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五升六语文暑假辅导讲义-诗歌浅显赏析(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展开年级:六年级 辅导科目: 语文
课 题
诗歌的初步把握(浅显的诗歌)
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
能够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会想起哪些诗呢?
江雪 我们爱你啊,中国
柳宗元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中国!
……
教师引导学生从已学的小学诗歌中引出对诗歌的理解。
【知识梳理】
诗歌的基本简介
诗歌是一种大的文学样式。有着各种不同的小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
诗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宋严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诗歌的历史起源
古时候,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欧洲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的主要特点
“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诗的节奏
传统的诗被称作韵文,和散文不同之处在于有独特的结构、节奏和韵律。欧洲语言的字词本身有重轻音节的区别,因此西方的诗也特别着重字词的节奏。从希腊时代开始,不少的诗由轻重格或重轻格等的节拍组成。而在中国,由于中文的词语本身可以由两字或三字等组合而成,例如一句七字句的诗词常常可以分作“四、三”或“二、二、三”的词组。由于这种特性,每个词组之间念起来自然形成短的停顿,形成中国诗词独特的节奏感。
诗的结构
传统诗对每一句的字节的数目,以及句子的数目都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利用整齐的句子或不规则的长短句来达致节奏上的美感,如西方的十四行诗,和中国的近体诗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格式。
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比拟
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夸张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借代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现代诗歌的分类
按国别可分为本国诗歌和外国诗歌。
2.按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主要是通过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感受来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诗歌内容,抒情诗又可分为颂歌、哀歌、恋歌、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等等。叙事诗主要是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它以叙事为主,且以抒情的方式叙事,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
3.按形式,诗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它们都具体体现各自不同的形式特点。
诗歌赏析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1、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乡愁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结构方面:本诗分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为最后一个小节做铺垫。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乡愁依次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结构严谨,很好的表达了本诗的中心。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以“乡愁诗人”著称,他的一首意蕴深刻,家喻户晓的《乡愁》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六月西湖晴天的风光。用大片的荷叶作背景,又点染出朵朵荷花,构成了一幅鲜艳夺目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六月的西湖荷塘的赞美之情。
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是全诗的“诗眼”。
例题精讲
(一)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抖擞( ) 恃风雷( ) 万马齐喑( )
2.解释下列同语。
九州: 生气:
喑: 抖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学了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禁让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想起了陆游的诗句“ ,家祭无忘告乃翁。”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社会(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局面,表现出了诗人对此的强烈不满。 ( )
(2)“天公”在诗中的意思是天帝、老天爷。 ( )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计315首。广为传诵的这首诗联想丰富、奇特,比喻形象,含意深刻,言辞恳切。 ( )
(二)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 ②照 ③仔细看;审察 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鉴( ) 铜鉴( )
引以为鉴( ) 鉴别( )
活:①生存,有生命 ②在活的状态下 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 ⑤工作 ⑥产品
(2)活捉( ) 活水( ) 活跃( )
重活( ) 活人( ) 出活儿(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 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 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 。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举一反三
(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乌云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便好似珍珠一般乱蹦乱跳地蹿入船中的情景。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
(3)诗歌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4)“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二)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三)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朗读下列诗句,选择正确读音。
白头搔(sā shā)更短,浑(hūn hún)欲不胜簪。
2.(1)诗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对国家无限忧虑的句子是: 。
(2)诗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句子是:
。
3.诗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用原诗句回答)
4.填一填,记一记。
“诗仙”是指 朝诗人 ,写过《 》;“诗圣”是指 朝诗人 ,他写过《 》; “诗鬼”是指 朝诗人 ,他写过《 》。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6.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
(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生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1.读拼音,写词语。
qī piàn yōu yù fèn kǎi
( ) ( ) ( )
róng rěn chōng jǐng zàn shí
( ) ( ) ( )
2.理解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原本的意思:
(2)此处的意思:
3.为什么被“生活欺骗”了,还“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4.根据诗歌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 ( )
(2)诗人用了一种悲观的笔调写的这首诗。 ( )
(3)诗人在这里鼓励人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增强生活的信心。 ( )
5.诗人借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态度,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答案:(一)1.sǒu sì yīn 2.泛指全中国。 生命力;活力。哑,不作声。 振作精神。 3.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呼唤,对变革的呼唤,对崭新中国的憧憬。 4.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师北定中原日 5.(1)√ (2)× (3)√
(二)1.(1)②①④③ (2)②③④⑤①⑥ 2.方塘 活水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3.半亩方塘如一面大镜子,波光粼粼,清澈、明净,天光、云影映入塘中,闪耀浮动,美丽诱人。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略
(一)、(1)跳珠 乱入船(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水如天: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3)云黑 雨跳 风吹 (4)紧张 喜悦
、1、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2、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三)
1.sā hún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安史之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唐 李白 《静夜思》 唐 杜甫 《春夜喜雨》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 5.拟人 诗人借写物之情来写人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怅恨离别之情。 6.表达自己眷恋家人、热爱国家的情怀。
(四)
欺骗 忧郁 愤慨 容忍 憧憬 暂时 2.(1)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的真相,使人上当。(2)生活中遇到挫折。 3.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4.(1)√ (2)× (3)√ 5.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例子谈感受,谈感受时一定要抓住“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不要放弃,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这样的要点回答。
【精品】五升六语文暑假辅导讲义-新课衔接《丁香结》(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精品】五升六语文暑假辅导讲义-新课衔接《丁香结》(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知识梳理,例题精讲,举一反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五升六语文暑假辅导讲义-新课衔接 《穷人》(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精品】五升六语文暑假辅导讲义-新课衔接 《穷人》(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知识梳理,例题精讲,举一反三,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五升六语文暑假辅导讲义-写人叙事类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精品】五升六语文暑假辅导讲义-写人叙事类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例题精讲,举一反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