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1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2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歌曲《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由此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半坡居民B.河姆渡人C.北京人D.元谋人
    2.下列内容与北京人不相符的是( )
    A.能够直立行走B.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
    C.用火取暖,烧烤食物D.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D.北京人已会建造房屋,种植粮食
    4.七年级一班开展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体验活动,下列活动场景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用圆形方孔钱购物B.种植水稻
    C.穿着棉布衣物D.烧烤食物
    5.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6.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还可以参观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遗址( )
    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蓝田人
    C.山顶洞人、元谋人D.北京人、山顶洞人
    7.有关中国原始人类分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确实是中华人类的母亲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
    8.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B.C.D.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下列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 )
    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
    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
    11.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
    12.下列对话中与河姆渡居民生产力水平相符合的是( )
    A.我刚刚把收获的水稻收好B.我在半地穴房子下面养了几头猪
    C.我刚刚把收获的粟加工好D.我刚烧制好了一个彩陶盆
    13.河姆渡遗址是在1973年夏天罗江公社建造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历史上,河姆渡遗址曾有过几次被发现的机遇。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遗址稍稍往东的地方,挖过战壕。20世纪60年代,一条宽、深各3米的水渠贯穿了遗址,但都因当时人们的疏忽而与它失之交臂。下面这些技术哪些是河姆渡人所不会的( )
    A.挖掘水井技术B.纺线织布技术C.制作玉器技术D.制作陶器技术
    14.随着文明的演进,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上了定居生活,下列哪一远古人类能生活在下图所示的房屋中(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15.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16.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
    A.吃上用陶器盛着的煮熟的猪肉B.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
    C.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D.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17.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令人惊叹,假如你是距今(2019年)7000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B.
    C.D.
    18.他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人做他的继承人,他是( )
    A.黄帝B.尧C.禹D.舜
    19.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下列发明与炎帝无关的是( )
    A.教民开垦耕种,制作乐器B.学会煮盐
    C.创造文字,制作音律,擅长纺织D.制作陶器,通商交换
    20.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
    A.财富多少B.选贤与能C.治水有功D.家庭谱系
    21.下列关于阪泉之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战争发生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B.交战双方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C.交战地点在长江流域的阪泉
    D.战争结果是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22.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这句诗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
    A.黄帝B.蚩尤C.禹D.舜
    24.“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与这段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A.涿鹿之战B.阪泉之战C.尧舜禹禅让D.大禹治水
    25.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二、材料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四: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时代相当于我国哪两个远古居民生活的时代?
    27.下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图A、B说明人类的居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4)图A和图B居民最早分别从事什么农作物的种植?
    (5)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论述题
    28.图片中可以感受历史,下面是古代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回答下列问题。
    黄帝 尧 舜 禹
    (1)请你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
    (2)请你写出与黄帝同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部落联盟首领各一位。
    (3)在这些首领中体现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什么?指出这一制度的主要做法。
    (4)我们从尧舜禹身上学习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谋人,题干考查的内容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所以此题选择的是D项。本题题干中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香港歌星刘德华所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内容交待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抒发的是对祖国的情感,干扰思维,可不去考虑,重点是最后一句: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这是本题的关键之所在。
    2.答案:D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D
    解析:
    5.答案:D
    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开始使用天然火,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可以驱赶野兽和照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D
    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29年,在北京西南的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即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在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称之为山顶洞人,据此D符合题意,均生活在北京。故选D。
    7.答案:C
    解析:
    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减少潮湿气候给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居住在洞穴中;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的圆形房屋。
    9.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居民生活的相关史实,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水稻”,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就种植水稻。
    10.答案:C
    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木棒、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故选C。
    11.答案:C
    解析: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多雨,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性能;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少雨,房屋多一半地穴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样式点评: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不同点,还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包括: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位于陕西西安;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半坡人最早种植粟,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
    12.答案:A
    解析: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故与河姆渡居民生产力水平相符合的描述是我刚刚把收获的水稻收好。故选:A。
    1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木结构水井,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屋中,会制作陶器;纺线织布技术是半坡居民掌握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因为在半坡遗址中发现有石制的纺轮;A 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图片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故C符合题意;AB居住在洞穴里,不符合题意;河姆渡人的房屋是干栏式建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D
    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16.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会种植水稻,用石刀收割水稻在半坡居民生活的地方不能体验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在半坡居民时期都已出现,是能够体验到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答案:D
    解析:题干给出的D选项中图片是半坡居民的房屋与河姆渡居民无关。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故选D。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传说中炎帝的贡献,其中C是仓颉、伶伦的贡献。
    20.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推举部落首领,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1.答案:C
    解析:
    22.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华夏族形成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合,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黄帝和炎帝的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今天汉族的前身,所以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所以此题选D。
    23.答案:A
    解析: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轩辕”就是黄帝,故选A。
    24.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跟来自东方的蚩尤部族在涿鹿一带进行大战。蚩尤战败,炎帝和黄帝逐渐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以答案选A。
    25.答案:A
    解析:①②③④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等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出现,所以①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⑤这时城市还没有出现,排除选项⑤。故选:A。
    26.答案:(1)群居;原因:在原始人生活的险恶环境下,野兽出没无常,仅凭个人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难以生存。
    (2)证明:北京人已知道用火;意义: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3)变化:原始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
    (4)现象: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原始农耕生产;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
    解析:
    27.答案:(1)A:半地穴式圆形房屋;B:干栏式房屋。
    (2)变化:由居住在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
    (3)图A:半坡居民;图B:河姆渡居民。
    (4)图A:粟;图B:水稻。
    (5)气候和自然环境不同。
    解析:
    28.答案:(1)黄帝、尧、舜、禹。
    (2)炎帝、蚩尤。
    (3)禅让制;做法:推举德才兼备的人为部落首领。
    (4)克己奉公、品德高尚、选贤任能等。
    解析:
    相关试卷

    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中心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题,探究题,论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下表所示为南北方人口比例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苗中心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苗中心中学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2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