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研读文本,随 堂 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言构建与运用 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了解各种逻辑思维方式,体会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受文章所体现的科学严谨的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文本赏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了解作品。
1、了解作者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2、相关背景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3、了解《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4、了解“进化论”。
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由拉马克提出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④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摘自《辞海》
分析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及写作思路。
1、阅读文章,概括每段大意。
第1段:提出论点——在自然条件下生物的变异种,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
第2段:从事理上推断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合理性。
第3段:任何物种开始时其实都是变种,这可以解释统一属内许多物种繁盛、有变种的生物现象,特创论不能解释。
第4段: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第5段:自然选择是渐变的。
第6段:渐变理论可以解释许多事实。
第7段:自然物种之美,应归功于自然选择。美感如何发生,目前尚不清楚。
第8段:自然界设计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第9段:物种的本能可以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加以解释。
第10段:连续杂交的物种后代,某些性质和程度彼此融合,酷似父母,遵循同样的法则。
第11段:从地质角度说明“现存的和绝灭的类型通过世系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12段:从地理环境方面指出,“生物曾发生过从某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的大规模迁移”,“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重要,如果两个地区长期隔离,那么“这两个地区中生物变异的过程也就必然是不同的”。
第13段:迁徙和变异理论可以解释海岛的物种。
第14段:两个地区若存在着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就暗示着相同的祖先类型曾经居住在这两个地区,“各地区的生物,必然与其最邻近的迁徙源区的生物有关。
2、选文内容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一步步展开论证的。并用思维导图表示。
(1)选文采用总分结构,前两段为总论,第3~14段为分论。
(2)总论部分论证了自然选择法则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下面分论部分为具体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法则下的不断进化奠定基础。
分论部分,论证过程按照物种的起源、生存与演变,再到物种的地理分布,按照物种进化的过程展开,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
(3)该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3~7段,从物种最初的存在形式谈起,这是物种进化的起源;接着从生物的演化、改良、灭绝,以及生物遗传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方面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中不断进化的过程;最后谈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
第二层次为8~11段,主要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该部分是对上一层内容的进一步论证,分别从生物 种的适应与改良、生物本性、杂交 物种与其父母的相似性、地质学研究成果显示的物种遗传与变异关系等方面,论证了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
第三层为12~14段,从物种的地理分布角度证明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
分论部分是选文的主体,内容安排符合物种起源、发展、演变、分布的自然顺序,逻辑关系十分严密。
第二课时【研读文本】
活动一 抓住概念,理清结构
根据课文相关内容,说一说你对“生物变异”“自然选择”两个概念的理解,并分析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围绕主要概念展开的。
答:
(1)①生物变异:不加人工控制,生物个体在自然情况下发生
的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②自然选择: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2)文章是按照先结果、后原因的思路展开的。开头两段阐述物种中存在个体差异和有自然变种的存在是所有人公认的事实,指出“仅此一点,自然选择学说已是极为可信的了”。后面的段落则从多个角度证明是自然选择产生了生物的变异。
结合课文第11段,说明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
答:①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体现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法则。
②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证明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③一切灭绝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共同祖先。
④现生生物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这些情况都体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活动二 品读语言,把握手法
3.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著基本的要求是科学、严谨。其表述方式和语言可以个性化,但必须达到准确、精练、清晰、明了的要求。本文语言准确而严谨,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或句子。
(1)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
答:“可望”是“有希望,可能”的意思,说明自然条件下的变异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有这种可能,用“可望”符合实际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这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自然选择。
答:“在一定程度上”“很大一部分”是表示程度范围的词语,作者运用这些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仅此一点,自然选择学说已是极为可信的了。
答:“极为可信”,说明可信程度之高,这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对自己观点的充分自信,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
(4)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答:这是一个多重复句,最后一句是得出结论的核心句,前几个分句从物种繁殖的趋向、物种变异的后代占据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的目的的角度分析原因,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答:①事实论证。这是本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论证方法。作者开始就列举了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作者在文中更多的是列举了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如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可以长期共存在一起,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等等,这些都证明了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②道理论证。第2段,作者在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理性时,以反问、质疑的语气逐步展开,推论严谨,无可辩驳。第5段,作者阐述道理,引用格言,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自然进化的普遍性规律。
③对比论证。作者在文中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论证。
④因果论证。主要体现在文中运用大量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如第3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4段“由于每个物种……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 8 段“……所以某一地区的物种……”等。
【随 堂 巩固】
1.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D项说的是“用进废退”和遗传问题。】
A.达尔文认为,物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然选择只能按照缓慢而短小的步骤进行。生物种群会随着繁殖而扩大并超过其生存空间与食物供应的极限,引起个体间的竞争。
B.达尔文认为资源稀缺会导致生存竞争,有利于生存的变异会被选择并保存下来,而不利于生存的变异将会被淘汰。
C.狼群中有各种变异的个体,在生存竞争中,只有最敏捷、最狡猾的狼能捕食到鹿而生存下来并遗传给后代。这一事例可以证明本文的观点。
D.长颈鹿的祖先是矮的,因为要吃高的树叶,就拼命伸“长”脖子,脖子长了,遗传给下一代;深海的鱼类,因为看不到光,眼睛退化,也遗传给下一代。这两个事例可以证明本文的观点。
2.阅读下面的文段,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将近结束,但是全部完成还需要更多的岁月,并且我的体力渐感不支,所以不得不先将这个摘要付印。现在在马来群岛研究博物的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的完全一样,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节选自达尔文《序言》)
答:(示例)达尔文提前发表《物种起源》的原因。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课前预习任务检测,课中学习任务,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读,文本解读,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3.1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目标,重点难点,文本解读,教学目标,知识链接,课堂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