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第1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第2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数据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家庭节能灯中的电流约为20A
    B.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约为110V
    C. 手电筒的电压约为36V
    D.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家庭节能灯的功率在2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0.1A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故B不符合题意;
    C.手电筒一般采用两节干电池串联供电。电压为3V,故C不符合题意;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冰块也具有内能
    B. 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的冰块也具有内能,故A正确;
    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可能降低,可能不变,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热量是出现在热传递过程中的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可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故C错误;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A。
    3.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正电,则( )
    A. 甲、乙均带正电B. 甲、乙均带负电
    C.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D.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知,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丙带正电,则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说明甲带负电或不带电.答案为D.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4. 关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能量守恒,所以“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 给手机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空调既能制热又能制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D. 由于能的转化过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为能量守恒,所以不消耗能量而对外做功的“永动机”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
    B.给手机充电时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B正确;
    C.热量总是自发的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移动,存在方向性,制冷时虽然热量由低温到高温传递,它是外界做功的结果,故C错误;
    D.能的转化过程虽然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但是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能量耗散”和“品质降低”,能量向品质低的大气内能转化,不能再重复利用,因此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
    故选B。
    5. 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有间隙
    D. 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扩散现象,故A正确;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错误;
    C.固体能够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是因为固体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绝大多数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的振动,故C错误;
    D.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说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变小了,故D错误。
    故选A。
    6. 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 闭合后,电源被短路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D.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列连接,故两灯泡并联,故AD不符合题意;
    B.开关断开后,两灯泡并联连接;开关闭合后,导线直接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故形成了电源短路,B符合题意;
    C.开关断开时,两灯泡串联,开关闭合后,将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即为另一个灯泡的基本电路,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如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如图,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为排气冲程,不涉及能量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两气门关闭,活塞下行,为做功冲程,缸内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C.如图,两气门关闭,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缸内气体,对气体做功,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为吸气冲程,不涉及能量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2∶1,开关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此时两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是( )
    A. 1∶2B. 1∶3C. 2∶1D. 3∶2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题意电阻R1、R2的阻值之比为2∶1,则
    开关S闭合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两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9. 将一滴墨水滴在水中很快就会散开,这属于_______现象;在一杯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热水中散开得快一些,这说明温度越______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 ①. 扩散 ②. 高
    【解析】
    【详解】[1]将一滴墨水滴在水中很快会散开,这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2]在一杯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红墨水在热水中散开得快一些,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快慢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
    10. 如图所示,迅速压下活塞,筒内硝化棉会被点燃,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这种能量的转化方式与热机的_______冲程相似。
    【答案】 ①. 做功 ②. 压缩
    【解析】
    【详解】[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活塞对筒内的气体做功,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硝化棉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热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这种能量的转化方式与热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11.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带电,是因为橡胶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选填“得到”、“失去”、“创造”)了电子,用这个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会张开,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 ①. 得到 ②. 排斥
    【解析】
    【详解】[1]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
    [2]验电器的箔片会张开,是原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2. 用水做暖手宝的保温介质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______,利用电能将1kg的水从15℃加热到6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J。[]
    【答案】 ①. 大 ②. 1.89×105
    【解析】
    【详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暖手宝里面一般用水作储能物质。
    [2]水吸收的热量为
    13. 北京时间9月20日,中秋节的前一天,搭载着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运载火箭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液态氢的热值_______,在升空过程中,随着液态氢质量的减少,液态氢的热值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 ①. 大 ②. 不变
    【解析】
    【详解】[1]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由可知,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态氢和其它燃料相比,液态氢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2]热值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无关,所以在升空过程中,随着液态氢质量的减少,液态氢的热值不变。
    14. 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应将电流表_______联在电路中;在测量电路的电流时,被测电流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答案】 ①. 串 ②. 不能
    【解析】
    【详解】[1][2]电流表的内阻很小,使用电流表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二是在测量电路的电流时,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15. 将发光二极管与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和二极管均正常发光,若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则小灯泡和二极管均不发光,这说明二极管具有_______;在木头、钢勺、塑料和橡胶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
    【答案】 ①. 单向导电性 ②. 钢勺
    【解析】
    【详解】[1]将发光二极管与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和二极管均正常发光,说明此时电路是通路,而当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则小灯泡和二极管均不发光,可知此时电路未形成通路,这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钢勺是由金属制成,容易导电,属于导体;而木头、塑料和橡胶均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16. 如图甲所示是比较煤油和水的吸热情况,实验时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加入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两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两图线中_______(选填“A”或“B”)是水的“温度—时间”图线。
    【答案】 ①. 质量 ②. B
    【解析】
    【详解】[1]因为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2]根据图乙可知,在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的加热时间长,说明B吸收的热量比A吸收的热量多,所以B的吸热能力强,则B是水的“温度—时间”图线。
    17. 如图甲所示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若将小灯泡和电阻R串联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则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源电压为_______V。
    【答案】 ①. 5 ②. 3
    【解析】
    【详解】[1]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6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5Ω
    [2]将小灯泡和电阻R串联接入电路,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定值电阻和灯泡的电流均为0.4A,由图甲可知,此时定值电阻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V、1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
    U=UR+UL=2V+1V=3V
    18.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压表V的示数为1V,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_______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
    【答案】 ①. 0.6 ②. 2
    【解析】
    【详解】[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电阻R1、R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6A。
