运行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的摩擦力,使她有向后跌倒的危险。同学们乘坐自动扶梯时,严禁倚靠电梯!
10.(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车站乘坐复兴号列车,进入车厢时,发现旁边停着一列和谐号列车。
(1)坐到座位上后,透过车窗只能看到和谐号列车,发现它动了,据此判断: ;
A.一定是和谐号运动了 B.一定是复兴号运动了 C.可能是两车都运动了
(2)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向西行驶,小明发现桌上茶杯中的水面突然变为图示情形,此时茶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
(3)行驶过程中,复兴号列车以68m/s的速度驶入长1000m的平直隧道,复兴号在进入隧道时鸣笛5s,在隧道另一端口的护路工人听到鸣笛的时间为 s。(空气中声速340m/s)
考点2 平衡力和二力平衡
11.【中考新考法·物理模型】(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大小适中的实心木球,球面有两个小孔在某条直径的两端,两孔在球内相通。用一根比孔细的绳子穿过两孔,在竖直方向上用手拉绳的两端,球会静止在绳上,减小拉力球会向下运动。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静止时,绳两端的拉力是平衡力
B.通过拉力的调节,球可以匀速下滑
C.绳子下端突然松手,球就匀速下滑
D.通过手的运动和拉力调节,球不可能从绳的下端移到上端
12.(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C.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指产生弹力
D.手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3.(2023·湖南岳阳·中考真题)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将光滑的扣子放在卡片上静止。用手指使劲弹一下卡片,卡片飞出去,但扣子却落入了瓶中。关于这个游戏说法正确的是( )
A.扣子静止时对卡片的压力与扣子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用光滑的扣子是为了增大扣子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
C.卡片被弹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扣子不随卡片飞出是因为扣子没有受到惯性
14.(202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5月8日,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的女子单人十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图示为其参加比赛时的分解动作示意图。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对全红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跳台静止时,只受到重力作用B.到达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过程中,惯性不变D.入水过程中,所受浮力方向取决于入水的角度
15.(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国家倡导全民健身,威海建设了许多体育主题公园。下列运动项目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打羽毛球——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羽毛球受力不平衡
B.打篮球——投篮时篮球划过一条弧线,因为篮球受到重力作用
C.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因为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D.引体向上——手握单杠身体向上运动时,手对单杠的拉力大于单杠对手的拉力
考点3 力与运动关系的实验探究
16.(2023·贵州·中考真题)汽车在通过起伏路段的凸起路面时,经验丰富的司机往往慢速平稳适过。若快速通过会让乘客有“腾飞”的感觉,且安全隐患很大,这一现象是因为凸起路面与车之间竖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在变大吗?
小明猜想:汽车通过凸起路面时的速度越大,可能路面与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他选用小球(模拟小车)、轨道、弧面支架(模拟凸起路面)、电子秤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先测小球静止时对电子秤的 (选填“压力”或“摩擦力”)来反映小球与弧面顶部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他将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时,示数为0.17kg,则力F= N(g取10N/kg)。
(2)在秤上安放弧面支架并调零,将小球从轨道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轨道经弧面运动到右侧轨道,记录小球通过弧面顶部O点时小球与弧面的作用力F,再依次将小球从高于A点的B、C、D点由静止释放,目的是逐次增大小球通过O点时的 ,各次实验F的大小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可知小明的猜想 (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理:若小球速度足够大,通过弧面顶部时,电子秤的示数将显示 kg。进一步推理:当汽车通过凸起路面顶部的速度足够大,若路面前方突发状况,结合本实验判断是否可以紧急刹车避让并说明理由: 。
17.(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在“探究相互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取A、B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让它们互相钩挂在一起。
实验一:用两只手水平向左右两边拉A和B;
实验二:固定B,用手水平向左拉A;
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均静止时,观察弹簧测力计所显示的拉力大小,则:
(1)由图可知,所选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
(2)弹簧测力计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N;
(3)在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A显示的是B对A的作用力F1,弹簧测力计B显示的是A对B的作用力F2,这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F1 F2(选填“”或“=”);
(4)如果每只手的拉力均相同,那么,在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8.(2022·江西·中考真题)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某同学在妈妈的协助下,利用家中物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晾衣架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若干、小卡片若干、细线、水、剪刀等。
【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1)将小卡片两侧各系一根细线,再把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晾衣架;
(2)将两个矿泉水瓶分别绑在细线两端,请妈妈用两手各提起一个晾农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卡片的受力及运动情况。
【进行实验】
(1)如图1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不等的矿泉水瓶;
(2)如图2所示,提起两个装有水量相等的矿泉水瓶,再将其中一只手逐渐放低,使小卡片倾斜至如图3所示;
(3)用剪刀把图3中的小卡片从中间剪断;
(4)更换小卡片,重新组装,如图4所示,使小卡片扭转一定的角度。
请将表格中①的内容补充到横线上:① ;
【结论】上述实验表明,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大小 ,方向相反,并作用在 上;
【交流与评估】
(1)本实验中的晾衣架起到了改变拉力的 的作用,它类似于简单机械中的 ;
(2)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剪刀,它受到的 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
19.(2022·辽宁大连·中考真题)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1)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 相同;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 。
(2)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图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属于推理的是 (选填“甲”或“乙);
(3)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4)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B.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C.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
D.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不可以质疑释放位置
A
B
C
D
F/N
1.56
1.51
1.47
1.38
实验步骤
小卡片所受二力情况
小卡片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
方向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
是
不等
相反
是
是
(2)
是
相等
相反
是
否
(3)
否
——
——
——
是
(4)
是
相等
相反
①
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9 电与磁(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模型建立】,【活动实践】,【跨学科实践】,端流入螺线管的,利用大头针可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6 欧姆定律(原卷版),共11页。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1 浮力(原卷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日常生活情景】,【实验创新·实践能力】,【物理观念·科技情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