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35088/0-17227608713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35088/0-17227608713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35088/0-17227608714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35088/0-172276087142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35088/0-17227608714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35088/0-172276087147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35088/0-17227608714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035088/0-172276087154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本原理与操作,图S6-1,同一高度,的范围内是否成立,实验注意事项,图S6-3,答案1AD,图S6-4,下列实验步骤,答案1大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安装:按照图 S6-1 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
底端________.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 O.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 10 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 P 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________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 10 次.用步骤 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M 和被撞小球落点的
平均位置 N.如图 S6-2 所示.
图 S6-26.验证:连接 ON,测量线段 OP、OM、ON 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 m1·OP=m1·____+m2·____,看在误差允许
1.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3.选质量较____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且两球半径 r1=r2.4.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
考点 基本实验操作与实验数据的考查【典题 1】小羽同学用图 S6-3 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水平地面依次铺有复写纸和白纸).
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A,多次从斜轨上 C 位置静止释放.然后,把被碰小球 B 静置于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 A 从斜轨上 C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B 相撞,多次重复此步骤,用最小圆圈法分别找到小球的平均落点 M、P、N,图中 O 点为小球抛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1)关于此碰撞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复写纸和白纸依次铺好后,实验过程白纸的位置不能再移动B.需要测量球 A 或球 B 的直径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D.需要测量球 A 和球 B 的质量 mA 和 mB
(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有同学提出斜槽倾斜部分的轨道应尽量光滑,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并再提出一种减少实验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测量出平均水平位移 OM、OP、ON 的长度x1、x2、x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总动量守恒,碰撞属于弹性碰撞,则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复写纸和白纸依次铺好后,实验过程白纸的位置不能再移动,A 正确.该实验中两球从同一点抛出,则不需要测量 A球或 B 球的直径,B 错误.为防止入射球碰后反弹,入射球的质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质量,为保证两球正碰,则两球大小要相同,C错误.实验要验证的关系是 mAv0=mAv1+mBv2,两球碰后均做平抛
运动,落地时间相同,则水平位移与速度成正比,则要验证的关系式是 mAOP=mAOM+mBON,则实验中需要测量 A 球和 B 球的质量 mA 和 mB,D 正确.
(2)该说法不对.斜槽倾斜部分没必要必须光滑,只要小球 A 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即可.为减小实验误差,斜槽末端必须调成水平;多次实验取小球落地的平均落地点,选择质量较大且半径较小的小球做实验等.
(3)由(1)的分析可知,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需要验
证表达式 mAx2=mAx1+mBx3
若为弹性碰撞,则碰撞前后系统动能相同,则有
联立两式可得 x2+x1=x3.
(2)不对.斜槽末端必须调成水平;多次实验取
小球落地的平均落地点;选择质量较大且半径较小的小球做实验等(任选一种即可) (3)x2+x1=x3
【迁移拓展】(2023 年湖南长沙月考)某同学用如图 S6-4 甲所示“碰撞实验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发生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设两个小球为弹性材料,发生弹性碰撞)
先用天平测出弹性小球 1、2 的质量分别为 m1、m2,然后完成
步骤 1:不放小球 2,让小球 1 从斜槽上 A 点由静止滚下,并
落在地面上,记录落点位置.
步骤 2:把小球 2 放在斜槽末端边缘位置 B,让小球 1 从 A 点由静止滚下,小球 1 和小球 2 发生碰撞后落在地面上,记录两个落点位置.
步骤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位置 M、P、N 离 O点的距离,得到线段 OM、OP、ON 的长度分别为 x1、x2、x3.
(1)对于上述实验操作,小球 1 质量应_____________(填“大
于”或“小于”)小球 2 的质量.
(2)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
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3)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图甲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用同样的小球,小球 1 仍从斜槽上 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 1 和 2 的操作,得到斜面上三个落
点 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 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 L1,L2,L3.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 L1=16 cm,L2=36 cm,则 L3=__________cm.解析:(1)为了保证小球 1 与小球 2 碰撞后不被反弹,小球 1
的质量应大于小球 2 的质量.
(2)m1x2=m1x1+m2x3
考向 1 利用气垫导轨
【典题 2】(2022 年广东广州模拟)小刘同学利用气垫导轨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S6-5 所示.
