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0-17240551843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0-1724055184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0-17240551844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0-172405518449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0-172405518452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0-172405518457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0-172405518460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0-172405518464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2-17240551867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教案+素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6079507/2-17240551867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精品课件ppt
展开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集中释放产生的自然现象,认识到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科学思维: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探究实践:运用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证据,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态度责任: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具有珍爱生命的情感。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
(1)交流我们对地震成因的看法。
地下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当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强度,岩石就会发生断裂或错动,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从而形成地震。
理由是:不同年代的岩石或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构造。
模拟实验材料分别代表什么?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中的泥代表岩层; 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模拟实验:将一次性塑料饭盒,从中间剪开。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 将土和成泥后,把它铺在小盒上。等泥变干后,将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3)根据实验现象和对下面两张图的观察,试着对地震的成因做出我们的解释。
模拟实验中,当两个半截小盒(板块)受到的作用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相互分离或碰撞,小盒上的泥(岩石圈)内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强烈释放,泥(岩石圈)发生断裂或隆起,这样就发生了地震。组成岩石圈的六大板块在不停地运动,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活动带,是火山、地震的高发区。它们相互碰撞、彼此分离……在这样的过程中,地壳或岩石圈会发生机械变形、变位,比如升降、漂移、褶皱、断裂等。
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
(1)试着描述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过的地震情景。
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
地震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
地震时,感觉大地楼房都在晃动,人根本站不稳。
地震时,天空都变暗了,到处都是轰隆隆的响声。
(2)分析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汶川地震后,在唐家山形成的堰塞湖
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地震发生后,会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
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救?搜集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海报。
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撤离到空旷地带; 来不及撤离时,可暂时躲在卫生间等小开间的墙角(蹲下,抱头或用枕头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 撤离高层建筑物时不要乘坐电梯,不可选择跳窗逃生。
制作一张抗震防灾手抄报
问题1: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
可以为先前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
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壳相互挤压就会造成岩层的弯曲变形。
问题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地壳板块之间互相挤压而导致的。
强烈的地震能导致山崩地裂、地面沉降与隆升、地表错位,河道堵塞。
地震发生前自然界会给我们发出一些预警信号吗?
1.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 A )。
点拨: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层。
2.我国巍峨挺拔、风光旖旎的黄山、华山、庐山、泰山等,都是地震后形成的断块山(如图所示)。地震的力量来自( B )。
3.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点拨:目前人类还没有办法精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
4.下列危害不是由地震直接引发的是( C )。
5.地震通常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 )
6.地震发生后,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下列最佳的方法是( B )。
点拨:固体传播声音效果较好,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比大声呼救更容易被搜救人员发现,且更节省体力。
7.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B )。
二、填空题。1.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 剧烈 (填“剧烈”或“缓慢”)的。2.在做“地震的成因”实验时,将土、水和成泥,等泥变干后用来表示 岩石圈 。
三、地壳是由一层层的岩石构成的,地壳内部的压力是很大的,岩层在巨大的压力下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龙龙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将泡沫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和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铺好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
1.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时,会看到 泥土迅速裂开 ;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挤压时,会看到 泥土迅速向上凸起并。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地球内部运动会形成地震,使地球表面迅速变化 。
2.以上实验属于 模拟 (填“对比”或“模拟”)实验。
3.下列地形地貌中,不是因为岩层受挤压或拉伸而形成的是( A )。
点拨:海沟是板块之间相向运动形成的。
泥土迅速向上凸起并裂开
地球内部运动会形成地震,使地球表面迅速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震本是自然灾害,特别是强度高的大地震,会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但同时,地震也会带来难得的好处。 震源发出的地震波会通过地球介质向各个方向传播,我们从而在世界各地通过地震仪都可以记录到。地震波是目前我们所知的唯一一种能够穿透地球内部的波。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判断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状态。今天,我们对地球内部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地震波。所以,地震是一盏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
许多奇山异水的形成得益于地震。由于地震时地壳剧烈运动,地层断裂,在断裂带上升凸起处,便形成断块山;在断裂带下沉凹陷处,又形成凹陷湖、盆地等。青海湖、洞庭湖、鄱阳湖和云南的滇池等,都是断层凹陷湖。有些地震断裂带上还出现大大小小的温泉,犹如一株藤蔓上的串串瓜果。如著名的重庆南温泉和北温泉。
1.从文中可知,地震可以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答两点)
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判断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状态;形成许多奇山异水 。
2.(多选)地震带来的灾害有( ABCD )。
点拨:地震污染是指因地震造成灾区污染物急剧增加、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现象,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判断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状态;形成许多奇
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kx/tb_c1617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完美版ppt课件</a>,文件包含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pptx、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教案doc、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后练习doc、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学习任务单doc、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实验记录单doc、地震成因mp4、地震自救mp4、日本地震mp4、模拟地震mp4、汶川地震mp4等10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一等奖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堂小结,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习题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岩石圈,④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泥土迅速裂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