    [2]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R2的电压。电源电压恒为3V,电压表V的示数为1V,即R2的电压为1V,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U1=U-U2=3V-1V=2V
    三、作图、实验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满分31分)
    19. 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___________A,电压表的示数是 ___________V。
    【答案】 ① 0.24 ②. 2.5
    【解析】
    【详解】[1]如图,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24A。
    [2]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读数为2.5V。
    20. 将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两灯并联,且开关分别控制两灯。
    【答案】
    【解析】
    【详解】依题意需要两灯并联,开关分别控制两灯,则两个灯泡所在支路需各有一个开关,则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要分成两条支路,一支路上有开关S1和灯L1,另一支路上有开关S2和灯L2,两支电流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21.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在电路中,小灯泡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中是控制_______不变,通过观察_______来比较电阻大小的;
    (3)选择A、B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电阻大小与_______有关;选择_______两根电阻丝可以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选择A、D两根电阻丝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_的关系;
    (4)本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和转换法。
    【答案】 ①. 保护电路 ②. 电源电压 ③. 电流表示数 ④. 长度 ⑤. A、C ⑥. 材料 ⑦. 控制变量法
    【解析】
    【详解】(1)[1]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或小灯泡亮度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同时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
    (2)[2][3]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电源电压不变时,电流表示数可以反映电阻的大小。
    (3)[4]由表中数据可知,A、B两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所以将A和B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探究了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5]想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让导体长度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应选择A、C两电阻丝。
    [6]A、D两电阻丝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所以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探究了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4)[7]电阻的影响因素有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探究其中一个变量和实验结果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所以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2.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如下: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20Ω;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
    (2)小明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A;
    (3)断开开关S,小明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马上闭合开关S,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片P从原位置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同时应用眼睛观察_______(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将表中缺的数据补充完整,根据图表可得出结论:_______。
    (5)当小明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答案】 ①. ②. 定值电阻R1短路 ③. 0.36 ④. A ⑤. 电压表 ⑥. 10 ⑦.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⑧. 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解析】
    【详解】(1)[1]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由于电源电压为3V,所以应选择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可再接上面任意一个接线柱,如图
    (2)[2]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发生短路,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1短路。
    [3]由乙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6A。
    (3)[4][5]将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移动,同时应用眼睛观察电压表示数,使电压表仍为原来的示数不变。
    (4)[6]由表格中数据1、3知,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定值
    定值电阻的阻值
    [7]分析表中数据电阻的值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通过导体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由此可得: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8]改用50Ω的电阻时,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根据串流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得
    解得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至少25Ω,大于20Ω,故可能是小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23. 某小组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在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要__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______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此时滑动变阻的作用是使定值电阻两端的_______成倍改变。
    (3)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发现有一组读数错误,错误数据是实验次数中的第_______次。
    (4)实验数据改正后,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
    (5)小明回家后用小灯泡代替定值电阻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但无论怎么实验都无法得到课堂上所学的实验结论,理由是_______。
    【答案】 ①. 断开 ②. 最大电阻值 ③. 保护电路 ④. 电压 ⑤. 5 ⑥.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⑦.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解析】
    【详解】(1)[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要断开。
    [2][3]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大电阻值的位置后,再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电路连通后电流最小,保护电路。
    (2)[4]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时,要改变电压观测电流的变化从而归纳二者是的间的关系,故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此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倍改变。
    (3)[5]由表中数据,除第5组数据外,电压与电流之比为
    而第5组为
    故第5组读数错误
    (4)[6]图象为一条左下-右上方向的直线,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7]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一定,而灯泡的电阻随灯丝的温度升高而增大,电阻是变化的,故不能用灯泡来实验。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满分25分)要求:(1)语言表述要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
    24. 太阳能是21世纪重点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某家庭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下照射5h,可将质量为5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70℃,若该热水器在1h内能接收5.25×106J的太阳能,[]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该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
    (3)若水吸收的这些热量完全由焦炭来提供,则需要完全燃烧焦炭的质量。(q焦炭=3.0×107J/kg,若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20%被水吸收)
    【答案】(1)1.05×107J;(2)40%;(3)1.75kg
    【解析】
    【详解】解:(1)水吸收的热量为
    (2)热水器5h吸收的太阳能为
    该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为
    (3)由可知,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由可知,焦炭质量为
    答:(1)水吸收的热量为1.05×107J;
    (2)该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率为40%;
    (3)若水吸收的这些热量完全由焦炭来提供,则需要完全燃烧焦炭的质量为1.75kg。
    25. 如图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15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
    (1)电源电压;
    (2)闭合开关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
    (3)电阻R2的阻值。
    【答案】(1)3V;(2)0.4A;(3)7.5Ω
    【解析】
    【详解】解:(1)闭合开关S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的测量通过R1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闭合开关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
    (3)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2的阻值为
    答:(1)电源电压为3V;
    (2)闭合开关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4A;
    (3)电阻R2的阻值为7.5Ω。
    2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4Ω,R3=6Ω,若开关均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开关均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3)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答案】(1)2V;(2)20Ω;(3)0.5A
    【解析】
    【详解】解:(1)开关均断开时,R1、R3串联,电流表示数为0.2A,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为
    (2)若开关均闭合时,R1、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示数为0.6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为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为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2的阻值为
    (3)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答:(1)电源电压为2V;
    (2)R2阻值为20Ω;
    (3)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5
    0.5
    B
    镍铬合金
    1.0
    0.5
    C
    镍铬合金
    0.5
    1.0
    D
    锰铜合金
    0.5
    0.5
    实验次数
    电流表示数/A
    定值电阻/Ω
    1
    0.1
    20
    2
    0.2
    _______
    3
    0.4
    5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流/A
    0.1
    0.2
    0.3
    0.4
    2.5
    电压/V
    0.5
    1
    1.5
    2
    2.5

    相关试卷

    [物理][期末]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期末]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7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共11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