(1)将滑块 b 放置在气垫导轨上,打开气泵,待气流稳定后,调节气垫导轨,直至观察到滑块 b 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静止,说明气垫导轨已调至______________.
(2)用天平测得滑块 a、b 质量分别为 ma、mb.
(3)在滑块上安装配套的粘扣,并按图示方式放置两滑块.使滑块 a 获得向右的速度,滑块 a 通过光电门 1 后与静止的滑块 b 碰撞粘在一起,并一起通过光电门 2,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2 的时间分别为 t1、t2,则上述物理量间如果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则证明碰撞过程中两滑块的总动量守恒.
(4)本实验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遮光条的宽度.解析:(1)将滑块 b 放置在气垫导轨上,打开气泵,待气流稳定后,调节气垫导轨,直至观察到滑块 b 能在短时间内保持静止,说明气垫导轨已调至水平.
考向 2 利用拉力传感器
【典题 3】某同学用如图 S6-6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小球 A 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 d 的遮光条,用悬线悬挂在 O 点,光电门固定在 O 点正下方铁架台的托杆上,小球 B 放在竖直支撑杆上,杆下方悬挂一重锤,小球 A(包含遮光条)和 B 的质量用天平测出分别为 mA、mB.将小球 A 拉至一定角度后释放,两小球碰撞前瞬间,遮光条刚好通过光电门,碰后小球 B 做平抛运动而落地,小球 A 反弹右摆一定角度,计时器的两次示数分别为
t1、t2,测量 O 点到球心的距离为 L,小球 B 离地面的高度为 h,小球 B 平抛的水平位移为 x.
(1)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要使小球 A 和小球 B 发生对心碰撞B.小球 A 的质量要大于小球 B 的质量C.应使小球 A 由静止释放
(2)某次测量实验中,该同学测量数据如下:d=0.5 cm,L=0.5 m,h=0.45 m,x=0.30 m,t1=0.0025 s,t2=0.0050 s,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若小球 A(包含遮光条)与小球 B 的质量之比为mA∶mB=__________,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根据数据可以得知小球 A 和小球 B 发生的碰撞是__________(填“弹性”或“非弹性”)碰撞.
解析:(1)实验时要使球 A 和球 B 发生对心碰撞,故 A 正确.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则要求入射球的质量小于被碰球的质量,即球 A 的质量要小于球 B 的质量,故 B 错误.由于碰撞前后球 A 的速度由光电门测出,则球 A 释放不一定从静止开始,故 C 错误.
考向 3 测碰撞系数【典题 4】(2023 年广西南宁二模)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中.
(1)小王同学利用如图 S6-7 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都相同,并在图乙的坐标纸上记录了小球经过的 A、B、C 三点,已知坐标纸每小格的边长 L=5 cm,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g 取 10 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2)小李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发现,若小球下落相同高度,平抛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也越大,他依据这一规律,用如图S6-8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碰撞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e=
别是碰撞后两小球的速度,该实验小球碰撞恢复系数的表达式为e=_______________(用题目中字母 OP、OM、ON 表达),若测得e=__________,可以判定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杨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上原固定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开始的实验,得到两球落在圆弧上的平均位置为 M′、P′、N′.测得斜槽末端与 M′、P′、N′三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1、α2、α3,小球 a、b 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
解析:(1)相邻落点在水平方向的距离相等,则相邻落点间的运动时间相同,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为定值Δx=gT2,则相邻落点间的时间为 T
(2)两小球离开轨道末端做平抛运动的高度相同,从离开轨道末端到落地的时间(设为 t)相同,则 m1 小球在碰撞前的速度为 v10
(3)测得斜槽末端与 M′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1,由平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六章碰撞与动量守恒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本原理与操作,图S6-1,同一高度,的范围内是否成立,实验注意事项,图S6-3,答案1AD,验等任选一种即可,图S6-4,B斜面的倾角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实验八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原型实验,实验原理与操作,ADE,m2·ON,数据处理与分析,导轨不水平右端高,实验创新设计,实验器材创新,答案见解析,实验目的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实验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本原理与操作,图S6-1,同一高度,的范围内是否成立,实验注意事项,图S6-3,答案1AD,验等任选一种即可,图S6-4,B斜面的倾角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